分类 人生如茶 下的文章

文/于震

《咱们结婚吧》的热播,又一次掀起了讨论爱情婚姻的浪潮,而它对于我也确实又一次加深了对于爱情美好的愿景。

然而,对于这愿景越大的憧憬,就越让我趋于理性,这并不是说我最终会成为一个独身主义者。相反,着急脱光,爱情反而会着凉。这不是一个习惯不习惯的问题,因为无论一个人有怎样的愿景,都不会希望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来说,爱人和被爱都是暖色调的感觉——让人觉得温暖。那么我想说:

独身很重要。一个人首先要能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才不会出问题;一个人能逗自己开心,才能陪别人欢乐;一个人有独立的自我,方能遇到完满的爱情;一时的没人陪伴和勇敢无关,只是恰好,我在人生最重要的自由时光里,我慢慢读懂了自己,并且愿意去读懂别人。

歌词里那句“过了某个年纪就会知道,一个人的日子真的很难熬”真是戳中了痛点。但是真的细细追究,它的难熬在于寂寞,而非孤独,如果说孤独是一个人生活太久的产物,那么寂寞则是辜负自己的下场。只是这种难熬从来不是要找个人来恋爱的必要原因。 一段真正的单身时光不是没人去管,恰恰相反,它首先会自己定下很多标准去约束自己,也就是,很多事情做不做首先要能过自己心理的坎儿,而这个坎儿早已超过标准太多。

当然也可能没有哪种相遇是久别重逢,当这种独身带来的除了一个更好的自己别无他物的时候,可能会抱怨,为什么我每天都抱着希望,每天都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简而言之,就是为什么没人爱我?只是问题是,有些时候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有回报,而是因为它是对的。

美好不易得。有时候刷豆瓣刷出那种相亲奇葩帖,总是要津津乐道的看完,究其原因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有一种棒棒的优越感,但是问题是,我周围的人大多不是帖子中的主人公,而类似这样的奇葩帖,豆瓣,天涯,猫扑刷一次就能拉低三观下限一次。我可以在碾压帖子主人公的优越感中心花怒放,但这样一来就真辜负了自己,因为这片土地深不可测,和深渊对比,就再无飞向天空的可能。

对幸福的追逐大于金钱的意义让描述美好的段子风靡网络,而它之所以风靡是因为戳中了人心,而它之所以能够以这种方式戳中人心是因为点赞,转发,评论赞同的这种追逐幸福的成本最低。那些段子中虚拟的人物和剧情可以在对我有利的时候出现,可以在对我不利的时候消失,收放自如。不过这对生活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小伙姑娘是低下头一步一步过生活,要让男朋友疼就要先值得疼,要让女朋友爱就要先值得爱,一个人可以先天不足,但是弥补的方式有很多,智力上和体力上的懒惰,对于任何人都不值得同情。

身材好,所以你们对于服装和搭配才有聊天的权利;好读书,所以你们对于很多观点和事件才有碰撞的瞬间;艺术和音乐的体验和欣赏,才让柴米油盐中多了七彩斑斓;生活中的情趣和幸福真不是钱能解决一切,但是真要说爱情现实,那是什么都不做的惩罚。

事业请离场。真不知道“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这句话是谁发明的,只是如果它是评价一个男人有没有上进心的标准的话,我倒真想离它远一点。曾经哲学上讨论过一个问题:快乐有高级和低级之分,而高级快乐需要学习和引导才能掌握。我是认同这个观点,因此如果一个男人有情趣,好读书,好身材,那么他的专业素质和挣钱的能力不可能太差,因为在前三项的修炼中他早已给自己划了一个底线。知乎中就讨论过:当我们说女孩子一定要嫁个有钱人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当然,事业有更宽泛的解释,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我的看法是不严谨的。

愿景是毒药。其实我也知道很多时候对于完满爱情的渴望就只是个希望罢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也惊叹自己的生命力,在不断被打击的情况下,还能希望不减的积极的生活下去。可能对于我来说爱情的魔力就是那么神奇,只要我还有能力,我真就不会放弃追逐它。我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个谁出现。毒药已服下,并且放弃治疗,还好的是,在离开这个世界那天,它能留下点浓墨重彩的东西。

咱们恋爱吧。

我们恋爱

看文章:说得非常透彻。

文/师大王小明

小李的书包里有一封邀请信;我希望你在放学之后,到学校对面的商店门口等着,我非常想念你。署名;最熟悉的陌生人。

小李发现这封信后非常吃惊,因为学校对面的商店是他很不愿意再去的地方,在那里他曾经因为同学小张的栽赃而蒙受不白之冤,当时小张偷了东西放在小李的书包里,两人都被老板逮着,但是仅在小李书包上搜出被偷的商品,之后小李被男老板拉出店外在大庭广众之下深深羞辱,只因为栽赃他的是小张,是在学校的唯一朋友,因而放弃揭穿他。自己在学校的朋友并不多,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就失去一个虽然并不怎么好的爱好小偷小摸朋友,所以就替小张顶下了罪,背负众目睽睽之下同学们无数道德双眼的凌迟。

想起那天,小李心中胆寒,但是转眼就到了现今,自己竟然受邀请去那店?自从那件事发生以后小李就再也不想去那里,害怕被老板看到,尽管自己不是小偷,但是被强制扣以小偷的名分,也就得来了小偷的心理,仿佛自己真是小偷一般,躲躲闪闪再也不敢踏进那家商店半步。

思前想后,小李决定如期赴约,就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戴上围巾帽子去那家店,在去那店路上小李想:是同学写的么?自己本来朋友就不多,自从那件事以后,更没有几个人会主动接近我了,应该不是同学。是老板写的么?没道理啊,老板不知道我的名字,不知道我的电话,不知道我的班级,全校两千七百人,怎么找得到我?应该不是老板。那是小张么?虽然那件事小张明显对不住我,可是小张这样的小人,唉,还是算了吧。想着想着,小李就想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郑小莉,郑小莉年方二八,正是让无数青春少年学坏的大好年华,一双杏眼上弯两卷柳叶眉,笑起来艳若桃李自然萌,静起来冷若冰霜,但常常有着一抹笑意在枝头,在小李眼中她不爱说话,但是却常常对自己微笑,她是数学课代表,发作业的时候递给小李作业呈上一暖笑意,使小李在举目无亲无友的灰暗环境里看到了曙光,小李常常幻想郑小莉喜欢的人是自己,要不然,她怎么会在所有人都不理自己的前提下对自己微笑?如果这都不算是真爱,那世界上还有真爱么?

譬如美女取一件东西递与男子,过手的时节,或高或下,或重或轻,总是出于无意。当不得那接手的人常要画蛇添足,轻的说她故示温柔,重的说她有心戏谑,高的说她提心在手,何异举案齐眉,下的说她借物丢情,不啻抛球掷果。——李渔

小李以为是她喜欢的自己,而实际上是小李喜欢郑小莉,小莉对小李则毫无感觉。

小李想着想着慢慢已经走到了学校对面的商店,这家商店是小张最爱去的商店,商店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摆放在橱窗上,一如当日的陈列,使小李的耻辱心感到火辣辣的疼痛,还好,没多久小李就在一架mini钢琴边看到了郑小莉,看到小莉在那里,小李激动的好像参加颁奖典礼,从书包里翻出那封信,颤抖的渐渐靠近郑小莉,突然小莉身边出现一位一身休闲打扮的男生,抱起迷你小钢琴牵着郑小莉的手扬长而去。

小李的无助的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手持那封信苦笑着。

默默伫立了一会儿,身后的小张出现了,因为两人比较亲密,所以小李就问了小张关于那封信的事情,这下轮到小张茫然了,两人在商店里边走边聊,议论着这封信可能是谁写给小李的,小张提议说:“问一问老板吧,大概是他写给你的”。

小李犹豫了一会,带着小张一起走到商店老板面前,问老板;“这封信是你给我的么?”

老板放下警惕的眼睛,把信接过来眼神飘忽不定的看着他和他的同伴,撂下一句:“不是”。

之后小李跟着小张一起走出商店,小张与小李就此别过,小李一个人走回了家,回到家里的小李闷闷不乐,打开书包准备写作业结果却发现书包里满满都是商店里的商品百货,什么都没有做过的小李慌慌张张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

妈妈念:“我希望你放学后,到学校门口的商店里等着,我非常想念你,署名,熟悉的陌生人。”

爸爸说:“这不是你的笔迹么?”

小李试着写下如上的字眼,结果发现这样的文字竟然是出自自己之手。小李惊呆了,难道是自己写的?

紧接着小李又从书页里找出很多类似的信,上面写着相似的话,这一发现造成了全家的恐慌,第二天小李被父母带到医院心理科接受一小时350元的心理诊断,五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诊断结果出来了。

事情还原的真相是孤僻内向的小李,因为被栽赃,心理压力过大并且无处宣泄,内心畸变,逃避了现实,形成了第二人格,但是第二人格在形成之初精神力量薄弱,不具备过多的支配身体的权利,所以第二人格并未出现多久,或者在人格临沉眠前写给第一人格信,和第一人格沟通,使第一个人格支配身体做出一些可以唤醒第二人格的事情,改变小李的心理环境,以便于壮大第二人格对身体的支配权,第二人格的式微是因为第一人格小李默默地喜欢上了郑小莉,郑小莉占据了小李第一人格的大量心神,使第二人格没有空闲时间精力壮大自己,渐渐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在第二人格临陈睡前做垂死的挣扎,写下一封信给自己的第一人格,诱导第一人格犯错,唤醒第二人格。于是就有了这封信的存在。

因为小张经常会去商店偷东西,而小张是小李唯一的朋友,所以第二人格猜测这件事情,小李的第一人格一定会告诉小张,与小张携伴而行去商店,小张一定会再一次栽赃陷害小李一次,所以当小李再一次被栽赃,那种尴尬的场面,耻辱的味道再次卷土重来,重新沦陷于尴尬的心理环境中,小李的第二人格就会重见天日,于是第二人格临眠前的目的就会达到:被重新唤醒,强大自己的人格,夺得对身体的控制权。

可惜的是小李在与小张一同逛商店的时候,小张偷来的东西,都放在的小李的书包里,而和上一次差不多的是小李在商店里却一无所知,当老板开始怀疑小李小张偷东西的时候,小李带着那封信亲自走到老板面前,老板于是打消了对小李小张的怀疑,放过了他们,于是小李险些被老板抓住,在众目睽睽里游街示众。

如果被抓住,小李的第二人格就要被激发出来,变成精神分裂,还好在机缘巧合下第二人格没有出现。

在生活里危机重重,第一人格的小李却什么都不知道,小李的周遭环境没有改变,依旧是同学白眼相向,人渣朋友随时栽赃,没有一个亲近的朋友,这些外部条件加速了小李心理的畸化,但是小李对女神郑小莉的追求向往占据了小李的心灵,把小李的拉回正常,所谓的正常——孤僻,少言寡语,缺乏沟通的第一人格,实际上也并不怎么好的第一人格。是对郑小莉的爱慕使小李追求更好的生活,就如同博士浮士德那样,自己拯救自己的灵魂从地狱到人间,情人将自己带向天堂,使灵魂不灭。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可惜郑小莉也被高帅富牵手了,爱情也破灭了。

作为活着很失败第一人格的小李,不如就在外部条件的大趋势下,成功的变成第二人格支配的小李吧,也许那样会活的更好一些。

第二人格

看文章:

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或显性的或隐性的影响着我们。荣格在他的自传里这样写道:“我自身的分裂和对世界的把握不定导致我作出了连我自已也无法理解折行动。”

第一阶段的时候,第二人格,他是看不到的,但潜意识可以感觉到,并受它的主宰并带来与第一人格的矛盾冲突。他那独立的第二人格使得他与众不同,孤独,迷茫,困惑,充溢着沉重的感想。

到了青年时期,他说,除了第一人格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人王国,这个王国就像一个神殿,每个进入到里面去的人都得到了改造并由于在幻想中见到了整个宇宙,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在这里居住的是“另一个人”他知道上帝是一个隐了身的,具有人格的但同时又是超乎人格的秘密,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使人与上帝分隔开来,这就仿佛人的心灵同时与上帝一起向下瞧着天地万物似的。

再到后来,荣格将第一人格的他从第二人格的先入之见中解脱出来,因为第二人格正在越来越深地使他陷入悲观沮丧中,因为他的“不同寻常”的先入之见,他被人孤立了,逐渐他明白了,他的感觉和直觉都是以第二人格的形式出现,超出了他当时的能力,第二人格的自我越来越像是一个遥远而又并不真实的梦了。他的第一人格显现得越来越清晰,学校生活和城市生活占去了他的时间,获得的丰富的知识逐渐渗入到了那直觉的预感的世界里,他开始探究起一些实在的问题了,哲学使他对世界和人生态度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最终,他日渐与他的第一人格同一了,与第二人格产生了分裂,从此第一人格战胜了第二人格!他说:“第二人格就是跟在第一人格那提灯者后面的影子。”

美好的记忆就像一颗晨露,清新而富有活力,给人美的感受后在阳光下默默燃烧。

美好的记忆就像一泓清水,清淡琐碎却洁净无形,让人默默地甜在心里 。

美好的记忆就像一枚叶子,搁置在你心底最隐秘的地方。等待垂垂老去的那天,然后,你再拿出来看看……

一、童年的桃

文/阿湾

我比我弟弟大五岁。

我们家在城郊,在我没扎头发之前,所有的大人都以为我是男孩子,经常叫我去搭搭手推推车什么的。没上学前大部分时候我和弟互为玩伴,妈妈让我带带他,绝对不会担心他会不够男孩。。

我的所有惊心动魄的童年他都是忠实的参与者。

邻家有两亩方塘,塘埂上有很多花花木木,还有可以乘凉的葡萄 藤藤架。其中,有棵桃树是我的梦想。我早就垂涎那些果儿了。

在整个夏天我都盘算着我的诡计。

在某个安静的午后,大人们都午睡了,我们自是睡不着的。赤脚猫腰潜出屋子,在院子里对着暗号。

“有人来就说‘骗骗’!”

他使劲点头,眉头微锁,鼻尖渗着细密的汗珠,他一定在想没照做姐姐会怎样。

他显然很紧张,我也是。想想现在叫着亚历山大,那时的小心脏所承受的比这些大多了。

我攀上树,扔下了俩个最大的桃,匆匆溜下树,在下树时,小腿严重划伤,我和弟弟一致认为是干坏事的下场。

我们将桃藏在衣柜里。默默等待未知的莫须有惩罚。

下午我俩倚在床脚睡着了。傍晚才被响声吵醒。

是邻的爷爷,他在和我爸爸讲着什么。我和弟弟都觉得我们肯定成了人人喊打的贼。

邻家爷爷回去了,爸爸唤我们出去吃桃,原来爷爷是来送桃的,满满一篮子。我们可开心了。院子里都是我们吐得核。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发现了藏在衣柜的桃,因为已经有味道了,酸酸的味。

第二年,庭院长了许多桃苗苗,爸爸选了一棵最壮的,移到了恰当的位置。后来的七八年里,我们都是在自家的桃树上爬上爬下。经历着一年又一年桃花落英缤纷果儿累累的盛景。直到土地征用,所有的都毁在了挖土机下。

谨以此怀念我住过的村子,和埋在那里的童年。

二、飞鹤

文/Seamoon

高考那年,远去深圳的伙伴离开人间时,见他给了自己两个忠告,讲作为一个优秀的男人,要每年都长一点个,要对心爱的女人足够好。真是特别的忠告。不知这次闪现,是朋友临别的念力,还是说明我足够珍重友谊。

最近想和一个高中同级同学深入谈一谈,讲讲他为何抑郁休学,或许还能聊到一起。却听说他已经卧轨自杀。

我希望能将这敏感延续下去。能够及早地和需要的人交流沟通。

昨天看了崔永元接受人物杂志采访,讲自己重度抑郁是因为自己采访过上千个比自己还抑郁的人,所以在生死抉择的时刻,总会选择活下去,因为远远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读书,看电影,听歌,也是这回事。一方面,增加自己和远方的同类的共同点,一方面,让自己见证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感情。让自己经历冲突的时候,有现成的价值观与经验能够依仗。

谁能证明智慧与思想不是生命,而我们是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完成而被创造出来的。我认同生命有不同的形式,一个原子可能就是一条生命。

世界万物,从我们不认识的变成我们认识的,也会还原其轨迹。交错而过,路还是要走,希望能走到另一个梦想的起点。

三、信仰的微光

文/kent.zhu

2008年,我第二次高考,终于拿到了一个很好的分数。我想我终于可以走出这个小山村了,好好的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于未来,我充满了期待。

于是,我坐了40分钟的拖拉机走出村子来到镇上,然后坐30分钟的小巴车到县里,然后坐2个小时的中巴车到市里,然后坐22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我的大学。然而,当我走下火的那一刻,哑然失笑。原来,我只是从中国中部的一个小地方,长途跋涉到了中国北部的另外一个小地方,于是而已!

在这个荒凉的小县城,互联网成为了慰籍我大学4年唯一的事物。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爱上互联网,最终形成了对它无限的信仰,这种信仰一直指引着我,不断的前进。

在别人使用互联网玩游戏的时候,我开始到处浏览网页,获取信息,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的感受到不爽。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么不爽,如果是我来做的话,我会怎么做。后来,我大学毕业,真的就开始来尝试自己改进他们了。慢慢的,我知道,让我不爽的那些什物叫做互联网产品,而我想要做的事情叫做互联网产品设计,我的想法的出发点叫做以用户为中心…..再后来,我不断的改进他们,从最初的按钮摆放的不爽,到后来为什么要摆放这个按钮,再到后来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后来,我知道,哦,我是个产品经理

4年的时光,一个轮回,对互联网的信仰的微光不断照耀着我走下去,义无反顾。4年的时光,那些同学回到家乡娶妻生子,等待他们孩子的轮回;4年的时光,那些同学在不同的城市吃力打拼,向生活低头;4年的时光,那些同学成为人父,与我聊着世道艰辛……

虽然,谈信仰,在这个国度,在这个国度的互联网,在这个国度的互联网产品设计,是一件看起来很奢侈也是很讽刺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想固执的坚持一下,因为我还年轻,因为我还有梦想。

4年的时光,我目睹了互联网变的越来越封闭;4年的时光,我目睹了太多的互联网产品一闪而过,也目睹了太多的互联网产品迅速崛起;4年的时光,我看到一大批与我拥有同样信仰的人们在不断打拼;4年时光,我看到更多的毫无底线的人在互联网上无耻的抄袭与掠夺……

4年的时光,之前的豪情万丈不断变现。我终于知道,其实,我只需要籍着信仰的微光前行,足矣!我需要的不是去改变世界,改变世界这种小事交给更牛逼的人去做就可以了,我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让自己足够爽的产品。我要用自己的信仰去打造这款产品,把我的价值观、我的性格融入其中。这是一件足够让我义无反顾的事情,而且,我已经等不急了!

嗯,是的,我等不急了!籍着信仰的微光,义无反顾的潜行在我信仰的互联网。

文/咸泡饭

导游指着脚下的一块青色巨石,声情并茂地说:诗仙李白当年喝醉了酒,站在此地,看到江面上摇晃的月影,以为月落江中,于是纵身一跃,跳下滔滔江水中揽月去也。我的目光从巨石的光滑表面陡然跌落到山崖之下的江面,遥想当年,李白壮志未酬,鬓斑身老,只是酒胆尚在,一颗千古诗魂就此陨落。我正怀想联翩的时候,站在一旁的毒舌小姐冷冷地说:全是骗人的鬼话,一块破石头而已,硬要移花接木与李白扯上关系。说罢,低下头玩起了手机。

再往上走,到了李白的衣冠冢。导游照例介绍一番,众人立于墓前,肃然默想。毒舌小姐瞥了一眼,道:不过是个小土堆。

上至山顶,折返往下,来到江边,看到一块岩石上赫然凹陷出半个脚印。导游说,那是元末明初的彪悍战将常遇春的杰作。常遇春为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立下卓越的功勋,他带领自己的士卒攻城掠地,来到江东城下,从船上一跃,一脚踏上岩石,留下半个脚印。想当年,在刀光剑影和厮呐喊声中,他的身姿是何等威猛何等雄壮!可是,毒舌小姐一脸的不屑,她驳斥说:一个人在石头上留下脚印,谁信啊?

我一个箭步,又一个箭步,恨不得远远甩开这个没劲的人,越远越好。毒舌小姐,你有意思吗?逞口舌之快有意思吗?就算你说得都对又怎么样?我们这是在玩儿呢!你较什么真、跟谁死磕?

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里,国王裸奔,众人山呼雀跃,好像过节,夸奖国王的衣服华丽无比、漂亮无比,只有那个孩子冷冷地道出了真相。老师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从来都对孩子的诚实赞不绝口,对国王的无知和众人的虚伪报以鄙视。我读书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我改变主意了。我是这么想的:做人难道不该具备点儿娱乐精神吗?国王裸奔,这是精彩绝伦的行为艺术啊!是国王对光鲜而荒诞的宫廷生活的报复!众人心知肚明却缄默不语,完美无瑕地配合演出,这多富有深邃的幽默精神啊!而小孩的真话让这场活色生香的演出戛然而止,简直无趣到了极点。

所以,真相未必就是最好的,尽管它很重要。

不可否认,有些人天生具有通透的洞察力,一眼看到底,触及了真相和本质,如果再加上毒舌和辣笔,说出来写出来,让听的人、读的人如遭电击雷挞,身心不由得颤栗起来,汗毛根根竖起,脊背阵阵发凉。就像毒舌小姐说的那些真话,一层层剥掉了包裹在真相上的华丽外衣,裸露出最核心的那一点点“心”,根本由不得他人再说出什么辩驳的话来。

可是,我们悲伤地发现,世上大多的真相其实很不堪,点破了说透了,大家就都不忍接受,而且也没有趣味和美好的感觉了。很多东西,只是想着才觉得美好。诗人纸短情长,写下美丽的句子,可是,在纸的世界之外,诗人正裸着上身、短裤褪到小腿处,正在艰难的如厕过程中呢。诗人狠狠憋了一口气,尸米没下来,倒是硬生生地蹦出一串句子来,于是诗人写在了纸上。瞧,你在纸上读出来的馥郁诗味,有便便的气息吗?(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恶心了,赶紧打住。)

我不得不承认,总有脑子混沌、无知无觉的人,需要导师们拎着板斧一顿猛砍,如此这般才醍醐灌顶后知后觉如梦初醒痛恨不已,继而释然了然。

显然,在生活里,王小贱们就是那揭穿真相的导师,黄小仙儿们是欠一顿抽才会开窍的角儿。这样的揭穿,比傻了吧唧地沉沦在毫无意义的泥沼中要好很多,免除无谓的挣扎,让人少走弯路,化长痛为短痛。这样的揭穿,予人一双慧眼,把人世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救人于水火之中,这简直算得上胜造七级浮屠。但是揭穿这种事情,用时髦的话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怕就怕,参透了真相,看到种种不堪,从此丧失爱恋之心。庄子早就说过了,哀莫大于心死,因为揭穿而致人心死,不就是害命吗?

只是想想,就觉得很美好。有些东西本来就只适合远观而不可亵玩,暧昧才有情调,若隐若现才见窈窕,朦朦胧胧方显美貌,如果硬要强光照射,放大十倍,抵达真相,见到的恐怕是毛孔粉刺痘印伤疤,美感尽失,何苦?

所以黄小仙儿们其实很危险,导师们的话听多了,书看多了,嘴上也就不自觉地像毒舌小姐那样,说出一些“男人追你无非是为了性”、“大爱来爱去其实最爱自己”、“谁会真的在意你的内心”、“所有的女人都会老所有的爱情都会死”之类的话,态度木然,口气冷冰冰的。妈呀!新一代灭绝师太就此诞生,呜呼哀哉!

佛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才是大情怀。看透人间冷暖,心里一门清,嘴上脸上却更宽容和悦。揭穿了真相,依然敢爱,不怕燃烧,那是真爱了。

本文是看了丁丁张的《人生需要揭穿》有感而发写的,文章也发表于《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羡慕》。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nwendi

真相

看文章:关于真相,会有悖论,但不管知不知,都需要强大的承受能力。

1.真相被揭开的那一刻,有谁是真的幸福的?有时没有,一个都没有,连假装的残留都不剩。所有人的余生都会在阴霾中度过,没有出路。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看到底牌,自以为是地将上面的数字郎朗读出,最后满盘皆输。有些真相注定是要小心翼翼深埋心底的,因为答案揭晓的那一刻,也是灰飞烟灭的开始。

2.悲伤,是非常令人难受的情绪。我们普遍抵触悲伤。但是,当你抵触悲伤时,你的心也就远离了你悲惨的人生真相。不过,这只是远离,并不是消失。悲惨的人生真相永远不会因为我们做一些主观努力,就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恰恰相反,你越想否认一些悲惨的事实,这些悲惨的事实对你的消极影响也就越大。但如果不是逃避,而是进入这种真切而纯粹的悲伤时,必然会泪如泉涌,而这泪水就宛如心灵的洪水,便会冲垮我们在自己心中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墙,最终让我们的内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以前,你拒绝悲伤,也拒绝直面自己悲惨的人生真相。你巨大的心理能量都花在了否认真相、与真相较劲上。现在,随着心灵之墙的一一倒塌,你坦然接受了悲惨的人生真相,你不再去否认,也不再去和这注定不可能改变的事实较劲。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的心理能量就获得了解放,它们以前被你投注到外界的人和物上。但现在,这能量回到了你自己身上。
“悲伤,是完结的力量!”
悲伤所完结的,是人生悲惨的人生真相。当然,这真相永远不会消失,但经由悲伤之路,我们的心灵从这真相中的悲剧中获得了解放。甚至,这真相的悲剧性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

所以,我们并不害怕真相,而是在知道真相之后,依然有勇气有能力去敢爱敢恨。

若水的两篇小散文,属于安静的人。

一个人,如此,安好

自从小鱼搬走后,我开始了一个人吃,一个人住的生活。最初,有些不习惯,有些小害怕。晚上睡觉,必须要开着床头灯,辗转反侧半天才能入眠。没有人说话,我就拿着《诗经》,一个人在房间里念诗,好发出一点声响来制造一点热闹让自己听到。

但是现在,我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这样一个人的生活。我可以关掉所有的灯,在黑暗中安安稳稳地入睡。我可以一人独坐房间,在寂静无声中沉沉吟吟地阅读。我可以与自己的灵魂和平友好地共处,时而谈心时而对话。现在,我会每天都认认真真地做饭给自己吃,绝不会像以前一样为了省事而有一顿没一顿。如今的每一餐,我都像款待贵客一样在款待着自己。

这样的生活,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孤独的。有好友竟对我友情提醒,建议我要多与人接触,生怕我会一不小心患上孤独症。这份提醒虽说有点多虑和多余,但这份好心和好意还是让我倍受感动。

我没有远离人群,依然每天都在和一群群单纯善良的孩子们打交道。每天我都会和他们在课堂上谈笑风生。自从看了魏书生的教育论著后,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革新。我没有和初三年级组里的其他的语文老师进行同步教学,而是选择了特立独行。我一个人,孤军奋战在自己的教学阵地和理念上。自此,也就没有再像从前一样,让自己整天埋头在作业堆里。我把班上的学生分为了“风”、“雅”、“颂”三组,因材施教。庆幸,在这样铤而走险的尝试下,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依然取得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有时候,生活和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冒险精神。

我没有远离人群,依然在不断地被朋友和学生所感动着。前几天的一个中午,我吃好饭,在阳台上晒了会太阳,打算去午睡,没想到却发现床上躺着一本书。当时无比惊讶或者说惊吓,因为近期恰逢挂在外面的内衣被人偷了,当时看到这本不明来历的书,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首当其冲便是这个偷衣贼。但是当我拿起书来细细推想了一下,立刻断定一定是小鱼送给我的书。因为我房间里除了她,没有人有钥匙能进得来。即便是有贼入室了,也不会留下这样叫我喜欢的神秘礼物。不仅如此,后来她还悄悄送了一张桌子给我。这一份份的感动就像冬天的暖阳一样让人窝心。

心远地自偏,我没有远离人群,但内心却无比宁静。我要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又自然。可以一个人,看花开花落,也可以闲庭信步,去看云卷云舒。无宠不惊过一生。

人在每一个阶断,都会面对不同的自己。每一个自己,都值得自己好好去善待,好好去思索。突然想起蒋捷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一个人的生活,简单,宁静。用丰子恺的话来说,就是“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简单,安静

为什么要隐身?

前些日子在左岸读到一句这样的话:总有一群好友像死人般地躺在好友列表里,时不时地还会出来修改一下他们的墓志铭。当时,有点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感,顿觉自己也不幸中枪。因为,我就是这么一个偶尔会出来修改一下自己的墓志铭的“隐士”。

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喜欢把QQ设置成隐身的状态。其实,依然每天都会习惯性地登录QQ,习惯让这个戴着粉红蝴蝶结的小企鹅安安静静地站在电脑的右下角,让它无声无息地陪伴着我。尽管如今根本不再把它作为主要聊天工具了。但却还是改不了这样一种坚持了多年的习惯。

遥想当年,刚学会上网的那会儿,聊QQ几乎就是上网的同名词。那时,从来也不知道有什么隐身,就算知道也不会去隐身。总是憧憬着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能来找自己谈天说地,QQ里的头像和声音总是此起彼伏地跳动和响起,那时总是手忙乱,应接不暇。那时,很多人都习惯用它来调侃,来幻想,来连通外界和远方。什么欲说还休的心事,什么矫揉造作的烦恼,全都会在QQ好友面前一吐为快。

可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不断先进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赖于QQ这种聊天工具了。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沉不下心来用它你一言我一语互相道白,更多人会选择电话或者短信这样相对快捷和简便的沟通方式。时代在变,人们的心理和需求也在变。以前在网络上更多的是聊理想,而现在更多的都是在聊现实。美好的理想,可以让我们意气风发,让我们酣畅淋漓。残酷的现实,却只能让我们沉默寡言,让我们噤若寒蝉。也许,那些隐身的人们,未必就如我所言的这样。我不过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这腹。

我自己也是一个常年隐身之人。以前有朋友就此向我发出过疑问,问我为何老隐身。当时我一本正经又有些半开玩笑地回答他道: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林,小隐隐于Q。随之,还对他说出了自己渴望像陶潜一样隐居山林的向往。其实,这不过是自己急中生智想出来的粉饰之词。

向往隐居生活是真,可隐居和隐身似乎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也正是因着这样一份隐逸情怀,我越来越不喜欢喧闹,越来越向往宁静。因为宁静可以致远。这样一来,就越来越不希望被一些人所打扰,于是干脆就选择隐身。

还有就是考虑到自己如果在线,却发现有很多朋友及同学在线,倘若总是无视他们,不找他们聊天,这样似乎显得自己不够重情义。就像走在路上明明迎面撞上了,却不和人家打一声亲切的招呼,进行一下必要的寒暄,这样多少会有些失礼和尴尬。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境发生,似乎隐身算是一种明智之选。

好几次,因为触物怀人。所以我轻点了几个灰色头像,留下了几行肺腑之言。没想到,几分钟不到的时候,对方的头像立刻就亮起来了,把对话框打开一看,居然是回复,原来大都是“同道中人”。

在此,真心想要感谢一下列表里那些每天都坚持让自己保持在线状态的好友们。多谢你们一直在关注着我的“墓志铭”。是你们,让我QQ的每个下拉列表里不至于黯然失色。是你们,让我感觉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是你们,让我感到人生可以很多彩!

文/翩翩人中凤

迷迷糊糊、懵懵懂懂,你走在了二十几岁的人生路口,怀揣着一份不安的心情,独自面对着这个未知的世界。与二十几年前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不同,你无法再用“呜呜呜”的哭声去无意识地博取周围人对你的同情和帮助。而你,显然还未曾开始认识这个真实的社会,就已经被毕业后人潮涌动的趋势推进了社会的大染缸;而你,显然还没做好放下身段,融入集体的准备,更没有收起你的青涩和稚气,武装起铠甲,拿起武器,去跟你的同龄人甚至年长你的人竞争,于是,在进入大染缸后不久又迅速地被挤回到社会的边缘。

徘徊在边缘的你,有时候会独自一个人守在房间里,失落无助地看着自己房中的一切,眼神中凝聚着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这里还是不是还维持原状;有时候你也会独自一人躲在阴暗无人的角落里,歇斯底里地对着老天呐喊着:为什么当初他们跟我一样,而现在却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但是你很清楚,你是一个男孩,你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担忧和恐惧是最差的礼物,情绪化并不能给你带来一个美好的明天。更多时候,你会低下头来问自己,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你想到了父母,想到了老师,想到了社会的不公,想到了过去不曾努力的自己……

 

很好,你在潜意识中终于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你埋怨你的父母,埋怨你父母在你这一路的成长历程中没有让你充分去接受这个社会的历练,而一门心思埋在学习里;你埋怨你的父母直到现在依然把你当成一个孩子一样,在你该担起责任挑起大梁的时候,却依然束缚着你的成长,还处处絮絮叨叨。但是,我想告诉你,是的,父母确实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负起一部分责任,但是也请你换个思维,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我们的大部分的父母在他们青春年少的时候,生活在一个怎样艰苦的环境之中,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半辈子也都只能工作生活在狭窄的人际交往圈里,他们已经很不易了;不幸的是,在经历了文革的摧残之后,被长期禁锢的思想还要面临突如其来的时代观念大转变,他们已经在很努力地改变自己,尝试着用电脑,用触摸屏手机,不至于让时代给抛下,更不愿意让孩子落后于别人;更为现实的是,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他们只能把全部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到你身上,于是就有了后来不断逼你学习让你考大学的故事,可以说他们也是被社会推着走着,迫不得已。

你埋怨你的老师,埋怨他们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埋怨他们没有在你走出大学之前告诉你,社会是怎样,你们该怎样。但是,我想告诉你一个看似残酷但又再平常不过的事实:你的老师,不可能会过问你,你想要什么,更不可能教会你,该如何应对未来的社会。兴许,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你的未来,也不在乎,应试教育对你是有益还是有害,或者你有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做好应试教育,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学生的考试分数,才是衡量他们工作的重要指标。他们没有必要,去做与你相同的反思。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想,应试教育会害了学生,但是自己开创素质教育却有可能会让自己丢了饭碗。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担心,也想要升职,加薪,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子女要供养。他们不可能站在另外一个高度用一套全新的模式去凌驾于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之上,即便他们有这个能力。而大学里的老师,更不可能告诉你这些,因为他们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在社会上找过一份工作,没有真正面对过外面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谈不上可以给你勾勒出一条未来在社会上的康庄大道。他们也是情非得已。

你埋怨过去不曾努力的自己,埋怨自己为什么到现在依然一事无成。我想告诉你,比起一般人,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现状,成才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过程。

你喜欢看书,你喜欢研究一切逻辑推理与一切非逻辑创意的事物,可是真正让你可以自由阅读的大学时光,你却连仅有的几本课外书都没有读完,因为你周围的人都没有阅读的习惯……你恐惧未来,于是你不断地寻找着跟这个真实的社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大学里你加入了很多组织,工作以后你试图融入更多的人群,寻找着可以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位置而不至于被抛弃。可是,每一次,你总在喧嚣的人群中听到自己内心无声地呐喊,你不愿意让灵魂流溢于那空虚的酒杯当中,在每一次艰难地咽下最后一口酒之后回来,你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郑智化《水手》中所唱的“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在带着咸味的空气中自由地呼吸。”你总是期望太高,根基太浅,欲望太大,努力太少。二十多岁的年纪,你几乎想要将自己的棱角触及到整个世界,却不知,路,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你觊觎别人所取得的成就,以为那样的成果自己只需努力就唾手可得,却不知,每一个成就的背后,都不仅仅是“努力”一个因素的组成,而是多个变量因素自由组合的复杂结果。于是,你一次次地吹响着前进的号角,却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一次次地倒下。终其原因,并不是你没有努力过,而是你没有好好努力地找回你自己,定位你自己。

 

我告诉你这一切,并不是在撇清父母,老师的责任,也不是将责任归罪于时代,更不是认可你可以甩开一切不用检讨。而是让你明白,你的过去已经造成,你的未来你得负责。历史是否重演取决于你当下是否做出改变。

你不满意父母对你的唠叨,对你多加限制,你应该尝试着跟他们沟通,耐心地沟通。因为你还是一个业务,沟通和交流是你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事,不管是对客户还是对谁。一次不行就两次,耐心点。如果还是不行,就拿出行动去证明,你可以担起重任,挑起大梁。而不是还用一种对抗的口吻和埋怨的心态在折磨自己也折磨着亲人。

你不满意你老师的应试教育,很庆幸,你已经彻底摆脱了应试教育。但是还有公司和领导布置的很多重复的枯燥的乏味的工作,以及业务考试。你应该尝试着在枯燥的工作中寻找到乐趣,在无数次的重复中寻找提高效率的方法,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体验挖掘出创意,发挥在你的兴趣爱好之中。而不是像过去应试教育被动地等待着老师布置作业一样,被动地等着领导布置任务,再一次陷入另类的“应试教育”模式当中。

你不满意你的过去与现在,那正是我要对你讲的,你的过去命中注定,不可返回。不要让昨天失败的你继续腐蚀今天的自己。你要做的,是将当下视为人生另一个阶段重新开始的原点。静下来,让自己的欲望先放个假,将那些所谓的攀比束之高阁,给自己的恐惧在后方安一个温暖的家。接着,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听听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的潜在优势又在哪里,自己眼前的困难和危机又有哪些,在纷乱繁杂的世界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背上行囊,开始人生的另外一段旅程。

 

值得高兴的是,你已经学会了独立思考,你已经勇于去面对人生的困难并将其视作旅途的历练,你还拥有一副健康的身躯,和一个聪明的大脑,这已经足够了。

原谅过去,珍惜当下,拥抱未来。2013已经快接近尾声了,愿你已经走在人生尝试的道路上……

拥抱未来

看文章:写得真是通透,这不是心灵的鸡汤,是直达心里的桥梁。如果无法拼爹,没能遇到名师,又碰巧自己没什么天赋,那么,若自己不推自己一把,结果还真的无可想象,最后能完善自己的只会是自己。

今天思文群里在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那篇文章,和这篇文章有些切题,引用其中的一些有趣的对话:

@CJ:
《寒门》有点悲观主义色彩,观点偏局限,但有现实借鉴意义。

@sly61:
这是作者的其中一个观点:我们的青年一旦承袭了一种思维方式往往就决定了一生的定位,而且直至终老也未必能发现自己的思维导致了自己的命运。

@CJ:
环境的逼迫是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

@笑天:
人各有志,看你是追求安稳,还是追求奋斗了。是在稳定中安度余生,还是想在奋斗中创造人生。有的混人际,有的混技术。

@CJ:
是的,作者片面的把混人际作为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唯一条件,站在体制内的人看问题,很难看到体制外的世界,其实这个时代已经非常能体现这点,个人及小集体力量的崛起。

@sly61:
他写的所有内容在我周围都能举出实例。

@CJ:
作者写的确实是事实。只是一部分事实而已。

@胖胖程:
始终是被剥削者,如果不想办法站起来爬得更高,会影响下一代的质量。

@CJ:
呵呵,我现在就是在半个体制内,但我不想去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体制内的攀爬只适合一部分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走这条路。

@sly61:
你的思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孩子。

@胖胖程:
而且所谓的做自由的人,就注定在某些方面是不负责任的。

@笑天:
和下一代什么关系?

@sly61:
你是下一代的起跑线,你输了,你的孩在一开始就输了……许多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都没意识到,他们本身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胖胖程:
如果你忙的连教育下一代的时间都没有,那么有可能你的子孙后代都会输给别人。

@CJ:
想那么多干嘛,活在当下,做好自己才是重要。

@笑天:
我们对孩子有责任,但并不成为负担,我们并不寄托什么希望在他身上,只求他自己过得好,我也活得自在。在国外,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个体,18岁之后就没有供养义务,各过各的,像朋友一样平等,没有上下级关系或者一定要孝顺啊反补啊这些不必要的负担。

@椰子:
国外是国外,不要总看到国外好的一方面,国内是有实际情况的~

@笑天:
恐怕要讨论一下世俗的评判标准和对成功的定义。

@ivan::
寒门再难出贵子,是什么的产物?

@sly61:
经济基础,思维方式

@CJ:
下一代,咱们的上一代有说他们输过吗,不也这么过来,能怪他们吗?

@笑天:
经济基础 只要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基本的营养,读个还算过得去的学校,关键是日常的家庭教育,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胖胖程:
因为个人也可以充当故事中的原型,上一代的在教育下一代的可支配时间,精力,资金,环境对下一代影响很大。

@CJ:
我有时候会想到咱们爸妈怎么不是高素质人才,有经济基础,那么我们现在就不用这么累了?但是站在他们角度,完全可以理解。

@sly61:
别回头,向前看,把自已的素质提高上去,赚更多的钱。

@信
加一句,过去的可以借鉴,但不能抱怨。

@笑天:
嗯,这是一个强者越强 富者越富的时代。

@井底之WA:
说寒门,不如说物质资源和祖辈思维习惯加人脉。然而,父母只是一个方面,找到人生的那个指路人,有人愿意做你的伯乐,就应该心生感激。

文/一心@gitanjaly

初遇乔叔时,他正在晒书,旁边坐着一个土豪。 土豪自称是范仲淹的后代,不停地说着他的发迹史。末了,还对我说我很适合在茶馆里弹个古琴泡个茶。后来和乔叔一见如故,好茶的他写了一手极好的字,现在想起来小心肝还颤颤的,他送我的字被我全部扔在了大理。乔叔看过我一直没有看完的二十四史,会背我一直都背不会的诗,偶尔还会小作一首。水平也是比我打油式的硬凑高很多。外带着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晒书,晒的书都是极喜欢的书籍。乔叔说他喜欢看米兰昆德拉的书。他给我的感觉极好,没有丝毫炫耀自己的话,不像范土豪那样滔滔不绝,只是简单几句,足以看到一个人的才华。乔叔说他也喜欢听着古琴喝着茶。接连两个人,一俗一雅,都说了相同的话。开始对古琴上了心。

在海南的时候,看着表妹拨着她的古筝,那样子极美。趁着她不在的,我倒腾了一下,可没想却让古筝走了音。于是,学古琴的念想也断了。太过于小心翼翼的乐器不学也罢。即使这样,可还是开始在音乐里添加了几首古琴古筝曲。

后来结缘了一群学古琴的人,整日茶琴不离口,弹弹琴,喝喝茶,日子过的安然自得。一度看到他们会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命可以是这种样子。于我看来,这是一种静态的生命。虽静犹动,像一条小溪缓缓的流着。

前阵子去了西宁,巧遇叶子哥他们,一群很喜欢玩户外的北京人。

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充满了新鲜感,这或许就是人性。那一晚,我们在青旅包着饺子,侃着大山,听着叶子哥他们说起户外的种种,突然很是向往。于是那一晚,叶子哥他们对我恶补户外知识。后来,每当我说要早睡早起时都会被雪朗哥嘲笑:灯灯啊,你叶子哥跟你上课上到凌晨四点,七点你就爬起来跑去了塔尔寺,那时候你咋不说早睡早起哩?

世界总是这么小。后来突然发现,原来身边玩户外的人不止止叶子哥他们。还有婆婆右哥乔叔他们。

从设计路线到体能测试再到户外装备,原来出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叶子哥说有些户外徒步会限制每天饮用水,多了行李太重,少了身体机能会跟不上。甚至于,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地儿,指南针会失去作用,要凭着经验来判断方向......

有时候,一场户外出行就是一场对身体的挑战,一个不小心会出现生命的危险。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户外。

生命也可以是这种样子。 于我看来,这是一种动态的生命。即使偶尔会安静,但只是在储藏能量,等待着下一次的出发。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第一次听到《假行僧》这首歌,是在西宁的一家青旅。放歌的是随意,阿yan说随意很像是小和尚,面对女色不动心。甚至偶尔听到随意说话,那副调调都会让人想起这首歌。在青旅最后一天,和随意聊天成了我的乐趣。

随意说话憨憨的,初开始还以为他是蒙古人,后来又问他是不是满人,直到离开青旅,我仍旧不知道他属于哪个民族。只能从片段中大致推测到这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去过拉萨,到过大理,像是《假行僧》这首歌词一样,从南走到北,从白走到黑。

此时,他留在了西宁,留在了这家青旅。有事时招呼招呼客人,没事时晒晒太阳。美其名曰享受生活,其实是懒。

生命也可以是这种样子。不按照既定的方向行走,也可以一直行走在路上。说不准哪一天,他就消失了跑去另外一个城市了。

在大理的时候,白族姑娘说听佛经她的心会变得很静很静。

白族姑娘的婚礼上,结识了一个师太,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着学佛的种种好处。每日的早晚功课,打坐念经。当时真真的害怕她会劝我放下出家。

后来的史俊也变成了那种样子,头发剃成了光头,整日的佛经不离口,每走六步念一句佛经。每次听他说着关于佛教的事儿,总有一种他还没有看透的感觉。他劝我放下,我却觉得他还在执着。依旧是每日的打坐念经,偶会在闲聊的时候说说不准哪一天会出了家。

再后来,遇到了和他一样每日打坐念经的人,原因各种各样。说是要放下执着,却又做不到自己放下。于是用各种各样高僧大德的话来为自己找借口。

生命也可以是这种样子。依教奉行,用信仰在路上行走着。

我实在不想说每个独自上路的妹纸身上会有一段很蛋疼的爱情故事,可走了这么久遇到真真喜欢旅行的妹纸极少。

在离开大理的大巴上,旁边是一个南京的姐姐。刚开始很热情的和我分享着她在大理买的水果,车刚开出不到半小时,姐姐的声音开始打了颤,忧伤的嗓音开始缓缓的向我诉说她的爱情。

她有老公,有个四岁大的儿子,可是却爱上了不是自己老公的男人。男人有自己个的家庭,有一个女儿,为了和她在一起与自己的妻子离了婚,当男人向她求婚时,她犹豫了。 听起来感觉像是小说,可姐姐的表情却告诉我这事是真的,眼泪在她的眼眶里久久转动不肯离去。在拒绝男人求婚的第二天,她接到了男人出车祸的消息。男人的朋友说她狠心,在葬礼上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像是在送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

一切都像是没有发生过的样子。直到半年以后,姐姐突然去了丽江到了泸沽湖,在酒吧里买醉。哭着向坐在她旁边的人说着与男人的往事,原来男人一直住在心底没有离去。说好的一起去丽江,说好的一起来泸沽湖,直到最后也没有一起。

故事的结尾仍旧很蛋疼,我就像是一个垃圾桶,倾诉完之后就被扔了。只是这个故事在心底生了根。

生命也可以是这种样子。为了表面上的东西,将所有的压抑放在心底,直到有一天爆发。

 

生命的状态

文章这次的记是我邀请一位很好的朋友写的。

生命的流动是一种状态,有它的随机和无序,也有它的偶然。对于认为生命只有一套理论体系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不能接受,甚至无法理解。那什么是对自己生命认识?是对自我的清晰定位?是内心不可或缺的方向感?还是在探索中一路前行的过程?……

每个人,泯然众人也罢,卓尔不群也罢,都在各自的境遇里造自己的。存在与认同,以及显与隐的得到与失去,似乎是俗世的我们最容易被看见的尘埃。

我们常常以我们缺少的东西去装饰我们的生活,于是在虚无的景象后面,只有不断留白的现实。我们的勇敢,亦是来自我们对自己的胆怯与彷徨。一个茫然无措的人,显得真实,慌乱 ,但是却可以有不害怕的坚定。有时候,坚强是包裹脆弱不堪的灵魂的最好的外衣。

虽然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笃定地会错过很多的人生,与很多可能相遇的人没有交集,但是,倘使没有这些错过,也便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要失去过,遗憾过,才能明白相聚的意义与珍贵,也才能明白所有的遇见是要经历多少的错过才能成就。

俗世中的疑惑,始终会有一本书,与你心心相印;倘使遇不到这样一本书,也终会遇到一个解惑之人,携手走过低谷、困顿。能不能一起看繁花似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所有的萌芽与滋长。挣扎与苦恼,焦躁与不安,直至笃定,直至不移,直至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

春暖花开,是因为播种时的虔诚与祈愿。收获时,应是又一次出发的起点。不怕,不妥协,不后退。转过身,面对真正内心的自己。倘使还有梦,应重新赋予自己做梦的权利,停止消磨,也停止想象,让想照进现实。直到精神与物质的世界达到矛盾的统一。与其慨叹,不如真的和时间赛跑,趁着年华正好,找寻和抓住自己想要的方向。真实是不用选择的,睁开眼,生活就在你的面前。

下面是我自己的状态:

对于我来说,阅读已经成为了习惯,但是交流本身并未成为我生命的习惯,其实也就是说我还没有和社会产生真正的互动,事实上我还是那个羞怯的男孩,而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很多时候,生命是充满了惯性的。在过去的生命中,我有真诚追求知识的一面,而后半段的生命更像是前半段生命的延续,因而,我想找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我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寻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如何才能使自己得到进一步快乐,而不是寻找一种令自己悲观和失望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认为,不负责任的生命才是值得追求的,但是事实上,任何人的欲望都无法充分得到满足,即便是不负责任的人依旧会不断地失望。

因而,将自己的生命调整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上,他并不是空虚地想象,而是实实在在地享受着生命,不因为遥远的美好,而放弃当下的生活,也不因当下的生活,而放弃美好的愿望。让自己的生命不断地成长,让快乐不断地成长。那种快乐是劳作之后的欣喜,是收获时的甘甜,是生命中最值得追求的美好。也许,智慧就是为了美好的生命而存在。

文/卡卡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会…

不少人都做过这种假设,但是我们不能,所以我只能以一个为过去的自己做墓志铭的姿态跪坐在曾经的墓碑前,轻轻除去杂草,絮絮叨叨的对着过去的那个孩子碎碎念。

孩子,请不要厌恶你童年生长的地方,那是你长大后最想回去的地方。山明水秀,碧草蓝天,满山的映山红,草丛里的野草莓,从此都是梦里才会出现的场景。城市的钢筋水泥里不止阻隔了我一个人的心,它将每个人都隔离开,楼与楼之间,房与之间,格子与格子之间。心和心本来就遥远的像两个星球,这样的阻隔,让我觉得自己还不如小王子,我的世界里甚至没有那么一支玫瑰花。

孩子,请不要以自卑的心疏远你幼时的伙伴,童年的你虽然长得不那么可爱,可那不是你自卑的资本。如果我能回去,我一定一定会告诉你,是你太过敏感,某些言语刺痛了你,幼小的心就那样快速的成熟了起来。等你长大你才发现,自己有几个认识20年的朋友是怎样一种骄傲,他们虽遍布各地,可大家心系一个地方,他们永远不会骗你,手拉手,一辈子都在唱着丢手绢的歌。

孩子,请对你外公好一点,我知道你已经足够尊敬他,但是亲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尊敬,你那么爱听故事,你应该听听你外公年轻时的故事,冬夜的火炉边,不要让他一个人默默的取暖. 外公佝偻的背是因着负担了整个家族,你不要害怕与外公一同散步,你应当亲昵的挽着他,而不是让外公自卑的一直独行。多年后,在他的棺材面前,在他紧闭的双眼前,你会留下悔恨的泪水,你才蓦然发现,撇开幼时的记忆不谈,长大后的你竟是第一次,握住外公的手,已然冰冷,逝者已无从感受,生者只能带着悔恨,在灵位前久久不愿起身。

孩子,请不要对你的父母冷言冷语,他们对你的爱已经到达了极限,为了你,他们忍受着多年的两地分居,只为给你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要知道,从小到大,你什么都没有缺过,即便毕业后的你一无所成,在家闲呆,父母都只是说,孩子不着急,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家里不等着你的米下锅。那时的你正为前路所迷茫,不知是该骑驴找马还是坚持等到找到中意的工作,身边的比较,自己的压力虽然已经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但这些不是你撒气给父母的借口,你的一次不接电话让你的父亲很长一段时间不敢打电话过来,后来你才发现父亲已经很久没来电,问母亲才知道,父亲怕打扰你,每天都问母亲你的近况。尽管每个人都有不被理解的心情,但是你的父母,只要你主动一个电话,所有的心情都被理解,所有的孩子气都会被原谅。

孩子,请善待每一个对你好的人,你是个幸运的人,从小到大,总有贵人相助,尽管你脾气很大,性情怪癖,却总有那么一群朋友始终守着你。尽管你的朋友还是对你说,就是这样一个不好的你,才值得我全心的对你好。尽管不常联系,但是每一次的聊天都能唤起最初的美好。是他们陪你走过一段又一段难熬的日子,他们倾听你的怨言,忍受你的恶言冷语,你只需露出一个悔改的表情,他们一切了然,从不计较你的任性。人的精力是那么有限,他们愿意分出时间精力来关心你,帮助你,即便不那么需要,也请你好好对待,毕竟,他们曾一度温暖过你的心。

孩子,现在的我虽然不出色,但是我有爱我的父母,关心我的朋友,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即便一切都那么迷茫,也从未想过放弃自己。

我不知道将来的我是否已经功成名就,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过着自己最想过的日子,活到现在的我最想变成的那种人。或者已经成为一名家庭主妇,有了孩子,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在每日的琐事中完成一个中国传统妇女应有的使命,也许,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落魄的不再年轻的女人,过着日复一日煎熬的日子,忘了年轻的梦,不去想将来的路,只是像间里的一个零件,机械化的走着固定的程序,消极而怨恨的过着每一天。

更或者,意外比明天更先找到了我,让一切还没来得及发生就曳然终止。

但是,我依旧满怀期待,因为现在的我有在努力,我想给将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不管以后的你会怎样,请孝顺父母,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好好的活着。

 

过去,现在,将来

看文章:卡卡说得含蓄真诚,自古以来,皆叹时光之匆匆,人生一世,浮华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就连苏大东坡也曾悲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惟丰子恺深喑此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时间到底是什么?有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假若我们知道什么是时间的话,那么,我相信,我们就会知道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是由时间做成的。造成我们的物质就是时间。”现在是一个点,其前面是一条线之未来,其后面是一条线之过去,站在此时,你想对过去的你说些什么,又想对将来的那个人有怎样的交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