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Dup 发布的文章

文/一心@gitanjaly

初遇乔叔时,他正在晒书,旁边坐着一个土豪。 土豪自称是范仲淹的后代,不停地说着他的发迹史。末了,还对我说我很适合在茶馆里弹个古琴泡个茶。后来和乔叔一见如故,好茶的他写了一手极好的字,现在想起来小心肝还颤颤的,他送我的字被我全部扔在了大理。乔叔看过我一直没有看完的二十四史,会背我一直都背不会的诗,偶尔还会小作一首。水平也是比我打油式的硬凑高很多。外带着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晒书,晒的书都是极喜欢的书籍。乔叔说他喜欢看米兰昆德拉的书。他给我的感觉极好,没有丝毫炫耀自己的话,不像范土豪那样滔滔不绝,只是简单几句,足以看到一个人的才华。乔叔说他也喜欢听着古琴喝着茶。接连两个人,一俗一雅,都说了相同的话。开始对古琴上了心。

在海南的时候,看着表妹拨着她的古筝,那样子极美。趁着她不在的,我倒腾了一下,可没想却让古筝走了音。于是,学古琴的念想也断了。太过于小心翼翼的乐器不学也罢。即使这样,可还是开始在音乐里添加了几首古琴古筝曲。

后来结缘了一群学古琴的人,整日茶琴不离口,弹弹琴,喝喝茶,日子过的安然自得。一度看到他们会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命可以是这种样子。于我看来,这是一种静态的生命。虽静犹动,像一条小溪缓缓的流着。

前阵子去了西宁,巧遇叶子哥他们,一群很喜欢玩户外的北京人。

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充满了新鲜感,这或许就是人性。那一晚,我们在青旅包着饺子,侃着大山,听着叶子哥他们说起户外的种种,突然很是向往。于是那一晚,叶子哥他们对我恶补户外知识。后来,每当我说要早睡早起时都会被雪朗哥嘲笑:灯灯啊,你叶子哥跟你上课上到凌晨四点,七点你就爬起来跑去了塔尔寺,那时候你咋不说早睡早起哩?

世界总是这么小。后来突然发现,原来身边玩户外的人不止止叶子哥他们。还有婆婆右哥乔叔他们。

从设计路线到体能测试再到户外装备,原来出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叶子哥说有些户外徒步会限制每天饮用水,多了行李太重,少了身体机能会跟不上。甚至于,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地儿,指南针会失去作用,要凭着经验来判断方向......

有时候,一场户外出行就是一场对身体的挑战,一个不小心会出现生命的危险。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户外。

生命也可以是这种样子。 于我看来,这是一种动态的生命。即使偶尔会安静,但只是在储藏能量,等待着下一次的出发。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第一次听到《假行僧》这首歌,是在西宁的一家青旅。放歌的是随意,阿yan说随意很像是小和尚,面对女色不动心。甚至偶尔听到随意说话,那副调调都会让人想起这首歌。在青旅最后一天,和随意聊天成了我的乐趣。

随意说话憨憨的,初开始还以为他是蒙古人,后来又问他是不是满人,直到离开青旅,我仍旧不知道他属于哪个民族。只能从片段中大致推测到这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去过拉萨,到过大理,像是《假行僧》这首歌词一样,从南走到北,从白走到黑。

此时,他留在了西宁,留在了这家青旅。有事时招呼招呼客人,没事时晒晒太阳。美其名曰享受生活,其实是懒。

生命也可以是这种样子。不按照既定的方向行走,也可以一直行走在路上。说不准哪一天,他就消失了跑去另外一个城市了。

在大理的时候,白族姑娘说听佛经她的心会变得很静很静。

白族姑娘的婚礼上,结识了一个师太,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着学佛的种种好处。每日的早晚功课,打坐念经。当时真真的害怕她会劝我放下出家。

后来的史俊也变成了那种样子,头发剃成了光头,整日的佛经不离口,每走六步念一句佛经。每次听他说着关于佛教的事儿,总有一种他还没有看透的感觉。他劝我放下,我却觉得他还在执着。依旧是每日的打坐念经,偶会在闲聊的时候说说不准哪一天会出了家。

再后来,遇到了和他一样每日打坐念经的人,原因各种各样。说是要放下执着,却又做不到自己放下。于是用各种各样高僧大德的话来为自己找借口。

生命也可以是这种样子。依教奉行,用信仰在路上行走着。

我实在不想说每个独自上路的妹纸身上会有一段很蛋疼的爱情故事,可走了这么久遇到真真喜欢旅行的妹纸极少。

在离开大理的大巴上,旁边是一个南京的姐姐。刚开始很热情的和我分享着她在大理买的水果,车刚开出不到半小时,姐姐的声音开始打了颤,忧伤的嗓音开始缓缓的向我诉说她的爱情。

她有老公,有个四岁大的儿子,可是却爱上了不是自己老公的男人。男人有自己个的家庭,有一个女儿,为了和她在一起与自己的妻子离了婚,当男人向她求婚时,她犹豫了。 听起来感觉像是小说,可姐姐的表情却告诉我这事是真的,眼泪在她的眼眶里久久转动不肯离去。在拒绝男人求婚的第二天,她接到了男人出车祸的消息。男人的朋友说她狠心,在葬礼上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像是在送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

一切都像是没有发生过的样子。直到半年以后,姐姐突然去了丽江到了泸沽湖,在酒吧里买醉。哭着向坐在她旁边的人说着与男人的往事,原来男人一直住在心底没有离去。说好的一起去丽江,说好的一起来泸沽湖,直到最后也没有一起。

故事的结尾仍旧很蛋疼,我就像是一个垃圾桶,倾诉完之后就被扔了。只是这个故事在心底生了根。

生命也可以是这种样子。为了表面上的东西,将所有的压抑放在心底,直到有一天爆发。

 

生命的状态

文章这次的记是我邀请一位很好的朋友写的。

生命的流动是一种状态,有它的随机和无序,也有它的偶然。对于认为生命只有一套理论体系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不能接受,甚至无法理解。那什么是对自己生命认识?是对自我的清晰定位?是内心不可或缺的方向感?还是在探索中一路前行的过程?……

每个人,泯然众人也罢,卓尔不群也罢,都在各自的境遇里造自己的。存在与认同,以及显与隐的得到与失去,似乎是俗世的我们最容易被看见的尘埃。

我们常常以我们缺少的东西去装饰我们的生活,于是在虚无的景象后面,只有不断留白的现实。我们的勇敢,亦是来自我们对自己的胆怯与彷徨。一个茫然无措的人,显得真实,慌乱 ,但是却可以有不害怕的坚定。有时候,坚强是包裹脆弱不堪的灵魂的最好的外衣。

虽然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笃定地会错过很多的人生,与很多可能相遇的人没有交集,但是,倘使没有这些错过,也便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要失去过,遗憾过,才能明白相聚的意义与珍贵,也才能明白所有的遇见是要经历多少的错过才能成就。

俗世中的疑惑,始终会有一本书,与你心心相印;倘使遇不到这样一本书,也终会遇到一个解惑之人,携手走过低谷、困顿。能不能一起看繁花似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所有的萌芽与滋长。挣扎与苦恼,焦躁与不安,直至笃定,直至不移,直至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

春暖花开,是因为播种时的虔诚与祈愿。收获时,应是又一次出发的起点。不怕,不妥协,不后退。转过身,面对真正内心的自己。倘使还有梦,应重新赋予自己做梦的权利,停止消磨,也停止想象,让想照进现实。直到精神与物质的世界达到矛盾的统一。与其慨叹,不如真的和时间赛跑,趁着年华正好,找寻和抓住自己想要的方向。真实是不用选择的,睁开眼,生活就在你的面前。

下面是我自己的状态:

对于我来说,阅读已经成为了习惯,但是交流本身并未成为我生命的习惯,其实也就是说我还没有和社会产生真正的互动,事实上我还是那个羞怯的男孩,而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很多时候,生命是充满了惯性的。在过去的生命中,我有真诚追求知识的一面,而后半段的生命更像是前半段生命的延续,因而,我想找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我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寻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如何才能使自己得到进一步快乐,而不是寻找一种令自己悲观和失望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认为,不负责任的生命才是值得追求的,但是事实上,任何人的欲望都无法充分得到满足,即便是不负责任的人依旧会不断地失望。

因而,将自己的生命调整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上,他并不是空虚地想象,而是实实在在地享受着生命,不因为遥远的美好,而放弃当下的生活,也不因当下的生活,而放弃美好的愿望。让自己的生命不断地成长,让快乐不断地成长。那种快乐是劳作之后的欣喜,是收获时的甘甜,是生命中最值得追求的美好。也许,智慧就是为了美好的生命而存在。

文/周周宇

随着家家户户爆竹声的阵阵响起,新年钟声也在这噼里啪啦的伴随中敲响,今年是中国农历的传统蛇年,也是我人生下一12年的开始。回顾过去12年的春夏秋冬,仿佛是窗外秋风吹落的树叶,轻轻地,渐渐地飘过我的窗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着飘落的时间轴完成了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旅程。在不知不觉中,我收获了成长

昨晚翻看着承载成长历程的相册,将张张寄托着怀念的相片串联在一起,像极了一段记载回忆的老旧默片,让我留恋于那一段天真无暇的时光,而现在的我更多地肩负起了或多或少的责任,学会了爱父母,爱家人,渐渐学会应该通过努力去赋予了自己人生的底色。

年轻时生活是盾,我们是矛,生活总是在不断磨平我们轻狂的棱角。时光对环境而言,像是温火加热一碗汤,只有慢慢熬炖,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熬得不好会沸腾会变味,但熬的好的汤却能熬出一种叫做“习惯”的滋味,我们在时光的催促下有的汤没有了火焰的催化,有的汤因为过火而被烧的滚烫,相反就是那种不温不火的汤更能体现出平缓的人生,让人在平缓中习惯安逸,习惯快乐。不同的生活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去经营,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有些喜欢安静,有些喜欢惊险刺激,有些喜欢随波逐流,有些喜欢随遇而安。总之,每个人都用经历谱写出专属人生。想到这些年的兄弟朋友们有些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我很为他们感到高兴,他们得到的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真正得到的是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

想着自己12年的生活轨迹,从寒窗中走出来,经历了大学的四年,现在的我享受着作为研究生的日子。回想这走过的12年时光,从悲伤到喜悦再到冷静,时间就像一味良药治愈着我的悲伤,同样也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教导着我该怎样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有时候感叹自己的力不从心,时间不够用,抱怨时间的不等人,但事实上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真正在于我们怎样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

在我走过的这些年里,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随着信息化发达的当代,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但人与人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白岩松说过一段话:“当世上所有人都把欲望当理想,把世故当成熟,把麻木当深沉,把怯懦当稳健,把油滑当智慧,那只能说这个社会的底线已被击穿,所以你们没有资格说我的勇敢是莽撞,执着是偏激,求真是无知,激情是幼稚。当那些兜售社会经验的流氓朝我的梦想投来轻蔑一笑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还你一句,傻逼!”是的,现在的社会人们的观点改变了,事故了,麻木了,油滑了,真正实实在在做事的人却被说成是傻。即便社会的浮躁使太多人无暇顾及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但我仍然坚信我们华夏儿女有自己的灵魂,一个国家环境的改变、伟大复兴会给人民正确的三观,会教育人怎样去做的,怎样回到最初的本善。

这些年感谢身边的朋友教会了我很多,但回到最本初的生活,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未来的我会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做最坚强的自己,不会去为那些根本不为你考虑,不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的人去迎合去改变,不会再失去自己最基本的尊严。我知道自己未来该做什么。

我希望在12年后我会用我的所学所知所感给我自己12年的努力一份满意的答卷。即便事与愿违,也不要怨天尤人。永远记住,怀一颗感恩之心,辩证地去看待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如果不能做到兼济天下,那就选择独善其身,开心地过每一天的日子,珍惜每一段感情。最后,在新年里,祝愿家人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本命年,加油!

人人6分(305898053@qq.com)的第二篇文章。

 

近来,我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宫崎俊的《岁月的童话》,另一部是《岁月神偷》。我并没有特意地选择去看这类怀旧的电影,无心插柳,唤起了我久违的关于岁月的回忆。

《岁月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位叫妙子的女子,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她在第二次下乡去采集红花籽的期间,结识了乡村青年后雄,并最终走到一起。这绝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相反,爱情在片中被抹得很淡很淡,妙子时常回忆起十岁的自己一路走过的岁月。那段岁月是多么的美妙——

它有懵懵懂懂的初恋的味道:男孩害羞的一句——“雨天,阴天……晴天,你喜欢哪个?”妙子:“阴天。”男孩:“我也是。”然后他快乐地跑开,将棒球扔得老高。妙子呆在原地,心已经飞到了蓝蓝的天空,自由飘荡。

它有青春期的尴尬:男生总是“下流”地去掀女生的裙子,女生气得跺脚骂人。男生们认为不上体育课的女生都是来了月经,所以妙子生了病也要去上体育课,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尽管她也知道来月经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她总觉得难为情,逢人就说自己没上体育课是因为生,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她倒真是冤枉。

它有对乡村与生俱来的情有独衷,每个暑假都是缠着奶奶,让她带着去这个乡下或那个乡下生活……

这些岁月,说是童话一点都不为过。它是那样的纯真,自然,毫无杂质,就是天上的云朵都不如它的皎洁与柔软。

我一直想总结《岁月神偷》的中心思想,却是无果。它是在描绘罗进二色彩斑斓的童年?还在谱写他哥哥罗进一的一段极浅极淡,如同辗作尘的百合一样悲伤的恋歌?又或是父亲母亲相濡以沫面对风风雨雨的虔诚而不屈的信仰?大概什么都不足以概括电影的主题,就好像什么语言都无法描绘岁月的纷纷扰扰,和毫无逻辑,毫无意义。

岁月很杂乱,世事沉浮,所有的好事,坏事,大事,小事,喜怒悲哀,交织缠绕,早就模糊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无法理清它的主线,探究它的意义。其实探究只是惘然,因为岁月也不知自己的意义。一切或许就像罗妈妈反复唠念的那句:鞋的左边是难,右边是佳,一步难一步佳,一步佳一步难……而岁月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得偷去了我们宝贵的时光,无论绚烂和沧桑。

那么,岁月究竟是什么?是童话?还是神偷?

近来掀起我宿舍热烈讨论,秉烛夜谈的竟是童年的游戏。夜幕降临,白天的欲望和追求稍稍合上了眼睛,那些埋藏在心底最真的声音便开始蠢蠢欲动,呼唤着岁月的童话。

——那时,看黑猫警长,还有太阳的儿子,还有美少女战士

——还有葫芦娃。葫芦娃,葫芦娃,金山山岗一朵花……

——玩什么游戏呢?我们那有一、二、三木头人。

——对对对,还有玩柿子籽的游戏。就是放坎层上比谁拍的远。我那时赢了好多籽,真不知道赢那么多有什么用。

——对啊,还有赢纸片,子弹,弹珠。

看来,全国每个孩子的童年游戏都差不多,正像每个孩子的童年一样都是天真烂漫,丰富多彩。每个年代的童年都有它独有的文化和纪念品,但本质上,在童年里,你我都一样。很庆幸自己童年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在乡下里度过,是那种最朴实,最乡下的乡下,有花草为伴,有蝴蝶有笋虫为伴,有一群天真得有点白痴的玩伴为伴,使我的童年有那么多可以去回忆,去感叹,去为之感容的东西。以致于后来到了镇上生活,那种半洋半土,不伦不类的社会氛围,让我失望了许久。

那时曾和姐姐讨论:是喜欢永远的活在小时候还是喜欢长大后?

我说:我想永远呆在小时候。其实那个时候的我撒了谎,尽管我有理有据地说小时候多好啊,我们现在过得多么快乐。可是,我清楚地知道我是喜欢长大的。长大了是什么?对于那时的我是难以理解的,却正因为这种无知,才有种莫名奇妙的向往。真应了那句少年不知愁滋味。如果这个问题,现在再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小时候了。可是,谁都知道,没有如果。

《岁月的童话》中,妙子说她十岁的时候,班里来了个转学生,穷,邋遢,班里同学都讨厌他,却刚好被老师安排和自己坐。其实妙子也很讨厌他,但妙子从来都不参加到同学们对他的议论中,妙子努力地想要维护好同桌的尊严,但这个同桌却不领情,要再次转学前,和全班人握手,却独独不和妙子握手道别。长大后的妙子愧疚的说:“自己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这样,表面上装作是个好人。那时内心里讨厌之情定是瞒不住的,他肯定是知道的。”

后雄却说:“不是这样的。那个男孩定是喜欢妙子的,这是小男孩惯用的小把戏:欺负喜欢的女生,来搏得她的注意。”

那个男孩是不是也是这样,谁知道呢。许多岁月过了就没了,再探究只是自作自受。

妙子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我的故事。我的同桌——薇。

一年级的时候,她在课上憋不住尿了出来,她因此声名远扬,臭名昭著。她留着长长的鼻涕,常年带着乌黑的袖套,她说话难听还总是拉长了调……太多太多让人嫌弃的缺点。女生不和她说话,男生斯负她。她总是默默地躲在角落,心甘情愿地接受忽视和冷漠。
还好有我和她做朋友,因为我也没多少朋友。但这种友谊刚开始就是建立在虚伪的相互依赖上,我们不过是从中各取所需。因此,表面上我们相处不错,但一旦有人斯负她,我总是明哲保身,投以无能为力的怜悯眼神,我承认我很虚伪。我和薇同桌了很长时间,她一直是班级边缘人,但她依旧热爱生活:她有一面小镜子,有意无意地去照,她买了个新发夹,时不时地去捋捋。她依旧是个小姑娘,会臭美会撒娇,只是很小心谨慎地去展露。大概初中的时候,她就没再上学了,一则成绩不好,二则家境也困难。
最近一次看到她,是高三的时候。我去超市购物,老远就看到她在超市门口迎宾。我正犹豫要不要换家超市,朋友却已进去了。于是,我只好低着头从她身边走过,她轻轻道了声欢迎光临,我听出了她的局促不安,显然她也认出了我。我们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再见,再次相见,再也不见……
妙子最终也没有和那个初恋的男孩在一起,甚至都不知道他的音讯。这不免让作为观众的我有些失望,总是希望美好的开始可以有个呼应的幸福结尾,然而世事总这般不如人意。妙子总是会想起那个傍晚,男孩问自己:喜欢雨天?阴天……还是晴天?多美的青葱岁月,过去了总是要叫人惋惜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后再美的爱情(不仅是爱情),和那时比总是要逊色不少的。但我们不能就此就活在追忆里,因为我们永远都回不去了,而现在也总将成为岁月。

近来我疯狂地看一些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想回味那时的心情。我看《铁胆火车侠》,我看《美少女战士》,结果是我亲手毁了那仅残存的一丝美好。这是我那时看的动画吗?为何这般无趣,幼稚?我实在看不下去那些曾经我守着电视,苦苦哀求妈妈再让我看一分钟的电视,到底动画不会说谎,我只好承认我已经早不是曾经那个我了。才开始明白,岁月过去了就过去了,放开手,千万不要挽留,因为挽留也没有用。就好像年老珠黄的妇人,千万不要再拼命地往自己的脸上抹化妆品,企图去掩盖皱纹,其实你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心知肚明。

还是要问:岁月是什么呢?

它不是时间,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而岁月有的只是过去。那么岁月是时间的一个部分?不,因为时间的一生终将纳入岁月,成为曾经生在世界的所有人的回忆。

它也不属于我们。我们是岁月长河里的一条小鱼,被它推着向前,然后搁浅在岸边,死掉,最后潮起潮落,岁月又将我们带走,走旧时走过的路,只是那时,我们已无意识了,从何而来,从何回去,成为岁月的一部分。

很喜欢某人说过的一句话:我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老灵魂。

 

看文章(文已尽,何以记?):《岁月的童话》是吉卜力工作室1991年推出的清新感人动画电影,导演高畑勋,监制宫崎骏。人们常想,如果有另一个的开始,那么现在的我,会不会就可以是另一个人?其实, 岁月不需要解释,我们的童年和成年就站在时间河的两岸,我便是我,已无法是另一个人,需要的是一起勇敢地前行,生时陪伴,死则陪葬, 就这么地简单。

水煮互联网

1. 鞋厂理论:世界上有无数家鞋厂,制造着各自的鞋子,销售给各自的客户。

在网络上,当某个生意已经有人在做的时候,就想想皮鞋理论,你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有很多人在做鞋子,也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再去做鞋子了,别人做了耐克,你可以做李宁,不行就做安踏啥的,即使不知名的杂牌也在三线城市卖的不错。

如 果其他的鞋厂都在赚钱,那么你也有机会在这个市场里分一杯羹;如果其他鞋厂都在亏钱,那么你要想办法把他们亏掉的钱赚到自己手上。把成本、产品、服务、渠 道、营销都做好,你就有机会超过现有的竞争对手。赚钱的生意,往往都是已经有很多人都在做的生意。如果某种生意只有你一个人在做,也许说明你的生意没法赚 钱,所以没人看得上。

2. 杂货店理论:很多大型的卖场或公司,比如沃尔玛、八佰伴、麦当劳等,最初都是从一家小店起家的,从小蚂蚁逐渐做到巨无霸。

在 网络上,很多人相信,在没有VC的时候,公司亏钱是正常的,等某一天拿了巨额的VC,扩大规模、全国连锁,就肯定会赚钱,于是公司的核心团队把时间精力都 花在了各类投资经理身上。这时候,就该想想杂货店理论,如果你经营一小杂货店却一直亏钱,那么,如果有人帮你做到了7-11那样的全球连锁,你会亏得更 多。

除去那些具有技术革命性的公司(比如3G、云计算、光存储啥的),在大部分情况下,一个好的公司、或者说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如果在大范 围内可以赚钱,那么缩小到一个小范围去运营,也应该是赚钱的。这样的公司,尽管前期需要少量的初始资本和时间来配置人员、软硬件,但绝不会把自己的未来寄 托在虚无缥缈的巨额投资和全球扩张上。沉浸在VC幻想里的孩子们,不如先去经营个杂货店,会比见VC学到更多东西。

3. 户口本悖论:警察局有当地所有居民的户口档案,但是警察局能从中赚钱么?

在 网络上,很多人都把“抓用户”作为唯一的追求(或者作为前几年的唯一追求),而忽略了构建真正可行的健康的盈利模式。这时候,你就该想想户口本理论:警察 局拥有那么多用户的详细资料,详细到血型、电话和住址门牌号,你的网站能比警察局更牛逼么?如果你以为靠那点用户的email就能赚钱的话,警察局早就可 以去纳斯达克了。

当然,我不否认一定基数的用户的确是赚钱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光养用户、不思现金流是没有意义的。有很多手持几百万注册用 户的网站还看不到任何赚钱的希望,而有些才几万人的小站却每天有稳健的现金入账。所以,如果赚不到钱的话,建议别再到处炫耀有xx百万用户了,搞那么多用 户还不赚钱,只能证明两个字:无能。

4. 沸水理论:把水煮沸后,看上去热气腾腾,但水的总量不会增加,而且需要供热成本。

在 网络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去追求用户的“活跃度”,却不考虑活跃度到底能带来什么收益。活跃度本质上有两种:跟业务相关的活跃度,比如经常上淘宝看流行商 品的活跃用户,一般来说会增加购买的几率;另一种则是与业务无关的活跃度,假设淘宝搞了个跟购物无关的免费网游,结果每天有几百万人上线来玩(产品经理可 以报上很漂亮的activation rate和retention rate),但这些人单纯迷恋网游的人转去淘宝购物的机会有多大呢?由网游带来的收益是否能超过开发和维护网游服务器的成本呢?没人知道。

这 时候想想一桶沸水,为了维持一个看上去热腾腾的活跃度,你需要不断添柴、加火,这些供暖成本很高的,而由此产生的热气却无法增加额外的水量,那么还要煮沸 它做什么呢。特蕾莎修女说,一个人的逝去是个悲剧,而一群人的逝去只是一个数字。 在网络上,当我们看到一群人的活跃是个漂亮数字的时候,应该去看看每个人活跃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价值。

5. 热水器理论:有很多人愿意花钱购买热水器,也有很多人愿意花钱维修出故障的热水器。

在 网络上,很多人相信,如果一个网络产品不是人们的必需品,那么就很难收费。的确,网络上的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的生活,正如人们习惯了免费的空气、 免费的马路一样。这个时候你就该想想热水器理论,热水器也不是生活必需品,人们完全可以洗免费的冷水澡,甚至不洗澡,为啥家都有一台动辄上千元的热水器 呢?

很简单,因为人类有意愿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包括但不限于洗澡),而热水器没有更廉价的替代品。如果你的网络产品或服务能够给人们带来真正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同时又没有廉价的替代品,那么一样有人愿意付钱。比如,我很愿意为Gmail的手机客户端付钱,很愿意为Pandora的在线音乐付钱,很愿意为Yeeyan的高质量译文付钱,当然也愿意为Tucia的设计服务付钱。跟我一样的人还有很多,请不要对互联网绝望。

6. 油条铺现象:如果你去跟街上卖油条、卖煎饼的师傅聊一聊,你会发现他们每月的收入很稳定,有的甚至可以月入几万。

网 上总说创业99%会失败,什么九死一生,什么倾家荡产都用来形容创业者。这时候,想想卖油条煎饼的创业者,人家在街边随便摆个三轮,就能养活一家人了。 再去看看大街上的餐厅、奶茶铺、手机配件店、杂货店、床上用品店。。。。为什么这些创业者大部分都活得好好的?而号称IT创业精英的大学生反而一分钱都赚 不到?

如果把“能够养活一家人”作为最低成功标准的话,那么大街上的普通人的创业成功率超过80%,而我们还用“创业九死一生、失败也正常”来安慰自己的无能,真他妈窝囊!

来自:Howard——水煮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