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

分手那天,她突然问我,粉笔擦划过黑板先生的那一刻,粉笔小姐为什么哭了?我摇头…她低头不作声,片刻转身走开。很久以后,我收到一张卡片,熟悉的字迹工整写道:粉笔小姐会哭那是因为,她终于发现她用生命在写的爱情,那些原以为会刻骨铭心的片段,竟真的敌不过粉擦的轻轻一挥~

那天,他拉着她走在街上,笑语相谈……在街角处不想遇到了前女友,彼此微笑擦肩而过。第二天,他收到前女友的电话:“你身边那女孩看上去不怎么样嘛,怎么分手后,连标准都降低了?”电话那头的她口气张扬。“不,她很好,以前那些标准不过是因为还没遇上对的人而已。再见!”他平静地说完,挂上电话。电话那头,她默然。@梦信

她在临走前要他答应她,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地活下去。他答应了她,并且要她等他,无论在哪里都会找到她,再续情缘。多年后,他终于下去找她了,得知她已经转世,于是他放弃的转世的机会,为了不再和她分离,化作孤魂。就为找到她,陪着她。他想和她相见,却不想让她害怕,于是每次都变换着不同的身份与她在梦中相见,有时做她的恋人,有时做他的朋友,有时只做路人……生生世世,无论她投胎到哪。

感谢 @tinny 的投稿~

有一姑娘在银行工作,负责卖信用卡。有一天被一个客人调戏,说:“给我你手机号我就办卡。”姑娘动了个心眼,就留了他们银行某个正在追她的少年的手机号……重点是,现在那个客人跟那个少年,去丹麦,结婚了。面对至今嫁不出去的姑娘,我只能安慰她:“别这样,你很强的,一口气掰弯两个!”@风小餮邪魅一笑道

今天晚上在图书馆,坐我对面的是一位学长,在看考研数学,表情很严肃而且非常认真,头都不抬。不久他可能累了,拿出钱包里的照片(是一位漂亮的女生)面带微笑的看了许久,然后默默的收起照片,装好钱包,继续学习。我想说,这样的男人很帅!@朱晓宇

开了四十分钟才到家。路上堵车,一对穿着一中校服的男女从我和前车之间穿过,男生递给了女生一个雪糕,结果就挺幸福的笑了。我想他不会跟我似的那么怂,连手都不敢牵吧?然后就踩住刹车猛轰了一脚油门。男生果然匆忙叫了一声小心,搂住女生跑了过去。加油吧小伙子,哥哥只能帮你到这了。还有,别误了自己的学业。

原文:也许没有也许

文/东东枪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世界上最厉害的一个词是什么?

其实以前也想过这事儿,想出来的答案是:世界最厉害的一个词,是“除非”。

为了说明“除非”的厉害之处,我还自己造了好几个句子为证。比如“这些年我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不干净的钱不挣。除非很多。”、“小李从不借工作之便大吃大喝。除非可以报销。”、“小时候我妈常跟我说不要吃掉到地上的食物。除非没人看见。”、“Gary总是告诫自己:绝不跟女下属勾三搭四。除非对方的胸在D-cup以上。”⋯⋯

反正据我看,”除非”这两个字就是拥有这么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贞洁烈女顿时价值观崩塌,可以让正人君子转瞬就落入凡尘。

但最近不这么想了。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更厉害的词。也只有两个字——“也许”。

曾听说恋人之间,一切以“如果”开始的问题,都不是好问题。同理似乎可证,恋人之间,一切以“也许”开始的推断都不是好兆头。爱情经不起太多假设, 人生更扛不住几个“也许”。这两个字的能量可见一斑。一句“也许他们都是在骗我”,一个年轻人眼中的世界可能就变了个颜色;一句“也许明天就有奇迹发 生”,一个老人心里的光亮可能就又多了一个层级——就这么两个字,生也是它,死也是它。

我最近参演了一部朋友创作的相声剧,名为《老佛爷的爷》,全剧末尾,66岁的慈禧太后与一名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医生谈起了反贼孙文与其所倡导的“革命”的前途——

慈禧:没有皇帝,也许就天下大乱了啊!
孙查理:也许就天下大治了呢。
慈 禧:也许我的督抚臣工们能多派出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后上尊王道,下育黎民,我大清不用革命也能天下大治,傲视万邦呢?
孙查理:也许种豆得豆,这些留学生恰恰不尊王道,成为了颠覆满祚的主力,而造就他们的督抚们也因此成了不言革命之革命呢?
慈 禧:也许那个孙文从此意志消沉丧气灰心不言革命了呢?
孙查理:也许他从头收拾热血满腔又开始奔走海外鼓吹革命了呢?
慈 禧:也许,也许他处处碰壁,应者寥寥,落得个孤家寡人呢?
孙查理:也许那些被诱骗到古巴的猪仔、在铁路工地被凌虐的华工愿意加入到他的队伍里,因而从者云集声势浩大呢?
慈 禧:也许他费尽心力洒尽鲜血却只落得枭首示众满门抄斩灰飞灭呢?
孙查理:也许他百折不挠愈益坚定终于一朝事成便侵三江而据两湖,扫平云广直搞燕京染成民国呢?
慈 禧:也许他的民国只是昙花一现,就被人巧取豪夺篡权窃据了呢?
孙查理:也许他又号召天下涌起义军再造共和呢?
慈 禧:也许会有人背叛他,用万钧重炮把他轰到汪洋孤舟之上,惶惶如丧家之犬呢?
孙查理:也许会有人搭救他,在汪洋孤舟之上重铸军魂,锻造出铮铮铁骨呢?
慈 禧:也许到头来他会身染重形销骨立,死后化作一抔黄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呢?
孙查理:也许他死后更有无数人继续努力完成革命,而他也受万世景仰永垂不朽呢?

一大段完全由“也许”构成的对话,搭建出了百余年前两个中国人眼中未来的无限可能,有的落空,有的言中——这也正是我深以为“也许”是最厉害词语的关键理由。那些互不相让的“也许”,不知怎么让我想起诗人宋晓贤的名句——“天灾和人祸总是在比赛,看谁将赢得祖国的未来”。当然不恰当,但还是总觉得有 点儿什么关系。甭管是天灾人祸还是祖国的未来,甚至更多不被提及的可能,一切都蕴含在那几个“也许”之中。

所以,有人相信正义,有人相信未来,有人相信实力,有人相信报应,我却更愿相信“也许”。“也许”是什么?也许就是广告里说的:一切皆有可能。这句 “一切皆有可能”不知怎么似乎总被当成“人定胜天”来讲,我觉得不对。若真是一切皆有可能,那就有可能是人胜了天,也有可能是天胜了人。

相信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也许”,对我来说,意味着拒绝各种“坚信”。坚信实在是个危险的概念, 量量它与“执迷”的距离,恐怕也就是丝毫之差。

曾有国外广告,大大的广告板上,一句“Maybe I am right and the world is wrong.”中的“Maybe”被打上了大大的红叉。这样固然豪迈,可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罪孽都是因那草率粗鲁的红叉而起。

因此,我赞同罗素说的“我才不会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万一我信错了什么办?”(I would never die for my beliefs because I might be wrong.)并觉得若世人都常提醒下自己“I might be wrong”,天下可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也因此,我也常想,当伽利略喃喃自语“可是地球仍在转动”时,若高踞教庭至高席位的那人在做出裁决那刻,或在侧围观的任一民众在正义咒骂之余,能在心底窃窃地咕哝一声:“也许是他对”。也是好的。

看文章:“除非”总是条件满满,拒人于千里,没有了选择;“也许”总会让人遐想,无限可能,存放希望。“也许”是荡气回肠,峰回路转。

也许 - 寂寞

舒婷

也许我们的心事
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
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黑暗
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
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
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
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它选择

也许 -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暗恋多年的他终于要结婚了,她作为他最好的朋友,被拉去帮他挑选结婚戒指。“这个不错。” “你帮我试试!”,“那……好吧!” “正合适!” 她想要摘下戒指的时候,被他的大手一把抓住,“戴上了就永远不准摘下来了!!”她睁圆了眼睛,“你…不是要结婚了吗?…” “没错,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