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

    单位有一女同事,尚不过三十,虽不说很漂亮,但也眉清目秀,老家远在北国江城哈尔滨。但自嫁到上海以后,不但没受什么上海婆婆的气,反而很受“崇”,一家上下都在外面夸她,我就奇怪了,“借”着要推荐和谐家庭的机会,把她叫到办公室好好“审问”了一下,这才搞清了其中的内幕。
   
    同事跟我说,你也是外地人,我就给你说实话,我说这最好,但我没想到小姑娘的心思和行动是如此“缜密”。
   
    她说:老公一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公公是领导出身,婆婆也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出身,老公自小养尊处优,况且还有两个姐姐,我要在这“出人头地”,肯定不行。但是我采取的办法很有成效。
   
    首先,我利用大学学文科的优势,经常和公公谈天说地,“惹”得公公很高兴;其次,我经常夸夸婆婆,从不出“恶声”,婆婆不但帮我带孩子,还帮我做了大部分的家务,这多好啊!其次,有什么小矛盾,我都是让老公出面,让他“摆平”,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我从不干涉,还时不时买点物美价廉的小礼品给两个“姐姐”,她们怎么能不高兴呢?其实,我也没什么绝招,就是经常夸奖他们,经常买点小礼品,嘴巴甜一点,老公家族有什么事大方一点,有时装点“糊涂”,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效果非常好。即使遇到和老公有什么矛盾,我都是先说自己什么没做好,老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听完同事的话。心想:她何止会唱二人转、三人转,简直就是会唱多人转的高手。

    泛泛之交没必要掏心挖肺的对人家,先看看这人值不值得交,相处时间久了你一定会更了解一个人,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对他。
   
    有事的时候找你,没事儿的时候无视你的人;受你点恩惠就对你倍儿好,但平时对你指手划脚的人。  
   
    不要对谁都是一副怜惜的心情,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那么做。
   
    不要对不怀好意的人心软,你该做的只是在他哭的时候不要笑,而没必要去嘘寒问暖。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那是善意的,想象力是可怕的,它可以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扭曲。更何况你又不确定那个人是否领情,又何必自讨没趣呢。
   
    心里没有你的人,不要妄想某天他会被你打动。虽然这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要切记适可而止,偶尔也要想想自己。但是你若是为了感动一个人而对他好,或是带有其它目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要对自以为是的人好,这样的人太以自我为中心,你的好在他眼里可能是理所应当的,虽然你可能不这么认为。
   
    分手了,可以是陌生人,可以是朋友,但是时刻提醒自己你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从前,如果实在不习惯可以慢慢适应,但不要像在一起的时候那样对对方。因为回不去了,付出的再多,也无济于事,说不定人家还觉得你烦了呢。有那份心不如对自己好点,何必做一个貌似伟大还自己受苦的痴情种呢?

    第三节课,正在做练习。走到一个孩子跟前,看到这个小女孩苦着脸,用手捂着胸口,上身斜靠在桌子上。看到我关切地目光,她告诉我肚子疼。
   
    昨天,她的妈妈刚给我打了电话,拜托我多照顾照顾,因为她妈妈要到市里做手术住院,大约需要十几天。当时听了,只觉得心一沉,连忙安慰她放心去治病,我会特别关注她的孩子。
   
    今天早上,我特地与孩子说了一会儿话。孩子没有丝毫的悲伤,只是炫耀似的重复着妈妈的嘱托。毕竟是孩子,她懂得什么呀?这样也不错,免得妈妈牵挂。我心情复杂地叮嘱孩子:要好好表现,不会的地方多问问老师,每天的作业都要交给老师看一看,让妈妈放心。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孩子又病了!孩子奶奶没有电话,班主任老师去当评委,她皱着眉头,脸色苍白,好像疼得厉害,这可怎么办啊?请教了其他班主任,请示了我们年级主任,我决定带孩子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小诊所去看看。
   
    牵着孩子的手,我们边走边找。进得门来,医生详细地询问了孩子这几天的饮食情况,又询问了孩子现在的感受,拿出体温表测了一下体温,不发烧。医生又让孩子躺倒床上进行了按压检查,最后断定是轻微胃肠痉挛,打了一小针。
   
    付了费用,我又牵着孩子的手回去。走在路上,真有一种牵着自己女儿的感觉。也可以感觉到孩子对我是完全信任、依赖的。我又问了一下她的感觉,她轻轻地摇了摇头。我把医生的嘱咐又重复了一遍,让她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
   
    恰巧,她奶奶早来了。我觉得应该让老人知道孩子的情况,就详细叙述了孩子的症状及看病的过程。老人很是感激,还掏出钱要还我。我怎么能要呢?他们家正在困难时期,我帮不上什么忙,这点小钱还用还吗?见我再三推辞,老人才作罢。
   
    让我们默默地为孩子的妈妈祈祷:手术顺利!早日康复!

    每次回家都会碰到一些乡亲,有时就会唠叨一下现今的生活。由于担任着一些论坛的版主,经常看到一些网友发帖诉说农村中遇到的不幸遭遇,有时竟至于迷糊了眼睛。在现实中经过一些实地了解,一个明显的感觉如今的农村确实有了很大的可喜变化,从外表来看,至少房子变漂亮了,农民们的衣服也不再破烂了,农民兄弟的精神面貌也好多了。昔日东亚病夫的形象如今可以说荡然无存,很多的农民兄弟穿着打扮甚至比城里人还要漂亮,有时反而让人产生错觉,在城市里倒是那些穿着考究的才是农村来的打工仔,而真正的城里人反而穿着随便。为什么?因为城里人不必用衣服来装饰自己,不必用衣着来提升自己,他们本身就是城里人,用不着外观的东西。
   
    以前乡亲到大城市,到远方打工的很多,现在由于城市化建设提速,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交通等方面的需要加大,乡亲们可以在家乡附近找到工作,很多乡亲开始在自己的家乡做工。象我老家,就有不少这样的乡亲,他们就在这个小小的家乡小城建设工地做工,或者给一些企业打工,收入一点也不比到其他城市差,而且可以天天回家,十分方便。
   
    上个周末我在路上遇到一位乡亲,他骑着一辆摩托车,应该是刚买不久的二手车。以前他出门不是走路就是坐车,没想到现在他有了自己的车子。看到我回家了,说到外面办事后就来陪我。到家不到半个小时,他大踏步地来了。他说,刚才他到外面上了一车料,得了四十元钱,下午还要去一家做事,就在离这里不到两里路。我说,怎么只上一车,多上不是可以多得吗?他说,是货供不上,每天只能上一车的料。跟我说起如今的收入,他也是十分兴奋,他说现在他一天的收入可以达到六十元,比我们普通工薪阶层还要高,我们每天收入也不过三四十元,一个月下来至少也可以有两千元以上的收入。他说,十多年前,出去做天工收入是二十多元,可以买五六斤肉,现在一天收入六十元,按照目前的肉价也可以买七八斤肉,虽然现在物价上涨了,收入也涨了,和以前比也就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现在找工机会更多,总的来说,还是比以前收入要高。
   
    这些在以前是很难想像的,以前集体上的时候,不仅很辛苦,还没有收入,每年打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现在不仅可以有时间种好自己的田地,保证一家的粮食,还能够有时间打工找收入。生活安排自如,收入还比以前多,比那些吃皇粮有工作的并不差。在农村只要你勤快,总会找到赚钱的机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建设事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也给广大的农民朋友创造了很多工作的机会。
   
    这位乡亲按照辈份来说,我得喊他叔父,年纪仅仅比我大四岁,每年我都要去给他拜年。那天,我们一同吃饭,边吃边聊,谈了很多。看到他如今日子过得这么红火,我也发自内心的为他高兴。他的一个儿子现在在外面打工,很少回家,基本上不再进行农业生产,这位老弟说他不会再耕田了,他要过真正的城市人的生活。现在年轻人很多人都在远方城市打工,只有年纪比较大的在家耕田,料理农事,在农闲的时候到附近城里找事抓收入,年轻人会种田热心种田的如今不多了。更有一些年轻人带上老婆孩子举家迁到城市,完全离开农村,过上了真正城市的生活。
   
    即使如此,他们农民的印子还是永远存在的,他们即使离家再远,还有一份田在家乡,不象我这样的城里人在农村里没有一分地,离开了城市我们在农村就没有可以生存的土地,在这一点来说农村的年轻人比我们有优势。尽管如此,说起我,叔父还是由衷地羡慕,因为象我这样离开农村有工作的在一个村里不多,每一个年代出生的人中,一个村千多人中也就那么可数的几个人才吃上皇粮。就拿老家来说,父亲那代也就出了父亲两兄弟,两个当教师的爷爷,一个在电站工作的蒋家人,大概也就五个人,那时在城里有工作是很让人羡慕的;到我这一代,我一个,一个当兵回来工作的,还有一个因父亲之故当教师,也就三个人,这三个属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如今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还没有一个,可以说“吃皇粮”的是越来越少了。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是一代不如一代吗?不是。而是现今的一些高考以及单位招聘制度已经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自主找工的机会,同时也让工作不再象以前那样神圣,一些比较好的工作,如公务员等给农村人的机会更少了。更多的工作是那些普通农民就能够做的那些工作,而且工作也没有原来那么有保障稳定。很多农村人虽然在外面有了工作,但他们还是没有感觉到与公务员那样的自信和自豪,总觉得那些工作都是泥的,就象他们当农民从事农业那样不铁。这也是他们到现在还羡慕那些吃皇粮的城里人的原因。
   
    在说到农民退休,叔父很向往,现在在农村还没有听到动静,据说农村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有高龄补助。国家政策确实有这样的规定,但在我们这里还没有得到落实,今年年过八旬的二爷爷到乡政府询问,说是还没有,需要村里上报,不知这样的政策什么时候可以真正让农村高龄老人得到享受?叔父说:“再过几年,六十岁以上的农民也应该可以退休金了吧?我应该可以等到。”
   
    如果哪一天,农民也真正有了退休金,农民跟城里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什么时候农民也有退休金,城乡差别就真的不再存在了。

    每到高考时节,我的心就像老寒腿遇上连阴天一样,会隐隐作痛。。。忘不了三十年前那次高考;忘不了那年高考前后的灰暗时光。多少人因高考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我的高考却成为我一辈子永远忘却不了的痛!
    
    时光倒退三十一年,我十七年岁。那年我从公社初中重点班直接跳级到高二,读过一年高中后,怀着“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的最低梦想有幸参加了恢复招生制度后的第三次全国高校文科招生考试。五门主课考得总分三百四十五点五分,超出录取分数线十五分半,成为当时第四中学二百四十名毕业生中唯一挂榜的三名应届生之一。高考结果张榜公布后,我由一名平时默默无闻的寒酸学生一下子成为方圆几十里的“新闻人物”。
   
    那时,我还不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谚语;那时,我尚不明白“升的越高摔得越重”这句话的含义。可就这次高考让我彻底感受到了民间这些颜语在自己身上的体现。。。我的右上臂因先天不足,较之左臂同样部位稍细一点。高考体检时被医生认定为“肌肉萎缩”,体检结论“不合格”。也就是这个“不合格”一下子将我拒之大学校门之外。
   
    体检结论让学校大吃一惊;让那些和我朝夕相处一年来的老师们目瞪口呆;让和我同床共枕的同学们也惊诧不已。一年的时间尽管不短,但我身边的人们根本没有想到或者根本没有发现我的右臂存在缺陷。看到体检结论的那一刻,我只是呆呆地钉在那里,大脑中一片空白。后来,我是怎么步行几十里走回家,我是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时一点不记得,到现在也未曾想得起来。只记得自己后来大病一场,多少天水米不进,一米八零的体重仅仅剩下八十斤。
   
    那时正值大集体年代,毕业后要回村里参加集体劳动,不劳动就挣不到工分,就没有饭吃。我有心去参加劳动,有意去生产队干活,为贫穷的家里增加点收入。可我却怎么也鼓不起勇气走出家门。我害怕人们的眼神,我不愿听到人们的议论。我害怕听到大学生的任何消息,我不敢打开同学从大学寄来的书信。那些个日子真是生不如死,度日如年。
   
    高考过了大概三个月的时候,第四中学的领导一行好几个人骑自行车来到我家,奉劝我回校复读。旧伤未愈,我害怕再遇到盐,就婉言拒绝了;当年春节后,校领导再次踏进我的家门,告知我,年前的高考不是因身体问题,是因分数太低造成的。如果再复读一次,考个好分数不会再有问题。本来对此我半信半疑,可父母坚信校方的意见,一再批评我“不识抬举”。迫于父母的压力,同时也抱着一丝幻想,我就答应了复读。
   
    一九八零年高考制度增加了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增加了英语考试。英语考试分数的百分之六十加入高考总分;另一个是实行高考预选。预选合格的考生才能有资格参加全国高考。
   
    三月底我回到学校,离高考预选仅剩一个月的时间。我的其它主课虽然扔了很长时间,但原来的基础很好,只要利用好主课授课时间温习一下就可很快恢复,自己知道没有问题。令自己担心的是英语。毕业前一直没有接触英语课,一个月的时间要学完两年的英语课程,只怕连课本也翻不完。好在是我遇到两位负责任的英语老师。一位名叫杨喜杰(现为海阳第一中学校长);一位名叫杜芳(现为海阳市教体局干部)。当时两位老师都是刚从烟台师范学院毕业的,也是组建四中英语教研组的第一批英语专业老师(以后二人结为夫妻)。为了我这个学校公认的“尖子生”,两位老师除了授课时间不能耽误外,轮班把各自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为我补习英语上。我除了上其它五门主课外,也把所有的课余时间全用在了英语学习上。史、地、政治应背题我全在老师授课时间强化完成。数学语文当课作业尽量在老师授课的同时一边听课一边完,完不成的挤在课间。压缩上厕所时间和次数,缩短吃饭时间,充分提高时间利用率。所有的早自习和晚自习全部用于学习英语。
   
    第四中学校门直通大沙河,走出不远就是沙滩。那时,我被特许可以不参加早操。每天我比其他同学早起半个小时,起床后我也不洗脸,拿着英语课本就直奔校门,手持一根木棍边走边在沙地上书写英语单词,赶走到河边再走回来,我当天英语单词的练习计划就基本完成了。日复一日,每天都会用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把河边到校门那漫长的沙路重新“装饰”一番,我节省了纸张,对学校反成为一道独到的风景。晚上躺倒在学生宿舍的通铺上,临睡前那段时间,别的同学好多在聊天,在吃零食。我玩不起,也买不起,更没有时间,尽量抓紧时间闭上眼睛把一天的课程回顾一番,把重点东西在脑海中过过“电影”。举一反三,加强了记忆,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刻苦没有白费,努力很有结果。五月份高考预选,我以总分第一名列全县榜首,其中英语考了六十七分。预选后的表彰大会上,我披红挂彩,受到隆重表扬。教导主任张安瑞同志曾经感慨地对全校师生说:“刘旭松同学回校仅仅一个月,才学了一个月的英语,就考出六十七分的好成绩,难能可贵啊!”
   
    源于原先的良好的基础,源于自己的勤奋和刻苦,一九八零年高考,我考出了四百二十一分三七五的总成绩,高出录取分数线六十一分,比本校的第二名高出四十多分,独居鳌头,获得了本县文科状元和山东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全县,全烟台,甚至在全省引起轰动。
   
    考了如此好的成绩,家里高兴,学校高兴,可我高兴不起来。高考前,因为在一门心思拼,拼!没有时间思想考后的事。考完了,静下心来,不能不考虑体检的事。
   
    为了保险起见,老父亲拿出了家里将近一年的收入买了二十斤花生米和二斤干虾米,带着我进城托人找到了负责高考体检的县医院体检组长王鸿轩,准备通融一下。
   
    永远忘不了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找到这个“大官”家的时候已是晚饭后。那时他的家就住在县医院的后院,我们父子俩没有心思,也没有顾得吃晚饭。人家晚饭后一家五口正摇着芭蕉扇在房前小树下乘凉。当时,王鸿轩穿了一个背心和一件裤衩,体态很胖。等到介绍人说明来意后,王鸿轩抬头看了我一眼,用芭蕉扇指着我说{nextpage}:“你就是去年右臂有问题的那个学生吧?”看的出来我在他心中的认像很深,出于礼貌我忙说:“是的,叔叔。求你放我一条生路!”我的话还没完全说完,我父亲赶紧把沉甸甸的“礼品”递过去“求求王主任体检时照顾一下孩子!”“照顾?”王鸿轩很不高兴,“照顾你,谁照顾我们的饭碗?”老父亲见状赶忙赔笑,“学校说去年孩子的分数低,不全怪身体。今年孩子考得很好。您能帮帮他,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父亲边说着边使眼色给我。我明白父亲的意思,连忙双膝跪下说:“叔叔,这是我人生唯一的出路,您就放我一马吧!”我们爷俩的举动并没有打动这位大爷,而是换来了更凉心的话,“起来吧,我们不能因为你丢掉自己的饭碗!”。。。
   
    结果可想而知,在日后的体检中,体检组根本没有对我再做任何检查,直接就在体检表上填上了“不合格”三个提起来就让我浑身发颤的字,噩梦重现。
   
    那年,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辑系按分数在山东省只招两名文科考生,从分数上选中了我和平阴的一名同学(如果能入学,那年我就应该和新闻联播的罗京,李修平,李瑞英等是同级同学)。体检不合格的消息由县招生办经烟台上传到山东招生办以后,立刻引起招生主管部门的重视。大概体检结束三天后,省招生办的李主任协同烟台招生办的张姓主任一起来到海阳找到体检组协调,建议组长王鸿轩将我的体检结论修正为“合格受限”,这样既不会违反原则,又不影响取生。可王鸿轩以地主自居,拒不接受省市主管部门的意见,理由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因一个学生丢掉饭碗”。就因这家伙的一个“饭碗”,几乎断送了我的一生!
   
    如果说七九年的高考让我连门都不敢迈出,那么八零年的高考把我搞得连炕都爬不上去了。。。从此,便害上了“高考恐惧症”。
   
    在痛苦的那些日子,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和“饭碗”同归于尽。我曾准备身捆炸药包闯进王鸿轩的办公室,与他一同离开这个世界;我曾想端起一支五连发将他的全家斩尽杀绝;我曾想雇佣一辆拖拉机迎面将他撞死。。。我想过很多,但理智最后还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与其这样消沉下去,还不如振作起来,重塑自我。与这样没有人情味的人同归于尽实不值得!
   
    岁月是最好的疗伤师,三十年的蹉跎岁月慢慢抚平了心底的伤口。这几年,每当老友聚会,每当有人再次提起当年高考的事情,我都会说“当年的刘旭松已经死掉,经过了炼狱的刘旭松会比当年更棒!”好汉不提当年勇吗,一时英雄不算好汉,重要的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做英雄好汉!

    我想,一些人可能会觉得我自不量力,一些人可能会认为我野心勃勃,还有一些人可能会为我打气加油。是的,我不过是风尘中一粒沙,渺渺凡尘,我就是世界上渺小的沧海一栗,飘散在大气中,无以着落。
   
    其实,我只是一个心怀梦想的男孩,仅仅有梦,与野心、欲望丝毫挂不上钩。为何欲想强烈地将梦付诸实践,因为我相信自己不断充实文化的能量后,最有一天有冲破世俗藩篱的力量;我相信上帝创造世间万物,都赋予了万物应有的价值与本真。毕竟人非草木,不仅有情,而且有着比物体更为主动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孩子们而言,儿童时代天真无邪的他们,脑子里对这个世界几乎是懵懂无知,他们思想的可塑性更大,挖掘他们的潜力也更有开发的空间。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在此,我想送上自己迟到的祝福,每一个家长不妨怀着这样的理念去培养自己的孩子:一千个孩子中就有一千个爱因斯坦。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童年走过来的,也应该明白童真就是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记忆。所以,身为父母的你,首先请不要剥夺孩子们天然的爱好。只要孩子的嗜好追求是正当合理的,是善意向上的,那么父母是否都应该尽量满足呢?比如孩子喜欢唱歌,但家庭条件不容许孩子向这方面发展,而且家长更是觉得唱歌很不现实,不仅是不务正业,而且影响孩子的学业,于是你们可能就此阻断孩子爱好的延伸,强迫孩子只顾埋头学习。其实这样做大可不必,即便家境没有培育孩子唱歌的环境与能力,但不妨将唱歌当做孩子的一业余爱好,任其自由发挥,能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至少孩子在某一天填简历表时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在特长爱好栏里填上自己的所好。
   
    父母若是能尽量培养孩子爱好的发展,不仅认可孩子有这个潜力,而且相信通过深造学习后孩子有这个能力,等到某一天,孩子在这方面最后有所造诣也是完全可能的。一些在世界舞台上取得功名成就的名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的父母对孩子都是以学习成绩下定论,认为功课好的孩子就什么都好了,孩子若是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可能就否定他的一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父母将改变家境的担子一头压在孩子身上,一心只顾迫切地要孩子成绩优异,一旦孩子成绩名落孙山了,就对孩子辱骂不断、拳脚相加。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可能就此一头埋进书斋成为书呆子,还有可能就是变得懦弱自负,连自己都不认可自己存在的价值了,从而走上迷途也很难说。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上帝创造世间万物,都将赋予每一个物体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孩子成绩不够好,并不能排除他骨子里的本事与能耐,无法排除他对社会也有奉献的付出,拿考试成绩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是无知与荒谬的。爱因斯坦读书时成绩并不理想,甚至还被老师要求退过学,据说,很多名人伟人学生时代并非是成绩的佼佼者,但最终他们为何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呢?就这回到我开始说的上面了,在孩子天生的爱好追求上下功夫,孩子在哪方面有与众不同的天赋,或者没有天赋,只要孩子特别喜欢有些擅长,就认准这个方向,挖掘孩子的潜力,然后加大马力在这方面培养孩子。我想,这样,孩子的成就最终也不会比别人差到哪里去。
   
    尽管我还无任何成绩,但我不妨自恋一把,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城市公务员没考上,发达地区的村官甚至也将我关在门外,但我并不灰心,并不认为自己就比别人差,一心栽在自己的爱好上,竭尽所能地投入,只要舍得刻苦努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有辉煌。
   
    身为父母的人,我不得对你们说,首先你们得认可孩子的价值,然后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然后着力开发孩子的潜力与创造性,绝不可一味地否定孩子。
   
    终有一天你会笑着对孩子说,原来我的孩子真有爱因斯坦一样的本事。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沏茶。
   
    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这习惯不知何时养成的,总之由来已久。喝茶成瘾则因十四、五岁在外地念书,有个周末到茶馆下棋,见门前有一块招牌:青年评书演员吴文今晚七点开讲“神州奇侠”。那时节吴文还没什么名气,不过,手执折扇、身穿长衫的他比起现在的样子要帅些,而语言功底更是了得。在他口中,金鼓号炮、马嘶虎啸,听得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那夜起,我就被四川方言的魅力所迷惑,每晚都逃课去听。
   
    四川茶馆多用竹靠椅、小方桌,一茶一坐。三、五好友进门找座坐下,伙计走来,总是右手握长嘴铜壶,左手卡住锡茶船和瓷碗,还没走拢,手一扬,“哗”地一声,一串茶船脱手飞出,茶船刚停稳,“咔咔咔”,茶碗依次放入茶船,抬起茶壶,来个白龙过江,水柱临空而降,泻满茶碗,须臾之间,嘎然而止。盖碗茶的妙处在,沏好茶盖上后,可很快泡出茶味。另外,茶盖在茶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盖在水面刮一刮,使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
   
    我所到过的巴蜀各地,每个乡镇县城,都有数家甚至数十家这样的茶馆。除了打牌、下棋休闲之外,茶馆还是当地重要的社交场所。每家茶馆都不乏几位能言善辩之士,各自拉场子摆龙门阵,把看到的、听来的大事小事说个天方地圆,吸引一批茶客。
   
    一次同老友钢哥、刘郎,以及刚从澳洲回来的周游在璧山逸园吃茶。涪江边长大的周游兄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常与水相关。”他每到一座城市,必同那里的水亲密接触,无论冬夏,有河有湖有海的地方,总是要脱下衣服游上那么一趟。我说:“这多么麻烦又不切实际。我每到一个地方,也同那儿的水融为一体!我上茶馆泡它喝它”。
   
    泡了多年茶馆后,对茶的习性、种类、以及口感之类的亦都十二分熟稔了。特别是在重庆落脚下来,每年清明时节,都到先前的观音桥,后来的盘溪茶叶批发市场几个熟悉的茶商那里品尝选购一年喝的新茶,再用乐扣密封好,放入冰箱冷冻室。我偏爱绿茶,感觉她像出自书香门第的小姐,清高纯正、醇和含蓄,首选碧螺春、毛尖、竹叶青,一般要买十来斤。黄茶则喜欢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但这两种“佳丽”在重庆有点可遇而不可求。近年来炒得很热的普洱茶,喝过几回,以为那只算一种减肥药。
   
    上个月一位印象中从不喝茶的朋友送我一听来自台湾的冻顶乌龙。说少年不识茶滋味……不知从哪天起,曾经的花样年华抵挡不住短短几个秋之后,茶便成了浮生的快事。这青茶我久仰其名,据称出自名门矮脚乌龙,发酵度高,有熟果香。用紫砂壶泡出,感觉喉韵十足,带明显的人工焙火味与桂子香,宛如贵妇情深意长、风韵绵延。
   
    不过我这人骨子里有太多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沉淀物,鼻中有“吓煞人香”,口中有香郁鲜爽的青涩味和任何东西也盖不过的竹叶青那余香回甘。品了几次这台湾“茶中之圣”,仍就改不了早起必喝碧螺春的习气。大约是觉得她太清高孤傲,无法与疏脱不羁的阿兮相衬。
   
    忙碌一天之后,卸去沉重的外衣与纷繁的杂事,手捧一杯香茗,独自赏饮的时候,心会变得柔软、恬静。
   
    爱茶之人,内心都有一块净土。

    端午节吃粽子,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例外。不过,端午节的传统食品,除了粽子,还有绿豆糕,譬如武汉、南京和芜湖等地,这一天就必定会吃绿豆糕。西安人在这一天也吃粽子,但是要和绿豆糕一块吃,缺一不可。西安人端午节给亲朋好友赠送礼品,也是粽子和绿豆糕一块送,如影随形。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可能人们说得少,知道得也少。
   
    我小时候在西安市生活,记得从来过端午节就是粽子和绿豆糕一块吃。听老人念叨,这风俗,少说也有几百年了。
   
    西安城里很早就有卖绿豆糕的。有一家叫做德懋恭的食品企业,早在清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二年),即已推出商品绿豆糕,与水晶饼一起成为西安和陕西的名优食品,闻名遐迩。西安是个回民聚居区,回汉同胞和睦相处。回民善于做小生意,特别是家庭作坊制作小食品,前店后场,他们的清真绿豆糕很受欢迎。汉民也有做的,比较少。先前多半在端午节前制作并上市。改革开放以来,一年四季都有出售的,而且新增加了一批食品企业,绿豆糕也比先前精致多了。增加了许多新品种,枣泥馅,果仁馅,口感很好,后味悠长。
   
    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绿豆糕,而且和粽子一块吃?没有听说有特别的典故和传说。大家都认为,端午节时候,西安地区进入夏收夏种大忙,骄阳似火,天气炎热,绿豆糕清热消渴,与粽子正好是一对最佳搭档。
   
    端午节吃绿豆糕,和粽子一块吃,西安及其附近县市区,都有这样的风俗。陕南陕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风俗,我不十分了解。只是知道,陕北的榆林地区,也爱吃绿豆糕。由榆林县政协等部门编辑的一本《榆林菜谱》,专门记录了绿豆糕的制作方法,说是将绿豆面粉与白糖、猪油等拌和均匀,装入点心模子,中间夹以馅料,上边盖些绿豆面粉,压实,然后上蒸笼蒸熟,晾凉,即成。他们制作时用大油,这有点特别,西安绿豆糕都是用植物油制作的,不用大油。
   
    近来有个叫张悟本的,炒作绿豆,说是包治百病。这当然荒谬。但这不是绿豆的错。绿豆是个很有意思的植物。它的颗粒藏在豆荚里头,那豆荚一批批甚至一个个地成熟,需要及时小心摘取。若是疏忽大意,摘取得迟了,豆粒便自己蹦了出来,若是散落在田地中间,因为颗粒很小,就很难拣拾回来了。这种及时自己往外蹦的本领,实际上是繁殖发展的需要。小时候我在农村生活,曾经到田地里去摘取即将成熟的绿豆荚,觉得非常有趣,因为不小心,那绿豆颗粒竟然从手中蹦跑了。它可是有灵性的东西。绿豆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这是确实无疑的。酷暑盛夏,煮绿豆汤喝,可以清心解喝,老百姓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