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家论谈 下的文章

  也许这篇文章大家很久前就看到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看看,好好的反思……
  意识到了就要行动,我们中国不是提倡知错就改嘛?我相信我们努力了,就会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尊重。
  
  演讲人:浙大高分子物理郑强教授
  地点:浙江图书馆报告厅
  精彩语录节选:
  
  “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你能建10所世界一流大学,那美国有多少所?曰本有多少所?现在的实际状况是:世界上前200所大学,中国一所都排不进!在亚洲能排出几所?我到国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共产主义理想.”
  
  “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深深地为此担忧!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我知道在座的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到批准.教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究,这是很严重的!”
  
  “我们国家的现实和发展就是这样:凡是依赖不成的,我们自己都能搞得像模像样,比如二弹一星;凡是能够引进的,就都搞不成.......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就这样,卖点东西,而没有去考虑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殊不知,这就是社会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曰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
  
  第一,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得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说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搞计算机!”
  
  “你看我,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问她们在干什么,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曰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曰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曰本留学是为曰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曰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曰本人.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件事,这里面都是经济问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中小学的教育就是听话,老师管干部,干部管同学,孩子们都学会了成年化的处世方式,这是害人啊!这样强迫性地做了一些好事后,没有把做好事与做人准则结合起来去培养,而只学会了拍马屁、讨老师喜欢、说成人话.上次电视上就曾经播出,一个小孩得了个奖,主诗人问他最愿意说什么,他说:“我最愿意跟江爷爷说:我向你报告!““江爷爷”是谁?还不是老师教的!孩子们在中小学活得很累,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了,所以就要玩、就要谈恋爱.”
  
  “我们有很多同学成绩好,却什么都做不了.在我们大学像我这种程度的人,招博士生是从来不看成绩的,成绩算什么!现在我从事的这个领域在中国有叁个杰出的人才,当初在读研究生时都补考过,而成绩考得好的几个人却都跑到美国去卖中药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作老板的可不能这样啊!......人才的梯队一定要合理,而不要认为教授就是万能的、博士就是万能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充满希望和理想,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实际上,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扫地能扫好,也应该受到尊重;打扫厕所能打扫干净,也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要提醒的是:在国外可不是这样,美国、曰本的博士就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老板心疼钱,招了博士要给他高工资,而他能做什么用呢?这是个具体问题.”
  
  “科技到底该干什么?高科技到底该干什么?如果我是科技部长,该玩的就玩,就像陈景润,他就是玩!陈景润如果是处在今天的中国,他绝对是要去讨饭的,因为他不会去搞产业化,他的英语也不好,他说话都不流利,中文都讲不好,按现在“标准“,他是个文盲,还谈什么教授!曰本人就是喜欢美国人,我跟曰本人说:你们这个民族爱谁,谁就要向你们扔原子弹.曰本人就是喜欢黑人也不喜欢中国人.......我特别对我们的女教授、女同学说:在曰本人面前一句曰文都不要讲,会也不要讲;曰本人一听说你讲英文,特别是看到中国女孩讲英文,腿都要发软,这是真的!”
  
  “中国人为什么这些年都往外跑,最重要的是要让国民自己爱自己国家.......如果我是杭州的市长,我绝对不是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如果杭州有什么灾难,我就首先把杭州的老百姓安排在香格里拉,让外国人在外面排队!(掌声!)这样,你才会让你的国民爱自己的国家!一个曰本的农民跑到峨嵋山去玩,骨头摔断了,你就用中国空军的直升飞机去救他,而在曰本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里死了7天才被发现;名古屋大学的一对中国博士夫妇和孩子误食有毒磨菇,孩子和母亲死了,父亲则是重症肝炎,在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的门诊室等了12个小时,也没有一个曰本教授来看望!而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友好,以为自己很大度,实际上是被人家耻笑,笑你的无知!你们这个民族*!我们不能这样!我们的领导人跑到国外去访问,看到有几个人在欢迎他们,就感到挺有面子;而外国来了个什么人物,都是警车开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是自豪还是悲哀?所有这些,对教育工作来讲,都是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我经常讲,我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我教育我的学生,首先是学会做人,没有这些,你学了高分子,外语都是花架子。”

  盖茨准备在2008年全心投入的基金会的全名是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比尔-盖茨和他的夫人梅琳达名字的结合。7年前,它由比尔-盖茨之前创立的两个基金会合并而来:1994年盖茨创立了威廉-盖茨基金会,当时基金会的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人类健康。1997年盖茨和夫人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基金会——盖茨图书馆基金会,目标是帮助美国的公共图书馆接上互联网。1999年,后者更名为盖茨学习基金会,由资助公共图书馆转变为资助家庭困难和少数族裔的学生。
  
  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为盖茨基金会)的工作重点,除了帮助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国内的穷人以及健康隐患外,每年还拿出8亿美元研究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这和世界卫生组织每年的预算不相上下。到目前为止,盖茨已经把200多亿美元投进了基金会,现在基金会拥有近300亿美元资产。根据最新的统计,比尔-盖茨的资产在560亿美元左右,盖茨夫妇一直以来都表示要将财产的大部分捐献出去。对于子女,盖茨表示只会留给三名子女各1000万美元的股票和他们所住那栋价值1亿美元的豪宅。
  
  2006年6月26日,另一个超级富豪75岁的巴菲特正式决定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所持有的财产,这笔捐赠约合375亿美元。5个慈善基金会分别是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巴菲特已故妻子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及其三个子女各自掌管的慈善基金会。
  
  巴菲特这笔数额巨大的捐款创造了美国有史以来个人慈善捐款额之最,其中盖茨基金会得到的捐赠最多,占整个捐款总额的5/6,大概是310亿美元,巴菲特妻子基金会得到60亿美元左右。至此,盖茨基金会成了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会,资产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10倍,福特基金会的3倍。对盖茨来说,拥有一个巨额资产的慈善基金会意味着一个全新事业的开始,他的角色将从一个商业企业家,向一个社会企业家转型。

    他每天面对的是无数的中国外地游客、日本游客和法国游客。
    半年的阅历告诉他,也通过他的口中告诉我。
   
    法国人是最绅士的。
    人们常说法国人很浪漫,甚至有时候不拘小节。
    其实这是对法国人的误读。
    哥们对我说,他们就希望多来一些法国人。
    因为每次法国人就餐非常绅士。
    举三个例子:
    一是在吃鲍鱼的时候,他们会将鲍鱼汁用汤匙舀净。
    二是在吃虾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他们会用手捡起来,要杯清水,蘸一 下继续吃了。
    三是用餐完毕后,他们会自动将桌上自己用餐后的垃圾盛入餐盘中,并将椅子推回自己座位,并微笑的离开。
   
    日本人是最规矩的。
    日本这个民族之于我们有着特殊的历史情结。
    这里不多讨论,只是针对就餐而言。
    酒店的Buffet早餐最早是6点开始。
    但是赶上日本团就必须提前到5点。
    因为日本团清一色的都是4点开始就陆续起床。
    无论你是东京白领还是北海道的渔民。
    “懒”对这个民族是大忌。
    所以他们宁愿早早起来用餐后享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也不愿赖在床上任时光从口水中划过。
    所以他们是非常规矩的。
    举三个例子:
    一是在吃鲍鱼的时候,他们会将鲍鱼汁直接饮用,但很安静。
    二是在吃虾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他们会用手捡起来,用餐巾纸包好,放置一旁。
    三是用餐完毕后,他们会将餐后垃圾和餐具分开两边,起身微笑离开。
   
    中国人是最无厘头的。。。
    众所周知,Buffet是不允许外带的。
    可偏偏就是中国团因为懒得早起,但又不想错过早餐。
    于是总是强行将早餐带走。
    回房间边睡边吃、或是边吃边睡。
    举三个例子:
    一是在吃鲍鱼的时候,他们会大口吃,然后煞有介事的评价一番,接着有的游客会大口喝掉鲍鱼汁并配合的发出啧啧的声音。以示满足。有的游客,干脆就甩在一边,甚至弄撒在桌上。
    二是在吃虾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他们要么看都不看,要么顺势用脚一踢,踢至桌下。
    三是用餐完毕后,他们会向服务生索要餐巾纸,然后揣进腰包转身而去。
   
    今天在这里说这个其实并无他意,也并非杜撰。
    毕竟,我们人并不是以独立的个体而活在世上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不经意间代表着很多。
    用现今流行语说就是:
    很内涵。

    在东亚杯日本队1球战胜中国之后,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以最大的分贝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认为在东亚杯中日之间的比赛中,裁判过于偏袒中国,没有给予日本队队员以足够保护。在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时,川渊三郎对日本队进行了表扬,认为他们“做得非常好”,而对于中国队的野蛮表现使用了“最近就没见过这种糟糕的踢球方式”这样严厉的批评。
   
    在和中国队的比赛中,安田理大的受伤以及铃木启太和中国队员之间的推搡,中国球员向日本队的危险动作不断,而朝鲜裁判一直采取了暧昧的犯规判罚。川渊三郎生气地说:“这样有利于主场的判罚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果这样下去的话,中国足球永远也强大不了。”他还表示将提出抗议:“比赛需要更好地保护运动员。”
   
    日本最重要的体育专门网站记者宇都宫彻壹也在赛后对中日之前进行了全般的评价,在其文章最后一部分《冈田教练难道不应该更生气一些吗》,使用了宗磊跳起,脚正好踩在安田理大身上的配图,图解是让安田下场的宗磊“功夫一踢”。这张图不仅令人想起当年国内甲A的天津门将飞踹高峰的那张图片。
   
    该记者的文章在评价宗磊那一踢的时候说:这是一个在足球比赛场上难以见到的画面,也许只有曼联坎通纳飞踹球迷的那一脚才可与之相比。
   
    虽然有宣传和3000人的警察警戒保护体制,中日之战中针对日本队的嘘声小了很多,但是麻烦并不是在球场外,而是在球场内,这实在是一个很具有讽刺意味的话题。
   
    “选手们一直保持冷静进行了比赛,但是还是出现了受伤的人,这不仅仅是裁判的问题,对此我觉得非常的不满。”赛后从未见冈田武史主教练这样愤怒,甚至他的声音都因为愤怒出现了变化。不止是草皮上的球员,场边的教练也冷静忍耐了90分钟,而他们需要忍耐的是中国球员恶意的犯规。
   
    “现在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之间的水平没有太多差距,中国队的个人能力都很强,技术也不错是非常危险的球队,我现在也是这样认为的。”在赛前冈田武史没有忘记表达善意,但是比赛展开后却实在是难以让人难以接受现实。中国的犯规比起“为了胜利”,更像是对手是日本球员怎么做都OK”一样,似乎不止是体育,而还有体育之外的邪念在驱使着他们。不过日本队员没有失去冷静,一直到了最后的胜利。
   
    日本的指挥官在正式的场合隐讳地表达了心中的不满,大该是因为在和中国这种水平低下的对手处于同一个比赛之中的无奈吧。
   
    由于这场比赛,不仅在中日足球界的关系者中留下了祸根,就是对今后东亚杯的存续也会产生影响。安田的受伤目前还没有结论,如果出现重伤的话,今后J联赛的俱乐部将会出现集体抵制东亚杯的可能。
   
    也许冈田教练不合适,但是川渊主席,你应该向中国提出坚定的抗议,“这是一个友谊的比赛”,这样的话是不通用的,日本足协必须有强硬的态度。
   
    以上就是中日之战后,日本共同社对川渊三郎的采访和日本媒体对这场比赛的最深刻的批评,中国的球员和球迷是不是可以从对手的不满中得到一些反思呢?

  “只要身边有人照看就好”
  
  很多华人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照看,没有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接触、拥抱、关注的目光、有人和他说话……有些华人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会思维迟缓,缺乏爱的安全感。
  
  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
  
  华人父母爱面子,又想鼓励孩子上进,于是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把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只能给自己带来不满和痛苦,又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比较心理也可能导致家长之间的难以相处。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观念,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也就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于是,不被尊重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就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因此,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使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等等。
  
  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设定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也不喜欢。譬如学钢琴,譬如出国。在这些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和谐关系被牺牲。
  
  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针
  
  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孩子前程的重要因素。
  
  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但现在很多孩子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
  
  认为孩子应该把全部时间拿来学习
  
  有调查显示,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通过处理家事,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增强,长大后比较能面对挫折。华人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家事,也就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分担责任和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
  
  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亲子或夫妻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一个小矛盾就会引爆冲突。
  
  认为父母的爱是对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
  
  爱不是为所欲为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父母不该把爱当作对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挡箭牌。
  
  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华人父母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并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命运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们成长的乐趣。

    去年参与拍摄了一个韩国的电影-我在剧中客串了一个小小的角色,因此免不了与韩国导演接触,而这就全靠那位会讲韩国话的女翻译了。一天,我在拍摄的间隙好奇地问那位女翻译她是否朝鲜族,是否来自延边地区,没想到女翻译轻描淡写地告诉我说她妈妈是韩国人,别的就没有回答,其实从她浓重的家乡口音就已经知道她来自哪里了,只是她不愿意说而已。我有一点实在不大明白,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有什么不愿意说的呢?
   
    前几天在一个朋友家又遇到一个朝鲜族女孩,当我和她聊起中国的朝鲜族与韩国人的口音有什么区别的时候,她无意间竟然提起自己的妈妈也是韩国人。我实在有些搞不明白,她的妈妈怎么会是韩国人,连同去年碰到的那个女翻译,也让我搞不大懂,她的妈妈怎么也是来自韩国的?出于好奇,我就追问起朋友家遇到的这个女孩,她的妈妈是哪一年到中国定居的,她答不上来,我想那个女翻译恐怕也答不上来的。
   
    我们知道,中国与韩国直到1992年才建立外交关系,在那之前两个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来往的,上溯到1952年,中国与韩国之间从那时开始也没再有任何瓜葛。无论是那个女翻译还是眼前这个可爱的女孩子,作为80后出生的人,她们的母亲也不大可能早于1952年出生,她们的母亲应该完全生活在中韩没有来往的年月中,她们本身的出生年代也早于中韩建交的年份,所以说如果她们的母亲是韩国人的话从逻辑上是无法实现的-即便老家是南部朝鲜,那她们的妈妈也属于中国的朝鲜族而非韩国人。我把我的想法和那个朋友家遇到的女孩分析了一下,小姑娘竟然不知道中韩直到1992年才建立外交关系,就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而敷衍了过去。以上的两位实属个例,并不代表大多数中国的朝鲜族兄弟姐妹,但我还是不免有些杞人忧天,不仅是为以上的两位,而是为她们所代表的一批年轻人-他们以做中国人为憾,以做所谓的富裕国家的人为荣。
   
    今天晚上在望京新开的一家大商场里又听到了满耳朵的韩国话-那里的韩国人很多道是真的,在一家店铺里我居然也被问起是否韩国人,我说我不是韩国人,是中国人,那个人接下来的话差点气死我:您的打扮一点也不象中国人。穿的衣服那么有品位,所以不象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就来了气,差点没大耳瓜子糊上去。我不知道问我话的人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没心情再和她讲话。但通过这件事让我看清楚了一些人骨子里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蔑视,包括说她妈妈是韩国人的两个年轻女子,她们说母亲是韩国人其实是想把自己说成韩国人的后代,即意味着自己也是韩国人吧。
   
    记得前几年在越南首都河内的一家酒吧里,一对越南情侣知道我是中国人以后,那个男子用极其不礼貌的语言对我说:中国很穷啊。我心里虽有不快,但没有与他理论中国与越南哪个更穷一些,和他理论这个一点都不好玩。我只是接着他的话茬儿平淡地回答他说:……所以只能到这里来旅游啊。我说的平淡,但想必他也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但那一刻,我的潜台词是:穷,我也是一个堂堂的中国人!
   
    现今的部分年轻人,哈,这个……哈,那个的也就算了,那是您的自由,但别因为……哈……过了头而把自己也说成了人家那里的人,那样的话两边都是得不到尊重的。一个世纪前,我们的先烈就在胸前挂着 我是中国人的标牌行走在纽约的大街上,那时的中国还极其羸弱,中国人与狗还不能自由地出入外滩的黄浦公园,可过了一百年以后,居然还有可怜的小姐妹无中生有地把生养自己的母亲换了国籍,可气之余更觉得可悲与可怜!

    8月的一个中午,日本中部长野县的一座小城,阳光猛烈,当地中小学生在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下,举行了一场铜管乐合奏表演。成百上千名日本人眯着眼睛,黑压压地围成一片。

    也许是看孩子表演的心情殷切,家长们进入露天的演出场地时,难免有些拥挤,却礼貌而克制,决无混乱。演出开始后,在小泽征尔指挥下,家长们自发地与孩子们唱起同一首歌,表情虔敬,而歌声之整齐一致,犹如事先排练。记者置身其中,望着不远处的一座日式古堡,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表演结束后,人们本来已经站起来,正准备四散离去,突然有一位摄影师站在梯子上,号召大家重新蹲下,照一张全景照。他没用大喇叭,就这么喊了一嗓子,众多的男女老少居然回到原来的位置,摆好姿势,微笑着等待快门按下。

    这个情景令记者惊异。

    本尼·迪克特在其著名的《菊花与刀》里说,每个民族都有一幅观察生活的透镜,一个民族的焦距和透视法使该民族获得一种全民的人生观,而透过这一透镜看到的景色是上帝安排就绪的。在那个时刻,记者真的感到了因为焦距和透视法的切换而带来的骤然眩晕。记者同时也相信,“上帝”给日本的透镜或许是特制的。

    这个国家有着最为顽固的频频参拜靖国神社的军国主义份子,也有大江健三郎那样为和平奋斗的让人肃然起敬的知识分子。在表面上,这里看不出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到处整洁干净,人们工作勤奋,极其讲究秩序和细节。快到上班时间,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赶地铁的男人低头疾步行走,但是转眼之间,他们就可能在遍布大街小巷的电子游戏厅的喧嚣中大肆发泄,或者蜷缩街角,成为穿戴整齐的醉酒者。明治神宫,穿着老式日本鞋的工人打扫落叶时动作快得好像背后有人鞭打,让记者感到这是一个极为刻板机械的人群;但离这里没多远的原宿,打扮夸张的新新人类又把这种感觉完全掉了个儿。一个衣冠楚楚的年轻男子,可以在电梯里当着众多女性的面,翻阅色情杂志。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端庄单纯教养良好的女性,也可能是成人杂志的读者……
    据说很多人到日本后,都会陷入迷惑当中,如在电影《迷失东京》里,那位美国过气明星面对一身正装闯入他房间、突然倒在地上大叫大嚷的日本妇女,大致也处于同样的困惑中。

    大江健三郎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词中说:现代日本无论作为国家或是个人的现状,都孕育着两重性。他在名为《我在暧昧的日本》的演讲中说,把国家和国人撕裂开来的“强大而锐利的暧昧”,正在日本和日本人之间以多种形式表面化。而他所理解的这种暧昧的根源在于,日本现代化方式不被西方也不被亚洲理解的孤立处境。

    这真是个矛盾重重的国度,这种内在的分裂往往让人觉得无法将之压缩到一个时空中去。在日本采访期间,记者曾两次得到日本陌生人的倾力相助,一次是买错了车票,地铁站里分发广告的一个人带领记者去退车票,然后帮记者买了新的车票,直接送到乘车的检票口;一次是记者迷了路,求助的那位警察一声不吭地走了很远,把记者带到住处门口。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热情?”当我向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中国同行感慨时,他说他也问过日本朋友类似的问题,对方的回答让他惊讶。那位朋友说,事实上,日本人对这样的事情未必真的热情,或者心甘情愿帮你。但是只要你找到他,他就认为这是“他的事情”了,要承担责任,因此要做到最好,即使他很厌恶。

    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在日本的地铁里面,几乎没有人主动为老年人让座。据一位正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女生说,她当初扛着巨大沉重的箱子来到日本,发现没有任何人愿意地帮上一把。那时候她不知道,其实只要她一开口,最冷漠的日本人就能变成最热情最负责任的日本人。
    因此,在中国人和日本人看似同样的行为后面,可能是两套完全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

    在日本的初次近距离观察,都会让我们极不平静。记者在日本的强烈感受,往往远胜于造访其他国家,首先可能是因为两国未结清的历史恩怨,另外就是虽然具有同一肤色但内在差异巨大。踏上日本国土,意味着一切有关日本的认知碎片:铁臂阿童木、731部队、本田轿车、佳能相机、山口百惠、靖国神社、帮助中国民间索赔者的日本律师、寅次郎……与现实中日本的各种图景迅速挤压叠合进这片狭窄的时空。
    这种强烈的刺激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

{nextpage}

    一群乐于被摄影师指挥的和善礼貌的男女老少,一群在高楼大厦的窗户后面彻夜不眠如同工蜂般勤奋的上班族,与在二战期间屠杀别国民众时毫无人性的士兵,与至今仍屡屡参拜靖国神社的军国主义分子,居然同属一个民族。本尼·迪克特给我们的启示也许是,描述日本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想一个形容词,同时在字典里找出一个反义词来作为补充。她在《菊花与刀》中对此种矛盾性的表述就极为经典:“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记者遇到的一位资深的中国同行认为,乐于被摄影师摆布的民众和毫无人性的战犯,事实上有着极强的逻辑联系。日本人太“乖”,强调集体观念,认同等级制度,情义大于是非善恶的判断,而战争中的杀人行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执行上级命令而已,因此很难有很深的负疚感。特别是因为遵守秩序,他们的性格处于长期压抑之中,这种能量在战争中就可能被变态释放,一如在和平时期他们沉溺于电子游戏中的暴力。

    一位日本左翼知识分子亦对日本人的这一点表示忧虑,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和而不同”,而日本人秉持的“和为贵”却意味着,如果大多数人同意一个东西,反对者往往会自动选择妥协。这使日本社会更容易高度同质化,因而也更具危险性。

    中国人在日本最痛苦的是,日本人炫耀的近现代化过程中的赫赫奇迹,大多与中国历史上的屈辱有关,如记者来到樱花烂漫的上野公园时,感到宁静而祥和,但回国查资料,却发现那里是中日海战之后日本狂欢的重要场所。1895年的《纽约时报》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各式各样的花车上挂着用竹竿挑着纸糊的或用柳条编成的人头,表示被斩首的清国人,摇摇晃晃地开过来,引起人们的哄笑。”

    在情感上,日本大概永远会是令中国人情感复杂的国家,在访问日本十日之后,竟然使并不新鲜的一句话重新在心中涌动,而且变得格外强烈:国人当自强。

  由于这几天忙于公司的希望小学的剪彩工作,所以去了外地。令我感触颇深啊。
  
  由于公司的总裁是出生在中国的日本人,所以他本人非常热衷于中国的教育事业,经常进行捐款活动,恰逢公司的40周年庆典,所以打算在中国的西部地区的不发达县中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在半年前,公司向该县的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捐助了150万用于学校的建立和装修。2周前,当地的行政部门通知我们说学校竣工了。希望公司派人去剪彩。由于我的中文还过得去,所以就成了部长——中国人称为处长——的翻译,一同踏上了剪彩之路。
  
  下飞机后在当地办公人员的陪伴下,坐了3小时的车才到达当地,但令我惊奇的是,那些陪同来的人员并没有直接将车开到学校而是到了当地的政府大楼,一下车,那政府大楼辉煌的外形就让我觉得仿佛到了美国的曼哈顿,整栋大楼不仅气派而且非常的豪华,这时旁边的陪同人员似乎看出什么,马上就介绍到这是本地区最高的建筑物了。部长十分的不解,就问我这那里像是个不发达的地区,能拿出这么多钱来造大楼就没有资金来修学校吗。见部长这样问,我无言以对。
  
  在极度豪华的会议室中等了近20分钟后,我们见到的当地的主要官员,但没谈几分钟,就被要求去吃饭了。而在这顿丰盛的大餐中,我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野生动物,而那些官员则是一杯又一杯的喝白酒,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贫困的地区啊。由于我和部长同为女性,喝酒的任务只好由同行的刘助理代劳了,而对于那些菜肴由于害怕我们都没敢吃,只好看着那些人大快朵颐了。
  
  下午,在当地的人员的陪同下,我们终于到达了学校,看到学校的外表很漂亮,我们以为放心了,但走进学校一看,内部则没有任何的装修,而当地提供给我们的计划书中则是有基本装修这一项的。部长示意我问问,而刚才还在饭桌上大吃大喝的当地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则表示由于它们是贫困地区所以没钱装修。回想起刚才的办公大楼和大餐,这真让人无法理解啊。
  
  由于是冬季了,看着学生们在寒冷的教室中学习心里真不是滋味啊。而由于刘助理替我们喝了太多的酒现在正不省人事那,我和部长两个女人只好自己将要给学生们的礼物从车上搬下来,我现在才明白1000多块巧克力还是相当沉重的,而当我们将这一块块的巧克力发到学生们的冻得通红的小手中时,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红红而又纯朴的笑脸,那想想辛苦也没有白费啊。这时,部长不禁流下了眼泪,而我也觉得很欣慰,而这时一直跟随在旁边的当地的记者马上对我们拍照,而闪光灯一闪一闪的把我们和孩子们都吓了一跳。唉,真是的。
  
  还好今天有空,那将上次的文章补完一部分吧。我只是在表述一些实际情况,并没有贬低任何方面的意思,希望大家予以理解吧。
  
  当时部长对于记者的表现十分的不满,因为我们和孩子们都吓了一跳啊。但想想也算了,他也是为了工作啊。但我认为如果要拍照的话是否打个招呼会更好呢,或许是吧。
  
  由于我们是捐资者的代表,所以学校组织了一个欢迎会,在欢迎会上,一些学生们表演了一些节目,看到活泼的孩子们,我们真是分开心啊,但在之后的询问学生们愿望的节目中,竟然10个学生中有6个以上选择要做官。理由是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啊。而想想之前的那些官员们的表现,或许对这些学生而言那真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呀。原本安排在下午的剪彩仪式由于当地主要官员的一些问题而不得不推迟到第二天。我个人认为是由于酒精的问题吧,因为我们的助理也直到傍晚才醒过来啊。而聪明的他事先是服用过解酒药的呀。
  
  我们被安排在当地的一所酒店中过夜,这所酒店很不错,只是客人非常的少,而很巧的是我们又在这酒店中遇见了中午与我们一同共进午餐的几个官员,看看他们一场接一场的饭局也觉得其实是很辛苦的。在酒店旁的便利店中,从店员的闲谈中则隐约感觉到了所居住的酒店与当地政府有很深的渊源啊。而在晚上,与我同住在一个房间的部长和我商量着向boss汇报的问题,因为老板是特别重视这个学校的建设的,原因是这既是他个人的心愿又是公司40周年庆典的纪念啊。可如果如实上报的话,可能会导致他停止对于这个学校的后续的捐助。所以大家思考了一夜啊,最终决定对实际情况经行一些美化,从而使这个学校可以继续获得公司的资助,但同时改变一下援助的方式,是资金可以实际用在学校这个项目上啊。
  
  在第二天的上午,学校终于经行了欢迎及剪彩仪式。在当地的官员发表了超长篇的讲话后,全体学生和教师才离开已经站立了2个小时的操场,但当天很冷,现场不断传来人们的咳嗽声。而部长不忍心看着孩子们在寒风中这样站立,所以几次通过我向当地的陪同人员请求缩短这个仪式的时间,但当地陪同人员说,官员的讲话稿是事先写好的,时间是不可能缩短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只好陪着并等待着官员所发表演讲的结束。
  
  在中午的饭桌上,当地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向我们提出要求追加援助的要求,而由于我们必须向上级汇报后才能得出结果,所以只能表明只有老板才能决定是否要再援助及是需要援助多少的问题。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似乎依旧不死心,又继续反复要求的许多次呀。
  
  在回去的的班机上,我在飞机上看着的我们刚刚离开的地区,又看看正忧虑于报告的部长和不停着抱怨着头疼的助理,心里别有滋味啊。这时好像有一个人的影子正在我眼前晃动着,那就是老板的身影啊,看来我也不行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