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家论谈 下的文章

登顶千亿级

  1995年,《财富》杂志开始将所有产业领域的公司纳入其“世界500强”评选范围,这本杂志当时并不知道,在中国,一批企业将会由此设定自己的未来。

  1995年年底,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将进入世界500强作为海尔的目标,并给这个目标规定了最后的期限——2006年。世界500强是按照营业收入来排名的,而当年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还只有入围标准的1/18。随后的半年之内,至少有30家中国内地企业提出了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一个“500强梦想”的时代由此开启。

  到1999年,已经有5家内地企业上榜,分别是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化公司和中粮集团。此后,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内地企业的数量每年都在递增:6家、9家厖一直到2007年的22家。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全都是中央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而且几乎都分布在非完全竞争行业。直到2008年,这个局面终于被联想打破。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已经缓缓熄灭,中国以独揽51金的战绩首次称霸金牌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全球TOP赞助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在奥运会之前也收获了一块宝贵的“奖牌”——在另一场堪称是“全球工商界的奥运会”的评比中,联想集团以167.8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挤进了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位列第499名。在26家入围500强的中国内地企业中,它不仅是唯一一家非国资委直属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处于完全竞争行业的企业。

  联想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刻进入世界500强在中国的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意味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与摸爬滚打,以联想为代表的一批真正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企业已经或即将登顶千亿级的营收规模。中国企业的发展史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如果把财富500强入门的“门槛”折算一下的话,这是一个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门槛”。放在10年以前,这令中国企业高不可攀。如今,联想首先跨过了这道门槛,而海尔集团2007年的“全球营业额”也已经达到了1180亿元。还有更多的非国有企业也正在为那最后的跨越而跃跃欲试:2007年华为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美元,以近5年高达47%的营收增长率计算,今年华为将会轻松迈进“千亿元俱乐部”。除此之外,还有营收已经达到869.3亿元的国美、609.5亿元的苏宁、587.7亿元的沙钢厖他们仍然在高速增长之中。就连营收还没有超过500亿元的很多民营企业如三一集团、万科等,也都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千亿元的宏大目标。

  做大是所有企业的梦想,这种情结对中国企业来说尤甚。在企业的成长路径上,规模化的道路不可回避。某种意义上,规模是“话语权”,是“地位”和“眼球”。千亿级的规模就意味着登上了全球的竞技舞台,就竞争层次而言,无疑是一次飞跃。

  但是在做大之后如何做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发现进入500强不是令人喜极而泣的终点,而是让人备感挫折的转折点,因为更多的难题,更远的路程还在前边。

  

    高处不胜寒

  当“千亿梦想”真正实现的时刻,无论联想还是中国的企业界却都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和狂喜,虽然入选了世界500强,但是联想内部没有举办任何的庆祝活动。这与他们十多年前对这个排名的热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杨元庆坦率地道出了其中的原因——“看看如今的世界500强,几乎每年入围最低门槛的企业营收都要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增长速度,今年在里面,明年可能就出去了。”联想排名500强的倒数第2,也就是刚刚够上及格线,这并不是一个保险的位置。

  实际上,登顶千亿级的这一刻,杨元庆感觉到更多的不是荣耀反而是压力——跟那些世界级的企业比较,联想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核心竞争力上都还有不小的差距。他已经预感到未来竞争的惨烈程度将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能未来一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增长不一定比其他公司快。但是从更长远来看,甚至不用那么长远,三到五年的时间里来看,联想一定会比今天的位置有进一步的提升。”

  可是,要提升谈何容易!在过去,联想在全球PC厂商当中排不上号的时候要超越一些国内厂商很容易,刚刚在中国称霸的时候要超越一些日韩企业也相对容易一些;如今,联想的前面只剩下3家世界级的强劲对手——惠普、戴尔和宏碁。对手少了,意味着彼此之间的竞争和打击会更具针对性,联想要超越其中任何一家都将非常困难。根据IDC的报告,2007年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市场份额为7.5%,排在第4位;而排在首位的惠普的市场份额高达18.8%,是联想的2.5倍;排在第3位的宏碁的市场份额也有7.9%,而且让联想有些尴尬的是,宏碁将会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接替联想,成为下两届奥运会的TOP合作伙伴。

  如今,度过了收购IBM PC之后的最艰难的整合期的联想仍然陷入了持久战之中。“我现在要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把联想的成本费用率降到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杨元庆说,他仍然在为将联想集团的净利润率回归到并购前的4%而努力着。在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的财年,联想集团的净利润率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只有3.1%!资本市场也没有给联想好脸色看——今年以来,联想集团(HK,0992)的股价一直不温不火,即使联想已经数次出手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

  与联想一样,其他几家正在向千亿级挺进的中国企业也已经尝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最近几年,最早提出进入世界500强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明显沉寂了很多,以至于外界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在去年1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新年论坛上,张瑞敏难得地露了次面,他不时地用双手揉搓着自己的脸庞,满脸的疲惫。碰巧的是,他旁边坐着的是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

  张瑞敏上台发言的开场白就引起了满场的哄堂大笑:“刚才有钱的说完了,到我说了。大家想想,中国移动不管移动到哪里,国内还是国外都要收钱;中石油也很厉害,钻个洞就有钱,它要涨价大家还不敢说,不买它买谁的。我们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利润像刀片一样薄!”

  但是,台上站着的张瑞敏没有笑,台下坐着的柳传志也没有笑。接着,张瑞敏谈起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现在大家都在谈扁平化的世界,其实是世界名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狮子和羚羊的故事要改写了——如果你是世界级的狮子,你就可以吃任何国家的羚羊!”

  虽然海尔希望成为“世界级的狮子”,但是这个演进过程显然非常非常的困难。{nextpage}在海尔内部,张瑞敏对于海尔目前所处的困境有一个非常形象而且悲壮的比喻:“海尔目前正处于一个高原区,身处海拔5000米,但我们的目标是8000米,因为对手都在珠穆朗玛峰上,不仅路还很长,最后能否上去都是问题。正是因为国外对手非常强大,我们原来的有效办法可能都不行了。海尔发力于全球布局,这是一场生死之战,海尔要么通过全球化战略真正地上去,要么就被人家淘汰。”

  另一家千亿级的“种子选手”华为也同样感觉到了一阵阵的寒意。5%!几乎没人相信这竟然是处在利润异常丰厚的电信设备行业的华为的净利润率。但是,这确确实实就是2007年华为的净利润率。2005年的时候,华为还过着11%净利润率的好日子。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个数字在2006年就急剧下降到了6%,今年更是降到了5%,已经与卖PC的戴尔的净利润率相差无几了!

  “这个世界的变化是很大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每个企业,如果不能奋起,最终就是灭亡,而且灭亡的速度很快。”在前不久公司内部的一次讲话中,华为总裁任正非以此告诫公司的管理层,“以前我们还有祖传秘方,比如说爷爷打菜刀打得很好,方圆五十里都知道我们家菜刀好,然后孙子继承了爷爷的手艺。在方圆五十里我还是优秀的铁匠,就能娶到一朵金花。那现在铁匠还行吗?现在经济全球化啦。人家用碳纤维做的刀,削铁如泥,比钢刀还好得多。你在方圆几公里几十公里曾经流传几十年几百年的祖传,就被经济全球化在几秒钟内打得粉碎。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给每个人带来了生存的困难,所以每个人都要寻找生存的基点。”

  显然,无论是柳传志、杨元庆,还是张瑞敏、任正非,当他们历尽艰辛把企业带到千亿级规模的时候,他们反而更加忧心忡忡,充满了危机意识——他们对成为千亿级企业乃至进入世界500强均保持了足够的冷静。经过了多年的国际竞争的洗礼,这些企业家们已经越来越成熟,他们的视野已经空前的开阔,他们不会再把营业收入达到某个数字作为企业增长的终极目标。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也确实有难言之隐,因为目前的他们确实还无法做到举重若轻。

  

    千亿级≠世界级

  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企业家们都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这也是“中国制造”的黄金年代。作为国内制造业代表的联想、华为、海尔得以依托庞大的中国市场、低成本的人力和制造资源异军突起,成为国内各行业的领头羊。随后,他们进一步利用低成本优势,将自己领导的企业的版图拓展到了全世界,这其实也是低成本“中国制造”在全世界的成功。对此,杨元庆并不讳言。“尽管中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使我们不得不面临全球的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挑战,但是中国依然是世界上GDP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根据我过去的经验,IT行业的增长基本上都是GDP的两倍。由于我们绝大多数的运营平台是基于中国的,这给了我们更强的竞争实力。中国的CPI再涨,甚至人民币的汇率再升,比起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的成本优势仍然不止一点点。”

  问题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即将被挥霍殆尽。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十多年、能够说一口流利汉语的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何杰明(Jimmy Hexter)和华强生(Jonathan Woetzel)均认为,由于过去跨国公司中国战略的缺失,使得在华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不得不按照有别于发达市场的商业规则参与竞争,他们采取了缺乏效率的制造、采购、销售和营销方法。而如今随着中国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一些跨国公司如丹佛斯、通用电气、强生、肯德基和诺基亚,已经将世界最佳的管理标准、工具和框架引入中国,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正确地加以调整运用,“凭借对高绩效标准和运营严格性的极度重视,他们正扩大在华市场,其锋芒所至,无不令本土和全球竞争对手败下阵来。”

  事实确实如此。这些世界级的竞争对手们不仅在海外市场与中国企业展开激烈的争夺,而且已经开始正面进攻中国企业的大本营——中国市场了。这几年,国内PC老大联想已经受到了来自惠普、戴尔和宏碁的猛烈攻击,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有所下滑;海尔则无论是在彩电、冰箱还是洗衣机等主打产品的国内高端市场上均无法突破跨国公司的层层布防;只有华为在跨国公司严防死守的国内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但是由于国内3G市场迟迟没有启动而无法进一步突破。

  更令这些国内制造业巨头们吃惊的是,未来市场上的游戏规则正在朝着不利于他们的方向发生转变。正像著名的“微笑曲线”所描述的那样,单纯的制造业只能赚取非常可怜的一点利润,未来他们必须尽快向“微笑曲线”的两端也就是技术或者品牌挺进。

  更可怕的是,未来全球制造业都将成为“鸡肋”行业,而他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已经或者正在上演现代版的“胜利大逃亡”:开创了PC时代的IBM早早地把PC这个包袱甩给了联想,自己挺进高利润的IT服务领域,如今已经成为企业的“IT架构师”;通信设备行业的老大爱立信则早早瞄准了电信服务领域,如今已经给数家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提供托管服务;索尼通过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进军数字娱乐行业,早就不再是一家电子制造企业了厖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多更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更是使得这些过去的制造业巨头们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就像任正非所说的,“过去的祖传秘方已经不灵了”。张瑞敏也承认,海尔长期的发展方向也许是所谓的网络家电。

  国际上跨国公司大量倒闭的事实也让中国的“千亿级”企业家们明白,千亿级的企业规模并不能保证他们的企业长生不老,而只是会在他们受到致命袭击轰然倒地时的声音更大一些,仅此而已。实际上,即使在竞争格局更为固定和成熟的发达和准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多的“超千亿级”企业突然倒下或者陷入困境,从几年前的世通、安然、大宇,到如今的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厖既然这些“巨无霸”们也会倒闭,那么看起来比他们还要弱小得多的中国“千亿级”企业又怎么能保证自己基业长青呢?

  “业务模式、技术、战略和执行能力、国际化团队、企业文化厖”杨元庆一口气数出了好几条联想未来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他希望未来的联想能够成为一家更优秀、能够与任何一家国际PC巨头抗衡的企业,而不用去考虑明年联想会不会被从世界500强的榜单中踢出去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杨元庆还是其他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们都已经明白:只有规模达到了千亿级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级企业;但是,规模达到了千亿级的企业也未必就能成为世界级企业;中国企业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世界级的五种能力

  对于成功登顶千亿级规模的中国企业来说,他们来不及兴奋和庆祝。因为他们即将面临更大的挑战&{nextpage}mdash;—如果说过去只是在本土拼杀的话,未来他们面对的将是世界顶级“剑客”的挑战。此时,亮剑的勇气固然可嘉,精良的剑术其实更为重要。

  中国企业需要尽快将千亿级规模的“胖”转化为世界级的“壮”。

  

    价值观输出

  目前,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全球几乎仍然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几乎还没有一家世界级的企业品牌,2007年进入世界500强的22家中国大企业中,只有7家企业的品牌价值进入了世界500强。

  “全世界据说广告最好的四块黄金地段是巴黎的香榭里舍大街、纽约的时代广场、日本的银座、香港的维多利亚湾,这些地方我们都做了广告,中国人都觉得很好、很振奋,但这都需要钱。日本银座就这一块广告牌,每年的发布费就要几亿日元,我在日本一年可能都赚不了多少钱,开始就要赔钱,通过赔钱赢得知名度到最后的美誉度。”一直希望做“世界级狮子”的张瑞敏痛陈打造世界级品牌的巨大难度。

  到目前为止,海尔在欧美发达国家仍然没有进入主流市场,这也使得海尔只好采取“曲线救国”策略,推出新的高端品牌“卡萨帝”,希望通过这个听起来不怎么中国的产品品牌再次冲击欧美主流市场。与此同时,海尔内部也在探讨通过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来买品牌的可能性。

  同样的,联想在全球消费市场也推出了名为“Idea”的新品牌,这个与原IBM PC的“Think”含义相近的品牌也在极力淡化中国制造的色彩。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官方赞助伙伴,无论是海尔还是联想都投放了大量的广告。从广告内容来看,他们都在有意识地淡化其中国公司的特质,而是更多地突出全球公司的特点。在一次海外媒体的采访中杨元庆承认:“我们来自中国,一个新兴市场。让海外用户认识联想、信任联想需要付出比竞争对手更多的成本,这个成本往往是竞争对手的2倍、3倍甚至更多。”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产业越是国际化,国家在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上的角色反而越重要。企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条件在于所处的国家能否在特定领域中创造或保持比较优势。

  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低成本加工和制造成为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中国制造”得以占领全球。也是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中国诞生了一批十亿、百亿甚至千亿级的企业。但客观地看,中国的国家品牌的确对很多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品牌没有加分,甚至还有减分。如何在这样的实力有限、文化弱势的困难中,破解中国企业还不掌握的品牌密码,这无疑是一个多重难度的挑战。

  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在海外找到专业的营销团队并不难。中国企业最难的是如何花相对少的资源来构建品牌,如何在文化弱势中找到相对的制高点。前者,只能通过创新性的、有鲜明特点的产品来扶助——三星品牌的崛起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后者则必须提醒中国企业并不是所有的中国背景都是“包袱”。

  目前中国最优秀的本土日化企业上海家化,曾经尝试建立一个叫做Distance的香水品牌,希望这个西化的品牌可以在国内显得高端,在国外显得主流。但实际的结果是,他们发现自己再西化,也西化不过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外主流品牌,最后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有意思的是,其包含本土中医文化的另一个品牌——佰草集,反倒是以天然的概念和东方的神秘感结合西方式品牌营销,在国内外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

  品牌就是价值观,价值观背后不是几个英文字母,而是整个企业甚至国家的性格和能力。中国企业只有在这个层次上看到品牌的真谛,才能大声地告诉世界“我是谁”。

  

     资源全球化

  “如果按照营业额来说,联想、TCL、海尔、华为都是全球化的,但是如果要按照组织资源、生产系统、技术资源还有整个经营资源来看,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差距就大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认为。他特别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虽然很多中国企业都已经在海外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但是却很难在当地获得资金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怎么才能借到钱?往往都需要母公司担保。三星在中国借钱,需要三星总部担保吗?国际化的这些企业中为什么现在TCL相对比较被动?说到底还是资金实力不足。”

  在收购IBM PC业务之后,联想就一直在为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而努力。联想曾经花了半年的时间才将中国和美国总部的秘书流程无缝地整合在一起,而对供应链和IT的整合就更难了,为此联想已经更换了两任CIO。原COO刘军为了实现全球供应链的最佳配置,不停地在全球奔波,可谓呕心沥血,最后仍然由于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而离职学习。

  目前,联想还在为继续优化资源配置努力着:它将全球总部从寸土寸金的纽约迁到相对便宜得多的罗利,将台式机业务全部迁移到中国。今年,联想还将关闭匈牙利、捷克、墨西哥的代工厂,同时在波兰建立自己的工厂。费时费力的IT系统重构也还在进行中:联想正在将中国之外的信息系统从原来的IBM的信息系统逐渐移植到自己重新建立的SAP ERP系统之上,这将花费联想好几年的时间厖

  而下一步对于运营模式的整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去年开始,联想又进行了新的组织变革,将业务部门按照客户类型分为商用事业部和消费事业部,并且开始在海外市场大力推广已经在中国有着很好实践的消费业务。“我认为联想在中国有很好的实践,现在很重要的就是复制,怎么样把它复制出去。把资源配置好了,流程设置好了,然后用IT的手段把它固化了。所以在这些方面,应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提高、去进步。”杨元庆对目前消费业务在海外的推广进度并不十分满意,他还在期待这块业务取得更大的增长。

  而TCL多媒体(HK,1070)一直为飞利浦代工部分产品,双方之间的合作一直非常紧密。令TCL感到震惊的是,每当飞利浦要求TCL降成本而TCL觉得降无可降之时,飞利浦只需派几个人到现场指导一番,成本就能够降到飞利浦要求的水平。

  这里的关键就是飞利浦掌握了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李东生在去年10月下定决心聘请在飞利浦工作28年之久的新加坡华人梁耀荣担任TCL多媒体CEO。这位老牌职业经理人果然不负众望,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就使得TCL多媒体的业绩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日前,TCL多媒体发布上半年财报,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盈利情况都有大幅度的上升。

  然而,就在中国企业开始在海外建立区域总部,拷贝竞争对手的全球化组织结构的同时,他们的竞争对手却已经开始向更高的层次进军了。

  跨国公司的鼻祖之一IBM率先提出了全球整合企业(GIE)的概念,以前IBM是通过设立数十个“微型IBM”在全球各个国家运营。如今,在IBM的几乎所有{nextpage}运营组织中,全球整合都已经列入了计划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IBM的研发工作已经完全整合到6个国家中的8大研究院当中,全球所有的9大制造中心都已经整合到一个网络当中,销售支持则是通过整合的地区“交易中心”来进行,21个全球呼叫中心处理着来自客户的每月300万次的呼叫,全球财务后端的支持则放在了巴西。

  “我们的战略与众不同,我们清晰地围绕着创新和全球整合这两个主题开展工作。”IBM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总结道。当然,这种全球整合带来的效益也是惊人的:在2002~2006年间,IBM的税前利润增长始终快于竞争对手,2007年每股收益年度增长为18%,并且到2010年将一直维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文化转基因

  最近一段时间,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及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突然迷上西方哲学和文化方面的书籍,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会抱着这些书如饥似渴地阅读。

  陈绍鹏已经意识到了,作为一家跨国公司最重要区域的负责人,他必须和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很多外籍高管打交道。这个时候,仅仅只是会说他们的语言而不是真正明白他们的文化,还是难以和他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如今,他已经要求直接向他汇报的几位下属在开会和汇报的时候尽量使用英语,希望通过这个看起来不一定必要的举动来帮助自己和中国区的高管们尽快吸收更多的西方文化。就在前不久,联想还被更加国际化的宏碁讥笑说开会还要配翻译;而如今,在联想300多人的高管团队当中,来自老联想的中国员工只占了1/3。

  这也使得如今的联想文化与原来的联想比起来更开放、更多元、更具全球化的特质,但杨元庆依然觉得目前的联想做得还很不够。“我认为还是要加强国际化团队的建设,也包括文化的建设。使自己更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更加包容。”

  “对于处于追赶状态的中国企业来说,我们还欠缺很多能力,但是我觉得最‘软’的能力是我们最缺少的,特别是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由于建国后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断了30多年,我们国家真正对西方文化有深度了解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我们不晓得西方人用什么游戏规则在做事情,这个是我们最大的瓶颈。”中欧商学院教授肖知兴与作为企业家的杨元庆有着同样的感觉,他觉得无论是联想还是华为都在积极学习IBM等西方成功企业的文化,他认为他们的这条路走对了。“对于联想和华为这样的高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待人、尊重个人的企业文化,这样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但是,这个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阵痛。今年年初,华为和诺西达成了协议,由华为全面接管了鼎桥通信这家由两家公司成立的、专门从事TD-SCDMA技术研发的合资公司。在去年中国移动的TD系统设备一期招标当中,鼎桥的表现令人失望,只拿到了13%的市场份额,而华为的老对手中兴通讯则收获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

  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这家合资公司就处于强烈的文化冲突之中:西门子通信把住系统设计,华为则把住产品开发,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上海,双方各据一方,互不相让,严重的内耗使得合资公司错失了发展的好时机。最后迫于无奈,诺西将管理权拱手让出,而从华为全面接管鼎桥的第一天起,合资公司当中来自原来外方(西门子通信和诺西网络)的中层就纷纷告退,现在几乎一个都不剩了。“我们感觉与华为的文化格格不入。”一位离职的外方经理表示。

  从目前来看,华为成立的几家合资公司的经营状况都不太如人意。显然,华为对于别的企业文化还缺乏兼容和吸收能力。

  强调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习惯性的加班加点、上班时间不得做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公司所有计算机的外接端口都被封死,这些都是华为那有点令人窒息的狼性文化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华为的这种文化帮助华为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但是由于其过于刚性、缺乏包容性,也越来越不适应华为下一步发展的需要。很难说最近几年接连不断的员工自杀事件背后没有这种令人窒息的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

  “我们待在华为的时候,觉得华为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对的,觉得华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等我出来在别的公司工作了几年之后,才明白华为也有它的局限性。”一位从华为离职的老员工说道。

  实际上,华为内部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很想研究一下谷歌的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能够让员工自行其是,同时又获得如此之高的研发效率?”一位华为老员工非常困惑地问。

  

    持续变革力

  为什么IBM、通用电气、沃尔玛、可口可乐、诺基亚这些顶级企业能够不受行业变化、地域限制、技术变革的制约,永远处于领跑的位置?

  已经将近百岁的IBM,从最初生产打孔机,到后来开始做硬盘,再到大型主机、个人电脑,最后转型服务,经历了如此之多的行业和领域,却能够始终屹立不倒。在1992年的时候,IBM也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当年出现了高达5.6亿美元的亏损。当新任CEO郭士纳上任之后,他并没有遵循华尔街的叫嚣将IBM分拆成几家公司,而是看到了未来整个信息产业将会从单一技术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为此,IBM果断地实行了战略转型,卖掉了自己亲手缔造的PC业务,成长为全球最大的IT服务业巨头。彭明盛接任CEO之后,又审时度势,将IBM从一家机构臃肿的跨国公司转变成了能够在全球灵活配置资源的全球整合企业(GIE)。

  这种持续的战略变革能力不是靠企业家的伟大思想就可以建立的。IBM过去10多年来的多次变革,不仅仅是因为CEO的高瞻远瞩,更因为这几个CEO改造了企业基因,让这个企业具备一个支持持续变革的构架、系统和文化,这样才可以把最高层的变革思想转换为最终端员工的行为,让企业具备“指哪儿打哪儿”的持续变革能力。

  中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强执行力的文化,需要企业家的思想回到基本面,回到企业最基本的要素上。

  前不久,华为又在IBM的帮助下启动了领导力变革的咨询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华为的市场体系中开始试运行了。如今,身躯日渐庞大的华为也开始遭受到“大企业病”的侵袭,这也使得华为总裁任正非忧心忡忡。在一次会议上,他举了二战期间的莫斯科保卫战为例:当时苏军的中层军官们眼巴巴地盯着莫斯科的指示,迟迟不敢自主决策,以至于被战术灵活多变的德军分割包围。如果不是苏联的严寒迟滞了德军的进攻,没准莫斯科都已经被德军占领,二战的结局也就乾坤倒转了。通过这个例子,任正非告诫华为的中层要打消顾虑,大胆决策。

  这次变革的背景是这些年来,华为一直都在尝试从制造向服务转型,从单纯的电信设备商向全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困难重重——2007年,华为苦心经营多年的业务和软件产品线在华为总体营收中仍然只占到了12%的比例,来自电信运营商之外的收入更是微乎其微。

  从表面来看华为的问题出在中层,而实际上问题恰恰是在高层。多年来,华{nextpage}为是一个非常依赖“英雄”的企业,任正非对华为的牵引力量之强在中国企业无出其右,而其牵引的效果到目前为止也令人钦佩不已。

  但这带来的问题是,“英雄”的牵引力如果太依赖于直接传导而不是一个有效、弹性的变革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就会窒息了体系的持续变革基因。就像任正非所举的例子一样,当年苏军之所以等待命令,是因为斯大林的铁腕风格所决定的。要改变这个局面,华为必须从高层开始变革,否则,随着领导人的张力衰减,已经是一艘巨轮的华为调转方向就会越来越难。

  希望再过10年,中国企业能够不仅仅只是学习IBM、学习通用电气,还能够总结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而这也是建立在他们完成了数次战略变革的基础之上。最终摆脱“术”的层次,达到“道”的级别。

  

    行业领导力

  今年2月,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大企业大而不强,除个别企业外,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大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的竞争力差距明显。该报告发现,中国大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资本收益率(ROE)明显低于国际大企业的平均水平。

  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还不具备行业领导能力,也就是制定行业规则的能力。

  行业规则是什么?首先是技术创新的能力。作为拥有最多专利的中国企业,华为也是全球拥有3G主流标准WCDMA专利最多的几家公司之一。同时,华为也是最舍得在研发上投入的中国企业,每年都将10%以上的营收投入到研发当中。

  即使是这样,华为也还不具备行业领头羊的能力。经过了20多年的研发,华为仍然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预研部部长舒骏深有感触地说,“英特尔已经在研究5~10年后的技术了,而华为还只能看到3年内的技术。”

  这就意味着,当大的技术变革出现的时候,处于跟随者地位的华为就必须小心翼翼地选择好方向,一旦出现偏差,后果不堪设想。几年前思科的一位高层曾经嘲讽地说:“如果思科停止了新技术的研发,华为就会找不着方向。”话虽然逆耳,但一定程度上却道出了客观事实。

  但中国这些千亿级企业需要提防的也恰恰是唯技术论的“创新陷阱”。比如经过多年的研发,海尔已经成功地将冰箱的日耗电量从1.2度降到了0.3度,达到了国际能耗的A+标准,海尔还研发出了不用洗衣粉的环保双动力洗衣机等独有的创新产品。但是这些创新技术能否对自身的业务形成决定性的拉动,自己的创新能否成为行业内的规则,这并不是技术本身就可以实现的。

  行业领导能力的欠缺使得最优秀的中国企业也只是跟随者,在行业趋势相对稳定的阶段,他们往往能够借助更低的成本和更贴近客户的优势迎头赶上,甚至把国际巨头们打得找不着北。但是,一旦行业趋势发生巨变,他们很快又会陷入全面落后的悲惨境地,因为游戏规则已经被跨国公司重写。例如,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彩电还是在手机行业都曾经取得过压倒国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但是当彩电从CRT转向平板、手机从单纯的通话功能转向更加复杂系统的时候,中国企业又都集体掉队了。

  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即便是千亿级企业仍旧处在“更好地跟随规则”阶段,他们再进一步去寻求行业领导者的地位,需要的是把创新——从技术到商业模式——完全抓在自己手中,更需要对行业的前瞻判断,找到自己超车的时机。

  曾经濒临死亡的苹果公司,如今的市值已经超过如日中天的谷歌公司,这背后是苹果公司以对一些并不具备绝对技术高度的技术,以创新产品的方式打包,然后同时通过互联网构建新商业模式,最终颠覆了传统的手机、PC甚至电子消费品的概念。

  同时,诺基亚公司也看到了手机产业的未来趋势,率先在手机产品之外开始通过收购方式来构建“内容平台”,抢占未来行业的制高点。这两家企业的历史轨迹,是对建立行业领导力的最好诠释。

 

住进上海南京路的新世界笠笙大酒店(Radisson)时,服务员说查到了我曾经多次入住这个酒店的记录,我面露惊讶,说我怎么不记得。服务员说,大概是因为是很久以前住过的。于是优惠了一下,把朋友帮我定的标准房间升级为豪华套房。这是南京路上和人民公园旁边的五星级酒店,标准房间的价钱就高达1500元一晚,豪华套房就可想而知了。住进去后,我常常为了找自己一双鞋子而在几个房间奔波,洗澡和厕所都得转几个弯。我躺在床上想了一下,最后认定一定是服务员搞错了,我在记忆中搜索不到曾经住过这间酒店的任何蛛丝马迹。当然,不排除我的记忆出了问题,可是,记忆可能出问题,历史却无法改变,因为我不可能在“很久以前”就有条件住进这间五星级的豪华酒店,“很久以前”,我的历史是一穷二白的。
 
套房的窗户装进了整个人民公园,绿树成荫的公园被一圈高耸入云的建筑物环抱其中,从楼上看下去,有如盆景般精致,如诗如画。虽然我还是记不起曾经在这里凭窗眺望过,然而,眼前的景物却勾起了我的回忆。
 
就在这间五星级酒店旁边有一栋古色古香的金门大酒店。记得在1983年我刚刚进复旦大学读书时,曾经来过这里。当时我们还没有真正见到过“妓女”是什么样子的,有人说,金门大酒店门口就有妓女,为了感受旧社会的东西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我们同学决定结伴前往。那天我们搭公车来到金门大酒店门前,那晚遭遇到妓女没有我记不太清了,但让我始终无法忘怀的是,那个酒店我们是进不去的,需要护照或者住房证。而我们是中国大陆人——和穷人几乎同义的,自然无法登堂入室。
 
这次在南京路散步时,我要很小心才能找到一点过去的记忆,这也难怪,别说我试图回忆起二三十年前的景物,就是连上海人,听说一年不进城,都会迷路,又会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突然挡住去路。不过,南京路上有一家酒店还在,虽然已经关门停业了,但那饱经风雨的老招牌还依然挂在那里,吸引游客们咔嚓、咔嚓地照个不停。我在这间叫“和平饭店”的酒店门前逗留了一会,想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进去的情景。当时一位叫田中的日本留学生请我进去吃饭,我们两人在大堂的对面餐厅一人要了一碗四川面条。结帐的时候,我赫然发现那碗勉强把我的胃填了三分之一的面条的价格是38元,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当时我每月的生活费相当于父亲一个月的工资:80元。
 
好了,我想说什么?我想说,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中国人,无论处于什么阶层,都从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实利和好处。在上海的几天我突然开始怀旧,可能和我两天后就要前往北京参加的一个会议有关。会议是由天则经济研究所和广东省人文学会联合举办的“市场化三十年论坛”,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集中了国内最多经济学家的一个会议。
 
我一向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家不那么感兴趣,但这不说明我就对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视而不见。当我在网络上写文章谈政治、谈民主、谈人权的时候,经常有网友严厉地指责我,你难道看不见我们取得的经济进步吗?
 
我当然看得见,不但看得见,而且我本人可能就属于改革三十年得益最大的那群人。我也许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理论水平,有哪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但我更多地是根据我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亲身经历的来写作。这样的优点是更接近现实和我的读者,缺点是没有系统的理论,有时甚至以偏概全。我知道自己的弱点。但由于自己学识的局限和精力的牵扯,我一直无法系统学习以便提高自己。
 
曾经和比我年轻的读者聊天,当我说到我在2005年开始接触到自由主义理论,随后又认识了中国一些主要的自由主义领军人物的时候,他们以为我把年代说错了,因为他们都比我早五到十几年就已经接触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且还系统阅读了一些专著。看着目瞪口呆的年轻读者,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很惭愧,但这是事实。和很多朋友相比,我是一位后知后觉者。如果我身上有所不同,那是我呆过的地方和走过的路造就的,当然,还得加上一个还没有被完全扭曲、嫉恶如仇、从善如流的灵魂。
 
不过这些显然不够,从2006年开始,我停止坚持了近十年的阅读文学作品(小说)的习惯,开始在冯崇义博士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一些自由主义理论。这对到处奔波,经常在某个酒店醒来时突然想不起自己在哪一个半球和国家的我,真有些不容易。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有很多大型的反思改革开放、展望未来的学术会议,我能够参加由天则经济研究所和广东省人文学会的“市场化三十年论坛”,对于我来说,完完全全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这不是谦虚的话,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理论界有什么会议值得我去“完完全全”地学习,但过两天在北京参加的这个会议例外。
 
在这个会议上,我将近距离接触一些熟悉的经济学家,那么我最想向他们请教什么问题呢?我想应该有这些问题:中国过去三十年的进步仅仅是经济改革吗?三十年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三十年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个动力还有活力、还可以在未来推动中国的经济继续发展吗?现在到了一个拐点?能否拐过去?拐过去又是一条什么路?在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否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发展是硬道理,那么人权是不是硬道理?什么是硬道理?……(我的读者也可以在这篇文章后面提一些问题,我将找机会代大家向一些经济学家请教)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既然要完完全全当一次学生,就要敢于不耻上问和不耻下问。我也将利用这个机会,恶补一下经济方面的理论知识。
 
也许因为要参加这个会议的缘故,在上海这几天,我心里就不太平静。特别是当我透过酒店的窗户看到外面仿佛一幅画卷的景色时,我心里充塞了对过去三十年的回忆和对未来三十的幻想。我总觉得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有一些断层,而连接这断层的东西,却在我所处的当下,寻找不到。
 

 
就在我站在窗户前沉思的时候,电视里传来熟悉的演讲声,那是四十年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金博士的演讲:I have a dream! (我有一个梦),原来今天正好是金博士演讲的四十周年纪念日!电视上在播送完金博士演讲的黑白片段后,随即出现了来自美国的现场直播: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黑人奥巴马向聚会的支持者挥手致意,在他的支持者中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
 
金博士的那个梦不但实现了,而且现实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当时的梦想。他当时只不过是想消除种族歧视,只不过幻想黑人的孩子能够和白人小孩一起坐车、读书、玩耍而已,即使如金博士这种牵引历史的伟人,也绝对没有预测到,短短的四十年,一个黑人总统候选人登上历史舞台,台下是成千上万的白人、黑人和亚洲人……
 
我感叹不已,感动中夹杂的却是伤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美国人权四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十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完成了西方用{nextpage}了更多时间才完成的经济奇迹。看到窗户外那些高耸的大厦,我想起《V字仇杀队》里的一句话:这个国家不需要高楼大厦,需要的是理想。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中国几千年试图实现的梦想,然而,当梦想成真的时候,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失去了信仰和理想的国度。过去三十年中国的GDP发展迅速,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人均GDP上,我们仍然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展国家。有一个事实不能忽视,那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GDP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至少和当时诸国不相上下,比现在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要高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冲出怪圈。
 
我在想,如果一些利益集团劫持了改革开放,使得相当大一部分在经济上得到改革开放好处的民众也对改革开放产生仇视心理,如果我们在观念、信念和理想上不与时俱进,我们会不会在某一个拐点翻车,突然回到起点?就像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那样?
 
和上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相比,去过欧美的人士应该发现,无论是纽约、华盛顿,还是柏林、伦敦,过去几十年的新大楼并不多,根本无法和中国大陆的任何一个大城市相比。然而,他们并没有停止进步,这种进步不但是GDP,更重要的是在人的心里。四十年前的美国,黑人和亚洲人甚至连“人”的地位都没有取得,今天,奴隶的后代准备竞选总统,统领西方第一强国走向未来。
 
这件事也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普世价值。不是有人说普世价值——包括人权,人人平等和自由等这些价值观——是西方的,是美国的?那么请你翻一下中国的宪法,早在四十年前,这些价值观都在我们的各种文件里了,至少1949年后我们的各民族是平等的;可是再看一下美国,仅仅在四十年前,黑人和我们华人都是受到严重歧视的。——如果我们要追究下去,有些普世价值应该是我们比美国推行得还早、还彻底(马克思的有些价值观本身也是普世价值的)。那些被我们今天指责为美国的普世价值根本不成立。只是,美国利用过去四十年,不但赶上了我们,还把我们抛弃在了后面。当今天曾经的奴隶——美国黑人竟然能够参选总统的时候,我们的农民兄弟至今还被户口定为二等公民。
 
财富可以得而复失——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种事周而复始,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不是没有富裕过,但至今还是世界上最穷的;中国不是没有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翁,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富翁能够富过一个朝代的寿命,而大多大富翁在社会变革和改朝换代时都面临家破人亡、人头落地的命运。
 
如果集权制度以及逆世界潮流,例如违反普世价值的社会制度能够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话,我想,专制和不民主制度的历史最悠久的中国一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事实是,中国人民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平均最穷困的族群之一。
 
如果不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或者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还能够保持未来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如果一旦接受了普世价值经济发展就会慢下来;如果中国人民就此达成协议——宁愿继续享受经济增长也不愿意冒险进一步改革的话,我想,大家都应该无话可说。
 
有人说,中国现在处于最好的阶段,所以不想再提继续改革开放了,更不想提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我首先提醒大家,现在中国之所以处于最好的阶段,正是因为三十年前的那场政治改革(从一个人的死到四个人的锒铛入狱开始)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其次,我还想提醒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民众也许失去了改革的愿望,但知识分子和统治者必须认识到,有些改革,最好是在处于高潮的时候开始,否则,一旦开始走下坡路的话,也许你想改革也来不及了!
 
这些都是我站在南京路上酒店的窗户后面,面对着早已经媲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的大上海时的思考,我想,不知道两天后见到中国最牛的经济学家们时,我是否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理论指引,为我这个学生解惑。
 
期待中!

若干年来,世界政治的板块架构就一直在改变,到8月8日,这种改变的程度变得很明白。在北京,中国举办令人惊讶的、世界大国的亮相派对。与此同时,在4000英里之外,俄罗斯入侵邻国格鲁吉亚,高声地、清楚地表明大家再也不能不重视它了。

俄罗斯回来了。中国崛起了。突然间,美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了。

在未来,这三个大国会如何互动?这对全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

目前崛起的全球架构跟冷战很不同。冷战是两个世界观相冲突的大国之间的竞争,核心是代价非常高昂的、高风险的核武器竞赛。而正在崛起中的框架将很可能以这三个大国,以及欧洲、日本、印度和巴西四国为锚。在当今更加全球化的世界里,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大大减少;经济和软实力的重要性则大大提高。

这是一个好消息:世界大国的利益盘根错节。中国和日本持有大量美国债券;俄罗斯给欧洲提供能源;市场、投资和生产系统超越国界相互交叉。

这种相互依赖性让它们之间开战的可能性减少。对整个体系而言,一场战争将是毁灭性的,对美国而言尤其如此,美国的军事战线延伸过长,而经济非常依赖海外石油和贷款。

从格鲁吉亚危机一开始,布什总统就承认这些事实。他明智地避免做任何可能导致与俄罗斯开战的事情。对很多美国人而言,那种做法可能并不“正确”。但格鲁吉亚肯定不是无可指摘的。如今华盛顿应该为一个可以保护格鲁吉亚国土又可以保护少数民族权益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大范围的去军事化)努力。

但我们对格鲁吉亚的强烈关注不应该转移美国的注意力,美国应该努力思考如何与俄罗斯和中国以及其他政府合作解决更大的全球挑战:核扩散(特别是在伊朗),跨国暴力伊斯兰主义以及气候变化,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持续挑战就更不用说了。

当新的三大国在这些问题上共同努力,每个国家都会带来独特的优势、弱点以及国家愿望。

美国长期以来是经济强国,在创造与维持目前的世界制度方面的作用突出,它是人权、自由和民主政府的倡导者。很多美国人仍然认为美国是“地球上最后的最佳的希望。”(这是林肯的话。)

俄罗斯脱胎自一个共产主义帝国,它已经找到新的内部平衡(能源财富助它一臂之力),并重塑国家自豪感。对很多俄罗斯人而言,九十年代是社会动荡并遭受外国人羞辱的时代。如今他们的主要推动力就是一句痛苦的自我主张:不要再不重视我们了!

而中国是悄然崛起的庞然大物。尽管在国内采用压制性政策,但北京对外通常较为柔软,倚重建设经济和文化联系而不是军事扩张。很多中国人感到自豪,认为他们的统治者让他们的国家摆脱军阀混战、贫穷、外国欺凌,并取得目前的强大地位。他们意识到这是通过与其他世界大国的接触而不是公开对峙实现的,而且这种趋势看来会持续下去。

联合国是否强大、灵活到足以举办如今需要举办的、那种三国之间的、同时又包括世界其他民众的环球讨论?我相信可以,尽管三大国的决策者还将需要找更安静的、远离公众焦点的地方集体讨论不同的选项,探究另一方的反应,并建立体面的工作关系。

联合国安理会将是一个制定持久的格鲁吉亚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论坛。美国和俄罗斯都有否决票,因此焦点需要放在讨论两国政府以及格鲁吉亚民众可以容忍的共识文件。共识也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工作规则。这个囊括56个国家的组织也很可能在催生和监督格鲁吉亚和平协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俄罗斯领袖会不会很在意俄罗斯是否被踢出G8或者是否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我持怀疑态度。但他们和我们其他人应该深入关注寻找一种方式,在处理当今全球议程的所有问题的同时,同时不卷入一场会对所有人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的战争。

 

很幸运的求到了开幕式门票,8号下午2点出发,回到家是9号凌晨2点,整整12个小时。镌刻在心的12个小时。
  
  期间有太多的感动,回来的路上被拦住接受采访。
  
  问:最难忘的一幕。
  答:李宁飞在云端点燃主火炬。
  
  问:说一句对北京奥运祝福的话。
  答:我爱你,中国。(还有,其实心里一直想说的:志愿者,你们辛苦了。)(好像都文不对题)
  
  回到家正好赶上开幕式的重播,无语。剪切太碎了,只能说,转播导演就是王昭君碰上的那个画师,你该不是老谋子的仇家派来整他的吧。虽然他不是恶意的,但好端端一场盛宴啊,唉。
  现场看的时候,就对体育场上大屏幕的镜头很无奈,太多的近景了,无法展示恢宏得令人乍舌的场面,当时还以为导播可能觉得现场没法看见细节特意安排的,没想到电视直播也如此。
  
  
  一、两个最牛的创意。
  
  1、中国卷。画卷、竹简、火炬台都是中国卷。慢慢打开,延绵不绝,娓娓道来,没有尽头。五千年的历史,中国元素在卷上一一展现。有哪种文明从古至今从不间断,展开的是已有的辉煌、今日的精彩,还没打开的是今日的灿烂。
  
  2、画布。从开始舞者描绘的水墨山水,到儿童描绘的青山绿水、笑脸朝阳,到最后所有运动员踩出的五彩大地。斑斓的世界是前人奠下、今人不断描绘,充满友爱和希望的。
  
  
  二、三个完美的道具。
  
  1、场中央的LCD大屏幕。表演的主舞台,充分利用了高科技,飞翔的五环,画卷,竹简、活字印刷都完美的再现。
  
  2、鸟巢的碗边。空中的大屏幕,百鸟飞翔,和平鸽,蓝鲸,主火炬的点燃,无论配角、主角都发挥得很出色。
  
  3、主火炬塔。中国卷的再现,其实老早就猜到主火炬塔藏在那个鸟巢顶的大棚里,所以演出的时候总是不忘往那个方向看,希望偷看到它现身的过程,但是,还是错过了,更没想到它竟然是祥云火炬的放大版,而且竟然这么的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三、几个亮点。
  
  亮点实在太多了,就从现场观众最热烈地几次掌声来谈谈吧。
  
  1、正式开场前,杨澜、黄宏等就教大家如何互动,我们手中发的彩灯、电筒、拨拉鼓,也成了开幕式的美丽背景。
  正式开场前,观众都打开了手里的彩灯或者电筒,美仑美奂,仿佛都能点亮成焰火。
  
  2、倒计时。开节目单的时候,还以为像当年香港回归一样,对着大屏幕高喊,54321。没想到居然是那么震撼的场面,所有人的心脏都伴随着光电中阿拉伯数字和汉字跳动。
  
  3、脚印焰火,太绝了,中轴线上29个奔向鸟巢的脚印。我比较土,刚开始没看出来是脚印,还以为是拍摄角度的问题,把一个个圆圈拍歪了...
  
  4、飞翔的五环。雅典的水中燃放五环让人印象深刻,这次的也非常不赖,肯定能载入奥林匹克史。
  
  5、长城变桃花。灰色长城上突然长出红艳的桃花,春色无边阿,呵呵。
  
  6、太极。壮阔阿,特别是太极图飞旋的时候,不知道韩国人怎么想。
  
  7、笑脸伞。特别是一朵一朵的笑脸依次绽放,那个视觉冲击阿。
  
  8、红色的龙柱升起。
  
  9、和平鸽和袖珍鸟巢。
  
  10、地球。蓝色的大球升起变成地球的时候。
  
  ......太多了
  
  
  四、一些花絮。
  
  1、热场表演时的冒泡。朝鲜族歌舞时,领舞的mm一把扇子飞了,大家踩来踩去,长白祥云最中间变成了一轮弯月;另一个藏族哥们更牛,哈达掉了,他倒是挺机灵,扯着左右两个哥们的各一半哈达给观众献礼,最后三人拉拉扯扯一起下去了。
  
  2、运动员进场时掌声。掌声热烈程度排名:中国>>中华台北>=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古巴、伊朗、伊拉克>=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还是挺有心的,都手拿两面国旗,进场前我还在捉摸观众会不会喝倒彩,呵呵,大家都欢呼了,不愧天朝大国阿,可日本后面就是中华台北,热烈程度差几个档次阿,当时太感动了,毕竟是血肉同胞阿,我估计台北代表团自己都没想到。不得不提法国和韩国,基本上跟没听到一样,特别是韩国,先入场后不久,他们的同胞朝鲜代表队入场的时候,得到了不一样的欢呼,对比阿对比,社会主义哥们就是不一样,但是同样的社会主义兄弟越南,大家也没反应,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3、现场的运动员。运动员入场实在太长了,鸟巢那么热,他们还裹着西服...我也热,拿着望远镜到处乱看,场上的花絮实在太多了,有的脱了衣服躺地上睡觉,有的泡妞,有的照相,有个日本mm好像看上了个巴西gg,想过去搭讪,结果被志愿者拦住不然过去,还有个志愿者跳迎宾舞,热情十足,但是节奏感让人喷饭,他的手、脚完全不同的节奏。
  
  4、最能闹腾的代表队。首推西班牙,一支队伍拉了快200米,跟耍龙一样,干什么的都有,有个mm只要看见人朝她挥手,她就奔过去又舞又跳,呵呵。美国代表团也很壮观,差点把跑道占了一圈,也是跟耍龙一样。
  
  
  五、几个没看懂的地方
  
  1、京剧。在上下节目主题都很突出也很顺畅的时候出现,周围还围了几圈花果山的孩儿们,只能猜测是为了换场的需要。
  
  2、弹钢琴的小女孩。刚开始是调皮的捣乱,后来无奈的坐一边,不会是反应中国的应试教育吧。
  
  
  六、不满意的几个地方。
  
  1、没发扇子。鸟巢实在太热了,其间我就喝了两瓶水。朋友们都发来短信问候,我说快成馒头了,其实,应该是包子才对,我的心里像城隍庙小笼包一样美。
  
  2、音乐。满巢都是松下的音响,但是音乐乏善可陈。也许是之前吹捧的报道看多了,也许是中午胡哥宴请万国酋长时的迎宾曲太赞了,让我对本次开幕式的音乐无比期待,我很失望,根本就没有能记得住的。60分吧,至少不是婚礼上放了丧曲。
  另外,主题歌,见仁见智吧,单拿出来,它不是让人惊艳的佳作,但是很应景,特别是在主火炬点燃前的一刻,作为背景音乐,它让人感动。
  
  3、大屏幕的剪切。前面已经说过了。
  
  
  七、特别感谢。
  
  1、演职人员。现场调度很赞,节目连接很顺畅,干净利落。令人震撼的活字印刷,都以为是电脑调度,但是字模里的演员突然蹦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一定是子弟兵阿。
  
  2、志愿者。从安检、引导、现场调度、表演到清场,我熬了12个小时,最后回家打不到车又渴又饿的时候都一肚子火,这些孩子承受的比这个多得多,举个例子,运动员入场时场上的志愿者,在那么热的环境里不停的手舞足蹈了2个多小时,感谢他们。
  
  
  非常幸运的见证了这场盛宴,我很享受,也很震撼。
  
  最后说一句祝福北京奥运的话吧。
  
  我爱你,中国。
  
     
  
  相关链接 

      北京奥运开幕式红衣女孩照片
  
  在德国看过开幕式之后 {nextpage}
  
  在英国看开幕式
  
  亲临现场者:点火极其精彩!!
  
  观BBC直播北京奥运开幕式有感

按日期快速浏览: 6日 | 7日 | 8日 | 9日 | 10日 | 11日 | 12日 | 13日 | 14日 | 15日 | 16日 | 17日 | 18日 | 19日 | 20日 | 21日 | 22日 | 23日 | 24日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大名单7月28正式发布,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十三天,这份名单刷新了多项国人参奥的历史纪录。
  
  规模创历届之最。一千零九十九人的代表团中,运动员六百三十九名。在一些集体球类项目和个别单项上,东道主直接获取资格,使得中国军团再次刷新了运动员人数、代表团规模的纪录。
  
  参加赛项最全。中国运动员将参加北京奥运会全部二十八个大项、三十八个分项的争夺。首次实现全国三十一个省市区和行业体协都有运动员参加,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参赛”。
  
  参加奥运会最多的“七朝元老”。从一九八四年中国第一次派出大型代表团参奥以来,连续参加七届奥运会的元老级人物共有四位:为中国射落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现任自行车击剑中心副主任的许海峰,体操中心主任高健,国家步手枪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举重摔跤柔道中心主任马文广。此外,现役运动员中跳水队的郭晶晶、射击队的谭宗亮和男子篮球队的李楠均为第四次入选奥运阵容。
  
  新人人数最多。代表团中四百六十九人为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初生牛犊”,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三点四。北京奥运将成为他们崭露头角、绽放光彩的舞台。
  
  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当属马术队四十五岁“高龄”的黄祖平。五年前,他作为爱好者自费赴德国学习马术,很快成为德国“马首”--奥运四金得主鲁德格的第一个中国徒弟。今年,他正式注册西藏马术队,将代表中国首度踏上奥运马术赛场。
  
  年龄最小的奥运选手。主攻女子五十米自由泳的李哲思,一九九五年出生,十二岁便凭借城运会双冠王的骄人战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八月七日,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正好是她的十三岁生日。
  
  身材最高的选手,非“小巨人”姚明莫属。两米二六的“海拔”,使他走到哪里都是眼球焦点。
  
  最“袖珍”的运动员,要算是身高一米三七的体操小丫邓琳琳。“小邓子”曾在今年的队内测试赛中力压众老将勇登全能第一,期待这位娇小的“比赛型选手”能在奥运赛场有所斩获。
  
  身价最高的运动员。姚明在男选手中独领风骚,估计年收入超过两千六百万美元。女选手里郭晶晶一枝独秀,预计年收入超过一千五百万人民币。
  
  参赛人数最多的单项。刘翔领军的中国田径队有七十七名运动员出征,将通过男子一百一十米栏、竞走、长跑和女子链球等项目实现两枚奖牌的目标。
  
  参赛人数最少的单项。中国铁人三项队派出一男二女三名选手参赛,第二次出征奥运会的邢琳有望刷新中国女铁人的奥运最佳战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由于众所周知的体制性障碍和问题,中国的贫富不均已经开始日渐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并影响到了社会稳定,更由于目前国际国内各种油价粮价等基础性物价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进一步严重,整体上国人工资增长的速度远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而局部性工资的上涨又进一步刺激了通货膨胀,形成了一定的恶性循环,得鉴于目前高涨的物价,显然工资增长已经成为了公众最迫切的期盼。而最近广州市公布的准备实施所谓的“职工工资倍增计划”无疑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眼球,同时也引发了相当的争论和质疑。

  据媒体报道,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广州市将着力建立健全劳动报酬的公平合理分配制度,并全面落实工资倍增计划,从2008年起力争全市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2年左右,实现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2000年番两番的目标。

  初一看,无疑这是一个极其诱人的目标,也符合当前民众的期盼,着实是一件大好事,但大家仔细分析一下,在目前的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职工就业性质的巨大差异来看,由政府主导的所谓年增长12%的目标实在有点牵强附会,对绝大多数职工来讲,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或画饼充饥,甚至只会进一步加速社会的贫富分化,并引发进一步的社会矛盾。人们会质疑,政府要怎么来真正通过引导,使大多数分布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群众真正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通过何种手段使目前尖锐的因为贫富不均而带来的社会矛盾得到化解?否则所谓工资倍增计划得益的无非本来就收入高启的政府职员和国企职工,绝大多数在私营和民营企业或自身就业的职工根本就与政府这一政策完全绝缘,所谓年增长12%的工资倍增计划,最终只是一场空,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矛盾,看来一件好事也许结果会截然相反,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利民的工资倍增计划会引发众多网民质疑的根本原因。

  我不想说广州市政府这项得民的工资倍增计划的出发点有什么问题,毕竟当前不断高涨的物价已经让人们感受到空前压力的同时,开始有了明显的怨声载道,是不是能切实通过增加职工收入来缓解因为通货膨胀而带来的社会矛盾,显然已经成了当务之急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期待,关键是如何真正通过政府的努力,让绝大多数职工、无论在什么性质的企业的职工,都能获益,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我们说为什么工资倍增计划会引发更深的社会矛盾,会加大目前已经过于严重的贫富不均,道理很简单,大多数就业的职工并不在工资倍增计划能调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应该弄明白,第一,过去的数字并非是政府计划出来的,就算是今后,难道政府就可以计划出来吗?市场因素才是最根本的;其次,目前存在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外企和私营公司,绝大多数职工也在此类企业中就业,且人数远远高于在国企和政府部门的就业人数,政府能调控的只可能是国企和公务员,这少数的职工本来就已经工资高启,是目前贫富不均的矛盾根源,如果通过所谓的“工资倍增计划”只是让本来就高收入的群体工资更加上涨,那无异于加速贫富分化,加速社会的不稳定,也许效果与政府所期盼的适得其反;这里最大的疑问就是,难道政府有权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那些外企或私企工资年增长12%?显然不可能,分析来看,即使工资倍增计划能得到彻底的实施,如果不能惠及绝大多数职工,那实施起来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可以肯定那些垄断国企和政府的公务员们会举双手赞成,利益所在,也毫不奇怪,谁又会不希望工资年增长12%呢?

  政府目前强烈期望通过增加所有职工的年收入来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其实能做的除了一些强制性政策或引导外,其实首先应该做的是增强那些在外企或私企工作的一线职工在劳资谈判中的地位,增强他们的的维/权力量,真正放权给工会组织,只有当职工能平等的与资方进行谈判时,所谓的工资倍增计划才会有现实意义,否则岂不是缘木求鱼。目前绝大多数并不在政府或国企就业的职工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又如何能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争取自己应该有的工资增长权力呢?

  有职工就嘲笑说,虽然政府可以制定一个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政府怎么能有权力要求外企或民营企业涨工资呢?其标准和增工资的幅度又由谁说了算呢?说来说去,所谓的“工资倍增计划”只不过是少数职工的盛宴,只不过是加速社会贫富分化的助推剂,而其它职工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也只能望洋兴叹。

  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政策,如何真正考虑绝大多数职工的现实利益,真正让大多数职工获得经济增长的成果,才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不怀疑“工资榈增计划”的出发点是极其善意的行政,但怀疑其实施结果适得其反。同时我们期待真正的全民“工资倍增计划”能在全国得到实施。

http://mogewen3761.blog.163.com/blog/static/767184200861194647158/?fromTodayFocus

日本是一个很善于用高新技术来达到废物回收再造的国家——应该说是全球废品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废旧手机回收再利用,是一个现代社会无法逃避的问题。而日本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再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国内正在兴起“废旧手机采矿业”。据悉,使用现代科技从1吨废旧手机中,可提取到至少150克黄金,而每吨金矿石则只能提取到5克,相差了有30倍之多。

  日本横滨金属有限公司通过研究表明,从一吨废弃手机中,除了能提取到150克黄金之外,至少还能提取到100公斤的铜,以及3公斤的银。

  如果黄金按按200元/克来算,就是30000元。

  白银按3400元/公斤来算,3公斤价值10000元以上。

  而100公斤铜若按市场价来算,也在6000元以上。

  三样主要金属,再加上其它金属,总价值应该近5万。

  如果把这50000元钱再平均一下,50000/1000,就是五十块钱每公斤。

  据称,日本“生态系统”回收公司每个月出产200~300公斤的金条,纯度可高99.99%,价值590万到880万美元,相当于一座小型金矿的产量——这还没算上其它金属的价值。

  日本的电子制造业水平应该说是全世界最高的,而正是日本自然资源稀缺的“先天条件”,“逼”着日本企业去大力发展电子产品回收技术。

  不过,虽然废旧手机回收技术如此发达,但在日本回收手机并不容易。许多人因为担心个人资料泄露,并不太愿意把废旧手机交给回收站。所以,虽然日本手机普及率极高,平均每个人两年零八个月就会更换一次手机,但其中只有10%~20%的手机被回收。资料显示,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日本仅回收558吨废弃手机。正因为如此,那些搞电子产品回收重新利用的日本企业,尽管生意头脑很发达,但也只得屁颠屁颠从新加坡、印尼等地方往家里拉废旧集成电路板。

  手机回收过程:把可以直接重新利用的配件拆下来,直接卖钱(这部分钱甚至比金属回收更多)。然后把残片手工拆分,再浸入化学物品中以除去不需要的金属杂质,经过提取、熔化等工序后,铸成金条等金属成品,最后卖给电子制造商、珠宝商等。当然,手机只是这种工厂的货源之一,真正大头的还是电脑破旧电脑主机板这类的东西——回收价更便宜。

  评点:日本岛国的废品回收再利用产业之所以发达,主要是因为其本土资源的稀缺——严重的资源及地缘危机感,使得他们不得不“往死里想办法”。这,也正是日本企业之所以强大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咱们国家的这一行业要落后许多——极少有企业家会去考虑资源枯竭、废物再利用的问题。

  为啥?无非是潜意识在作怪——中国地大物博,要啥有啥。

  非要等到山穷水尽时,一些大腹便便满嘴流油的中国商人才会明白过来——华夏神州纵横几万里,我们却已经没有了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