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终极励志 下的文章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前,富士公司为了从柯达公司手中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花了几百万美元,获得了此届奥运会135胶卷的指定产品资格。富士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柯达会采取反击行动,所以便高枕无忧地等待着奥运会的开幕。

    柯达发现,富士公司所谓的“独占性”仅有运动会举办的那两周时间和指定的体育场馆,在其他的时间和地点,富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柯达公司将宣传的重点放在了奥运会举办前那狂热的6个月中。柯达公司赞助了美国田径队和奥运会田径预选赛,聘用有可能夺冠的几个热门运动员为其大力宣传,并且使整个洛杉矶充满了柯达的出版物、电视片和张贴广告。待到夏季奥运会来临时,很多人甚至没有注意到富士公司,反以为是柯达赞助了这届奥运会。

    在获取奥运会指定产品资格一战中,柯达输给了富士,好在柯达能痛定思痛,尽管花费不少,但总算没有在奥运会的整体战役中彻底输给对手。

  我在一家外企做业务主管时,手下有两位业务员的业绩最为突出。

  其一是个浙江女孩。她能文会武,且善解人意、擅长公关,贼精。跑业务之前,她就列出准客户名单,并给每个准客户建立一个小档案,客户的简历、脾气性格、特长爱好一一记录在案。和客户接触时,她并不急着道明来意,而是和客户闲聊神侃,投其所好,爱足球的就和他聊足球,好书画的就和他侃书画,以子女为骄傲的就夸赞他的子女,总之是句句说到客户的心坎儿里,客户就对她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了这个交往基础,下次再去时,客户往往就摆出了友好的态度。此时如果了解到客户有什么难处,她必竭力为客户排忧解难,使客户在友好的基础上又添了几分感激。一来二去,大家就成了朋友。这时再“不经意”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就有些顺理成章了。堡垒一个个被她攻破,单子一份份给她签下,她理所当然地成了公司的金牌业务员。

  另一业绩突出的业务员和她截然相反,是一又憨又傻的陕西小伙子,还有几分口吃。当初招业务员时,老总本无意用他,岂料他天天往公司跑,一再表示自己喜欢这份工作,甚至说开始的一个月他可以不领工资。被他的执著所打动,老总破格录取了他。谁知培训结束进入实战后,他竟第一个签回了单子,接下来更是捷报频传。我仔细了解他的工作状况,除了勤奋执著,并无技巧可言。他每到一处,总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由于紧张,还常常词不达意。如遭到拒绝,他便红着脸告辞,但并不放弃,下次再去,仍然开门见山,仍然直奔主题,但表情和语气里都透出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儿。结果客户都觉得这小伙子一看就实诚,让人信赖。他报的价,也让人觉得不会有多大水分。而他的坚定执著,更能打动别人的心,使人终不忍再次拒绝,而心甘情愿地成全他。

  浙江女孩和陕西小伙,一个贼精,一个憨傻,不同的与人打交道方法,迥异的工作方式,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都站到了塔尖,成为优秀的业务员。可见为人处世,并无固定模式,重要的是真诚待人。

    有一位汽车推销员,刚开始卖车时,老板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29天过去了,他一部车也没有卖出去。最后一天,他起了个大早,到各个单位去推销,到了下班时间,还是没有人肯订他的车,老板准备收回他的车钥匙,请他明天不要来公司。这位推销员坚持说,还没有到晚上12点,我还有机会。

    于是,这位推销员坐在车里继续等。午夜时分,传来了敲门声。是一个卖锅的人,他看见车里有灯,想问问车主要不要买一口锅。推销员问,如果我买了你的锅,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卖锅者说,继续赶路,卖掉下一个。推销员继续问,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锅越卖越多,越卖越远,你该怎么办?卖锅者说,那就得考虑买部车,不过现在买不起……两人越聊越起劲儿,天亮时,这位卖锅者订了一部车,提货时间是5个月以后,订金是一口锅的钱。 
    
    因为有了这张订单,推销员被老板留下来了。他一边卖车,一边帮助卖锅者寻找市场,卖锅者生意越做越大,3个月以后,提前提走了一部送货用的车。推销员从说服卖锅者签下订单起,就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用户。15年间,这位推销员卖了一万多部汽车。 

    当你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时,请对自己说,我还有机会,并且坚信,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在北方的某个城市里,一家海洋馆开张了,50元一张的门票,令那些想去参观的人望而却步。海洋馆开馆一年,简直门可罗雀。

    最后,急于用钱的投资商以“跳楼价”把海洋馆脱手,洒泪回了南方。新主人入主海洋馆后,在电视和报纸上打广告,征求能使海洋馆起死回生的金点子。

    一天,一个女教师来到海洋馆,她对经理说她可以让海洋馆的生意好起来。

    按照她的做法,一个月后,来海洋馆参观的人天天爆满,这些人当中有三分之一是儿童,三分之二则是带着孩子的父母。三个月后,亏本的海洋馆开始盈利了。

    海洋馆打出的新广告内容很简单,只有12个字:儿童到海洋馆参观一律免费。

  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席卷全欧洲的金融风暴严重影响了德国的经济,哈德·塞柏德的建筑公司也受波及。由于危机的时间持续过长,不光是业务量锐减,更令哈德头疼的是公司那些闲置的大型设备。卖掉吧,不但卖不出好价,而且意味着彻底放弃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事业;不卖吧,不仅占空间,每天还要花去不少的维护费用。哈德一筹莫展。

  一天,哈德去看他的工地。为防止机器锈蚀,员工们每隔几天都要启动一下大型设备。看着一台往来奔突的大型挖掘机,哈德动了兴趣,就让师傅教他开机操作。

  不到一个上午,哈德已能熟练地操作挖掘机搬石运沙了。下机之后,哈德先前的郁闷心情一扫而光,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随之而生。

  哈德当即买下一座荒山,并从就近的河道中运来大量沙土。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一家别开生面的“工地游乐园”正式开张。以前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操纵起重机、压路机、翻斗车、铲土机、挖土机等大型机械,如今可以亲自驾驶,这种体验立即引发了市民的极大兴趣。一时间,哈德的乐园门庭若市。

  半年以后,哈德由建筑包工头变成身兼乐园老板等几家集团公司的CEO。他的资产也翻了两番。

  每一个人的玩兴与生俱来,和儿童一样,成人也有猎奇求新的强烈兴趣。及时转变观念,利用不改的童心赚成年人的钱,废物也就变成宝贝了。

  北极圈内,几乎长年处于严寒之中。由于那儿没有泥土和沙石,生活在那儿的爱斯基摩人只得将冰块切割成砖来建造房屋。冰屋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零下几度到十几度,比零下50度的屋外暖和多了。但是,屋内不能生火,否则冰屋便会融化。

  如果将冰箱卖给住在北极的居民,他们能接受吗?那岂不是和向赤道居民推销取暖器一样愚蠢?可是,一位叫沃特森的美国人办到了。

  旅行家沃特森曾经亲眼目睹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状态,在那里,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冰箱里。同行的一位朋友开玩笑说,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这里才不需要冰箱。沃特森想了想同伴的话,心中突然灵光一闪,他说:“我看未必。”他兴奋地向朋友说,他有办法将冰箱卖到这儿。朋友哈哈大笑,说他傻得可爱。

  沃特森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他先找到一位爱斯基摩人,向他演示冰箱的另一个作用:把自己带去的啤酒和矿泉水,以及爱斯基摩人刚刚捕获的猎物,一起放入冰箱。他将冰箱的温度调到摄氏4度。第二天,当他们打开冰箱时,那些东西都没有结冰。

  爱斯基摩人储存东西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食物随地一丢,因为不管东西放在哪里,都不用担心食物会变坏。做饭时点燃动物的皮毛或者皮内脂肪,在屋外架起大锅,烧一锅开水来解冻。

  现在,有了冰箱,就可以省略做饭前解冻食物的程序。爱斯基摩人笑了,欣然邀请同族人一起使用冰箱。

  沃特森的成功在于变换了思维方式:冰箱可以用来冷冻食物,也可以用来防止食物冷冻起来。

   一些高级经理人经常说,我不管过程,只管结果;不管战术,只管战略,其实,这种理论是经典谬论。

   先说“我不管过程,只管结果”。

    电视剧中的大人物,确实是只动动脑子、动动嘴巴,大框框一定,小框框不管。但你能和这些人相比吗?更何况这些大人物也并不是不管过程,只管结果。十大开国元帅中,经常到一线指挥打冲锋、夺山头的大有人在,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就连毛泽东在井冈山、在长征中,都是抓战术、抓过程的榜样。

   这种‘经典谬论”直接导致两个恶果:一是结果不好,二是“上下矛盾、互相内斗”。

   从第一级对第二级直到对第一线,都说只管结果,不管过程,那么第一线会怎样想?第一线嘴上不说,心里会想:都没有人管了,我干成啥样是啥样!

   结果必然不好。上司不满意,很生气,开始逐级发脾气。当脾气发到第一线时,第一线会怎样,肯定是怨气十足、怒火冲天。素质低一点的,马上跟你拍桌子;素质高一点的,表面不拍桌子,内心里却在骂娘,还互相通气、互相串联,把你孤立起来,谁也不理你。你会觉得员工越管越难管,越管越管不好。

   再说“我只管战略,不管战术”。

   这样的人,让你觉得眼前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问题是战术家谁来当?“战略家”的精彩理论是:战场上的将军,只是决定打不打、怎样打、让谁打、去打谁。至于能否打赢,那是前线指战员的事,将军不管,也没时间去管,没必要去管。

   听起来蛮对,想起来不对劲,干起来更不是那么一回事。

   请问,你那个企业,一年能定几个战略?你是不是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定战略?天天定战略,那就是天天没有战略。

   请问,你定一个战略能管多长时间?是一年,还是半年?是几个月,还是几天?没听说过战略是可以天天换的。

   请问,你每天真的都在研究战略吗?你当一个不管战术的战略家,合格吗?战略一旦确定,战术就是决定的因素!

 

这两天,开小吃店的老张很郁闷:小吃店开张不到两月,开始的红火场面就没有了,吃客明显得少了,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对门单位的人几乎都不来了,他们可是自己的主要客人!

老张开始从自身原因找起,他担心是城里人讲卫生,就仔细检查里里外外的卫生,碗和筷子都是消过毒的,卫生局都检查过的,自己还专门买了两个白大褂轮流穿,目的就是给别人留下一个讲卫生的印象。难道自己的手艺退步了?不会呀!自己在乡里就是响当当的厨师,包的饺子,蒸的包子,擀的面条……谁吃了不叫好!城里人也是人,他们尝不出好歹?开业之初,他们都夸我做得好,还相互请客,说自从我的小吃开了,早点比午餐还好吃了。做法是一样的做法,内容是一样的内容,难道这些城里人吃腻了?不可能呀,饭,能吃腻了!吃腻了,人还不快完了!价钱也绝对的公道,我都到别的小吃摊上考察了好几次了,一样的价钱,自己的分量不比他们少!对面的单位是好单位,他们都是有钱的主儿,每天一两块钱的早餐,他们在乎这!可,到底是咋回事?老张想得脑子疼。老伴责怪他:“死老头子,你真笨!找个对面的人问问不就成了!”

老张一拍脑袋,忙出去买包好烟,搬个凳子,瞅着对面……好久,他看到了年轻的小李走了出来。他赶紧凑上去递烟。小李好不容易听明白了老张的意思,他左顾右盼看了看后说,你的小吃确实好吃,大家心里都愿意在你这里吃。但是,你的经营方式不符合实际。你想呀,你现在实行的是吃了饭收钱,早晨单位的人在你这里吃饭,谁碰到谁,先吃完的不好意思,肯定要替后吃完的人付钱,时间长了,谁愿意心甘情愿地为别人买单?所以,你要先付钱后吃饭,大家就没有心理负担地来了,你的生意不就和以前一样了?

第二天,老张小吃店挂出了一张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地写道:本店小本经营,慨不欠账,先付钱后吃饭。好多人见了就笑:“这老张,谁还欠他小吃的账?!”以后,老张的小吃生意回到从前,红火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