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

    古往今来,中国就有句古话叫做糟糠妻不可弃。意思就是和男人一起吃过苦,受过累拼死拼活才有了好日期的女人,男人是不不应该抛弃的。男人不幸如果这样做了,那可是绝对没有良心的,要遭报应的。其行为人品也是着实让人鄙夷唾弃的。不过,时下,经过很多艰难险阻发达起来的男人热衷换妻的原因,除了一部分确实是见异思迁,见了美女意乱情迷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身边的无知女人给生生逼到这一步的。提起这些女人,发达男人也有许多道不完的苦水。以下,就是最容易被发达男人所抛弃的四类女人。
    
    (一)颐指气使,躺在功劳簿上盛气凌人的女人:此类女人原本嫁给发达男人时其一文不名,跟着其任劳任怨过过一段苦水日子。为了支持发达男人初期创业,甚至节衣缩食到娘家求支援救济。所以,当吃得香,穿得光,有好车,住洋房的幸福日子来临时,此类女人也是忘乎所以颇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的。是动不动就把没有我,你能有今天吗这样伤人心,伤人自尊的话时时刻刻挂在嘴上,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不分场合打击一下发达男人的。发达男人最初也许会念及旧情默默隐忍,但是,当这种压抑的情绪在他心中积累到无法再承受的极限时。他也只好在外边乖巧机灵,满眼崇拜的小妹妹身上寻找寄托了。
    
    (二)心胸狭隘,对待家人斤斤计较的女人:有的女人天生就是一个矛盾体,年轻时她乐意跟着男人吃苦受累,看着婆婆、小姑的脸色过日期。而当自己的男人能干了,有钱了,婆婆小姑反过来看着自己的脸色讨生活时,她却总是怨声载道,每每提起婆家人当初对自己的懈怠就不能自己。每天里除了给自己的婆婆摆脸子,对婆婆做的家务鸡蛋里挑骨头找毛病外。男人要是背地里给她们一些生活费简直比要了她的命还难受。让男人每天老鼠钻风箱般是两头受气。如果这样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疏导,发达男人的心理就会特别的痛苦纠结,如果在这期间他能遇到一位特别和他投缘,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着共同见解的女人时,他的情感天平会不知不觉向对方靠拢。
    
    (三)吹毛求疵,欲望永无止境的女人:世上有这么一种女人,当男人没钱上着一份朝九晚五的整点工作,赚着一份普通的薪水时,她的心理欲望是非常的不满足的。她常常会揽镜自照郁郁寡欢,为什么自己会这般的红颜薄命?如此的杨柳细腰,如此的如花美人,却怎会没有香车宝马匹配?而当深爱她的男人为了她辞去也许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份工作。风里来,雨里去终于给了她让人艳羡的富裕生活时,她却又会小嘴一撇,柳眉轻踅又不乐意了。因为,她又感觉没有男人整天陪在身边的日子太寂寞了,又开始怀念起原来男人每天下班后就陪在她身边的幸福时光了。得不到理解与认同的男人也会觉得特别的委屈憋闷,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很好的倾泻,男人就会在别的异性身上寻觅他的认同。
    
    (四)疑神疑鬼,行为不顾男人尊严的女人:时下,无论男女社会关系里都有一些谈得来的异性朋友。这种异性之间正常的交往关系,只要做得正,行的端,并没有什么可亵渎之处。但是,一些发达男人的妻子可不是这样想的,由于男人发达之后,经常会以一成功男人形象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而且,发达男人身上的一些风度气质,也确实让他们充满了一种成熟男人运筹帷幄的潇洒魅力。这些,是会让身为他妻子的那个女人有些紧张的。所以,一些女人就因此疑神疑鬼,处处怀疑丈夫,总把男人与异性之间的一些正常交往幻想成丈夫的出轨对像。有的更是捕风捉影甚至动用私家侦探来打探丈夫的行踪。这些对于女人都是很致命的特别让男人厌恶的行为。当男人像一根弹簧一样被挤压到极限时,他所反抗的动力也通常是无限巨大的。(*^__^*)

    让我们对烈女作一次历史性的回首。为列女立传,始于西汉刘向,以后历代都有烈女传现世,让那些烈女流芳千古。而列入《后汉书-列女传》的班昭,被誉为东汉有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她的父亲班彪、其兄班固一起,留名青史。但班昭是作为烈女留名,而不是因为她继承其兄班固遗志,完成历史巨著《汉书》;也不是因为她才学出众,曾作为汉宫皇后、皇妃们的老师,而是因为她恪守妇道,守寡五十余载,成为当时举国典范。
   
    当然,令班昭在历史上留名,还与她的《女诫》有关。因为此书为《女四书》之首,是民国初期及以前几乎所有读书的女孩子的启蒙读物。是封建社会妇女礼教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万世女则之规。而班昭也因此被称为女中之民父,具有和孔子一样崇高的地位。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班昭在古代与近代社会中地位的升降,与所遭受到的褒褒贬贬,都离不开《女诫》。那么《女诫》,到底是女人处世的宝典,还是封建礼教赐予女人的精神枷锁呢?
   
    《女诫》的内容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故也叫《七戒》。开篇之始,班昭便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克尽本分。所以班昭开宗明义,把男尊女卑作为女诫的宗旨。
      
    而在夫妇篇中,她认为丈夫比天还大,须用一生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从妇德、妇言、妇容及妇工等方面,规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
   
    特别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悖理行为。而她本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为早逝的丈夫守寡半个世纪,专心抚养子女成才,最后被当权者尊为典范、老师。班昭死后,邓太后还亲自素服举哀,给予她至高的荣誉。
   
    《女诫》虽然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当成是女子教育的楷模,被视为天下女子万世女则之规。但是到了近代,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盛行,《女诫》逐步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祸首。斥《女诫》及《女四书》,即教成女子倚赖幼稚、卑屈之男子之法之教科书也;近代学者何震更贬斥班昭为女子之大贼。五四时期倡导女性解放的人们都彻底否定《女诫》,认为统治者推崇《女诫》是政治的需要,而班昭则是有意将自己的骨肉姐妹推进水深火热之中的。
   
    诚然,这似乎也不该全怪班昭,她的《女诫》本是用来教导自己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却被世家争相传抄,而后风行天下。而后来,更被统治者以及男权社会所利用,成为封建社会女子教育的范本。班昭对女人的七条原则,不惜丢弃人类普遍的感情内容,字里行间都是女人的谦卑。这本来是男性对于女性的无理要求,却因此被视为信条,被女性所宽容接受,并得以流传,而班昭无疑也成为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为纣助虐者。
   
    虽然班昭之后,也出现了《女史箴》、《女则》、《女孝经》、《女论语》、《内训》等一系列的跟风之作,但都再也达不到《女诫》这样的高度了。因此,在压抑妇女思想、限制妇女行为方面,《女诫》是最彻底的;也因为这是女性自己的现身说法,所以影响非常大。可以说班昭的《女诫》,深刻影响了后来两千年的中国女性的观念,成为妇女的精神枷锁,也铸成了不少妇女的生活悲剧。班昭所倡导的妇道贞节观,发扬光大了儒家的三从四德、伦理纲常,更加重了中国女性受苦受难的悲剧色彩。
   
    本来,班昭14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但好景不长,不久丈夫就病故了。她便早早开始守寡,以后也不曾再嫁,在感情上就一直孤单着。因此,她的个人生活是相当不幸的。她一边承受着生活上的艰辛困苦,一边坚定着精神上的操守,不媚俗、不趋时,久经磨砺不坠其志。女人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而她都做到了,而且,还成就了一般女流之辈无法企想的成就。她的事迹在当时或者后代,都受到了应有的尊敬。但是,她的《女诫》却以自己的一生为蓝本,提倡天下女人都要象她那样,以致其名誉受到了严重非议。
   
    有人把两千年中国女人的生活环境,说成是世界上最大、也是历史最长的修道院,而把持这个修道院的,是一个长生不老的嬷嬷,那就是班昭;而她的《女诫》,便是这些生活在这个禁锢森严的修道院里的,修女们的教本。她不仅对着这些封建礼教躬身实践,而且还积极参加对女性自己的奴化教育。如此看来,班昭不仅是个受害者,而且也是一大历史罪人。她本身是一个烈女,还因为《女诫》,造就了千千万万个烈女,封建道德制度的牺牲品。

    今天去银行给我妈汇款,这是前年我妈交给我运作的款项,到这个月15号到期,两年收益10%。15号这个日期她记得很清楚,本来当天就要来,因故未能成行——其实她应该考虑到当天到期是否当天就一定能确保资金转到账户,当时她电告我16号来取款。由于款项较大,考虑到路上的安全,我从银行取出两万六的零头,准备让她带走,其余的通过银行卡划转。一如我预料的,不到十点我妈就到了,我将资金收益情况再次讲明,让后将现金交给她,告诉她星期天或星期一一定将余款划转到它的银行卡上。因为星期六刚下过雨,星期天天气清明气温又不高,忽然动念去南京淘碟,于是早早乘车而行。刚到南京就接到来电问怎么款子还没划过去,我告知我到南京有事,最迟星期一汇出。从南京回来已近五点,银行快关门了,当天肯定是没办法汇款了,只能放到星期一去办了。上午汇款之后,怕她不放心,特意给跟她联系密切的一个女孩发信息让其通知我妈,以免担心。傍晚接到我妈电话,告知款已收到,随即问道:怎么是XXX?口气中颇有疑问,我便用清晰平稳的语气将本金和收益情况再次告知,她似乎才明白过来,不再追问。
   
    这一看似不经意的疑问或语带质问的口气,触动了我心中深埋已久的感叹和不快。两年前她将这笔款交给我,此后因为种种原因她和我继父搬到了外地,此后相隔数月的每次相见,她都叮嘱我要看佛家经典,如《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之类,我一面应承,一面琢磨用意所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即便再鲁钝愚昧也能猜到其中的言外之意——对他人钱财不能动非分之想。当我猛然间悟出此意时,心头立即涌起一阵复杂而难言的感觉,但那时这还仅仅是一种朦胧的感觉,我也没有深究,更没有放在心上,仅以淡淡的一丝苦笑将其化解。
   
    然而,类似的怀疑一次次出现。年初因为女儿要出国留学,资金紧张,我向一位自认为很合得来很信任的朋友提出借款的请求,并预先声明这是我的一个过分请求,无论借或不借,都不应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然而从事后的反应来看,情况似乎并不如我预期,除了因种种缘由无法借款给我,还引发了一个意外情况:他将我的请求告知另外一个与我交情不深的朋友,对方对我这一举动很不认同,以致以后与我的交往渐少渐稀,不觉已有数月没有来往。受此意外挫折,我便积极争取银行贷款,所幸今年新政给了我一个机会,然而当我满怀信心请同事担保时,一个个我原以为毫无问题的朋友,竟然都有种种情况,无法替我担保,这又让我大大地惊讶了一番,再次感到深深的意外。还好,我对桌的一位年轻同事,毫不犹豫地替我做了担保,才使得我最终获得了这笔极其宝贵的贷款,虽然数额尚有缺口,但我已非常非常感激了,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这笔贷款,我将只能在目前邮市低迷的情况下贱卖我的邮票,其损失将达30%之巨!
   
    从同事到朋友,再到亲人,这一次次的怀疑与担心,不能不触发我对此展开思考。我不得不一次次自问:是我失去了做人的信用吗?如果是,那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然而,无论如何翻检记忆,我也找不出失信于人的事例与记录。相反,我对别人倒是近乎极端地轻信:这些年来我在邮市上的投资累计有几十万,最多时达到60万,这些邮品几乎都存在邮商手里,其中有的我从未谋面,仅靠电话联系。尽管有朋友提醒我最好把货取回放在自己家里,但我还是没有取回,因为我凭自己的感觉,相信他们,我就这样把自己的信任交给了他们。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辜负我的信任,从未有过失信行为。可是当我需要别人信任的时候,我却失去了信用!两相比较,巨大而强烈的反差,怎不让我心痛伤悲?
   
    如果我是与陌生人打交道,如果我是一个陌生人寻求别人的信任,目前发生的这一切都毫不奇怪,甚至应当说理所当然,然而,这些怀疑来自我的同事,我的朋友,甚至我的母亲!这让我陷入深深的痛苦。我不为自己没有良好的信用痛苦,我也不为自己缺少足堪信任的朋友痛苦,我也不仅为自己在危急时刻得不到急需的帮助而痛苦,我是为诚信的氛围被销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疏离、亲情被金钱的考量所替代、人心陷入如此之深的黑暗而痛彻肺腑!我甚至要为这种现状大声嚎哭!
   
    然而,我终将坚定地站立在这块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因为在我身边毕竟还有几位彼此信任的朋友,他们让我感受到美好和希望之所在。挽着他们的手,我有勇气在这块深坑密布污秽四散的土地上坚毅地走下去。

    近一年多,各媒体经常有提及70后80后,将人的群体按年代来进行划分。这种划分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注意就注意出了重大结果。现在我将我的结果公布出来,亦供各位分享。
    一、40-50后,基本残喘;这个也是遵循自然法则,天命不可违;
    二、60后,基本沉稳;经历了太多风雨与坎坷,深谙沉默是金,平安是福的道理;
    三、70后,基本含蓄;在时代的转型期中长大,当忽然发现现实已远离理想的时候,张扬的个性已被暗流涌动的潮流所泯灭;
    四、80后,基本喧嚣;在金钱至上的氛围中提炼出了人生价值观:失者叫嚣,得则狂妄;
    五、90后,基本生猛;这个年代的生猛是怎么造就的,我也不太清楚原因,但我说生猛也是有根据的。
    前些日子,一朋友因经常不在家,便把他读高一的孩子小强托管给我,因为我貌似文化。既然朋友如此信任,我也理当尽点微薄之力了。
    一天,我正在网上下围棋的时候,小强回家了。我随口问了句:今天都学什么了?小强答:什么都在学,还学了句格语。(我不知道什么叫格语,大概是有资格的语言吧。)我又随口问:什么格语?小强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说: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小强说:老师说的很明白的,好好读书才有出息,以后才能住大房住别墅,才能找漂亮的女人。我听了颇有些感慨:现在老师怎么都教这些玩意儿呀?然后我便没说什么了,继续下棋。小强忽然说:老师要我们每天都学一句格语,你教我一句吧?我想,格语对我来说还不小菜一碟吗,但我可不能误人子弟,怎么也得整点石破天惊的高尚词句。于是便对小强说:教你一句,你记好哟。小强掏出了纸笔。我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见小强必恭必敬的写好了,问道: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小强说:太简单了,和我们老师说的异曲同工。我没在意小强的意思,笑一笑继续下棋了。
    第二天,小强打电话叫我去学校,说老师有事情找我。
    我来到老师办公室,老师正在批评另一学生及学生家长:这个就是你儿子昨天学的格语,己所不欲,勿施舍于人;你看看,都怎么解释的,如果自己没有性欲,就不要施暴于别人。我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立马回头:你别笑,小强更严重。说着,将小强的作业本扔过来。我一看,上面写着:达则奸妓天下,穷则独骟其身。后面解释写着:发达的时候要奸遍天下的妓女,穷了没人要,还不如把自己骟了。

    如今,很多历史人物被人为地拔高和贬抑,已经司空见惯了,头脑中那点儿可怜的历史知识,大都面目模糊,每对历史,总有战战兢兢、一派茫然之感。
    幼时读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老师说,龚自珍是清末的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观念一边倒的年代,官方吹捧一个人,就意味着要打倒一批人,而那些被吹捧或被打倒的人,可能并使不同一个时代。龚自珍就是被吹捧的人,那个时候谁要是说龚自珍不好,也意味着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近来读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又想起这位思想家,与清皇室贝子爷的福晋顾太清,有过绯闻的事来。那桩“丁香花公案”至今都是云里雾里,疑云重重。
    《已亥杂诗》之三五〇“空山独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一骑传笺朱邸晚,临行递与缟衣人。忆玄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一首,十四字,盖实录也”这就是丁香花公案的起因,晚清曾朴的小说《孽海花》把这段传闻描写得绘声绘色,颇为香艳。
    公案中的另一方顾太清,字梅仙,号太清,26岁嫁给清宗室多罗贝勒奕绘为福晋。“旷劫因缘成眷属”(奕绘诗),两人婚后情投意合,吟诗作赋北窗里,夫妻情致比神仙。如果看顾太清的诗,格调清奇高致,一尘不染,断不像有婚外恋的女人。学者孟森、作家苏雪林曾撰写长文,钩沉事实,对这种丁香花案作了详细的考据,结论是子虚乌有。但龚自珍这几首丁香花诗,让顾太清百口莫辩。
    为什么龚自珍要写那几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呢?在常人看来,如有确有其事,在那种社会环境,遮掩来恐不及,为什么要说出来呢?如果没事,那又何必没事找抽呢?窃小人之心度之,龚自珍可能如今天的粉丝一样,一直粉着顾太清,每日拿起太清作品,坐卧不宁,独自意淫,如梦如幻中写下丁香花诗词若干。就像我每天都对身边的人说自己跟天鹅有一腿一样。
    “丁香花公案”的结果是,道光十八年七月初七,奕绘死。三个月后,顾太清及两双儿女被婆婆逐出家门。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二,龚自珍在丹阳暴死,疑为谋杀。
    也许龚自珍是一代骄子,但是这件凭空污人清白的小事,差不多可以说明龚自珍的人品,此刻我深深地理解了为什么他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了,就这操行,放在今天也未必就是个好鸟。
    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就是被指为引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龚半伦。经专家考证,龚橙做向导引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其来源大多经过猜测、传闻、衍化,最后定案为龚橙。如果以传闻为证据,还有一种传闻就是龚橙见英军欲攻京城,便说圆明园财宝如山,这才保全了京城。如此说来,龚半伦不仅不是汉奸,而且还应该有功。有关龚橙的生平家事以及行状,网络详整的资料,大多可以参考。
    回望历史,满目尘埃。世事人事,各有说辞。若是史观问题,可以各据其理,但在史实方面,若罔顾史料,将未经考证的传闻,拿过来为自己的幼稚想法服务,虽仍难免幼稚,但世人没有真理真相,未免令世人愈加幼稚。谬种遗传,贻害无穷。

    先说个比较低级的。
    每年冬天回乡探亲,下了火车之后,在那辆行程一百多里的长途大巴上,我都会遇到同样的一伙人,同样的行骗过程:先是上来一个穿一件破棉袄头戴一顶露出棉絮的火车头棉军帽的长相粗蠢的“傻子”,说是要去姥姥家,连他姥姥家在哪个村都说不清,只记得姥姥家那个村口池塘边拴着头驴,就是了(很精彩的傻子扮演者哟,第一次连我都信以为真了)。车主一看这么个蠢货,又这样衣衫褴褛的,就干脆连票也没让他买(这样一来车主也成同谋了)。好,往前不多远,就会有五六个人拦车了,这几个家伙刚一上来,车开动的一刹那,其中必有一人站立不稳,扑到蹲在走道中间的傻子身上,那时傻子时机掌握的恰到好处,正好打开一只可口可乐易拉罐(事先装作第一次喝这玩意儿的样子傻乎乎地摇几下),汽水喷了那个人一身,那个人先是勃然大怒,待看清这是个傻子,就骂骂咧咧地夺过傻子手中的易拉罐扔到地上,那伙人中的另一个人就会装作看不下去的样子替傻子捡起易拉罐,忽然发现原先傻子扔在地上的拉环上有个中奖号码(眼可真尖,细心的人这时就应该发现破绽了),捡起来一看,惊呼傻子真是有傻福,竟中了几万元的大奖哎。其余几个人先是嫉妒地骂娘,接着就纷纷掏钱争着要买下这个拉环。傻子也同意,只是嫌那几个人出的钱太少,加在一起都不够傻子提出的数目(虽然那数目远远低于拉环上标的奖金),于是那几个人分头悄悄地撺掇车上的乘客掏钱买下这个拉环,他一个傻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瞧这“说服”人的理由,已经是在煽动人的不正当的甚至是邪恶的贪心)?很有几个乘客真的就成了“欺负”那个傻子的“同谋”,这场骗局竟演变成一次“拍卖行动”,那个终于以上千元把那个中奖几万元的易拉罐买到手的乘客还怕傻子反悔,匆匆忙忙下了车,迫不及待地拦辆的士就跑了。这里,一伙骗子埋怨着傻子要价低了,几万元的奖券几千元就脱手了,真傻。几个人嘟嘟囔囔下了车,分赃去了:)
    相比之下让人觉得,骗子的行为比被骗的人还正当些。
    还有一次是在另一条路线上,一伙骗子的行当分工更精确,而被骗的人也许更不可饶恕。
    第一个出场的仍然是个“傻子”,上得车来 ,掏出几张纸币对车上的乘客激动地说着什么,没有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这时先前上来的一伙人中的一个说,他在西藏当过兵,听得出这人是个喇嘛教圣徒,说是要去泰山朝圣,出钱求人为他领路。另一个人从圣徒手里拿过纸币看了一下说,这可是欧元唉,真的假的?然后说自己是银行出纳,辨别得出的,说着从包里掏出一个验钞手电筒一照,说是真的。那个当兵的就起了歪心,说这个朝圣者是个傻子,自己都不知道手中欧元的价值,于是撺掇车上的乘客跟他做不等价兑换,结果圣徒包里的“欧元”被兑换一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做这个“朝圣者”的领路人。接下来,这伙骗子原形毕露,原来还是一伙劫匪,把所有占了朝圣者的便宜的乘客洗劫一空,扬长而去,而其他乘客安然无恙。
    当然,从事实上来说,这是一场骗局加恶行。但实际上事实在这里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已经信以为真。那伙劫匪的行骗过程简直属于艺术行为,而艺术就是真实。(跟艺术真实比起来,生活事实反而有时显得蛮假,历史也显得偶然,历史是什么?拿破仑说,就是一个大家都愿意相信的寓言)。一件事情,当你信以为真时,对你来说,它就已经是真的了,接下来,你的反应,你的应对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唯一跟你有关的。所有的骗局,甚至更严重的人间恶行,都不过是上天假同类之手,在考验好人的质量而已。
    上天从来只惩罚好人,而所谓坏人,只不过是用以施行惩罚的工具。
    还有一次,被骗者初看起来似乎是无辜的,但仍然只不过是贪心所应受的惩罚而已。
    那次随一个旅游团,参观一座有名的寺庙,在大雄宝殿高大的佛像脚下,有一个和尚模样的算命先生摆了个卦摊,兼职祈福。在此圣地,算命先生不收卦礼,只要祈福的人烧一炷高香,指示牌上标明,出售高香的摊子在佛像的另一边。很多游客争先恐后算命祈福,可是高香大小不等,而且价格不菲,最便宜的也要几百元,昂贵的甚至上千元,算过命祈过福的游客有些犹豫,然而看到那位出售高香的是个俗人,面目狰狞像个夜叉,天龙八部之一,游客们还是胆怯地掏了钱。待到走出大殿的时候,望见那壁厢开怀大笑的弥勒佛,这些人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佛菩萨一手赐福,一手惩贪。以为只要烧炷香,佛菩萨就会把人间有定量的福禄赐给你,岂不是把佛菩萨当贪gan了?
    我想,哪怕一切人间的罪恶,也都不过是上天在不平和的人心中间,做一种微妙而又公正的平衡。皇天无私阿。

    好象男人们都喜欢崇拜史上的霸主和英雄,几个雄心大志的爷们凑到一起,提起成吉思汗、汉武大帝等等,能说得地板扬灰,吊灯忽悠,烟灰弹满一地,酒也喝得豪迈,就差横刀立马,仰天长啸了。
  
    我无论怎么须眉气,还是对这些很漠然,英雄与我何干?我只要现世安稳便好。
  
    不过我有个很爷们的习惯,就是如厕的时候喜欢看书,这几天不知道是谁,在洗手间玻璃茶几上放了本美国人杰克·威泽佛德写的《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的书,于是我不得不在成吉思汗和今日世界之间找契合点,这位大帝如果知道后世有个女子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始了解他老人家,不知道会不会很尴尬,先自己偷笑一下,哈哈……
  
    书的第二章写到成吉思汗被其他蒙古部落侵袭,他新婚的妻子勃尔贴被虏走,在当时游牧民族之间,弱肉强食很寻常,一般人会蔑视老婆被抢的人,通常没人会把本部族的女人嫁他,所以这样的人只有去掠夺更弱小部族的女人来做妻子。但是,成吉思汗对于新婚的妻子却有异乎寻常的感情和迷恋,他用尽手段,调动各方能调动的力量将妻子抢了回来。
  
    在900年前某个蒙古草原黑暗混乱充满厮杀声的夜里,成吉思汗高喊着妻子的名字,纵马在草原上焦急的纵横奔驰,勃儿贴从敌营深处奔跑出来投入到他的怀抱里,但是,这个女子在被虏去的时间里一直是这个部落里一个勇士的妻子。
  
    当他们团聚在一起的时候,发现勃尔贴怀孕了,无法界定孩子的父亲是谁,孩子很快出世,成吉思汗,不,当时还是叫铁木真,给他无法确定是否亲生骨肉的孩子命名为术赤,意为“来访者”,从这个名字看出,他并不认为这个孩子是他的,但是他一直承认术赤在家族里的长子地位,这个时候,这对年轻的夫妻都不足20岁。
  
    铁木真对妻子跟从别人是这样向部落人辩白的:“她被虏走不是她的过错,她无法从那个家里逃走……她并没有爱上别人,她是被前来杀我们的人所掠走的……”,少年的铁木真在痛苦中显示了过人的胸怀和智慧,以及对人性很深刻的理解和宽容。
  
    多年以后,老去的大汗这样对自己后来为术赤长子地位闹腾的儿子们说:“你们来自同一个温暖的母腹,不要侮辱给予你们生命的母亲,这样的伤害是无法愈合的……”
  
    或者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情感也是宽厚伟大的,如果不能站在一个俯视一切了解一切的高度上,他也无法把疆土扩张到那么庞大吧。
   
    成吉思汗是属于世界的英雄,炎黄子孙老是炫耀他的丰功伟绩,并以华夏疆土为他所掌控过而骄傲,我就不明白这个骄傲从何而来,我们不过是被另一个民族征服的民族罢了,成吉思汗的伟大跟我们本原的民族有什么关系?!
  
    我们民族的皇帝,不,我们这个民族的男人不会这样处理自己的私人感情问题。
  
    试想,历史上汉民族的任何一个皇帝和男人能容忍自己被别人玷污过的女人么?无论是否出自女人自愿,无论是否因为男人无能保护自己的女人,只要女人被别人染指过,那么她和她的孩子都不会有活下去的机会,而且那孩子连生下来的机会都没有。
  
    我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火烧圆明园》,里面有个镜头是这样的,八国联军撤退以后,一个女子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跑出来,奔向最近的最能求死的一口井,被众人拦住,一个男人,应该是她丈夫的男人悲怆的喊道:让她死,让她去死!女人咕咚跳到井里,镜头里一群悲愤扭曲的脸。
  
    男人给自己活着寻找的借口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籍以再娶一个贞洁的女子来延续懦弱民族的男人香火。女人死的理由是给男人尊严,男人活的理由是要延续需要女人用死亡来维护尊严的下一代男人!
  
    中国男人真可怜,女人在外族侮辱面前尚可以勇敢的选择死亡,但是男人只能羞辱悲愤的活着,并将这个视为终身大辱,而且必将永生痛恨那女人为什么不在被玷污之前去跳井,至少这样可以避免让男人蒙羞。
   
    不过现在想来,伟大如成吉思汗,也要面对自己的一个儿子可能非亲生的尴尬,我们平常人又何必为一些琐事而烦恼呢?

    作为一个社会人,自然免不了出席一些饭局,在这些通常的饭局中却渐渐成为一个比较沉默的人,也就是说,话少。这些有年岁渐长的原因,也有场合不合适不便多说,更有言语无趣懒得多讲的缘故。
    在一些无趣的嘤嘤嗡嗡中竟然能进入半睡眠状态,想来不仅是由于食物作用于胃部让人昏昏欲睡,因为但凡一个有趣的话题或者一句有趣的谈话都能让我暂时从貌似深沉和走神的浅睡中醒来。
    人的身体应该是有气场的,有的人一见着就觉得亲切,总想着能多碰到,再说些什么,这往玄里说就是有缘分,往实里说就是话语投机。
    前些日子同学聚会,跟一个多年未见的美女同学见面,当年我们不是同一个班的,也没玩在一起,现在见面一聊,发现居然是一类人。每次谈起事情来就像俗话说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想的她想到了,我没想的她也发现了,常常她说的话就像点穴一样句句落在我的心里,每次谈完一场话就像享受过一次酣畅淋漓的美食,又像是经过一场剧烈而圆满的运动,言之投机处,身体甚至微微出汗。
    语毕,我感慨,幸亏我不是男人,不然非跟你男朋友决斗把你抢过来。
    这样的谈话总是太少而让人充满期待。
    这种谈话的反面就是“鸡同鸭讲”,也就是上海人说的货不对板。
    “鸡同鸭讲”的出处据说是粤语,真是形象精辟!
    某次接到一个老朋友电话,问到我的近况。因为相识时尚属校园里的青春少年,彼此产生过一些好感,后来分手了我一直怯于见到“故人”。在我看来,年少时的感情是既让人珍惜又让人羞怯的,再加上又多年没有联系,为了掩饰我的慌乱和不知所措,不免胡说八道起来,对方居然就语塞,实在是尴尬。
    事后我自己反省,一定不能跟不太熟悉的朋友开玩笑,尽量控制自己,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就像当年地下党对暗号一样,彼此亮出接头暗器才能深情地说:“同志,我可找到党组织了!”
    顺便说一下上面那个故事的后续:经过反省,我重新回拨过去一个电话:“对不起,刚才我跟你说的话都是在开玩笑,其实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很感谢你带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的青春不留白……”
    挂上这个规范化的回电,我狂笑了一会,然后就发了一会呆,然后就告诉自己,做一个有趣的人好难,做一个不伤害别人的有趣的人更加好难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