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

  第一,害怕,非常害怕。
  妨碍你发挥创造力的因素中,首屈一指的就是一个“怕”字,怕变,怕出错,怕难看,怕别人笑话。你越害怕,你的创造力就越低,你冲破害怕怪圈实施创造性想法就越少。
  
  第二,总是想起以前的失败。
  想起以前的失败,痛苦、羞怯、伤害以及别人的笑话就会重新映入眼帘。动辄就想起了工作,想起了那些烦心的时刻。这样做使你永远失去了再试一次的勇气。
  
  第三,总是那么繁忙。
  不管什么工作,来者不拒,总是成堆的事情等着你。时间就是金钱。从来不留出半刻时间放下手中令你痛苦的工作,特别是没有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做个白日梦或者回想已经发生的事情。
  
  第四,总想让团队接受自己。
  做团队的一个好成员还不够——这一点还没做到呢,还想改变团队。不论大多数人是什么意见,都要赞成。有自己想法的人往往受到多数人的怀疑、批评、拒绝。不要冒险站在错误的一边。多数人或者强势成员需要的,正是你的意见和想法。
  
  第五,坚持自己的想法。
  试验过了,真的,对你来说就是对的。改变与创新是有风险的,风险就是出错。如果你没坚持住,而有了创新想法,你也许会发现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那样会使你很焦虑,你就有可能做一些冒险的事情,诸如改变习惯或者改变观点。所以,不要草率行事;谨慎应该是你的座右铭。不论新的想法怎么样,都要等等看,比如等上十年,然后再仔细考虑一下。可是没过多久你就会吃惊地发现,很多人都已经走远了。
  
  第六,总是相信权威。
  担负一定责任的人必须对自己做的事情了如指掌,否则就应该离开他们的职位。给他们提一些明摆着有答案的想法是很不聪明的。规则是为了遵守,不是为了挑战。你要是一丝不苟地按照吩咐做事,你就不会得罪比你强的人。
  
  第七,最好不要提问题,提问题只能给人带来麻烦。
  那些有着不好的提问习惯的人会改变现状,会引起麻烦和问题。情况还是一如既往,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出幺蛾子。这么简单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除了傻瓜。
  
  第八,总是要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傻傻的。
  多反省没有坏处。时间长了,你就知道那些创新想法有多没用、有多没谱、有多愚蠢。这样一来你就明白了,哪些想法是不灵通的,说出来只能成为人家的笑柄。
  
  第九,把想法留给专家。
  总是向人家提出一些烦人的概念或者想法,一点用处也没有。如果一种想法有价值,专家们早就想到了。如果你觉得有些想法很有价值,雇几个专家试验一下。他们会告诉你应该听些什么,然后告诉你别人在做什么,这样你就可以照猫画虎地干了。如果干得不对,你可以说你是按照行业里最佳规矩干的——甭管是什么意思。如果这样说还不能挡住批评,你就把责任推给专家。
  
  第十,简单木讷。
  创新想法最差之处就是总把生活弄得很复杂。最好的办法就是平平稳稳,简简单单。弄一两条金科玉律,老老实实地遵守就是了。不要听别人说“事情没那么简单”一类的话。事情是很简单的。还有就是坚持不懈是一种美德。如果你总是采用简单肤浅的办法而且坚持下来,总有一两个办法在某些情况下会奏效的。这样你就会跟聪明人讲你总是正确的。何苦让自己脑子学那么多东西呢!学习是小孩子的事情,像你这样的成年人不需要!

  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就可能决定了你的成败——即使这是一次千万元级别的商务谈判。是的,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微小的身体语言,就是有着如此之大的魔力。我们能够辨认的面部表情有25万种之多,但这仅仅是身体语言中的一小部分。正是这些微妙的身体语言,决定了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是掌控别人,还是为别人所掌控。

  1.用手遮住嘴巴

  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有时候人们是用几个手指或紧握的拳头遮着嘴,但意思都一样。有的人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势。

  对于会议的发言人来说,如果在发言时看到有听众捂着嘴,那是最令人不安的手势之一,那表示他们认为你可能隐瞒了某些事情。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停止发言并询问听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我发现有的朋友不太赞同我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值得注意的是,听众们双臂在胸前交叉的动作,与遮住嘴巴的手势有着相同的含义。

  2.触摸鼻子

  触摸鼻子的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和遮住嘴巴一样,说话者触摸鼻子意味着他在掩饰自己的谎话,聆听者做这个手势则说明他对说话者的话语表示怀疑。

  美国芝加哥的嗅觉与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发现,当人们撒谎时,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科学家们还揭示出血压也会因撒谎而上升。血压增强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

  美国的神经学者深入研究了比尔·克林顿就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只要克林顿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四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26次之多。

  不过,我们必须牢记一点,触摸鼻子的手势需要结合其他的身体语言来进行解读,有时候人们做出这个动作只是因为花粉过敏或触摸鼻子的手势者感冒。

  3.怎样才是正常的鼻子发痒

  单纯的鼻子发痒往往只会引发人们反复摩擦鼻子这个单一的手势,而和人们整个对话的内容、频率和节奏没有任何联系。

  4.摩擦眼睛

  当一个小孩不想看见某样东西时,他会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大脑通过摩擦眼睛的手势企图阻止眼睛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是避免面对那个正在遭受欺骗的人。电影演员们常用摩擦眼睛的手势表现人物的伪善。

  男人在做我不想看它这个手势时往往会使劲揉搓眼睛;如果他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则很可能把脸转向别处。相比而言,女人更少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她们一般只是在眼睛下方温柔地轻轻一碰。这一方面是因为淑女风范限制她们做出粗鲁的手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弄坏妆容。不过,和男人一样,女人们撒谎时也会把脸转向一边,以躲开听话人注视的目光。

  5.抓挠耳朵

  小孩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会用两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抓挠耳朵的手势则是这一肢体语言的成人版本。抓挠耳朵的手势也有多种变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后,把指尖伸进耳道里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个耳廓折向前方盖住耳洞,等等。

  当人们觉得自己听得够多了,或想要开口说话时,也可能会做出抓挠耳朵的动作。

  抓挠耳朵也意味着当事人正处在焦虑的状态中。查尔斯王子在步入宾客满堂的房间,或者经过熙攘的人群时,常常做出抓挠耳朵和摩擦鼻子的手势。这些动作显示出他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然而我们从未看到查尔斯王子在相对安全私密的车内做出这些手势。

  但在意大利,抓挠耳朵的动作常被视为女人气的表现,甚至被当作同性恋的象征。

  6.抓挠脖子

  抓挠脖子的手势是:用食指(通常是用来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抓挠脖子侧面位于耳垂下方的那块区域。我们根据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人们每次做这个手势,食指通常会抓挠5次。食指运动的次数很少会少于5次或者多于5次。这个手势是疑惑和不确定的表现,等同于当事人在说,“我不太确定是否认同你的意见。”

  当口头语言和这个手势不一致时,矛盾会格外明显。比如,某个人说“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但同时他却在抓挠脖子,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实际上他并没有理解。

  7.拉拽衣领

  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这种现象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它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就会频频拉拽衣领。这是因为撒谎者一旦感觉到听话人的怀疑,增强的血压就会使脖子不断冒汗。

  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者遭遇挫败的时候,也会用力将衣领拽离自己的脖子,好让凉爽的空气传进衣服里,冷却心头的火气。当你看到有人做这个动作时,你不妨对他说,“麻烦你再说一遍,好吗?”或者“请你有话就直说吧,行吗?”这样的话会让这个企图撒谎的人露出他的马脚。

  8.手指放在嘴唇之间

  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与婴孩时代吸吮母亲的乳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潜意识里对母亲怀抱里的安全感的渴望。人们常常在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个手势。

  幼儿会将自己的拇指或者食指含在嘴里,作为母亲乳头的替代品,而成年人则表现为把手指放在嘴唇之间,或者吸烟、叼着烟斗、衔着钢笔、咬眼镜架、嚼口香糖等。

知识的英文为“knowledge”。它的第一个音节是“know”,知道。但是knowledge这个词的末尾是edge, 是边缘。我们可以“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可是它并不能让我们处在领先地位(leading edge)。中文也是一样,“知识”中,只有“知”与”识”结合时,它才能产生edge,  成为力量。狭义的knowledge本身是没有力量的。

当我们说知识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说的是知道,比如鸦片战争哪一年爆发。有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常识,比如一年有四季。有的时候我们说的是见识,比如认识到是什 么原因,造就了现在的金融危机(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一个知道很多事实而不知如何处理的人,现在我们已经不叫他知识分子,而称之为知道分子。知道而无见 识,徒增谈资,于世无益,那么又有什么意思呢?

钱钟书的《管锥篇》,是好书,但余英时说它是 “一地散钱”。李浔阳就问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钱钟书到底提出什么创见了没有?没有印象。这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做这样的学问更安全一些。你可以旁征 博引,天花乱坠,可是那又怎样?如今,天下文章一大搜,掉书袋没价值。久了,人们会发觉,很多文章写出来,隔三四里都能闻出Google和维基的气息来。 过去学人引用文献冷僻,人以为奇,可是如今我发现,古腾堡项目把所有古代稀奇古怪的文献都在往网上搬,以至于过去的海量文献离我们只有一个鼠标那么远。在 这样的背景下,整理诸如《四部文明》齐、大、全、备的纸质文献库价值十分可疑,因为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资源, 而是在运用信息的能力。

1956年,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发现,美国学校的测试题95%以上是在考学生的记忆。他于是发明了一个新的学问分类法,就是影响了两代美国人的布鲁姆学问分类法(Bloom’s Taxonomy of learning).该分类法说学问由低到高,分知识(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估(uation)几个类别。 这个分类法在美国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几乎是人所共知。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就是以布老的分类法为依据,经过两代人的时间,美国的教育成功地走出了“记 忆”为主导的测试方法。即便在小学阶段,如我们费思这个年龄段,它这些分类技能也是齐头并进的。比如应用,我看小孩从小就在学着如何将自己的知识用在实 践当中,比如我记得她一年级就有“访谈”作业,让他问里人喜欢香草冰淇凌,还是巧克力冰淇凌,然后制作成图表出来。我看这就是讲究多项认知技能的组合。

现在我们常讲“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的,也就是大脑一部分(如记忆部分)被解放出来,被电脑、手机等外部智能辅助设施取代。那么大脑干什么呢?得侧重于分析、应用、综合、评估这些“高层次思维”(higher order thinking).当然,思维的类别不能简单用低层次高层次这么来区分,因为有些“低层次”技能,也具有高价值,例如“知道”吃毒药的危害,或许会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同样,一些“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低价值,比如对赵薇着装的评估。但是总的说来,低层次知识和技能容易复制和传播,而“高层次技能”,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普遍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培养起来比较困难一些,且宜早不宜迟。

人们常说新经济是“知识经济”,其实再往下走,应该叫“学习经济”。我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说过去的大学学历是“四年制”(four-year degree)。现在是“四十年制”(forty-year degree)。 过去,学习是为了积累各样知识以防万一(just-in-case), 现在是按需定制的及时学习(just-in-time)。过去,一个人掌握一门技能,一门知识,可以管他一辈子。现在的好多职业注定要终身学习。比如 IT,简直就学得没完没了,一有松懈就要落伍。IT的老师常常拿英文系老师开玩笑,说还是他们好,学会一样管用一生,反正莎士比亚死了就死了,不会冒出一 个莎士比亚3.0, 莎士比亚XP出来。但即便是在英文系,据我所知,学习方法和领域也在更迭不息。老师的知识,更新换代慢一些,但是学生如果也是抱着一定的知识一辈子,那就 只有自己慢慢落伍去了。

本文开头,我们说知识的第一步是“知道”( know),最终的目标是产生领先(edge).那么know和edge中间这个L 是什么呢?它就是热爱(love),它就是学习(learn),它就是生活(live)。

来源:南桥的博客——知识不是力量

李开复:人生有十二种宝贵的财富,对于名和利的态度。喜欢财富的人不必淡泊名和利,只要是能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认可的就行。

        我认为人生有十二种宝贵的财富:

      1、积极的精神态度 2、良好的体格 3、和谐的人际关系 4、理解他人的能力 5、经济保障能力 6、脱离恐惧

       7、未来成功的希望 8、信念的容量,9、与人分享幸福的愿望 10、热爱自己的工作 11、对所有有益的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 12、严于律己。

       如果个人目标过于物质化,功利化,只看重和只追逐物质的话。不仅无法在金钱方面,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还会失去其他的十一种财富,例如和谐的人际关系,未来成功的希望。

       在微软有一位员工始终认为,自己努力的工作的目标,就是赚够一定数量的金钱以后退休。后来,微软的股票涨了,他就卖掉手中的股票,拿着足够的现金提前开始了退休生活

      但是真的退了休,他才发现,自己在家里无所事事,毫无快乐可言。这时,他巴不得能回到公司继续工作,但软件技术发展太快,他的经验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公司的要求了。

      那些始终以服务大众为己任的企业有着更加长久的成功,微软公司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真实例子。

      仅仅把利润作为唯一,一个目标的企业都只能是昙花一现,原来的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安然能源公司,因为财务和审计作假,欺骗公司股东和广大的投资者,被司法部揭露后,导致了一个500强世界级企业破产的遗憾。

      但追求理想的时候并不需要拒绝财富,喜欢财富的人也不需要放弃理想。理想和财富,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

       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是实现了理想和财富的统一,在追求理想和财富的过程中,体现了他自身的人生价值,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1、炎炎夏日,鲜花买回家后容易枯萎,不彷清水中加几滴白醋或漂白水,花枝底部再修剪一下,即可使花朵延年益寿喔!
  
  2、牛奶过期不能喝时,可将抹布放在里面浸湿,用来擦桌子.地板,很快就可以将污垢除去!
  
  3、多数人在清洗青椒时,习惯将它剖为两半,或直接冲洗,其实是不确的,因为青椒独特的造型与生长的姿势,使得喷洒过的农药都累积再凹陷的果蒂上!
  
  4、传真纸用完后的纸制棒子,比保鲜膜的棒子细一些,可以拿来当杆面棍,洗净之后,要杆面时,外面包一层保鲜膜用过以后,再将保鲜膜撕掉,清洁又方便!

  5、不锈钢锅易沾黑垢,难刷洗,现只要将家中较大的锅子加清水,投入一些菠萝皮,再把较小号的锅子通通放入,煮滚二十分钟,待冷拿出,个个光亮如新!
  
  6、没有经泡水过的新瓷制花盆用来种花,花盆会把土里的水分吸干,造成花草枯死!新花盆在使用前应该放在冷水中浸泡二十分钟,再种上花草便不会枯死!
  
  7、如果家里的冰箱和电饭锅是白色的,日子久后若有些变黄,在清洗时不彷试试挤些牙膏轻轻擦洗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洁白光亮。
  
  8、烤肉时,若将肉直接放在肉架上,除了彻底烤熟外,烤焦部分应丢弃,以免吃到致癌物!食用前,记得滴上新鲜柠檬汁,除了增添风味外,柠檬中的vitC上有解毒作用!
  
  9、嚼过的口香糖,别急着丢弃,可用来清理图章!把它平整压贴黏于章面上,软胶能伸缩自如,彻底黏起脏污,取下时也一并除污,维持图章面清洁,盖起来清晰鲜明!
  
  10、洗澡时,身上若有伤口的话,碰到水,就会很痛,而且不小心就会发炎,这时可以在伤口上涂抹油质物,像面霜之类的,与水隔离,也就不会痛了!

当有一天,“中国制造”突破了“照猫画熊猫”的境界,中国也就拥有了一批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影响力的 一个代名词。据了解,全球差不多有1/3的人的生活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

对于“中国制造”的评价,褒贬不一,总体而言是贬多于褒。许多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在“照猫画虎”。有网友给“中国制造”冠上了“山寨制造”的称号,甚至有一条外电曾评论中国是全球最善于模仿外国产品和品牌的国家。

“中国制造”也有高下之分,可以分为三个境界。

境界一:照猫画虎 貌似神不似

几何学创始人阿基米德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在国内,有一群老板也曾说:给我一个样品,我可以征服整个世界。

何以征服世界?

照猫画虎!这一类“画法”往往没什么技术含量,“画”出的东西貌似神不似,基本上不敢恭维。

商场里流行卖什么产品,他们就会照模照样复制出来,然后在市场上以超低的价格大肆甩卖。从老人头皮鞋到阿玛尼服装,从LV包到劳力士手表……照猫画虎的影子无处不在。网上曾报道:有一位木匠,将法拉利都原模原样地“画”了出来。

照猫画虎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山寨手机”。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山寨机”。只要是热卖的手机,在“山寨”里都能找到。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国际大牌们无一幸免地成为了“山寨机”的模仿对象。

境界二:照猫画猫 非猫但似猫

相对第一类企业,第二类企业基本达到了照猫画猫的境界。这一类企业模仿的对象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升到了技术密集型产品,无论是企业实力、品牌实力、模仿水平比第一类企业都要略高一筹。画出来的东西虽然与真“猫”还存在差距,但是已经可以“上得厅堂”了。

这类企业善于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通过精心设计与巧妙改造,从而省去许多力气,使别人的东西顺理成章“归为己有”。画出来的东西虽然与某些大牌的产品有几分相似,但总体而言,产品之中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己的创意,市场的认可度较高。

这 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中国的汽车制造。中国的汽制造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追赶世界潮流的步伐却是一点都不慢,这主要得归功于国内汽车制造商的超级模仿天 赋。在车展上我们发现,很多国产车型看上去国际风范十足,并且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照洋猫画出来的家猫”。

境界三:照猫画熊猫 青出于蓝胜于蓝

相对前两种企业,第三种企业的模仿能力达到了更高境界,“画”出来的东西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类企业不但善于“拿来”别人的东西,同时,善于对“拿来”的东西进行升级与创新,从而“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赢 得了数亿中国年轻人青睐的即时聊天工具腾讯QQ(开始叫OICQ),最开始也是模仿别人。OICQ最先模仿的是国外流行的ICQ,可以说,QQ与ICQ在 技术上没有太大差别。QQ之所以比ICQ在中国更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化腾能够很好把握中国市场的需求,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使QQ更加符合中 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模仿并不是“中国制造”所特有的。德国制造、日本制造闻名全世界,其当初也是从照猫画虎开 始。富士胶卷在美国市场一度把柯达逼到了绝境,原因在于富士胶卷的品质与柯达不相上下,而价格比柯达更便宜。富士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也很清楚竞争对手的 弱点。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当富士以700万美元打败柯达,成为这一届奥运会的赞助商时,谁也没想起它是“模仿”柯达起家的!

模仿是“中国制造”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当有一天,“中国制造”突破了“照猫画熊猫”的境界,能够自己“画熊猫”,中国也就拥有了一批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中国制造”也就能够真正赢得世界的青睐。

(来源:《新财经》  作者:李光斗)

  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我说,想同经理谈生意。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告诉我,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找上门谈生意的中国人。

  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她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问:“你有公文吗?”我不明白,她说:“你代表中国政府哪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个省、哪个市的政府部门?”我说:“我不能代表政府。”经理说:“抱歉,我们只同中国官方做生意,同中国的外贸部门、进出口公司签协议。”我说:“难道你们不同中国民间机构打交道吗?”她说:“我们必须通过资质确认、信用调查,才能谈别的。”

  我不死心,心想,大商场规矩多,去小商店试试。我跑了几家小商店,还有一家是工艺品专卖店,都碰了钉子。有的只进正规渠道的货,有的人坦率地说,这类中国工艺品不好卖。

  有一次,我走进一家超市,对经理说我是中国人。他热情地拉着我在商店里转,拿出一件件商品,有五颜六色的圣诞饰物,有小巧精致的礼品八音盒,还有小收录机什么的,说明书上标着“中国制造”。

  经理是一个老头子,特豪爽,他说:“我去过中国,喜欢长城、故宫、黄山,所以,我进了许多中国货。”我说:“您还想要中国商品吗?”他耸耸肩:“现在不需要。这里还有很多。年轻人,我和中国公司联系密切,他们提供充足的货源。”我忙说:“我也能提供货源,价格更便宜。”他两手一摊,说:“也许吧。”

  过了几天,我又去找他,说是能够给他提供各种商品,价格可能更便宜。我想,商人嘛,谁不想多赚钱?可他却有点儿不高兴了,严肃地说:“真不明白你们怎么这样做,为了抢生意,不怕伤害自己的同行?”我说:“这是竞争。”他说:“竞争应该在商品质量上下工夫。如果用压低价格的办法,到头来,伤害的是你们国家的利益。你看,德国的名牌不降价,但是,大家都去买它。”说得我一阵阵脸红。

  生意虽没谈成,我却真正领教了德国的经商理念:严谨、规范,每走一步,都要看有没有法律依据;虽有些刻板教条,缺少灵活性,但人家的市场井然有序,从没什么伪劣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