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hewWeatt 发布的文章

据说万恶的美帝心理学,视我们的幼小心灵于不顾,残忍的把自拍也列为精神疾病的一种。那么多自我感觉良好,展示自信和自爱的习惯,竟然是一种病。什么强迫症、拖延症、数字困惑什么的,似乎今天都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是一种病。

忽然感觉,这个世界充满了浓浓的恶意,常说西医忙活一阵儿就是为证明你有病。反正我不能证明你没病、很健康,但是我能想方设法证明你有病。于是乎,满世界都走着形形色色的病人,病症不同但天下大同,大同在多多少少都有病。自己没什么可说的毛病,都不好意思出门溜达。

其实想来,病不病的不说。因为恐惧这个世界的变化,这个人生的未知,于是你总是让你先扮演一个世界认同的角色,然后你又在角色里自怨自艾。或许,这个世界最大的戏谑是你必须刻意模仿些什么才行,于是你那么害怕的与其他人的不同,却又处心积虑的渴望展示你的与众不同。你先把自己放进一个社会认同的模子,把自己砍砍削削,打磨完善,装入一个看似正常的标准。然后又因为渴望有所与众不同,四处哭诉你病魔缠身。

这个世界让你困惑,那只好装着明白这个世界,然后去找些有病的理由来欺骗自己。你总觉得世界是不会变的,人生一定是有范本的,跟别人一样,你才能成功,做不到复刻,大不了我就装。

假装活着,其实旁观着自己;假装忙碌,其实知道闲了还真没事情干;假装思索,其实用的是别人的脑袋和眼睛。装逼不犯法,扮范儿很好吃?只要你愿意装,自然就能完美?

因为你在“装”,所以你有病。

病从何来?反正感觉不正常就是有病。但什么是正常,我也不知道。反正现在的人生不是我应该的人生。那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你的人生?不管我现在如何,我起码要设计一下我人生的流程、标准、时效、目标、结果评定,稍稍背离了就不正常?还是,只有别人是正常的,我永远是不正常?于是,你有病。

还是,这个世界太强势,我只能装可怜?病了么,你们还好意思说我、我?羸弱身体、多情心思、屡受压迫、无穷欺骗,我就点小毛病,我都算坚强的,你们还想证明我没病?门儿都没有。我没病,谁还会有病?怕是,你病的不轻。

抑或,这个世界的美妙永远需要灵丹妙药才行?厌恶这个世界,给颗药丸,才好虚情假意的装作沉浸其中?我活下去靠日常的吃吃喝喝是不行了,没点治病加保健的药丸,那是不行的,能量块加千年参,我才能活下去。想来,你是必须有病才行…

你一直以为旁观自己的人生,扮演你必须的角色,这样你最不易受伤害,最轻松。因为你似乎不用为之受伤害,被评点的也是装出来的角色。也利于你设计你的人生,考量梦想和现实的差距。满身的病,也是这个世界强奸你造成的,唯一庆幸的是反正不是我,是我装出来的角色罢了。

你总是觉得先成为别人喜欢的样子,才能成就你自己喜欢的样子。你总觉得没有被关注的人生,就是最失败的生命。但你也明明知道那样装出来的人生与你半毛钱关系没有,于是成功装不成,只好选择装病。或是有朝一日,“装”也被认定为一种病?还是从来,“装”都是一种病?

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同才存在着,你却认为只有“同”才能获取成功。扮演谁都不会让你快乐,包括假惺惺的扮演自己。只要你“装”,你已然了,那些莫名其妙的有病,也是你为了“装”而收获的小情调而已。人活着最大的顽疾,怕是从来没有活过自己,人生最大的恐惧同样是下决心去活自己。

你做不到别人喜欢的样子,因为别人随时移情别恋。你“装”不出别人曾经的成功,因为那个成功已然是曾经。你不可能没病,因为你没有正视你自己。你不可能不恐惧,因为你设计的人生,总是被现实批驳的体无完肤。

只要你还决定对这个世界谄媚,无论是媚俗或是媚雅,你都会有无穷的理由去告诉自己,自己有病。只要你还决定旁观你的人生,设计你必须的经历和生活,那这个世界也会“呵呵”的给你添加点疾病,让你随时的痛楚和伤痕累累。你寻找一切可能的理由,可能的病症,来证明你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来昭示你必须去“装”某一个与你无关的人?

这个时代诡异到,没病不正常,有病洋洋得意。或许,当你明白你所有的病,仅仅是因为你不想对自己认真,只是为了取悦那个“装”出来的人生,那些个奇奇怪怪的病该会刹那烟消云散吧。

我有病,谁有药?

 

文章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儿分裂吧!不然又怎么去面对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给每个人的多重角色呢?关键的问题在于人如何将分裂完整地在内心进行统一,和谐共处。与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与现实妥协而不忘突破。

谁有药

Chen Aibing(albinchen#yahoo.cn)的投稿。

 

上天是公平的,男人虽然没有大姨妈,但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情绪不佳,莫名其妙地进入心情低落。这个问题困扰我多年,但在最近,我有了新的体验。

前段时间,我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情绪低谷,心情就像发霉的天气,湿漉漉黏糊糊的,做什么都觉得没劲。为调整情绪,我尝试了看心理医生之外的许多方法:看书,静不下心;看电影,看完很空虚;出去玩,谁也不想见。无奈,狠狠吐了一口浓痰,仰头望天骂了一句操,干笑了几声,许多不快竟然释怀,不由心情大畅。我脑子里忽然闪现出一个人物:曹操。

现在回想起来,曹操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他的宏图霸业,而是这家伙爱笑。董卓专权,朝堂之上,众官哀哀戚戚,唯独曹操抚掌大笑,笑他们哭不死董卓。破吕布,俘获张辽,张辽骂他国贼,曹操怒,举剑欲杀,刘备关羽求情,曹操立马变怒为笑,说心知文远忠义,刚才只是开玩笑。煮酒论英雄,来到刘备后院,大笑说“在做得好大事”,唬的刘备面如土色。渭水之战,被马超所败,幸得诸将解围,曹操却轻描淡写地笑说,“今日几位小贼所困。” 赤壁前夕,宴长江横槊赋诗,略述生平诸事,大笑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曹操的笑声中,好像藏有千张面孔,自信,大气,诡诈,吞吐无声,深不可测。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赤壁之战,曹操一败涂地,可是华容道上三声大笑,令人拍案叫绝,当浮三大白。大凡争强好胜者,面对赤壁这样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惨败,难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可曹操是个奇才,不按常理出牌,鬼才信华容道上他的笑是发至内心。面对那样的困境,身边的谋士将领个个士气低落,又想到刘备孙权几个死对头准备看他的哭丧脸,想必曹操心中生出了一股子逆气,想看老子哭,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老子偏要笑给你看。这一笑,当真笑出了败而不馁的霸主胸襟。

前些年读《英雄志》,观海云远,柳门四将,秉性各异。小说里杨肃观是个枭雄,心中几乎没有道德负担,权倾朝野,手段狠但不猥琐,性格最接近于曹操,但很少笑,就失去了曹操举重若轻的神韵。反而倒是喜欢另一个人物秦仲海,此人言语粗鲁,狂嫖滥赌,放荡不羁,被姑娘泼了冷水,会笑说身子冷了不打紧,心里头火热就行。遇上恼心的事,就去找酒和女人排解,简单直接有效。心中没有郁结,嘴角常挂笑容。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笑发至内心,是因为愉悦才笑出来,不然就笑的虚情假意。但是曹操的生平告诉我们,笑可以不那么被动,笑也可以很主动,甚至你可以把笑变成生活中的一种策略,进而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不要因为生活面临挫折压力与困难而不去笑,而要想,恰恰因为面临挫折压力与困难,所以我更要去笑,而且要笑的更大声,更张狂,只有这样才能提振士气,开阔胸襟,进退自如。

搏击俱乐部里的泰勒就是这样的人物,哪怕身处底层,却也是心胸开阔,大大咧咧地去笑,一副除死无大事的样子,你若用世俗的成功学去衡量他,感觉气场上就弱了三分。他会投来很茫然而又怜悯的目光告诉你,我与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样的人我很一直很仰慕,再不如意,也不失为洒脱。胸襟不凡,一旦得志,必定气象豪迈。

走路看街上交错而过的一张张面孔,表情如同麻将白板,疲惫、呆滞、苦逼、哭丧、猥琐,就觉的很压抑很丧气。有时候恨不得去精神病院看看精神人,我想他们的脸也没绷的这么紧。

男人最好的性格还是大气。生活中诸般重压、挫折、不平尽可付之一笑,举重若轻。笑是你的权利,不要白白浪费。仰天长笑可,哈哈大笑可,坏兮兮笑可,摇头微笑可,轻蔑一笑可,开怀一笑可,狂笑可,傻笑可,冷笑可,狞笑可,奸笑可,淫笑可,自嘲苦笑亦可,只要你还在笑,你就不算失败。

看文章(因为有读者反映说,看文章有些画蛇添足,在此表示抱歉,我本就是怕大家受我阅读习惯的影响,用灰度字进行了淡化,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喜欢可以略掉这一部分,哈哈~):

美国心理学家史蒂夫·威尔逊说:“笑很简单,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笑也很复杂,蕴含着许多人们可能从来没听说过的学问。”有时笑是一种被动,当发生了意 想不到的需要提高警惕的事情时,人会紧张起来;但当弄清情况后,如果发现这个事情对自己并没有威胁,人会笑出来。笑是缓和某种紧张状态的方法,人通过笑可 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曹操爱笑,刘备爱哭,两人一笑一哭可谓三国里一道独特风景,曹操在笑声中运谋,刘备在哭声中成事,后人曾说,曹操天下是笑来的 ,刘备天下是哭来的,笑与哭是两人在政治,官场上的招牌菜,更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隐形武器。《三国演义》中曹操有六次典型的大笑:一笑何进无能。二笑王允 无识。三笑:荀彧明见。四笑:许攸来投。五笑:横槊赋诗。六笑周郎诸葛无谋。曹操是一个从不肯认输的人,曹操要用笑声来驱除失败的痛苦,为垂头丧气、失魂 落魄的手下打气。曹操通过讥笑周瑜、诸葛亮“无谋”、“少智”,来掩饰自己的失算,维持自己在精神上的优越感,以求自己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面对乱世,笑 一曲豪迈歌;面对毁辱,笑一份宽容情。

文/HR汤宁(www.weibo.com/tnway

一个人不能有太多的追求,否则,他就会老得很快。

 

早上睁开眼的时候,脑海里残留的只不过是过去那八个小时中几秒钟的碎片,甚至有时候残酷得连个碎片都没有;晚上闭上眼睛的时候,思绪中闪过的也不过是过去那十几个小时里某一个场景:你在地铁上被哪个不长眼的孙子挤了一下、你参加了个冗长的会议、你因为一件原则性的事情跟领导跟同事争执了起来,争到最后,都开始相互问候起对方的家人来了……。

24 小时耗尽,碎片 +1+1 ……,场景 +1+1 ……

一个月之后同样的这个日子,黄叶落尽、飞雪飘来;身边的人胖了又瘦、牵过的手温了又凉;只有楼底下食堂的菜单,仍像爱情童话一样,还保持着三十年不改变……同样是走在路上,大风呼啦啦那么的一吹,哥们儿你还能记得点什么。

 

反正哥们我现在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

朋友说我记得你写过的一件什什么事情挺有意思。隔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我眼睛迷离了:你说的是不是……你先等等!我掏出手机,打开浏览器、帐号密码、登录空间、翻到刚刚模糊检索到的那篇日志……( 5 分钟之后)哦啊 ~ 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

是的,对面姐的脸都绿了,她肯定想一把把我的脑袋摁到火锅里,涮一涮。

 

要命的是,这种健忘症已经开始从生活中渗透到了工作里。

周五下午领导走之前特地交待了一下,这个会议是下周一上午开,你一会儿务必把会议通知发出去。我说领导您就放心吧!说完,我也放心了,不仅放心了,还放轻松了。话说转眼间就到了第二天,周六,我是睡了个香喷喷的懒觉,起来吃了个早午饭,抹了点儿大宝、涂了半斤头油,我就东奔西走了,晚上胡吃海喝的回来,继续睡个比鹅卵石还瓷实的懒觉——连微博都没来得及看——周日傻呵呵的看了一天的什么趣味高端类的节目。我是一边嚼着肉饼一边看着电脑笑啊,得意忘形之际,一不小心就瞄到了通知栏 FOXMAIL 那个“红领巾”……呃,邮箱、 E-mail 、会议、通知——“红领巾”就像个嗞嗞急不可待的导火索,就在视线停留的那一刻,嘭!

忘记的一切都丰满起来了!(看文章:最近,健忘很是困扰着我,常常会把别人交待的小事给忘掉,等想起时,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这让我很不爽。看来,我不得不用上备忘录了。)

 

有个关系还不错的领导特地打来电话慰问了一下,阿宁你们最近是不是特忙啊,你看这周日晚上十点多了还发邮件呢!

之后,领导交代工作,我认真地听着,她说了一句什么话(我忘了),不过听了这句话之后,我马上低下头在 NOTEBOOK 上面刷刷的记起来了。领导说,嗯,要不你先记……我头也没抬,没事,主任您继续说,我在记别的事情……

她说,你这怎么还分裂了!

 

过往都是我们埋下的一颗颗不知死活的种子,有的在合适的时间,听了同一首伤感的情歌、路过同一 LOGO 标识的咖啡店、看到了热播的国产烂片中同一个场景、甚至有的时候,你就是看到了一个似曾熟悉的数字、一个廉价的吊坠……那一颗种子就在这些雨露阳光的呵护下,从记忆黑暗的土壤中破土而出,然后,你培养它,它就生根茁壮;你淡忘它,它就枯萎凋零。还有的过往,本来就是颗死种子,无论你多么努力的想把它唤醒,情歌、咖啡、千纸鹤……就是您浇上半瓶欧莱雅 8 重功效劲能醒肤露,它也长不出幼芽来。

所以,我特别喜欢和那些爱好摄影和写文字的人在一起待着,因为你常在他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机会出现在那些底片和字里行间,即便是没有的时候,那些他们画上的风物和文档中的趣闻,也共享给了你的记忆。

 

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活着的方式,肆无忌惮的、谨小慎微的;但是,老了,你就会发现,我们越来越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追忆似水流年

如果还有,那就是坐在院子里看月亮。

月食那天(我也记不得是哪天了),我裹着羽绒服在小区里冻的跟个 2B 青年似的,就是为了看看什么十年再也看不到的月食了。为了找个好的角度,我一路走着,到处可见三三两两的人,用哆哆嗦嗦的手举着单反、卡片、手机、 IPAD ,仰着头,像听到了召唤的狼人,一动不动的望着,生怕一眨眼就把月亮眨没了。

我当时特激动的就把这个消息发给了几个不错的好朋友,后来大纷纷表示感谢:有在微博里直接 @ 我的、聊天工具中留言的、有回短信先表示感谢然后分享这天是有多冷你妹的,还有一部分是先表示感谢然后顺便问了一个敏感的话题:看月亮那会,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啊——表达内容可能不一样,但目的很明确,老朋友嘛,都比较关心我的 Single Or Not 。

我纷纷给大家一个绝望的回复后,就开始悔恨这消息发的是不是太泛滥了,本来我已经在坟墓里躺了半年多,刚消停了一阵子……我怎么这么皮痒啊,非得青天白日的跳将出来被鞭鞭尸才舒服不是!

哥其实是个低调的人(因为从来也没有机会高调过)!

 

这美景佳月遇上感怀的光棍,就好像是生石灰遇到了水: 2年前那个冬天的月亮、 8年前那个秋天的月亮、 15年前家中院落的那颗月亮……思绪像数不清的榴弹,不断从眼前飞过、向不同的方向飞去,你不知道它从哪个方向飞来的,更不知道会往哪个方向飞去。

我总是认为失眠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 你享受得了睡眠未必享受得了失眠。

不少人都是在失眠中长大的。

一个人在做着一件什么事情的时候,其实这已经是过去的你了,因为思想已先你的行为而去;而你在睡着了的时候,你遇到了潜意识层面的你,那些都不是真实的;唯独在你身体停止行动,而思想介乎于意识和潜意识之中的时候,那才是真实的你。(看文章:这句话真不好理解~)

我们祷告、忏悔、念经、冥思、打坐……都是失眠的一种形式,一切只不过都是为了让身体停止,让思想回归到一个真实的自己。

哥我是肯定睡不着了。

我一层一层穿好了衣服,又跑出去看了好几趟,那月亮的阴影变化的太慢了,太慢了!

有哥们儿说,等什么等啊,明儿个早起看视频吧!

哥我也等不及了,还是睡了吧。

 

《碎碎念》

孤枕难眠,

恰有歌和琴声断,一杯浊酒浅梦寒,

新辞总在闲愁旧恨间;

疏漏青

沉云浮影碎碎念,明月遥思又三千,

欢情不比彩笺佳信短。

文/衛鐁囄(754622583@qq.com)

一个清闲的上午,拿着鱼饵喂鱼,看着鱼缸中的鱼悠悠摇曳尾巴,而跃动的鱼尾犹如在水中飘来荡去的月牙,伴着水上的涟漪忽深忽浅显现,仿似尤抱琵琶半遮脸的美人儿令人无限遐想……

但就因为尾巴一词,令我很煞风景地联想起了小学学过的一篇课文,题目好像是:小壁虎借尾巴。文中大概的主线是小壁虎被蛇咬掉了尾巴,于是就天真地去找其他的动物借尾巴。小壁虎去找鱼借尾巴,而鱼告诉它它的尾巴要用来在水里摆方向的,于是小壁虎又去找黄牛借尾巴,而老黄牛告诉它它的尾巴要用来赶牛牤的,后来鱼又去找小燕子借尾巴,而小燕子又告诉它它的尾巴要用来在天空飞行掌握方向的,于是小壁虎又去找其他的动物借尾巴,到后来,尾巴没有借到,但却在借的过程长出了它自己的新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与我们寻找方向是何其的相像!

成长就是那一条蛇,在咬掉我们的幻想之后,把现实赤裸裸的真相摆放在我们的眼前。以至面对种种应接不暇的现象之后,我们开始去借尾巴,即去寻找一个可以诠释活在当下的答案。

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都不适合亦都不能借给小壁虎,在它没有意识到它已长出新尾巴之前,小壁虎只能不停的去借。意味着感性的认识过渡到理性的认识,唯一的桥梁就是不停地实践。世界在我们面前还很模糊,而我们想彻底地识透她就必须去“借”和不停的实践。

历史是那条鱼,现实是只老黄牛,而未来所不知的就是那只燕子,但归根到底尾巴只能长在小壁虎身上,因此,答案形成取决的要素还是依靠本身的实践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价值观,因为时代有着不可比拟的特质,所有的答案之所以会笼统,就是因每个个体都是具体的。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很奇妙的旅程,因为一切看似不是风景的画面都将在日后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信仰、理想、责任、生活都不是抽象的,是相融为一体而不能分离的,具体表现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抉择时刻,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一道伪命题,只要下笔的人是自己。

如果哪一天我们在借尾巴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长出了属于我们的尾巴,于是醍醐灌顶,恍然明白原来尾巴是一天一天长出来的,而不是可以借来的。一切的激变都是在一点一滴看似不变暗流之下形成的。有时,我们会突然刻意地去寻找自己,根本意义就是暗示“变”的暗流开始交汇为激流,如果不想慢慢迷失,就勇敢的认识自己。

孤独一直都在,但不曾孤独过。诚如伟大的诗句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文章胡子飘飘推荐一地阳光的《人生碎语》这篇文章,对认识自己是个突破,故引用于此。

人生碎语

人生充满着悖论和冲突,纠结于爱与恨、美与丑之间,困顿于生与死、善与恶之间。笑中有泪,冷中有暖,每个人都得去体验、去面对。一次次失望后是新的希望,一次次挫折后是新的出发。

人生是围城内外的背反——城外的想冲进来,城里的想冲出去,永远摇摆不定。人生面临变与不变的深刻矛盾——我们总是希望世界变化多姿,但又渴望有不 变的永恒让我们心灵踏实,就像游子在外流浪,经历世事沧桑变迁,但最终会渴望有个“家”,是不变的港湾,能缝合我们一切的心灵创伤。 对我而言,我很反感“科学人生观”的提法,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无法用科学正确来衡量,意义和自由问题超出了科学解释的领域。人生是一个有待完成的艺术品, 其本质在于自由,所谓自由就是就是在荒谬中编织意义,在冰冷中感受温暖,在混乱中建立秩序,在黑暗中追求光明,在庸常中发现诗意。

人生是无中生有的过程,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生从本质上说是充满无限可能的(自由),但是每个人又不 得不受着各种有限性的限制。因而,人生是戴着镣铐自由地舞蹈。重要的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你内在对待世界的态度。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即使身陷牢 狱,仍能闪耀自由光辉;如《美丽人生》中的犹太父亲,用爱、幽默、智慧和勇敢,使儿子眼中的集中营变成了美丽世界。

说起人生,现代人常说“这是我的人生,我要如何如何”,对人生的理解越来越围绕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然而,现代人过度的自我意识造成了类似于 “无根无家”的漂泊状态,我们不再轻易再把自己交出、奉献给诸如上帝、理念、集体、情爱等象征永恒的事物,所以个体的生存带上了执拗的唯我色彩,坚持自我的绝对存在。但孤独无依的自我很大程度上只是个虚无空洞的外壳,“问泉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割裂了自我同整体世界的联系,“自我”只会走向干枯和萎缩,产生对人生无意义的迷茫和焦虑。

一方面,“自我意识”是虚幻的,因为世界上本“无我”;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又是必要的,因为它是一切认知的起点,以自我为基础我们才能认识外在世界。但,自我不是“家”,它更是一个“向导”、一个“领路人”,是指向回家的路。它的任务就是让我们体验到“源头的活水”,把我们引到存在之家。以自我始,以无我终,自我意识同整体意识融合。

当今很多人的生存困境就是把“自我”当成认识的终点、结果,而不是起点。他们停留在了个人的“小我”上,而不再去探究更广阔更本源的“大我”;像井底之蛙,执着于个人狭隘的空间而无法连通博大无边的世界。

中国历来缺乏个人主义,缺乏独立的自我,然而当今社会只是从“无我”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唯我”,拒绝同整体的联系、孤独的原子化自我。原子化自我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将自我与他者的区别极端化为无法跨越的鸿沟,坚持自我的绝对性,认为自我只属于自己,只是人在固执的自我身上无法获得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归属感就是回归自己所从属的地方,是自己本性的充分实现,落叶归根,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真正自由的个体是既能保持自我,又能走出自我,既能自由分离,又能自由联合。显然,当下不少人强调的只是分离的消极自我,他们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了解也不关注别人的想法,他们强调自我不受干涉的消极自由,而抛弃了与其他 人相互交往和联合的积极自由。 这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或许,这就是人们普遍缺乏幸福感的一个原因。

作者:许锡良,一心推荐。

我的朋友,华南师大教授,才华横溢、青年才俊的刘良华博士曾有一句名言:一个有着强大偏见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这句话,在他的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如果,把“强大偏见”看成是有自己独特深刻见解,且有很执着的追求与坚守的精神的意思,是一种错得深刻,而不是对得肤浅,我以为是很有道理的。人,从客观意义上说,每个人的见解都可以是一种偏见。因为,没有人能够把这个世界的一切完整地纳入自己的视野,每个人只能够从自己的立场,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经验视野中获得一点自己的理解与见识。但是,这句话也容易让人误解,以为“偏见”就是好的,而且越是“偏见”越好。其实,一个人的偏见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的。那往往是缺乏理性,缺乏宽容的结果,而且是非理性的情绪化,常常容易扩大这种偏见。

因此,我更喜欢说: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内心强大,表明他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在佛教那里就是“无漏”之说,已然成熟于胸。内心强大的人,不必要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甚至可能外表懦弱,但是,内心坚强。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是有自己坚定信念的人,这种信念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也不仅仅是在知识上的,而且是带有深厚情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广阔的视野,这种内心的强大,常常意味着他极其地自信,而这种自信常常就来自于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以及对自然,对人的生命的深深敬畏,因为敬畏,才使他没有恐惧感。因此他有一种特别的开放意识与开放心态,对于任何不同的声音,他都能够认真听进去,能够用自己的头脑再想一想,对自己自信的东西仍然保持一份警惕。因此,他不会拒绝去听一听,想一想不同的声音。但是,由于他的内心的强大,他也不会一听到不同的声音就焦虑不安,就立即改变自己的想法,而且是在不同的声音面前,学会用逻辑、常识、常理、直觉、经验及科学的方法再重新检验一次。而事实上,这样的检验不会是第一次,而是反复多次,而且成为一种常态。反复多次,成为常态,仍然得到坚守,之后的东西才是稳固的。内心里,真正稳固的东西多了,他就强大了。因此,内心强大的人并不是不再改变,而是不再需要改变自己处于信念内核中的东西。

一个人信念中内核的东西,如果经常被改变,那么,他的心灵世界还是无形的,他的精神世界还是迷茫与混沌一片,这样的人,即使著书立说,也是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立场不坚定,逻辑不一贯,对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毫无主见。­

信念内核究竟是什么?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怎样认识人生,你怎样看待幸福与意义,这些东西在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那里是完全圆通自洽的。这里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但是,一定是自洽的。在这里,你的思想信念与你的生命感受,生活经验,你的知识结构,你的理性认识,你在社会中担当的角色,不会在逻辑上,在生活经验与理性认识中产生冲突与分裂。不会言不由衷,不会所做的事与所说的话互相矛盾。一个人如果到这个地步,也就是人格完善,内心强大之人了。

内心强大的人,也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或者说真正有思想的人,也是内心强大的人。这样的人,即使身处世俗世界里的所谓逆境,他的内心也是平和的,自信的,且是充满快乐的。因为,他的世界不再只是世俗世界,他还有自己独有的完美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有自己的幸福标准与快乐标准,在这个王国里,他享受着别人无法享受,也无法理解的幸福与快乐。近二百年前丹麦思想索伦·克尔凯郭尔一生一贫如洗,生命也很短暂,但是,他内心强大,一生充满快乐。这样的人的幸福,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内心强大的人,其实是精神贵族。他意识到人,作为一种有精灵的人,有思想的人,其肉体生命的有限性,同时也意识到思想生命的无限性。他知道怎样摆正自己的肉体生命与自己的思想世界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认识到世俗世界的物质标准与自己精神世界的另类坐标。因此,内心强大的人常常不失眠,不焦虑,不急躁,随时随地作人生中最坏的打算,却往最好处追求。一切灾难与痛苦,都早在他的生命中思量过了,甚至丰富真切地体验过了。他向死而生,因此,一切的变故都不再让他感觉世界突然被颠倒,人生会被变得面目全非,一种坚定的信念,可以支持到他安然入土,与世长辞。

他的生命不再焦急地等待,而是坚定地行动,他的行动标准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宠辱不惊,淡然处之。他相信人生中任何经验,包括那些不幸与痛苦所带来的感受,都将化成他人生中独特的体验。而这些经验都将化成他的思想智慧,成为他内心更为强大的材料。他相信,人的肉体是这个宇宙中最为脆弱的东西之一,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可以坚不可摧。他还相信,在这个世界,他的生命感受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替代。这是他充满自信的力量来源。生命的觉醒,使得他爱人如已,先认真爱护好自己,然后用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去感召这个社会。爱人如已,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打理很糟糕,内心很混乱,心灵很脆弱,那么,他无疑就缺乏了爱的力量,一个糟糕的人即使爱人如已,也只会把别人弄得与自己一样糟糕。因此,他懂得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寸时光。也因此,内心强大的人,他有自己的生活主题与生命意义。在生命意义上,他坚信,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并且相信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这个权利,他自尊,更懂得尊重别人,他追求幸福,更懂得尊重他人的幸福,他作出选择,更懂得尊重他人的选择。

有思想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有原创思想的人,那些接受来的思想,只要与他的生命与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种思想也将使他内心变得强大,思想与人的生命性是密不可分的。有思想,就是意味他用自己作为人的生命开始思考,用自己生命去感受,去体验生活,感受世界,不以人的毁誉而判定自己的价值与意义,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即使全国的人以他为敌,即使全世界的人误解了他,孤立了他,他也能够淡然而坚定地生活。在这个时候,“那个最孤独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易卜生的这个话表明,内心强大的人,在真理与真相面前,他就是敢于成为国民之敌的人,成为千夫所指的人,也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这样的人的内心世界就到了强大之极的地步。

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度,都将是极少数的一个群体。但是,一点可以肯定的事实就是,这样的人在一个多元、开放、平等、自由的社会里,将更有生存的土壤。而且这样的人也不再会成为国民之敌,也不容易成为孤峰,他不必要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作为自己的出路,尽管他也可能孤独,但是孤独在这里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享受。内心强大的人,思想丰富的人,他不在乎有多少人误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人内心的丰富,足以弥补一些物质的匮乏。内心强大的人,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也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知识的英文为“knowledge”。它的第一个音节是“know”,知道。但是knowledge这个词的末尾是edge, 是边缘。我们可以“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可是它并不能让我们处在领先地位(leading edge)。中文也是一样,“知识”中,只有“知”与”识”结合时,它才能产生edge,  成为力量。狭义的knowledge本身是没有力量的。

当我们说知识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说的是知道,比如鸦片战争哪一年爆发。有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常识,比如一年有四季。有的时候我们说的是见识,比如认识到是什 么原因,造就了现在的金融危机(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一个知道很多事实而不知如何处理的人,现在我们已经不叫他知识分子,而称之为知道分子。知道而无见 识,徒增谈资,于世无益,那么又有什么意思呢?

钱钟书的《管锥篇》,是好书,但余英时说它是 “一地散钱”。李浔阳就问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钱钟书到底提出什么创见了没有?没有印象。这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做这样的学问更安全一些。你可以旁征 博引,天花乱坠,可是那又怎样?如今,天下文章一大搜,掉书袋没价值。久了,人们会发觉,很多文章写出来,隔三四里都能闻出Google和维基的气息来。 过去学人引用文献冷僻,人以为奇,可是如今我发现,古腾堡项目把所有古代稀奇古怪的文献都在往网上搬,以至于过去的海量文献离我们只有一个鼠标那么远。在 这样的背景下,整理诸如《四部文明》齐、大、全、备的纸质文献库价值十分可疑,因为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资源, 而是在运用信息的能力。

1956年,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发现,美国学校的测试题95%以上是在考学生的记忆。他于是发明了一个新的学问分类法,就是影响了两代美国人的布鲁姆学问分类法(Bloom’s Taxonomy of learning).该分类法说学问由低到高,分知识(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估(uation)几个类别。 这个分类法在美国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几乎是人所共知。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就是以布老的分类法为依据,经过两代人的时间,美国的教育成功地走出了“记 忆”为主导的测试方法。即便在小学阶段,如我们费思这个年龄段,它这些分类技能也是齐头并进的。比如应用,我看小孩从小就在学着如何将自己的知识用在实 践当中,比如我记得她一年级就有“访谈”作业,让他问里人喜欢香草冰淇凌,还是巧克力冰淇凌,然后制作成图表出来。我看这就是讲究多项认知技能的组合。

现在我们常讲“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的,也就是大脑一部分(如记忆部分)被解放出来,被电脑、手机等外部智能辅助设施取代。那么大脑干什么呢?得侧重于分析、应用、综合、评估这些“高层次思维”(higher order thinking).当然,思维的类别不能简单用低层次高层次这么来区分,因为有些“低层次”技能,也具有高价值,例如“知道”吃毒药的危害,或许会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同样,一些“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低价值,比如对赵薇着装的评估。但是总的说来,低层次知识和技能容易复制和传播,而“高层次技能”,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普遍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培养起来比较困难一些,且宜早不宜迟。

人们常说新经济是“知识经济”,其实再往下走,应该叫“学习经济”。我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说过去的大学学历是“四年制”(four-year degree)。现在是“四十年制”(forty-year degree)。 过去,学习是为了积累各样知识以防万一(just-in-case), 现在是按需定制的及时学习(just-in-time)。过去,一个人掌握一门技能,一门知识,可以管他一辈子。现在的好多职业注定要终身学习。比如 IT,简直就学得没完没了,一有松懈就要落伍。IT的老师常常拿英文系老师开玩笑,说还是他们好,学会一样管用一生,反正莎士比亚死了就死了,不会冒出一 个莎士比亚3.0, 莎士比亚XP出来。但即便是在英文系,据我所知,学习方法和领域也在更迭不息。老师的知识,更新换代慢一些,但是学生如果也是抱着一定的知识一辈子,那就 只有自己慢慢落伍去了。

本文开头,我们说知识的第一步是“知道”( know),最终的目标是产生领先(edge).那么know和edge中间这个L 是什么呢?它就是热爱(love),它就是学习(learn),它就是生活(live)。

来源:南桥的博客——知识不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