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

小茹和小君是闺蜜,她们无话不谈,可是最近却疏远了,甚至毕业了都不曾有过联系,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多年以后,她们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两个人看着对方一言不发,良久,相视一笑,擦肩而过便消失在彼此面前,只是,那一刻,她们流泪了,只因为,当年,误信小人言辞背叛了双方,失去信任,友谊再不能回来~

感谢 狼牙灯火妃 的投稿~

成长的历程

魔咒

一个人在教室里等一个多小时只为了看他一眼,去他们班借书故意借他的 本来回家十分钟的路我走了一个多小时只是为了期盼他能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闪过,在校门口等他结果追得鞋都跑掉了 每天放学默默跟在他身后也觉得好幸福,因为他喜欢地理我从一无所知到全班地理最好的。最后发现他也一直爱着我这么多年!@HumQueen

高中的时候帮他写作业,买饭买零食,每次拎着两大包的零食去他班门口的时候他同学都起哄说啊哈哈哈你老婆又来了。高考时他喜欢的那个成绩不好的女生坐在我后面,借她抄了好多。她比平常多考了200分,和他去了一个城市。后来他们在一起了。去年过年给我发短信,说新年快乐,谢谢你。 @苜蓿大虫子

文/兜兜

租赁合同到期,今天是退房的日子。退房时,因主卧洗水间外墙油漆脱落,我补偿了房东800元(钱已绰绰有余),用于此面墙壁的重新粉刷。油漆脱落,本属于工程质量问题,是开发商的责任,我无需做出任何赔偿。不过,我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自承担。几套家具无法搬走,卖掉又实为可惜,便索性全部赠与东。

新房也是如此。几万元一平方,刚刚收楼,洗手间外墙油漆却已经开始潮湿变软。

生活中,我们的时间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剥夺。

喵喵也是如此。

她是个乖乖女,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升学及就业也都非常顺利,典型的“学霸”。但可悲的是,曾经抱着幻想走进教育的她,工作以后,却不幸发现自己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者,以及行政制度的受害者。

在单位,行政命令压倒一切,学校领导强制老师看电影(爱国教育、安全教育)、监考(最近四周就有三场监考:司法考试、成人高考、职称考试),强制老师看午修、晚修、上下班签到,强制老师支教、排练节目、写晚会串词 …… 高度集权形成了强权,普通老师不断地受到强力的约束,不断地被侵犯、被掠夺。强权者不仅控制你身体的自由,甚至企图控制你思想的自由。这样的体系下,大家对权利逐渐充满了强烈的畏惧与崇拜。

十年前,喵喵高三,决定了将来当老师,教语文,只因她爱文字,爱纯净的校园,爱简单的生活。如今,喵喵已在高中的讲台上站了三年,带着学生享受美丽诗文之余,不得不面对两周一次的大考小考,然后是排名,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贡献率,然后是开会。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终于等到了周末,还要监考。好不容易有了个休息日,科长又让帮忙出市教研室的考题(我真想对她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终日辛劳,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很累很累的时候,喵喵又一次生病了,我能感受到,她的无奈、痛苦与挣扎。

我知道喵喵始终在坚持,让教育回归人性,让教与学都回归创造。正因如此,她太累,她不肯敷衍自己的心。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喵喵时常说起荷尔德林的那句诗:人,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她说,从前的她是飘在半空的云端女,过于理想化,现在的她正努力做到“诗意的栖居”,脚踏大地,心怀理想。她拒绝被奴役,她不听话,因为她向往自由。

如果学生和老师都被学校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学校岂不是一个大监狱么?喵喵曾说过,高一的学生还懂得笑,孩子气,会冲动,会与老师争执,高三的学生却只剩下服从与麻木,课堂有时安静得可怕。她不愿看到这样的改变发生,可身边的老师、领导和各种无形的规则,却形成了一股合力,推动这改变的发生。从学校出来的人,就像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都带着标准化的印记。人生被标准化,这不是荒诞么?更加荒诞的是,努力走标准化的路,害怕离经叛道,已经差不多成了全社会的共识。人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我是普通人,没有异常的秉赋,而规则又强大到无法抗拒,我只能通过勤奋与忍耐来适应规则,从而寻求安稳幸福的生活。

既然道路已经很拥挤,为什么不换条路呢?当规则是既定而强大的,自由难道注定遥不可及?

害怕失败的人,内心的恐惧已将自己困成囚徒。

喵喵说,无论环境如何,她要坚持选择自己的态度,以各种方式,对抗枷锁,为了自由,为了美。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可是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如颠倒一下语序,会更具有“逃跑”精神,如索尔仁尼琴所言,那些“坚定不移的逃跑者”坚信人不能住在笼子里,而且对这个信念一分钟也未曾动摇过。

我相信喵喵,她一定会从偶尔透进笼子的清风里,获取希望和力量。可是,我心疼喵喵,我必须帮助她挣脱枷锁,从制度的樊笼中解脱出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等着被体制化。

《牡丹亭》里有一句,“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喵喵很是喜欢。“爱好”就是爱美,一生爱美是天性,喵喵便也是如此。她心中的美,一定是自由而舒展的。人生短暂无常,匆匆如寄,如果说真有什么值得追寻的,除了“爱”之外,便是“美”了。

这样的美,必是天地大美,自在坦荡。

我要坚守自己内心的意志,坚持选择自己的态度,勇敢地去追寻,为了自由,为了美。

如果我可以不盲从不依赖不畏惧不焦虑不屈服不苟且,自由已在其中——那从未失去也无法获得的我的本质。

我相信终有一天,喵喵和我都能感受到挣脱樊笼,回归天然的喜悦。

我们都是寻美的旅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人物简介】

喵喵,一枚脱尘出世、自命不凡的小森女,天生一张骗死人不偿命的稚嫩童颜,乖巧安静的学霸。路痴,数字盲,迷糊症患者。喜欢20年前的歌,喜欢燃香、品茗,喜欢诗歌、音乐,喜欢明月、清风,喜欢一切美好而不切实际的事物。她认定,生活与爱情都应该是清澈坚定的模样,像天上的星星。她用相机记录生活,用文字存放光阴,从朝七晚六疲惫刻板的每一天中寻找趣味。她相信,点滴坚持汇聚成海,终会抵达梦想:做一名行吟诗人,边走边唱,边唱边看,水阔山长,物我两忘 ……

兜兜,一枚心地善良、追逐自由的老男孩,天生一副磁性共振深情温润的好嗓音,“不平则鸣”的大侠。洁癖、强迫症、完美主义。迷恋蓝天、清风、田野。不忘初心,追寻手工时代简单忠贞的爱情。梦想同心爱的喵喵一起,上雪山探秘,下深海探险,驾着飞机环游地球 …… 他认定,生命在于创造,真爱诞于苦难。他脚踏大地,一路迎击风浪、种花酿蜜。他相信,忠于灵魂的爱,定能渡化一切的艰难困厄,救赎所有的渺小卑微,安顿全部的风尘劳碌。终有一天,他可以挣脱樊笼,感受到回归天然的喜悦。

just do it

文章:有个女孩毕业了,她到了著名企业的offer,但她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她想开自己的咖啡屋。她想了很久,她不是富千金,她不能再靠家人的帮助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她需要努力和男友挣钱买房子结婚过小日子。她做了个决定,她决定好好地工作。她说:“我要好好地工作,我还有一个计划表。每周我都要完成一个,我报了一个调咖啡的班,这周我的任务是认识各种咖啡豆。我有好多个星期要完成我的每一个小任务,等我都完成了,我就辞职去做我的咖啡馆。”当梦想和现实那么激情而矫情的冲撞,你要够聪明,通过学习着的梦想,不间断的赚来为梦想买单的资本。美好就在下,就在路上。

六岁时,她拉着父母的手说,要站在舞台上发光,十五岁时,在舞台表现失误被人嘲笑,开始迷茫,畏怯舞蹈,而后又重新站起来了,十九岁时考上了舞蹈大学,二十岁时与父母闹矛盾闹得厉害,一气之下放弃了学业,闯荡世界,成为了与舞蹈毫不相关的文秘工作,二十五岁那年结婚生子了,当她跟孩子讲她的故事时,她就说,我的孩子,不管梦想与生活有多大的差距,但是回头你会发现,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迷茫,艰难也要走下去,成长,就是积累下来的,好好的走,才不会埋怨生活

感谢 狼牙灯火妃的投稿~

初二的时候她有次考试没考好,看得出她那段时间心情很糟糕,于是我写了一张“别气馁”的小卡片悄悄放在她的桌子上鼓励她,后来她把这件事写在了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里,再后来语文老师念了那篇作文,当时真是把我吓了一跳。本来这个秘密就这样埋在我心里了,但是10年后她成为我女朋友后我告诉了她。@HappyHippoo

一、家是学会讲道理的地方

文/南桥

常听人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醒世恒言》称:“逆子顽妻,无药可治。遇到这般泼妇,难道终日厮闹不成?少不得闹过几次,奈何他不下,只得诈瞎装聋,含糊忍痛。”

这种“智慧”纯属糟粕。家是公民训练最重要的课堂。

家不光是讲理的地方。除了道理,尚需关心、理解、包容和爱。如果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那就有点捣浆糊了。再到“家里是不讲道理的地方”,就是胡搅蛮缠了。当然,道理怎么讲,谁来讲,用什么时机讲,这里大有学问也颇有趣味。

在家这种安全的环境里,都讲不了道理,出了家门,又如何在社会上讲理?家是公民训练最有效也最必要的地方。我们在社会上如何为人处事,很多来自我们在家的言行模式。家里的冲突,找不到妥协的办法,在社会上解决矛盾,恐怕也是空谈。在家里靠欺瞒过日子,到了社会上,也会遇事捂盖子,不能直面现实。“大环境”里的多少矛盾,哪一个不是家庭小环境下问题的放大?

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把自己放到了自己讲不了理的处境上,这通常是女权机会主义者的自我贬低。论到利益,这些人跟你讲男女平等寸步不让。说起道理,她便扮作弱者,要你包容忍让。不过,含糊忍痛不是办法。忍得一时的毛病,最终还得冒出来,甚至一次次冒出来,不如不畏艰难,把问题摆在桌面,从容面对。

一个家庭,就好比是一个木桶,生活的水准,最终会降到最不讲理的人的水平。如果双方不携手共同成长,而靠蛮不讲理达成的和谐,是无奈的“含糊忍痛”。它所造成的问题,最终会超过它所解决的问题。道理让位,则粗暴横行,家庭不再是温馨的港湾。刁蛮与粗暴,都会让关系出现裂缝,一方或者两方会去找别的精神慰籍。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他人乘虚而入。

如果有了孩子,这样的环境,让孩子看见大人的世界,不是谁有道理谁胜,而是谁嘴大谁胜,谁嗓门高谁胜,谁刁蛮谁胜,这对于孩子,又是什么样的教育?

我爱我家

二、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

文/易水寒

有个男人在大街上跟人吵架动刀子,被抓进监狱后,妻子拉着横幅四处上访。有人说这是个好老婆,为了老公敢上前线。也有人提出了小小的质疑:俗话说“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与其事后又哭又闹地找人讲道理,不如平时多劝劝老公多忍多让。老婆是干什么的?是压事而不是闹事的。你平时不未绸缪,遇上事又显得多勇敢似的。做妻子的,还真不需要多勇敢。贤惠比勇敢重要。

这个质疑有点刺耳,但想想也不是没道理。作为一个贤惠的妻子,平时应该多跟丈夫念叨不要酒驾,不要闯红灯,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过于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不要跟人斗狠、凡事让三分。某种意义上讲,男人结婚之前还不算个完整的人,父母教育他,学校教育他,社会影响他,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似乎已形成,但妻子对丈夫的影响被忽略了。妻子的说教,也是家教的一部分。妻子和丈夫天天在一起,耳鬓厮磨,卿卿我我,说的话做的事丈夫更能接受。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常常强调吹枕旁风呢?皆因枕旁风有效,立竿见影。当然,若男人爱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主观上就更愿意接受这些观念和原则。这种后天性格一旦塑造,将会非常坚定。“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有时也被说成“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二者其实可以通用,不做横事自然不会遭遇横事,平时总耍横,时间长了,岂能不遭横事?

贤妻的另一个功能是将横事扼杀在摇篮里而不是任其壮大扩展。见到坏事要发生,要及时劝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个同事说,他和妻子一起去逛菜市场,向一个卖鱼的打听价格。卖鱼的发音不清晰,同事听不清,多问了几句。卖鱼的突然发飙:“乡巴佬,买不买得起?”同事生气了,回道:“买得起怎样,买不起怎样?”“买不起就不要瞎问,乡巴佬!”同事说他脑子一热,当时要跟对方动手,但是他老婆拦住他,连连向卖鱼的陪不是,然后拽着他迅速走了。后来他老婆说:“卖鱼的手里拿着刀,随时都能飞过来,真要动起手来,吃亏的还不是咱们?再说,你怎么也算个读书人,收入比人家高,地位比人家高,跟一个市井小民较什么真?吵架吵赢了打架打赢了都不算光彩事。虽然是他挑衅,但这个社会不公平的事太多,我们搞不过恶人,就得躲着恶人,行不?”同事说,这样的事儿发生过一两次,他敬畏之心加重,不再那么爱动气了。

作为贤妻,还应该有足够的善后智慧。事情发生了,不能惊慌失措手忙乱。倒回开篇那个例子,男人捅了人,被法院判了重刑。有人说,虽然你也感觉冤枉,但毕竟是你捅了别人,若及时向受害者家属道歉,承诺赔偿,取得对方谅解,法官量刑时或许会有所考虑。判决以法理为准绳,但也会顾及情理的一面。跟人讲道理的同时再讲情理,也是做事的一种方式,只顾逞一时之快,只能将事情恶化。

肯定会有人说,合着男人出事都是老婆的责任?当然不是。

老婆不管丈夫,任其沿着“横事”的方向一路狂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管不了,不敢管。有些男人招摇撞骗、吸毒、斗殴、挑逗别人老婆,爹妈、朋友、妻子、儿女不要说劝他,过问一句他都会翻脸,这样的极品天生就是作死的节奏,大家只能眼睁睁看他遭遇横事。还有一种情况则相反,老婆认为老公敢想敢干才够种,才像个男人。她不但不劝老公,而且自己还惹是生非,在地铁里被人蹭一下,马上拽住人家吵架,跟人发生一点不快,马上撒泼打滚,将事情闹大,就像郭冬临演的那个小品一样,跟邻居吵架让老公给自己出头,最后还是老公告诫她“冲动是魔”,劝她消停一下。这样的女人,老公早晚死在她手上。

第一次,她在精品店认识了她的初恋,但是三个月后这个初恋不告而别,第二次,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友并且相恋了,但也在三个月后这段网恋也结束在不告而别中,第三次,班上一个男生看上她而且她对他也有心动于是就向她表白,但多次遭到拒绝,男生真心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又问不出个所以然。有天,男生突然带她去了沙滩,沙滩上堆砌了个堡垒,男生叫她过去把堡垒里的宝物拿出来,她惊讶我要听歌的发现宝物竟是她的日记本以及一条数字3的项链,男生说,对不起,拿了你的日记,我知道三个月的魔咒成为你心中跨不过去的阴影,但请相信,我可以消除魔咒,今后每个三个月都将会是幸福三个月!看着海浪打掉了堡垒,她抱着男生哭了。

感谢 狼牙灯火妃 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