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troyhed 发布的文章

文/子轼

依稀记得蒙学时手上有一本蔡志忠先生编画的《庄子》,我对里面的“子非鱼”和“鼓盆而歌”两则故事印象尤甚,前者是看着好玩,后者是完全无解。那时候还不明白庄子对于“气”和“形”的描述。稍大一点,读到了苏子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便情不自已的想到了庄生鼓盆。同样是悼念亡妻,庄苏二人殊途同归。借用泰戈尔的话,“我们心里全都有一个王国,一个死人的乐园,那里存在着对一些人永恒的回忆,这些人曾给我们的生活经历带来神圣之光,而他们也许不为他人所知。”

在我们都将庄苏二人的行为看做悼念亡妻之举的时候,不知是否曾思考他们的行为也是在悼念已经逝去的岁月和过去的自己,曾经的生活,曾经的挚爱,曾经的理想,或许随着斯人远去,真的“白云千载空悠悠”了,生死两别,他们的信仰还在吗?

在20世纪初,中国叱咤风云的人物里,刘师培的妻子何震的一生让我唏嘘不已。何震原名何班,字志剑,1904年随未婚夫刘师培往上海后入读爱国女校。书香门第的二人在接触新思潮后思想变得激越,尤其是何震,她在《女子解放问题》中提到西方社会男女的平等是“假”,必须“根本改革”;她又因性格强势让刘师培吃了不少苦,在日本时何震一边向苏曼殊学画,一边在章太炎的眼皮底下和汪公权出双入对。面对何震的“河东狮吼”,刘师培有苦难言。何震终因备受党人冷淡而不得不和刘师培一同回国。回国后,刘师培沉潜国学,何震渐渐平静下来,不仅相夫持,也不再参与革命事宜。1910年一女早夭,1911年辗转千里从武汉赴四川寻夫(刘师培归国后投门端方,后随其入川)后到了山西做庭教师。1919年刘师培英年早逝,何震因精神受到刺激而失常,后来削发为尼,法名“小器”,不知所终。想想十几年前还宏愿改造男女社会,最终归位“小器”,震烁一时却旋即歇绝,此中种种我们这些后人到底能够体味多少……

或许正如苏曼殊留下的八个字吧,“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庄子鼓盆而歌,苏子相顾无言,何震“小器”而归,生死之间,似乎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于是罗素说“人生唯有面对死亡,才能变得严肃,意义深长,真正幸福和快乐。”可问题依然存在,既然面对死亡之时“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为什么鲁迅还要在死后“一个都不宽恕”呢。

加缪将这个问题引向了更深的层次,“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依着这句话,我发现了两个人物,梁巨川和王国维。人间草木太匆匆,剩水残山供一死。周宁说梁济的死是沉重的,静安先生的死是轻盈的。周宁这么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只是一直不明白这二人的死到底是殉“清”还是殉“道”。

1918年农历10月10日,梁济六十岁生日,在完成了他的《别竹辞花记》后带着“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在积水潭自尽。他的手书写着“吾今竭诚致敬以告世人曰:梁济之死,系殉清朝而死也。”何以为一个已经灭亡而且肯定不会再次复活的王朝殉节呢?徐志摩有一番评论“它的起源与所能发生的效果,决不是我们常识所能测量,更不是什么社会的或是科学的评价标准所能批判的。在我们一班信仰(你可以说迷信)精神生命的痴人,在我们还有寸土可守的日子,决不能让实利主义的重量完全压倒人的性灵的表现,更不能容忍某时代迷信(在中世是宗教,现代是科学)的黑影完全淹没了宇宙间不变的价值。”陶孟和则认为梁济之死有两个向度,其一是“殉清”,其二是他还试图唤醒当时的人们以图改造的未来。无论为何而死,梁济都“以诚实之心对以往之国”,望世人亦“以诚实之心对方来之国”。所以他的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呼唤起新也;唤新国之人尚正义而贱诡谋”。

9年之后,同样在北京,不同的是这回是在昆明湖,王国维吸完了一根烟后,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鱼藻轩自沉。王国维同样留下了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生死之间,一水之隔。“在死前的片刻时间里,一个人能看到一盏蜡烛,烛光里他正在读那本记载着他的一生的书。这本书记载着各种问题、谎言、罪恶、灾难。在其奄奄一息之时,这盏蜡烛用一种非常明亮和醒目的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照亮了一个人的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照亮了那些一直在被黑暗笼罩着的角落;然后,它会发出某种轻微的噪音,烛光随机熄灭,并永远消失。”(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值得过吗?》)清华园中所立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写,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结尾的几句很值得玩味“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梁巨川和王静安都以沉湖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二人在是以生待信仰,还是以死卫信仰的问题上高度一致,不知道是二人的幸运还是世人的悲哀。其实,二人看似殉清,实则殉道。鲁迅所不宽恕的,梁济和王国维二人是以身而试,庄子苏子和何震则感于至亲,无论从哪个纬度,宽恕和不宽恕的意义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生死事小,信仰事大。细思之下,我竟然也是无言以对,却又想鼓盆而歌。我们都希望进入神的天堂,但在此刻,我们就与他同在天堂。与他同在的意义是:如他一般地慈爱,如他一般地助人,如他一般地给予,如他一般地服务,如他一般地拯救,24小时都与他同在,在苦难的化身中接触他。神不是庄苏,也不是梁王,是我们心中的信仰。

记起一段经文,就让它作结吧。“众生扰扰,其苦无量,吾当为他。为早作润,为温作筏。饥食喝浆,寒衣热凉。为作医,为冥作光。若在浊世颠倒之时,吾当于中作佛,度众生矣。”(《布施度无极经》)

生命的意义

文章生死呼吸之间,其后是自己建构起来的思想大背景。生,再艰难也能活着,希望还在;死,再明媚也己无痕,因为视不见。

文/Lion(卡卡)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抖散开来,回忆如灰尘迷离了双眼,你才发现,这一袭袍子竟然已经如此破旧不堪。怅然回首,不甘的心,不灭的,随着已老的身躯,渐渐走向终点,成为一袭即便华贵却亦老旧不堪的陈旧物品,被人束之高阁,转瞬即忘。

我不敢出现这样的后悔,不愿从此沦为俗世里的芸芸众生,不敢在自己行将就木之际扼腕叹息,更不能想象,我的一生,没有名字,没有尊严。

曾为自己规划过安稳的明天,也曾设想要浪迹天涯;曾为前路而迷茫,也曾因时有所得而欣喜。我不断的推翻自己,推翻昨天,你笑我反复无常,但只有我知道,我只是还未找到最佳的状态,调整自己,改进自己,即便最终没能如愿以偿,却又如何,活着便是最大的事,其他,不过是锦上添花。

曾听说,就怕开始期待不一样的明天,我却怕,明天只是今天,今天只是昨天,每天只是重复,而我,已沦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一颗尘埃。

我们是独立的个体,独立到如何贴近都会感到间隙的存在,但我们又是群居的人类,格子间再小,也总归在一栋大楼里。不要吝啬你的关爱,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孩子。

诺大的城市,有人迷失了梦想,有人迷失了自己,却总有人,坚持着自己。

明天是一个即将到来的篇章,充满未知,充满挑战,如若只是今天的翻版,我要明天,要后天,要将来,有什么意义,无非,用生命去体验一段浅薄如水的时光,换来满脸的皱纹,和唏嘘不已的悲伤。

旧梦难得。勇敢去追,不要演绎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的悲剧。

趁着年轻,去爱吧!遇上爱人不容易,多少人在柴米油盐里把海枯石烂演绎成了同床异梦。

趁着年轻,去旅行吧!用年轻的脚步丈量脚下的土地,用年轻的心感受微微的风。

趁着年轻,多读书吧!身体和心灵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心灵的洗涤才能拂去世俗的尘埃。

趁着年轻,如果你还有什么想做的,千万不要吝啬,只有跨出了第一步,才有接下来的故事

 

成长

看文章: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表达,卡卡的小清新行云流水,下面tofu的领悟却是深刻凝重。

我们都在成长 

文/tofu

当你真切地意识到一些东西,你自会发现,进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自然成长绝非易事。疼痛的感觉也不仅是肉体伤痕累累那么简单,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会让人久治难愈,埋藏着深深的隐痛——多少人会因一个“情”字,时常深夜不眠,辗转反侧?

当然,心所能承受的,远比肉体多得多。有的时候,我们真的能感觉到,心都已经在“滴血”了,嘴角还要露着真诚的微笑。有的时候,我们一直信仰的东西,转身,山河破碎,我们立在一堆废墟前,仿佛徒然,咽着眼泪,然后继续重建我们的园。别人的离去,也只是在我们的心口捅了几刀而已,我们也只好,有血有泪的故作无所谓,之后便是哭得一塌糊涂,得不省人事。第二天,太阳升起,还得笑着迎接生活

我们的生活没有谁离不了谁,活着,也不仅仅只有相聚、相伴,独处更多不是?试想,孤独是我们漫长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故而思考自是必不可少,这样我们方可不断前行。不要太过依赖谁,也不要太过自以为是,别人的生活,不会因为缺少你而迷失。

情感的世界里,我们要做的是,多些宽容,多些耐心,多些关怀,多些独立,多些换位思考。

文/@隶书shu

办公室的旁边紧挨着一所“小天使康复中心”,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些问题,所谓“有问题”,就是那些伴随着人类的疾病,比如自闭症、弱智、脑偏瘫等等,听着挺骇人的,是的,做为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父母,没想到孩子生下来并不是那么的健康和如人意,该有多么的心疼和纠结,说不定还会时不时引起家庭矛盾,多少家庭因此而破裂呢。

康复中心的声音总是很吵,经常都播放着响亮的音乐,还不时有些不适应的孩子大声的哭喊,外加家长们严厉的训斥声,估计孕妇也会被吵得流产去了,我一开始也很不习惯,觉得办公环境太恶劣了,这让我们怎么能安心工作呢,尤其是要经常写稿子的我,怎么能集中精神,但是没到几个月,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上了这些孩子,而且那些吵杂声,在我专心致志工作的时候,竟然觉得没有丝毫的影响了。这些孩子们特有的天真纯洁,他们肆无忌惮,张牙舞爪的玩弄自己的声音,没有任何规律的哭泣,开心的时候对着大家大笑,喊每一个他见到的人,说着上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虽然不一定懂,觉得这个世界,不是本该如此才对吗?哪儿来这么多的牵绊和不自由啊。

小胖,全身都是肉感,声音就像东北红苹果那般爽脆,相信没有人不爱他这种可爱。上楼梯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他自己都觉得吃力,他总是在最后一级的时候,像个老人般用右手驻着自己的右腿,半蹲着身子让左腿跟着踏上来,然后跳跃着走进中心,他是我见过这么多孩子中进中心最开心的一个了,天呀,他非常的欢乐,哼着歌儿走进康复中心,他的音乐没有人能听懂,他享受着自己用喉咙还有嘴唇的开闭制造出来的声音,我一看到他胖呼呼的身体路过,心里一阵欣喜,就像见到你特别想见人的出现在你面前那样,就像每天看到同一个人的出现会觉得特别的欣慰,这个世界还照常的运转,生命仍旧不息。我特别喜欢他,有空的时候我就会去看他上课,他那聪明和自信的样子,完全想象不出来他是个自闭症的孩子,跟其他孩子相比,他迅速而有力的完成老师交给的每一个任务,课间偶尔会跑出来到我们的办公室,他到处乱窜,随意触碰他看见的东西,嘴里还哼着响亮的歌儿,那样子,就像一个街头小混混在沿街吆喝着收保护费!我赶紧去抓住他,顺便要听到他喊我姐姐时那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小朋友,叫姐姐,叫姐姐好呀!”,他感觉到束缚,拼力的挣扎,目光只在我身上停留了0.1秒,为使我放开他,他勉强的叫了声“姐姐”,我仍旧没有放手:“看着姐姐的眼睛,叫姐姐!”他的目光依然在不停的四周游离,仍旧不能“有感情”看我一眼,仍旧不能做到在看我的时候叫一声姐姐!他终于用力挣脱了我的双手,跑进了康复中心,他的妈妈在门口接他,教他朝我挥手拜拜,他迅速的回了一下头就转身,抬起手来面对着他的妈妈说拜拜,我依然很高兴,我庆幸他能有这样的好妈妈,他才四岁,还没有我的工龄大呢,他应该有美好的未来呀!

小祥,今年七岁,是康复中心比较大的孩子了(顺便说一句,如果发现小孩有任何不妥,一定要及早去治疗!),办公室的人都非常喜欢他,原因是他长得非常非常的帅气,这里用了两个非常绝不夸张,他白皙而干净,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透着纯洁,高挺的鼻梁,大大的耳朵,就是那种无论穿格子穿T-shirt穿运动服都显得特别好看的男生,他同样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他不唱歌,话却很多,他经常到我们办公室来,他自己对话自己笑,自己写字自己乐,说的都是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他一成不变的说出来“上课了”、“坐好”、“报纸”、“水杯”、“眼睛”、“跑过去、跑回来”……他不会把语言变成自己的,有时候也分不清楚主谓语,那天见到他拿着一包快递,远远的走来,他对着我说:“你的快递!”,相信他是学习了快递员的话没转过来,身旁的妈妈马上教育他:“是妈妈的快递。”……同事们总是经常给他零食,渐渐习惯了之后,他每次跑过来总会喊“我要吃饼干,我要吃饼干”,大家唯一不忘记的就是在递饼干给他吃的时候,让他看着对方的眼睛喊一声“姐姐”,他的眼睛漂亮但无神彩,从来不会在你身上多停留一秒钟,总是迅速的转移了他的瞳孔,看向其他地方,他今年上小学了,很少来康复中心,不知道他在小学里会不会被正常的孩子欺负呢?

还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每天背着小书包过来,不吵也不闹,身边再吵杂的环境也不为所动,她的目光不停的在搜寻着我们不知道的目标,一言不发,若有所思,仿佛一个小哲学家模样;

还有长到五岁也不会说话的男孩,每次看到他张嘴“啊。。啊。。啊。。”,似有千言却不能倾吐,唯有妈妈才知道他想说什么,想去哪儿……

还有一个脑瘫的孩子,由奶奶带着,奶奶却经常打骂孩子,每次都威胁他:“打死你!”、“不要你了!”、“不要你回家了!”等等,奶奶的声音大而且烈,伴随着用力打小孩双手的巴掌声,令听者无不心寒,奇怪的是小孩挨打挨骂也不哭不闹,有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就会跑过去跟奶奶说:“阿姨,不要打他好不好……”,可惜的是,奶奶连看都不看我一眼,继续骂骂咧咧的拉着小孩走了;

还有那个每次课间都跑出来的小家伙,直接跑向我们的一位男同事的位置,每天如此,三到四次,我们开玩笑说这孩子前世一定跟同事有渊源呐,他自说自话,非常开心,爸爸拉着他走的时候,他跟我们每一个人都说拜拜,一个也不落下,直到说完他才肯走,如此可爱的小孩,怎么能让人相信他已经出现了智力的问题呢?而究竟怎样才能保持他这种快乐而不因渐渐年长逐渐消失?

想起了《亲爱的小孩》这首歌,每个人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孩子总是要在跌跌撞撞中不断的长大,经过学习和历练不断的成熟,而这些特殊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障碍,他们的父母承受着比他们还大的压力,当父母渐渐老去时,亲爱的小孩,是谁帮你擦干泪珠,是谁陪伴你走向回家的路呢?

 

我不是完美小孩

看文章:了解他们我是从看了电影《自闭历程 Temple Grandin》后,心被深深地震动了,当平时遇到这样的孩子时,总也能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谈,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有人这样形容:

我25岁,性格怯弱,对好多正常男孩得心应手的事情感到恐惧。
不敢跳山羊,不敢当众走进教室,平时坐座位不敢居正坐,感觉对别人的目光感到浑身紧张,灼热。
真的,就像一个个门,门后的是黑暗与恐惧,我宁愿呆在眼下的生命中,苟且。
是,我也在改变,许多原来重要的东西不再那样重要。

有人这样希望:

我一直都有自闭+抑郁。从13岁到25岁,我都在深度自卑和社交恐惧中度过。如今我可以坦诚面对,是因为我已经好了许多,当然不能够说痊愈。我只是努力让自己走出来,虽然有的时候我还是会怀疑自己,但是并没有再那么拒绝社会和人群。
也许在大多数人看起来,我也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没有太出格的行为,最多只是有点内向+冷。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给自己加了多么严重的精神枷锁。每时每刻,只要是和人群打交道,我都会不知所措,不懂如何表达自己,但又会期望认同,当别人的反应和我预想的不同,就会马上自我怀疑,加深多一层自卑。
关于自闭症,我有几点感想,是以前没有总结出来的:
一、自闭的人并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事实上他们非常在乎外部世界,在乎任何一点来自外人的评价。
二、自闭的人很敏感,他们会误解别人的反应,觉得是对自己的否定,让他们怀疑自己的同时,又让他们拼了命更想求得认同。
三、自闭的人其实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爱,普世的爱,而因为沟通障碍,求而不得,所以才躲回自己的世界。
四、自闭的人要打开任何一扇门都很困难,但是因为自尊心强,他们更加会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间,只要有亲人和朋友稳固的支持,最终可以让他们走向门外的世界。

其实,

different,not less。
是不一样,但是绝不比别人差。
在《自闭历程 Temple Grandin》里,对于temple好妈的不离不弃,我实在非常感动。
这让我想起了,《叫我第一名》。
也许他们孩子的成功,真的就在于一个正确面对问题的父母。

他们的世界同样精彩:

他们被称作是“星星的孩子”美丽动人却拒绝温暖;然而他们有着自己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方式绘画,就是其中的一种。
仰望星空

三岁女孩Iris Grace为治疗自闭症,在医生建议下3个月前拿起画笔开始创作。她的作品被妈妈传到facebook后,大人们都被震翻了。
精彩画作

透过话语的振动力量,人说出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

了解言语力量的人,会对自己所说的话非常小心。只要观察言语所造成的反应,就会明白言语不会“空转而回”。透过自己所说的话,每个人都在建立自己的法则。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说道:“我老是错过车子,每次我一到车站,车子就开走了。”

他的女儿却说:“我每次都搭得到车子,我人一到,车子就来了。”多年以来都是如此。他们各自为自己建立了不同的法则,一个是失败的法则,另一个则是成功的法则。这就是迷信的心理学。

马蹄铁或兔脚这类物品本身没有任何神秘力量,是人们说出来的话以及相信这些东西会带来好运,造就了潜意识里的预期心理,才吸引“好运降临”。但是我发现,当一个人在灵性上更加成长,了解更高法则之后,这些东西就不会“奏效”了。因为人不会走回头路,也必须消灭“偶像”。这里有个例子:我的两个学生几个月以来事业都做得相当成功,但忽然间,一切却“兵败如山倒”。我们试着分析这个情形,结果我发现,他们不但没有寻求神,肯定神为他们的事业带来财富及成就,反而各自买了一个“幸运猴”。我说:“噢,我明白了。你们选择相信幸运猴,而不是相信神。”

“把幸运猴拿走,然后召唤宽恕法则运作。”因为人有能力原谅自己的错误,使错误失效。

他们决定把幸运猴丢到煤坑,随后一切再度好转。然而,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把每一个“幸运”物或马蹄铁之类的东西全部丢弃,只是我们必须认清楚,幸运物背后唯一的力量是“神”,幸运物只是让我们有种预期运气会变好的心理而已。

有一天,我跟一个情绪低落的朋友在一起。过马路时,她捡到一个马蹄铁,那一刻,她充满了希望与喜悦。她说神送她这个马蹄铁,是要帮助她增加勇气。马蹄铁是当时唯一可以让她的意识再度充满信心的东西。她的希望转为信心,最后,她彰显了美好的成就。我想再度澄清,之前提到的那两位男士,他们只信赖猴子会带来好运,但这位女士却清楚马蹄铁背后的力量。

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知道要跳脱“某些事会带来失望”的信念,需要一段时间。事情只要一发生,失望马上跟着来。而我发现,唯一可以改变潜意识的方法,就是坚信“没有两种力量,只有一种力量,那就是神。因此,不会有失望,这件事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愉快的惊喜”。这么想之后,我立刻注意到变化,愉快的惊喜也开始朝我而来。

我有个朋友,说什么都不愿意从梯子下面经过。我说:“你如果害怕,就是相信了有善与恶两种力量,而不是只有一种力量。但既然神是绝对的,就不会有对立的力量存在,除非人自己误以为有邪恶存在。因此,为了表现出你相信只有一种力量——也就是神——除此之外没有恶的力量,邪恶也不存在,下一次当你再看见梯子时,就从下面走过去。”

不久之后,她去银行的金库开保险箱,结果看到走道上有个梯子。假如不从梯子下面经过,根本不可能走到保险箱那里,这让她感到不寒而栗,便转身离开,因为她无法面对走道上这头“狮子”。但是,当她走到街上时,我的话在她耳畔响起,她决定回去,从梯子下面走过。这是她生命的重要时刻,毕竟这么多年来,她对梯子的恐惧一直萦绕在心。然而,当她沿着原路走回金库时,却发现梯子不见了!这种事经常发生——人只要愿意去做他一直害怕的事,反而就不需要去做了。

这就是不抵抗法则,可是很少有人了解。

有人说,勇气里有创造力与奇迹。只要无惧地面对,任何情势都会迎刃而解,再怎么沉重、困难,也会有如云淡风轻。

上面的例子可以这样解释:是我朋友的恐惧将梯子吸引到她要经过的走道上,但无惧却能将梯子移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形的力量一直在为人工作,但是在“幕后操纵”的却是人自己,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透过话语的振动力量,人说出什么,就会吸引什么;不停谈论疾病的人,就会吸引疾上身。

了解真相之后,人就会对自己所说的话非常谨慎。例如,我有个朋友常打电话来说:“你一定要来找我,我们可以‘像往日那般闲聊’。”他所谓的“像往日那般闲聊”,指的就是一小时里讲了近千次破坏性字眼,而且总是在失去、匮乏、失败及病痛这些主题上打转。

我告诉他:“不用了,谢谢!我这辈子已经有太多‘像往日那样的闲聊’,而这些闲聊代价太高了。但我很乐意聊些新话题,聊一聊我们想要的,至于那些不想要的,就别再提了。”古人有云,人只敢为三个意图开口:疗愈、祝福及成功。你怎么说别人,别人就会怎么说你;祝福别人,就是在祝福自己。

古谚有云:“咒骂别人,就会应验在自己身上。”如果希望别人“倒霉”,必定会吸引霉运上身;如果愿意帮助别人成功,就是在祝福及帮助自己有所成就。

透过言语及清晰的愿景,身体将复原并转变,疾病会从意识中完全消除。玄学知道所有疾病都可以对应到心理层面,想要疗愈身体,必须先“疗愈灵魂”。灵魂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必须将它从错误的想法中“拯救”出来。

 

摘自:《失落的幸福经典

勇者无惧

看文章:林清玄在他的“心的影子”中也表达了同样的心理: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首偕老。

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个鱼缸就可以使人财运亨通、官禄无碍。

我相信人与环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对应关系,但我不相信一个人走路时先跨走左脚或右脚就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

我相信除了人,这世界还有无数的众生与我们共同生活。但我不相信烧香拜拜就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

我相信人与人间有不可思议的因缘,但我不相信不经过任何努力,善缘就可以成熟;不经过任何奋斗,恶缘就能消失。

我相信轮回、因果、业报能使一个人提升或堕落,但我不相信借助于一个陌生的算命和改运,就能提升我们或堕落我们。

我相信上帝和天神能对人有所助力,但我不相信光靠上帝和天神可以使我们进入永恒的天国,或因不信,就会使我们落入无边的地狱。

这些相信与不相信,是缘于我知道一切命运风水只是心的影子,一切际遇起落也只是心的影子。心水如果澄澈,什么山水花树在上面都是美丽的;心水如果污浊,再美丽的花照在上面也只有污秽的东西。

因此,改造命运的原理是要从心做起,而改造命运的方法是进入正法,不要落入外道。“心内求法就是正法,心外求法既是外道,”迷信也是如此,想改变才是正信——所以迷信不应指命运、风水、鬼神等神秘的事物,迷信是指心被向外追求的意念所障蔽和迷转了。

佛经里说:“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佛不能灭的定业,谁能灭呢?只有靠自己了。《金刚经》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什么才能见如来呢?心才能见如来,所以应先求自己的心。

一个人如果澄清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正法,那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染着我们呢?

文/飞龙

 

中国有一座古城,名曰杭州;杭州有一片湖泊,名曰西湖;西湖边上有一座山峰,名曰夕照山;夕照山上有一座塔,名曰雷峰塔。

熟知的雷峰塔,可能最早都是来源于鲁迅先生的那篇《论雷峰塔的倒掉》,我后来听了白蛇传的传说并且到过西湖后,又多知道了一点雷峰塔的事,可它到底怎么回事,却一直不是很清楚,也从未对此有过兴趣。直到前几日,看了一则纪录片,才知道这里面有一段1000年前令人感动的往事。

公元907-978年,杭州是吴越国的西都,吴越国王钱俶(chu)为了祈求国泰民安,在西湖南岸的雷峰山上建了一座塔,民间因此山而谓此塔为雷峰塔,并流传于后世。

吴越国存在之时正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由钱俶的爷爷钱镠(liu)所建立,钱氏家族信封佛教,供奉释迦牟尼佛螺髻发舍利,他们以民为本、历代都是贤君。到钱俶这一代时,历史上出现了一位赫赫人物—-赵匡胤。赵匡胤平定乱世,建立大宋。吴越国是一小国,根本无力与强大的大宋朝抗争。吴越国毗邻南唐,时南唐的国王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人——李煜。公元975年赵匡胤已平定大部分的“十国”,仅剩毗邻的南唐和吴越国,南唐是吴越国的一道屏障。面对大宋朝的千军万马,南唐虽无实力,但仍是以武力抵抗,南唐都城金陵、军民百姓无法避免地遭受了涂炭之苦。

吴越国的第一任国王钱镠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爱民的国王,建国之初准备建宫殿的时候,有一位风水先生进谏国王把西湖填平建设宫殿,这样吴越国的基业能达到千年之久。钱镠考虑到这样浩大的工程只会劳民而无益,遂宁愿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期那千年基业。尚史上仅有周朝800年而已,而即使千年又能如何?于是成就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谈。

面对南唐践踏在大宋的铁蹄之下,钱俶纠结良久,雷峰塔尚未完工,建塔的目的就是祈求国泰民安。偶然的机会钱俶看到了一段爷爷关于当初建设宫殿时的记载,他恍然大悟,千年基业又当如何,况现在国已不保,唯求民安、免受战乱之苦吧。钱俶给大宋呈上归顺表。公元977年雷峰塔建设完成,2个月之后,钱俶踏上了北上的路途。60岁生日之际,大宋第二任皇帝赵匡义赐予玉酒祝贺,当晚钱俶去世,公元978年吴越国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句号。

白蛇传的爱情故事在民间流传,白娘子被无情的法海压在了塔下,人们笃信塔基的经石(刻有佛教经文的石头)可以给人带来好运,解救白娘子可以成全一对有情人。几百年间,百姓挖塔下经石蔚然成风。1924年,千年的雷峰塔终于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人们没有看到白娘子,更没有因挖到经石而给自己带来好运。

倒塌的雷峰塔只剩一堆黄土,荒凉在那里,直到2000年。准备重建雷峰塔,重现传说中的雷峰夕照的美景。过去的一切仿佛即将结束,新的历史又将重写。当人们挖开塔基时,发现塔基之下有一地宫,而且保存完好,从未失窃。从地宫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吴越国国宝——释迦牟尼佛螺髻发舍利,基座雕刻的图案还清晰可见,是传说中“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

让我们的思绪再回到1000年前,当初钱俶在雷峰塔完工之时是何等的心情,北上之路又是何等的悲壮。钱俶是有预见的,明知那是一条不归路,可为了民安又无它路可走。吴越国历代供奉释迦牟尼佛螺髻发舍利,信奉佛教,雷峰塔是他们的见证。钱俶和尸毗王是历史的巧合吗?“尸毗王割肉救鸽” 预示着钱俶的归路,更是钱俶的心声。

不管是吴越国还是钱氏家族,对我们来说都不甚知晓。今天的发现,揭秘了一段千年之前感人、悲壮的往事。历史的轮无人可以阻止,但钱氏家族让我们钦佩、感动。

当新的雷峰塔巍峨地矗立在西湖岸边,观光的人们尽情欣赏着它的壮观美景之时,又有几人知晓那塔中的感人故事,它不仅是一段往事,更是向世人彰显了一段世间的“真、善、美”!

文章人类与动物不同,动物似乎只对当下、与自身横向关联的事物感兴趣。(当然,子非鱼,安知 鱼之乐?)人类的维度中还有时间的纵向维度,作为历史的产物并自身构成历史,人类的自觉意识让人们很早就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浓厚的兴趣。面对历史,有的人会感到无力,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但也有的人会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雄心,我不知道应该是如何,又不知如何说,只有拈花微笑,任凭旁人猜想了,因为每个人都会是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