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BoF 发布的文章

文/天吻

爸爸,我们去哪儿?
我们上高速公路,逆行。
我们去阿拉斯加逗熊玩,然后被熊吞掉。
我们去游泳池,从高台上往没有水的池子里跳。
我们去圣米歇尔山。在流沙上散步,然后陷进去,一直陷到地狱里。
即使有更痛苦的遭遇,还是要笑着活下去的“不成长”故事 。

——《爸爸,我们去哪儿?》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感动也可以不是瞬间的感觉,每读完一页又将一滴感动融入心里。

一位父亲面对人生的两次世界末日,他应该如何继续下去,悲伤、绝望、愤怒、无助、愤世将他的内心填满。

有一个残疾的孩子那是不幸的,而有两个呢?由一个父亲自己来承受这样的两个不幸,是不是太残忍了。

对于残疾儿童永远有异样的眼光,说不完的议论。父亲”开心“的告诉自己,他是多么的”快乐“与”幸运“,不需要去操心孩子的读书,不需要去操心孩子的择校,不需要担心孩子的婚姻。因为他们永远不可能上学,永远不可能结婚

他多么期望能够教他们看书、画画、打球。但是他只能每年买同样的圣诞礼物:积木与史努比。

失去马蒂约并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并不是解脱而是悲伤。

“不要以为残障儿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不会太悲伤,其实这和失去正常的孩子没有区别。

他出来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滋味,却已经离开了我们,真让人难过。他在人世间转了一小圈,体会到的却只有痛苦。”

他经常自嘲,又经常的幻想。自嘲自己的孩子与其他人不一样,幻想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

有一天他们会在天堂见面,一切都会变的正常,相互诉说着那些年他们无法交谈时想说的话。

 

爸爸,我们去哪儿?

让-路易•傅尼叶(Jean-Louis Fournier):

大学时修习古典文学,本应成为严肃学者的他,后来却成了法国知名作家及电视剧编导。他曾获得多项国际艺术电影大奖,从一九九二年起,傅尼叶开始文字创作,作品逾二十部,包含散文、小说、剧本,他幽默诙谐的笔法,令众多法国读者为之着迷。

虽然经常受邀上媒体谈论作品,但关于自己的两个孩子,一直是傅尼叶避言谈起的话题。直到他七十岁,也就是二〇〇八年,他才出版《爸爸,我们去哪儿?》,首度写出身为两个残障儿父亲的心声。他说:“过去不提,不是因为怕丢脸、怕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而是无法面对说了之后难以承受的痛楚。”

出版此书时,大儿子马蒂约已去世十多年,托马三十岁仍生活在医疗教育中心。书的前半部分,读者还可以和傅尼叶一起笑,看他拿马蒂约和托马的缺陷打趣,他表现出非常乐观的一面,像个可以把任何不幸放在心外、没心没肺的父亲。而马蒂约和托马则像是开得起任何玩笑的荒诞大师,这时情感的调子是轻松的。但在写到马蒂约之死:

“也许有一天,我们三个还会再相见。我们能认出对方吗?你们会变成什么样子?你们会穿什么衣服?在我的记忆里,你们总是穿着背带裤……”

这时的傅尼叶,心中那些复杂的痛苦况味才出现端倪,傅尼叶在怀念马蒂约的时候没有忘记带上托马。托马什么都不知道,连悲伤都不会。哥哥马蒂约在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会有什么感觉?“在那段日子里,我们担心托马会因哥哥的死而伤心,刚开始的时候,他翻箱倒柜,到处乱找,但没过多久就不找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事儿……”不可能在别的书里找到比这更悲哀了句子了。

此后,傅尼叶把自己的痛苦细致而强劲的渲泄出来。他采用经过形式简化而清晰分明的语句,将内心的情感有节制地释放,几乎让人听到内心有个发条在动。他罗列本应从儿子那里得到的幸福,又用一句话将其付之一炬;高高昂起了头,以尖锐而辛辣的自嘲使那些可以让人痛苦的东西变得可笑。句子里的快乐和痛苦、严肃和诙谐交替,就像扭紧的琴弦拉出牵动人心的颤音。结尾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惨淡悲凉地结局,至此整本书像一艘漏水的大船,呈现出缓缓沉入海底的庄严。

表里如一的人生活当然更轻松,傅尼叶内心的悲伤和幽默谈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张力,这使他的这本书就像他的命运一样悲壮。我们可以想像他内心那把火,他对幸福强烈的欲求,这种欲求就是他的父爱——就因为他父爱这么强烈,他才感觉到自己那么不幸。他太喜欢小孩了,不然他也不会接连生下两个有残障的儿子之后还有勇气要第三个(第三个是正常的女儿)。他尽量在生活中表现得那么幽默洒脱,就算对最好的朋友也隐藏下内心的悲苦。

《爸爸,我们去哪儿?》一出版,立即在法国引起热烈的回响,在销售量和排行榜上都创下耀眼的佳绩。傅尼叶的句句文字抚慰了许多读者,不仅仅只是同为残障儿的父母,更告诉大即使有再痛苦的遭遇,还是能够有勇气地笑着活下去。有评论家说:或许上帝不曾善待傅尼叶的孩子,但这部作品之于傅尼叶,甚至所有的读者,都是我们面对生命困境时最好的礼物。

离那一天越来越近了,心中有些许不舍、些许兴奋、些许感忧。即将为人妻、为人儿媳,再也不能任性、刁蛮、霸道、随性,必须学会忍耐、理解、宽容、谦逊、理智、恭孝;必须控制自己的小脾气,眼光放的更长远一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处理好婆媳、小姑、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这么多素昧平生的人一下成为了亲信,我的身边一下多了那么多亲人,想想便是莫名的感动。是该长大了,从心理上。像长满了羽翼的小鸟终要离开妈妈的怀抱自己去飞翔,去独立生活,去承担责任,去履行义务。

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亲爱的,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呵护和疼惜;感谢那一年元旦你来到我的身边,难忘却那个萧寒的冬天因为你而变得那么温暖;感谢你给我的那段平凡但质纯的爱情,常思忆有你有我的春来秋往,常想起洒落在花坪树丛下的欢声笑语、蜜语欢颜;感谢有你一路的陪伴,在踏入社会征程伊始鼓励我、安慰我、引导我帮我度过种种难关,珍惜这份患难中至真至纯的情义。因为你,我的世界才变得那么美丽;我们在一起,永远不离不弃……

有情人终成眷属。历经三年零六个月的寒暑,我们之间有着太多的喜忧悲欢,也有摩擦拌嘴吵闹,我们的感情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变得更深更真,这些日子里我们接受了彼此包括缺点,时间磨合了我们俩的性格熟悉了彼此的喜好,为我们的婚姻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我们会继续把这种爱恋延续下去,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剪不断丝丝缕缕的浓浓亲情,拂不去萦绕心头父母的谆谆教诲,禁不住留恋年少时兄弟姐妹间的嬉戏玩闹……一切恍若昨日又时隔多年、事过境迁。大恩不言谢,对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还没来得及多陪陪您们却又论及婚嫁,女儿深知您们的不舍,今后我一定抽时间多陪陪二老。您们辛辛苦苦大半辈子节衣缩食艰苦朴素养育我们姊妹,经年的粗茶淡饭,任劳任怨,时刻不得歇息,日夜操劳,不究吃穿……对于此女儿终生报答不完。还有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嫂侄,成家立业只会使我们家族更强大,而不会剥离我们的骨肉亲情。从咱家门走进夫家门,我不舍,无语凝噎……谢谢你们给我的祝福给我无私的爱……

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少不了与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打交道,打理家更要精打细算学会理财,让生活更美好,妥善处理好各种事情,家和万事兴。家庭稳定了,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工作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行业和方向奋斗努力,不时的给自己充电,才能有更多晋升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人生才更有意义才更精彩!

幸福的家庭

文章

这才是小媳妇儿真正的幸福生活,知书达理,情真意切,不偏不倚,独立进取。这个形象可作为现代社会幸福家庭的媳妇典范了。

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子?家人身心健康、物质生活相对丰富、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这就是幸福的家庭。

家庭社会学家提出了两种社会标准,即“自我感觉美满”的标准和“外人感觉美满”的标准。无论哪一种,它都能使人产生以下感觉: 1、归属感。欢乐,有人共享;痛哭,有人分担。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2、支持感。当你在人生的大海里沉浮,家庭的所有成员为你搭建起了永不沉没的航母。 3、舒畅感。回到家,你会卸下那一道道面具,或躺或立,或哭或笑,还自己一个真诚的自我。

美国一家调查中心,在全国25个州的48家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知道许多家庭不幸的原因,但我们更想了解家庭幸福的表现。”很快,他们收到了3000多封回信。并按这些回信的答案,总结出幸福家庭的6个标准:1、承担责任; 2、共度时光 3、肯定赞美;4、相互交流 5、精神健康; 6、慎处危机。

幸福家庭虽然相似,但层次却是不同的,而且婚姻的幸福境界是递增的:首先是“相敬如宾”。其次是“相守如约”。再进一步,就是“相濡以沫”。最高的境界是“相爱如兰”。

幸福家庭有七样“调味剂”,而这也是当代中国家庭最缺少的:童心、浪漫、幽默、亲昵、情话、沟通和欣赏。

这个世界上,只有家,永远是是令人无限眷恋的地方,是远征的人回来抖去一身的尘土与疲惫,放心休憩的港湾。家还是情感交流的驿站,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露出纯真的笑脸,让真情自然流露,享受家庭的甜蜜和温馨。 家更像一处田园,需要人用汗水辛勤的耕耘与浇灌,只有精心呵护与管理,家才能枝繁叶茂,开出幸福的花朵。家是理想的源头,是梦想的故乡,家的温暖永远激励着人奋发向上,放心大胆的去追求理想,追寻人生的真、善、美。只有家,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事业的后盾。

文/周小胖

忘记具体的哪天就一直盼望着《致青春》的上映,心里也不断盘算着和某人一起去的种种场景。天算胜人算,只身踩着单车,衬着路灯射下来的微弱、昏黄的灯光,树枝中间投下来稀疏冷影,上海大学围墙里飘出阵阵槐花香,徐徐独行。此时的街道像一条波平如静的河流,蜿蜒在浓密的树影里,只有那些因风雨沙沙作响的树叶,似在回忆着白日的热闹和繁忙,行人大多出游,没有往日的车来车往,恰此刻人就像一片凋落的树叶,随溪流缓缓前行。青春也是一个人在行走,只是沿着时间这条河流,也曲折,也蜿蜒,不经不意走到头。

关于青春

青春是什么?电影散场的时候一直在自问。

席慕容在诗中说: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无论如何的去追索,只如云影掠过。

有人赞扬青春说:青春是早晨的太阳,她容光焕发,灿烂耀眼,所有的阴郁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驱逐,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是一往无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青春是一缕风,让耳朵留恋鸟语,让鼻子回味花香,匆匆掠过,了无痕迹。青春是一个人和一群人,并肩走过校园青葱的日子。青春一件事,在年少时光触碰到内心深处,没齿难忘。青春是隐藏在记忆角落里那个让人傻笑,后悔,叹息的人和事,可触摸。青春是让人怒,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叹息的情绪,可感觉。

 关于电影场景 

赵薇把所理解的青春元素极尽转化成电影镜头,缺不了爱情。

青春不乏幻想。开头便是女主角郑薇的丑女变公主的幻想,在梦中自己盖了20床的鹅绒被,在陈孝正把郑薇当女友的时候,女主又幻想穿上水晶鞋,一跳一跃,满心欢喜。

特别喜欢开始的一个场景,女主角终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隔壁青梅竹马男主角所在的城市,因为太过欢喜,而没有紧紧拿住,阵风袭来,录取通知书随风飞走,任凭两人怎样拼命的追赶,也无济于事,终将消逝在天际,无影无踪。是不是导演暗示青春当年轻人沉浸在欢喜的那刻时,在不经不意间飞逝?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

从心底喜欢郑薇这个角色,郑薇厚着脸皮在众人面前大唱红日,而博得男主一笑;在学校的小花园里幼稚、单纯地提着那个小蛋糕等男主,即使被蚊子叮的满腿的包;在自习室一口一口的吃着零食,像老鼠一样,如是场景种种浮现,不免勾起人的记忆连篇,无不昭示青春美好,无计功利的爱情,即便我们吵过架,动过手,也挡不住荷尔蒙的异动。

当男主为了前途,将去美国,此前种种的谎言再也包不住时候,郑薇何其惊恐、不相信。两人坦白,双方落泪。

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青春是一场美好,在伤痛出现之前。

男主年轻时候爱干净,讨厌吸,甚至在小花园里坐下屁股底下都要垫本书,可是后来,学会了抽烟,一身白裤却毫不犹豫的和郑薇就坐在脏兮兮的台阶上。

是的,郑微说得对,“我们最终都要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关于阮莞  

从陪别人堕胎,到自己去堕胎,阮莞的青春简直像一个玩笑般荒唐。郑微最后说,“只有阮莞的青春是永不腐朽的”这句话是对阮莞最好的褒奖。仔细去想一想,电影中所有的人物在爱情里几乎都经历过变心、周旋、徘徊,唯独阮莞,从始至终爱着赵世永,而且最后还因赵世永而死。这就是阮莞最伟大的地方。阮莞的死也是极富寓意的,奔跑着去见青春的爱,在遇见红灯的时候转身回跑,生命嘎然而止。死在青春永恒的时候,也死在追寻爱的路上,死在遇见红灯转身跑的时候。这是最壮烈的青春,你我多少都有过侵染。

关于老张

老张是这个电影里最喜欢的角色。痞子的义气,诗人的洒脱,民工的心酸。爱开女主角的玩笑,一直有女人缘,和很多女孩关系都很好,表面的上大大咧咧,暗地里喜欢女2号,默默的一直送花,不曾坦露,躲在角落里不曾示人。同学聚会时,为装门面,买A货,表面风光无限,聚会散后谁人懂其落寞。

谁的身边里总有像老张这样的人,而我恰巧遇到比较多,老王,老孟,老秦。

电影里还有种种可爱的、捧腹的、感伤的场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这就是赵薇给我们诠释的青春。有人褒,有人贬,各自看里面戳中自己的画面。看《致青春》,不要去找你的笑点和哭点,去找你的青春和你的爱,然后,它们便会翩然而至了。

青春不朽,落土为安。

 

致青春

看文章:有人说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时,看得字字痛心,句句揪心,每一句都直指我们曾经拥有,又已经失去的青春。第一遍看时,是离别,又重逢,是舍弃,还是那三年又三年的一厘米的怜惜,却已不是“原本”却又“生机盎然”的回归——每每不忍,强行关闭,任思绪回旋;却又在追忆后打开书本,继续阅读……心疼,无法再读,却又不舍,将之看完;结局如是,不知是否算“甘之如饴的平凡”,怕是吧。待得第二遍翻阅时,字里行间,总是有种宿命的祈愿,每字每句,都印证着微微的现在与未来,都印证了每个人的现在与未来……多年后,我们是否还有这样对青春的追忆,或是追悔……青春里的每一个人,都拥存在着一个筛子,有些东西流逝,有些东西还在……

  1. 人世间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像打地基一样,挖一个坑,就立一个桩,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桩,所有的桩也能找到它的那个坑,没有失望,没有失败,没有遗恨,永不落空。
  2. 纵使她的计策比他高明上无数倍又能如何?乞求爱的人费尽心机,不爱的人不需要任何手段,所以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她击溃。
  3. 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所以,我太紧张,害怕行差步错。
  4. 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
  5.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6. 碰到什么样的男的都不要紧,就怕遇到了传说中的洋葱王子,你想要看到他的心,只有一层一层地剥掉他的外衣,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让你流泪,最后才知道,原来洋葱根本就没有心。
  7. 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面前,当你想见一个人时,又怎么都找不到他。
  8. 是我的,就是我的,走了的,只能说明他从来没有属于过我,也许爱情是刚性的,婚姻却是柔性的,我们都得学得妥协。
  9. 也许这才是成年人的感情,放在天平上小心计量,你给我几分,我还你多少,我们可以付出的东西是那么有限,再也经不起虚掷和挥霍。而年少时不计代价去爱的我们又到哪里去了?
  10. 青春是有限的,不能在犹豫和观望中度过。
  11. 当年舟车劳顿只为与爱人片刻相依的她,一心只想把那份感情守成天长地久的她,可曾想到会有今天?爱着的时候,以为那个人就是自己的一生,谁料到一朝梦醒,就站在了另一个人的身边。
  12.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
  13. “那为什么你不哭?”“因为掉眼泪也不能让我找回它。”
  14. 掌握失去这门艺术并不难很多东西似乎本来就是会失去的,失去了便不是灾难。——毕夏普《一门艺术》
  15. 《海的女儿》里,上岸的人鱼公主为爱蜕变出人类的双足,然而落地的每一步,痛如刀割,她的痛不仅因为她丧失了原来的自己,更是因为太多的委屈因由,无处言说。
  16. 时间真是一剂霸道的良药。它能抚平一切,将心里好的或坏的一刀刀刮去,只留下个面目模糊的疤痕。

文/片月三星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狄金森的《篱笆那边》

你是不是也会在人生的道路口踌躇不前?你是不是也会在一个小小的选择面前犹豫不决?你是不是也为一个思虑已久的想法彷徨不定?你是不是总有些时候难以忍受抉择的痛楚?不要担心,靠近它,认识它,熟悉它,理解它。

一. 抉择痛楚的前提

抉择,挑选的意思。要进行抉择,必然要有挑选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你在抉择之前就已经固定下的处理事情一贯坚持的准则。很重要的一点,原则是你内心一直坚持的,你认为必须按照它来进行评判行动的,也就是说原则会对你抉择后的行动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总体来说抉择的个人前提是你要有独立的相对固定和完善的判断标准。

然而,这个原则一定是有缺陷的,一定不能准确、迅速地判断所有遇到的事情,甚至对一些事无能为力,而这些事我们在生活中又是经常会遇到的。内心对完美抉择并处理事件的渴望就成了抉择痛楚的前提,我们知道一旦人陷入等死模式,那么任何的抉择都是多余的(尽管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二. 痛楚的产生

——现实的无情与内心的准绳

不对称(现实问题超出内心原则的能力范畴),导致痛楚的产生。当你内心无比坚定的原则,你在以往的人生经历中一直坚守的原则遇到它无能为力的事情时,痛楚产生。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你的原则判断的能力范围。你对它无法象从前那样做出明确的结论,然后去执行。这时,你会陷入迷茫,陷入不知所措。被抉择的对象是不变的,而你一直奉行的原则也是难以改变的,你内心的坚持与事实的无法改变之间产生了难以协调的不对称。当被抉择的对象对你越重要,你对内心原则越坚持,抉择的痛楚就会越强烈,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而内心的完美主义也不曾消失,欲求完美却不去改变,更加重了你的迷茫、痛楚程度。

三. 理智与情感的争执

除了抉择时现实与内心原则的不对称产生的痛楚之外,由理智与情感的争执产生的痛苦也不容小视。一般来说,我们内心的原则都是在自身经历(包括教育、习俗、庭)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整合,从而形成的,所以,原则在总体上是服从于理性的。那么,当你所抉择的事情是你在情感上无法接受,难以忍耐,而内心的原则却告诉你,它应该这样去做,你必须这样做,由于你的原则所做出的决定会对你的行为有持续影响,所以当你的理智和情感走向极端,自我便会被扯在中间,这时痛苦便会产生。而这种抉择困境又是很常见的,就如一个人了杀光你所有的亲人,你自然是无比憎恨,但从法律上讲,你却不能去复仇,要把他交予法律来制裁。你内心原则之一便是要遵守法律,这时,抉择的痛楚,内心的挣扎,接踵而至。你会怎么做?或许这时,我们更要承认帕斯卡尔说过的:人既非天使又非禽兽,最难堪的是他想成为天使却走向禽兽。

四. 内心原则和理智的抗衡

你的民族,你的庭,你当地的习俗和你所受的教育都会影响你内心判断原则的产生,这些影响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是未经过理性的考量而潜入内心中的。一般来说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一定会融入你的原则建构,但当你的理性判断发现原则中一些方面并不完善,也不符合理性时,你便会面临困境。神奇的是,一般情况下你不会注意到内心原则中不符合理性的部分,只有在你做出一个选择时,特别是做出一个难以抉择的选择时,你的原则便会受到理性的怀疑。虽说内心原则是被一直坚持的,但当面临问题原则无能为力时,原则的可靠性自然受到怀疑。因此在抉择困境中,你也面临对固有原则的抉择。这种双重抉择,双重不确定性,便会造成双重的痛苦。而对原则的怀疑还会造成原则的缺失,因为你只有这么一套,当你怀疑它时,你便无法在下次抉择中愉快地使用它,甚至你还会审视以前做出的抉择,以此来判断原则需不需要修改。所以,你既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也无法相信自己有无悔的过去,对未来就会更加无计可施,种种的不确定性便会让你陷入更难堪的痛苦中。

五. 抉择之后痛苦的持续与潜化

经历过一段迷茫,一阵踌躇和那难以言喻的痛苦,你总不能停在原地,你总不能在这个决定前一直等下去,你总要抉择,然后继续走你的路。但不论是抉择顺利解决,还是你犹犹豫豫地做出选择,抑或将信将疑地继续接受内心的原则,在按照抉择行动时,在行动中,你总会感到不安,总会不那么坚定地执行。例如当你内心真的讨厌一件事,却不得不做时你会止不住地抱怨。内心的情感会不时地涌出,来阻止你继续去做。不断的怀疑会影响你的效率,让你不能专心抉择后的行动。这些抉择后的痛楚都来源于抉择未被完美解决,抉择的内容未被内心完全接受。
当你一次次面临抉择的困境,一次次得不到恰当解决却又不得不前行时,那份习以为常的痛苦便会潜意识化。就像你习惯了午睡,一天即使你不困,到了那点也会潜意识的躺下。所以,你以后的每次抉择,无论是简单或复杂,是可以解决或仍会陷入困境,你的痛苦总是躲也躲不开,每次的 抉择都会伴有痛苦,虽然不是多么痛,但却一次次地产生,难以消除。

由此可得,抉择产生的痛苦是一个过程,是伴随抉择的不完美,伴随人自身的尴尬处境与现实的不可调和而无法避免的。而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忍受,而要去享受它。靠近它,认识它,熟悉它,理解它,然后去享受它。享受尴尬,享受困境,享受人自身的缺陷,享受这抉择的痛苦。如果内心一直停留在那个点上,人生就无法前行,虽然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但痛苦的心里,依然只会是一片“废墟”。

抉择

文章

  • 人生的课题就是选择,人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前行的。选择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恰恰是欣喜或痛苦、纠结或释然、救赎或沉沦反复出现的开始。做出选择后,预示着诸多新的选择的开始。——萨特
  • 理性派:机会成本哪个低一点就选哪个,每个选择项都会有一些你要放弃的事情,列出来,比较一下这些要放弃的对你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多大影响, 然后就可以抉择了。选择无所谓对错,关键是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选择。
  • 感性派: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席慕容

不要说中国不重视海洋,中国的海洋多了去了,过去是红海洋,现在是广告海洋。我不扛“造”,在广告海洋泡久了,泡出一身病。读报纸见广告,马上用手捂,沾 一手油墨,费香皂,费擦手油。上街见广告,马上偏脸,偏猛了,偏出颈椎炎。最头疼的是电视广告,不好躲,只能坐在荧屏前,乖乖让它“广”你“告”你。古小 说形容死囚最后的动作,爱用四个字:“引颈受戮”;我遇电视广告,常常觉得,自己也在把脖子伸长,等着挨刀。没人念圣旨让刀下留人,也没人劫法场,观众都 在“法场”押着呢!

让我闹病的电视广告大致有以下几种:

捆绑型。例如:汽要加油,我要喝某牛。该广告不但让我对某牛敬而远之,而且对其他饮料甚至自来水,也都心生疑虑。每逢有液体入口,往往火烧火燎,仿佛含了一口汽油。

霸王型。雇大演员,用大口气:装子,我只来某某之家。或者:喝来喝去,唯有某某啤酒。本来我已心平气和地生活多年,一听这个,逆反心理、以小人之心度君 子之腹等不健康心理马上复活,于是阴暗地、气呼呼地想,某某之给你大笔银两,当然你只来某某之家了。还有那个啤酒,你不是“唯有”吗,我偏不喝!

自虐型。猪啊羊啊,高高兴兴,自觉自愿,把自己弄死,变成肉片和香肠,让美丽的女孩子和天真的小朋友享用。猪羊跟我无冤无仇,突然就让我恨上了,觉得它们太虚伪,太奴才。恨完了又难受,觉得它们冤。

假装馋嘴不要命型。方便面、汉堡包,或其他小食品,也不是什么了不起之物,偏弄了一帮了不起之人,做种种了不起的下作姿态,去争去抢去厮杀,让我陡增鄙薄厌恶之心。

以上种种,多属词语、形象、技术层面,让我闹的毛病还不算厉害。

恐怖的是画皮型。广告中人,披着白大褂,或者其他能往科学和信用上靠的表皮,道貌岸然,信誓旦旦,把那假冒伪劣商品说得光彩夺目。这个出事了,那个接着骗;那个被揭穿了,这个又粉墨登场,而且每回都大言不惭,理直气壮。

电视台可能也知道大不爱看广告,就引诱说,“广告之后更精彩”,其实广告之前也不怎么地。不好意思夸自己精彩的,就亮出秒针倒计时,让观众忍一忍。这时,我就会去方便一下,广告时间就成了厕所时间。渐渐惯出新毛,不论何时何地,一见广告,就想上厕所。

为什么广告不能做得好看一些呢?那些个整天谋划的人就谋划出一大堆让人讨厌的画面吗?欣赏一些很创意的广告吧!

艾伯特海军博物馆广告牌

没有任何东西能取代树

澳大利亚邮局-个性化你的邮递

星球大战三

碧 冰蓝

XX避孕套:别傻了,保护好你自己

Eurostar.com 爱之伦敦

口臭吗

宝马mini

保时捷

XX牌马克笔 永不褪色

达美乐比萨

金霸王 更持久

WWF 只要几个硬币你就能拯救世界

Freshlife 开始崭新的生活

Pepsi Twist

WWF 不要破坏雨林

辣椒先生

M&M 交流变得更甜蜜

Glassex 清洁液

吉尼斯黑啤 越喝越迟钝

麦当劳公交站

麦当劳手绘

PSP公交站

小李飞刀的刀

金霸王 真牛逼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PSP

甲壳虫 古典与现代

来源:掘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