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iefab 发布的文章

文/@隶书shu

平时看了这么多段子,终于在一部电影里面集合了。蛮过瘾的。

《后会无期》很多人说没有看懂。我也不敢说自己有看懂,只能说懵懵懂懂,貌似我说自己看懂了,就跟小伙伴们三观背道而驰不能正常愉快玩耍似的。而更重要的是,会被你们误认为我想太多。想太多是种病,意味着你思想复杂、多愁善感,黛玉再世,我嘞个去啊,你们还让不让人好好思考、好好感受的?!我知道杨绛老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嗯嗯,我觉得杨先生一定是写给那些无病呻吟惯的人看的。只是像我这种有病也不呻吟、平地一声响雷都不惊叫的人,我觉得思考和想象都是我的动力源。我必须去想。先说我看完后的感受。

我是跟一个男生去看的,普通朋友,但是比较喜欢和欣赏的一个男生。整部片子最大的感受就是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充分证明一句话,人大了,开心都想哭。这是一个段子金句集合的电影,像看一个讽刺幽默小品那样,但是电影呈现给你更多的是,你仿佛身处其中,夸张又真实,调侃但不犯贱,你,我,他,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人物的真实写照。电影结束走出影厅,我的眼里已经含了一眶的泪水,不过眨几次眼睛就被吞回去了那种,对于平时笑点不高的我,看电影的过程中掩着嘴巴笑了十几个回合,但是笑过之后,心里没有一次觉得舒服的在笑。我没有说话,我感觉到走在我身边的这个男生也没有话要说,这空气凝绸得仿佛兑点儿芡就能下饭了,我都已经听到饱嗝的声音,它提醒着我这一顿我已经喝饱了空气,幸好我已经找好了不吃饭的借口,不然我真心咽不下美味。当我跟这位男生挥手道别,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眼泪就自然的滑落在我双颊,一半是对“后会无期”这几个残酷而冷艳的字体,1/4是因为我想起了离别的情景,1/4是因为这个男生。浩汉最后说,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这次说了再见,也可能就是再也不见,或者就是有再而没有“见”了。不知道怎样,这种离别像一颗子弹一下子触动了我脆弱的神经,以至于眼泪那么自然的夺眶而出,而上一次这样深刻而自然的落泪,是在老妈送我去坐车时,她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当一种热烈的情怀消散无踪,人就会越发怀念。或者在看完了这样的电影之后,你不能和一个不愿分别的人说道别,因为我还沉浸在这种电影的悲哀与悲伤之中,现实的情况是,我不过就是一个平凡的人,离别和道别一样重复日常。也许这也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所有的事情都归于平凡,那么你有伟大过吗。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想要却没能达到那个不能成为的自己,又不屑于成为那个旁边的“他”,每一个自怜的人都会觉得很高尚吧,对,这种高尚就是你的伟大。

——主题曲《平凡之路》

如果不是前期已经重复听了N遍《平凡之路》这首歌的,建议电影结束先别走,把这首歌听完,歌词与电影完美的匹配,慢慢讲述故事,慢慢的煨熟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人们的东西,没有人参道理,没有心灵鸡汤,但听完之后,你会点头称是,嗯嗯,确实是这样的,我们挣扎努力的人生,我们战战兢兢又奋勇向前,我们踽踽独行又踌躇满志,最后可能一事无成,至少我们挣扎努力过,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朴树依然悠悠的在唱着,他个性十足却又紧接地气,在物欲浮华的娱乐圈,他的旋律和音色依然难得的纯净清新、舒适感动

——“她们都是你漫漫长路上,只配错过的好姑娘。”

记得小尚唱过,爱从不同的路过来,而命运只有一颗心。电影中的周沫,一个临时演员,跟主人公一块长大,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争取着上天为这些千千万万努力的人们分配所谓的“公平”,她努力进取,不介意换几套难看的戏服,扮演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憧憬着明天,期待着华丽的转身。她应该是喜欢浩汉的,但她又竭力的在保持尊严,说庆幸自己很早就放弃喜欢他,浩汉错过了这样一个好姑娘。刘莺莺,算是电影里比较无厘头和稍显堆砌剧情的角色,最后用来证明很多人对晒热恋情侣而又恨自己不能晒的调侃和讽刺,多年喜欢和放肆的人竟然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旁观者你们都乐了吧,现实生活的小概率事件,韩寒在电影里成全了我们。那一句“喜欢就放肆,而爱就是克制”戳动了多少人的心,看到这里,我后背拔凉,我一开始还真的对他俩抱着很大的结合希望,没想到浩汉又错过了。苏米,一个很有“诚信”的气质姑娘,却选择走向一种“骗钱”的职业,江河对他无疑真的是一见钟情,钟的是“脸”,显然是被苏米照片上清纯忧郁气质所深深吸引,之后还对她念念不忘,把冲不掉的卡片晾晒在前窗。

综上三个女生,一种青梅竹马、一种相识相知相恋,一种一见钟情,那些年你们错过的好姑娘啊。

相信每一个女生都会爱过一两个人渣,也被人死缠烂打过,但是错过就是错过了。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没有坚定没有执着没有死心眼一根筋,我是不是也过上了有家有欧派的“幸福”生活了吗?但终究命运的改道总是那么润物细无声的。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与理想背道而驰的。”

我曾经有很多个理想,或者不能说理想,而是梦想,总觉得自己干这个也行,做这个也能,就这样反反复复,每每在现实的残酷之下妥协而与理想擦肩。大多数人的棱角都被这个社会不断的侵蚀修饰和磨平,最终丢失掉原来的样子,但是想想原来的样子就是你所要追求的吗,现在有装修过的躯壳之下其实不也是拥有一颗丰盛的灵魂吗?毛姆说: 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理想终究不如现实,貌似悲观失望,其实是认清了现实之后仍然相信理想的美好。即使我们与理想最终背道而驰了,但是我们还没有被淹死。因为,我也正在努力的挣扎之中,重新设定自己的目标,顺流而走,追寻内心,不失为一种平凡生活的好办法。

巴黎圣母院中两座钟楼里那个小房子的墙上刻的字,“'ANATKH ”希腊文 命运的意思,是典型的哥特式字体,果的《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也由此展开,这种象征意味很浓的文字总是带有一丝阴森和恐惧,因为所有带有“命运(destiny)”字样的词貌似都与不好的后果相关连着,很多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我更愿意相信七分努力,三分天定之说,坚持努力和希望,但是同时也要明白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是说做最好的事,不排除最坏的可能。

相信这就是平凡的意义,对于命运的选择,你只有欣然而然的接受,一切归于平凡。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最后我想像电影里苏米说不喜欢“马”这个姓一样吐个槽,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个名字,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

看文章:大家也去看看吧!

看完《后会无期》,感觉韩寒还是有世界观的,至少没白去台湾,还觉着那些淡淡的哀愁就似1988,让我给世界来一些训话一一这些话不似韩寒书里那样聊聊而是训话,他精辟总结杂糅金句后,放在每个角色声道里。你不能要求韩寒更多,要不然又会有人说他有"代导"。那句词儿很牛逼:喜欢就会放肆,但爱是克制。韩寒用克制表达对世界的爱。——谭飞:《后会无期》不是公路片而是……野路…片

技术上的青涩,完全被价值观的端正和段子的高级所掩盖。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它既不高冷,也不媚俗,但还真找不到可以拿来比喻的标的。结构并不复杂,故事也很简单。这样其实对于导演的难度要求小了很多。所以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但那些哀而不伤的情调,高人一筹的幽默,正是韩寒把他在写作上的长处移植到了电影上。至于价值观,他总是首先站准了位置,才开始歌唱。那样即使略微走调,也会被同伴们原谅。他确实把观众当做了副驾上的哥们,后座上的姑娘,而不是一张张电影票。——bigfa:后会无期又有期

木心说:「满目坏电影,看一次等于受一次辱,偶尔看到了一个好电影,跟报了仇似的痛快。」请不要跟我讨论韩寒或者四姑娘哪一个更可爱,我只想说作为一部国产电影,《后会无期》不错的了。大自己到影院去鉴定。

左岸好,大家好,见字如面,在左岸群里呆了不少时间,群里很热闹,高手如云。修改了以前怀念故人而写的文章,大家看看,是否喜欢,合适的话,回头打算写写左岸群里的几个风云人物。文笔有限,草草不恭,敬请原宥。——左岸群内:范闲执笔,幽雅润色。

 

左岸读书群十大传说人物之一

话说左岸群里人很多,大凡人多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就自然有了口水,有了口水自然有故事,很多故事慢慢的变成了历史,很多历史慢慢的变成了传说。总有些人,他们是活着的历史,永恒的传说。

啦啦,河北人士。

相传啦啦出生的那一天,黄河水起,似有蛟龙升天。水,高于危坝而不侵岸,世人皆惶恐而后又惊叹为奇,风中,依稀有歌谣入耳:人生一度一新凉,情也逝,梦也殇。玲珑心肠终须解,大梦一场叹黄粱。

自古燕赵之地出美女,啦啦自幼就风华绝代,隔壁邻舍有个叫班固的小子窥得啦啦,惊为天人。感慨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时至豆蔻年华,前尘往事,如影再现。往生记忆,铺天盖地。

只因七窍玲珑心。

七窍玲珑心,能过奈何桥不忘前缘,能饮孟婆汤犹记前世。

那一世,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花以向晚,负年华。

那一世,草木有心,烈焰无情,姻缘焚尽,灰自淀。

“是时候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世事皆是如此,爱情也一样。是时候了,我要忘了你,虽然你已经不在意,但我还是要决定忘记你。”啦啦轻轻的对自己说。

时已薄暮,狂风吹过,啦啦抬头仰望,北方的天空蔚蓝而又深远,仿佛泪水流尽的双眼,冰冷而又纯净。

 

六日 惊蛰 冲酉煞西 大利南方。

啦啦南行,至金陵,突然心有所动,猛一抬头,突见一梵刹,上有楹联如下:

鸡笼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阳楼故址;
玄武湖边,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旧观。

原来这是到了鸡鸣寺,鸡鸣寺原名同泰寺,历史悠久。相传梁武帝讲经同泰寺,天降瑞兆,白雪满地。后有杜牧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雨中。鸡鸣寺便是这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

啦啦拾阶而上,行至豁蒙楼,突听一法号:“阿弥陀佛,女施主请留步”。啦啦遂停步,屏息,转身,凝眉,转眸,视来者何人。

“佛度有缘人,女施主有何烦恼,不妨说与老衲听听”。说话之人,是一扫地老僧,白须白眉。

啦啦娥眉微蹙,答话道:“我在寻找快乐”。

老僧笑道:“原来女施主有七巧玲珑心,所以往事纠缠,容易沉溺于回忆不能自拔,不得心安神定。是否?””

啦啦一惊,转而平复下来:“大师佛法高深,小女子斩不断前世情缘。试问,七窍玲珑心可解?”

老僧正色道:“昔日比干有七窍玲珑心,天赋异禀,封神之后,留一秘法,可解七窍玲珑心,以免有缘人被尘缘所困。但需封心封肺,你可愿意?”

啦啦沉思片刻,绝然道:“我愿意”。

老僧双掌合十:“善哉善哉,渡人亦是渡己”。

须臾,平地一声惊雷,老僧羽化。一道白虹直贯天际。

那一刻,啦啦豁蒙楼上,看风雨,望江山。

那一天,啦啦笑看豁蒙楼观音像面北而坐,心哀人间痴情苦,潸然泪下,留下一楹联;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那一年,啦啦开始没心没肺。

那一世,啦啦远离红尘,步入左岸。

从此,世间少了个七窍玲珑心的精灵。左岸读书群里多了个叫啦啦的聪明伶俐之女子。

 

后记:

人家说一个人有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从那年开始啦啦忘记了很多事情。

唯一能记得的,就是前世说过的两句话。

啦啦记得,前世曾经一再问自己,“你最爱的女人到底是不是我?”

啦啦还记得,前世曾经对一个男人说过:“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你,你最爱的女人到底是不是我?你一定要骗我。不管你心里有多么的不愿意,也一定要告诉我,你最爱的人是我"。

可是现在啦啦已经记不得那个男人是谁了。

——《左岸读书群历史——啦啦本记》

 

今以如水清澈的何处安心文章之记:

是方向,即非方向,是名方向。

很久以前,有一次在出租车上去Diedre家,车走到半路,看着窗外的青山白云和蓝天,有一件纠结许久的事,突然就想明白了,感觉全身都松开了,彷如新生。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
“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他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用了全心工作,造成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年轻 人荡浆歌唱。苏格拉底问:你快乐吗?学生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这也是Sheldon说过的,当你在做一些低级重复的事情的时候,前额的XXX会大量分泌,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得到增强。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最突破性的想法都是在专利局工作的时候产生的。

而几千年前,佛说,心就像一个湖,烦恼和杂念就是上面的涟漪,只有让水停下来,静下来,这样它才会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一切明晰了然。

无论是自己感受到的,还是生物科学、佛说的,人类的思维判断,差不多就是这个模式。

找一个方向并往那里去吧。

文/蘭荳夫人

1. 北京

对于一个强调private space的人而言,坐地铁是最让我恐慌且反感的。人拥着人,包挨着包,就算碰不到扶手也完全不用担心刹车让你摔个哑巴叉。我总是习惯性地挤到或者被人挤到一个小角落,靠着内壁一言不发地看着那些人。他们拎着大包小包,从动物园或西单一哄而上,然后挣扎着出去,到王府井感受下大城市的奢华,或者去天安门触摸一个国的心脏。每每望着他们脸上的兴奋,那种怀揣着想而情不自禁流露出来的喜悦,我就在想,这座城市究竟打了什么广告,让异乡人宁可忍受旅途的奔波和折磨,也要不远万里赶来,然后成就或摔碎他们的梦想。

我为什么来北京?想起来了,高三之前一心想去上海看那些里弄的老房子,后来是因为别人的期望,我把黄金压在翅膀上,很灿烂却也沉甸甸的,所以一山望着一山高,那一年飞得很吃力。高考结束后因为成绩的不理想,干脆失去了去北京的念头,虽报了北师的提前批,心里却暗自希望分可以低一点,这样就能去川大吃火锅了。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还在山东的大巴上,知道自己要去北京的时候心里竟有些失望。当然,这两年的生活却不曾让我失望,只是我心里明白,这里终究不是终点。

每个人都有一个想,生活在别处。相比于眼前的生活和周遭习以为常的一切,远方的未知世界才会充满刺激和新鲜,于是,脚步不得停歇。

2. 台北

来台湾两个月了,不敢说自己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看得清清楚楚,至少也有了新的体悟。平日的课程相当闲散——我遇到的老师,一例是不紧不慢踱进教室,总要比规定时间晚几分钟,就连考试也照样如此。春假最后一天,照计划从垦丁乘客运返回高雄,然后搭乘高铁返回台北。无独有偶,客运在半路抛锚,我从梦中被吵醒,跟着全车人迷迷糊糊地下车,好一会儿才搞明白怎么回事。全车几十人,有像我一般的大陆客,有带着美国男朋友的台湾女孩,也有阿公阿嬷,可是没有一个人抱怨,每个人静静又无奈地站在马路边,等候司机的安排,连挑剔的书生都有心情开玩笑,指着路边的招牌对我说,要不要吃碗冰再走啊。那个台湾女孩先找司机协商,然后掏出手机给客运公司打电话,口气维持着台湾女孩一贯的风格,比那天的阳光轻柔很多。我拼命忍住不笑,因为大家的眼睛分明被南部的艳阳天晒得睁不开,而那种静穆感,我却是在旅途中第一次感受到。想起初三毕业,在四川黄龙的时候也遇到了相同情况,车子困在山上下不来,同车的几个人气得开口大骂,威胁说要给旅行社投诉,任凭导游如何好言相劝,请大家先上车,也不动。

再回到那有惊无险的一天吧,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提前了五分钟赶上了高铁。不过更好笑的是,高铁晚开了几分钟。

前几天和小马哥聊天,他说,一回北京,那种功利劲儿就回来了。我但愿在台北的淡定和闲适可以伴着我久一点,再久一点。也许是我们修行远远不足以支持内心到面对外界变化而纹丝不动,才会在人潮汹涌中忘记自己来的方向,和要去的方向。多少人是因为身边的人要出国,才跟着翻起了红宝书,多少人是因为舍友都在准备考研,怕被落单才决定跟他们一道K书,又有多少人能真的明确自己属于哪个地方,如朝圣者一般怀着最真挚的理想。大一夏天,去某大和朋友会面,聊到了高三同班的某某,她轻描淡写地说,还不是那样,和你们班的某某某继续拼成绩,对周围人一概不屑。从高一到大学,几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高中紧张的作息,分明是高四高五高六。突然想问问他们,这样活着,累吗,有意思吗。每一天是为了什么睁开眼睛,着了火一般完成洗漱,拿着一块鸡蛋灌饼急匆匆地边走边吃,又是为了什么,宁可放弃亲吻大好春光的机会,也要抱着一本分明不想碰的课本做一天低效率的无用功,眼皮打架也要像模像样地坐着,就为了换来一句“你好刻苦”,再腼腆地摆摆手,“没有啦”。真的这么需要证明自己,用成功、进步,这些最闪耀的标签,和最“应该”的方式?

你在为谁拼命,为谁奔波?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决定不是由他自己而定的,环境才是主宰者。生活看似分明尚未紧张到打仗的地步,马路很宽,容得下三人并肩而行;饭堂是挤了点,但也不至于让找座位无望。可是社会资源的大规模减少却又像严峻的火势一样,眼看着在天边,下一秒就要蔓延到我们眼前,虽然连烟的味道还没嗅到。只是听师姐说今年的毕业生有多么难就业,市场多么饱和;只是看到新闻说金融危机了,美国大学奖学金又缩水了多少多少,留学也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于是急得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脚步快起来吧,再拼一点吧,生怕晚一秒就赶不上诺亚方舟。

最本质的原因还是,不够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就看得不够客观。

3. 女人,女强人,人

最怕别人对我的形容是,女强人。如果你对我有这种印象,那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我。或者更深刻地说,我不够了解我自己。

大二的现代文学精读课,我们组选的文本是“潘金莲”三部曲:欧阳予倩笔下的潘金莲,分明是个为了所谓的男女平等,急于和男人拼命的女战士,魏明伦版的潘金莲也好不到哪去;唯有李碧华,让潘金莲回归家庭,做个本本分分的女人。到底是女人懂得女人。别跟我说,女权要倡导的是性别的平等,男人能做的事我们也可以。更有甚者觉得,真正的平等甚至要抹去“两性”的概念,因为生理性别不等同于社会性别。对于此数者,不置可否。但心里始终觉得徐迟那句话是对的,厨房才是一个女人的出发点和停泊点。以柔克刚有什么不好呢?如果适合的话,女人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何必辛辛苦苦在精神上灌输雄性荷尔蒙,摆出一副强悍的模样。也许是身边太多朋友因为身边的那个人而改变,没有迷失自己,我却觉得她们的生命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不再跟着社会一同浮躁了。在台北的这些日子,终于发现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过如此,养得起自己就好,还在前进就好,偶尔懒散点也不会自责。它本来就很小、很轻,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传奇,我也不需要那些荣耀点缀自己。我想我终究是个小人物,什么商界传奇、铁腕领袖,通通离我太远,正如从小想做的事本来就很简单,当服务员、当老师,还有家庭主妇。现在也是如此,父亲的友人请吃海鲜,看着菜单好久还是张口说,酸辣土豆丝,然后被大人们笑骂没出息。

刚到台湾的时候,有朋友以微微不满的口气说,没想到台北的繁华还比不上我家。老实说,我没抱着淘金的想法来台,来了之后反而更加觉得,外面的世界和家里没什么两样。这里虽没有大陆的种种问题,却也照样有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桃园的农民因为政府引进美国疯牛肉,天天站在政府门前抗议;物价一直在涨,从未降过;最糟糕的是,当你带着根深蒂固的大陆意识形态来到非大陆地区,会发现总有格格不入的时候,关于生活,关于不可调和的价值观。那些每天抱着名人传记、读着巴菲特和老乔神话、满脑子英雄梦想的人,大概以为命里总有座金山吧,家乡没有,就去别处挖,这头没有,就去那头挖;只要努力,一定能挖到。逛天涯留学帖有一则经典回复,大意是“别再以为你下了归国的飞机,场面如同外国友人接见胡锦涛一般隆重!”学生总容易带着学生气看世界,以为真正的社会和书本上的如出一辙。这就是开卷有害了,如同那个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把自己沉浸在幻想的城堡里,等着王子骑白马来救她,结果只等到了现实中的青蛙,和冒充白马的黑马。

冯唐说,我以为换个生活,会像换个裤头那么简单。

你以为你的生命应该与众不同,你以为生活本该不平凡,却忘了生活的本质,本来就是平凡。因为现在的生活一片荒芜,所以告诉自己,另一条路上一定繁花似锦。拼了命地挤进去,才知道不过如此。你痛恨职场的潜规则和不合理的规矩条例,可是考研的路也照样冷暖自知;你看到留学的光鲜,却不能理解背后的委屈和无奈。没有哪条路会比另一条更轻易,也没有哪种生活会比另一种更幸福,因为幸福的评定来自于自己。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还原生命的平衡点,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个人与爱人之间,在取悦自己与取悦别人之间,在热血和理性之间。愿意去做的,可以尝试,却也没必要永远模仿别人。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同学昨天又贴出了一篇好文《再访 Michael Moritz 》。

我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在网志中介绍他的访谈文章了。我很奇怪,国内的杂志多如牛毛,为什么只有他的杂志上才有这么多精彩的访谈。

Michael Moritz是美国风险投资,著名的风投公司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的合伙人。“他在Yahoo!投资400万美元,取得约40亿美元回报。在Google投资1250万美元,获利约50亿美 元。”目前,他的个人财产据估计超过10亿美元。

我觉得,他的访谈中有很多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指明了创业的方向。

下面就是摘录。

=================

这次经济危机是空前的

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这一次的危机是全球性的,你无处可躲,没人知道不景气还要持续多久。

想想看,如果2007年的时候,有人跟你说,明年贝尔斯登、美林、房利美、地美、雷曼兄弟等公司将不复存在,通用汽、AIG、花旗银行很可能会破产。你大概会觉得他在说胡话。但是这一切真的发生了。这太可怕了。

未来依然有巨大的机会

10年后的市场将远远超过今天的规模,因为我们有手机。

危机时创业的好处

首先,只有那些真心想创建公司的人,而不是只想尽快致富的人,才会选择这个时刻创业。所以,你会相对少一些竞争对手。很多人对你说他们希望创业,其实他们真正想的只是一夜暴富。

其次,你需要的资金也少了。以前能用一年的资金,现在能用上18个月到两年。

最后,危机其实是个好时机,因为任何东西都便宜了,包括你想雇佣的人才。

给创业者的建议

第一,你要创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Google的口号是Act differently,苹果公司的口号叫Think Different,这是极富智慧的总结。

第二,创业的核心问题是你能为你的客户做什么。你的产品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第三,不要好高骛远。如果你正在开创一家公司,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保今天能生存下来,然后生存一个月,接下来一个季度,然后全年,然后担心来年的事情。

第四,你要注重细节,这是所有成功者的特质。许多成功的创业者,都对各自行业的技术和生意具有巨大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他们往往都是沉浸在这个领域的细节之中的人。对于那些只想“捞一把”的人,细节看起来太琐碎了,很难令他们产生兴趣,或者感到兴奋。

第五,如果你的公司不能产生利润,就不要去借钱。过去,太多的企业采用投资驱动的模式,借钱运作,赚取差价,比如那些杠杆收购。它们只有尽可能多地借钱,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这种方式最终必然会发生崩溃。

第六,你要保持热情。创业将是一次困难的历险,所以最好是你自己真的想去做它。但是也不要头脑发热,冲动行事,那很危险。

什么样的创业者值得合作?

判断一个人是很难的。你只能揣度他是哪类人?他究竟懂什么?他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他不擅长的又是什么?跟他紧密合作5到7年究竟会怎样?有可能会遇 到什么问题?他作为管理者素质如何?他在招聘方面会表现的如何?他是否擅长表述自己的观点?他会怎么与人沟通?他是否有非常清晰的目标感?他能否确立正确 的榜样?……

你所要回答的,是与一个人共同生活几年会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

当比尔·盖茨和乔布斯18岁的时候

那时,盖茨只有一个叫BASIC的语言,而乔布斯只有一台单板计算机。这是1975年时,他们能够出售的仅有的东西。他们不可能想到会有今天。

他们真正的本领,是他们开发新产品快得惊人,而且比别人更透彻理解下的道路通往何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