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ardoacelm 发布的文章

文/啸天

刚想提笔,QQ弹了一个窗口。思路就乱了。人生,好像就是这样,漫不经心的打断,总是不经意地出现。你刚把这个麻烦解决了,一回头,那些事就都成了过去,没法子改变了。我觉得,坚持做一件事挺难的,比如,上大学,就要整整四年的时间,我真挺佩服那些能挺下来的人,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这四年是为了什么,想干什么,然而他就是挺下来了,并保持着愚昧和无知。

最近疯狂的喜欢Westlife的《Seasons In The Sun》。是啊,老歌了。推荐给学姐的时候,学姐都会说,“啊,听过的,当年,很好听的一首歌。”十年之后,又将有多少东西要不经意地沦为“想,当年”?那时候,我会这样描述:想当年,一首单曲循环的《Seasons In The Sun》,把室友听疯了,从此他痛恨Westlife;想当年,晚上,去新民校区体育场跑步,看到滑旱冰的漂亮女孩,谁都不好意思上前打个招呼,从此错过;想当年,几个爷们,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争着刷卡,就为了刷够数了,好把银行卡的年费钱省了,还能兴高采烈地收现金;想当年。。。其实,十年之后,还能用这种“想当年”的口气叙述出来的事情,当时,一定都挺刻骨,挺深刻的,毕竟都是能流经十年而不忘的事情。那四年的时间,彼此影响,有些人从此听到Westlife这个名字都想吐,也许,同时,还想哭。

网络上总有这样的问题。给你影响最大的一部书是谁写的?你最喜欢的电影是哪部?你最喜欢的专辑是哪张?你最喜欢的一部动漫是?除了偶尔一些装牛X的人会写一些闻所未闻的答案。70后的人看到第一个问题可能会说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80后的人回答第二个问题多数是《大话西游》,90后关于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周杰伦的《七里香》,00后听到这里会抢着回答三个问题,“我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当然有一些真的很牛X的或故作深沉和假装清纯的人,表现的会和他的年龄段不一样。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要被社会拖着前行,从此养成一个个奇怪的习惯。年轻的时候,遭的苦受的难,懂得的那些道理,就成了人生的基石,构筑起"三观",跟你一辈子。岁数越大就越顽固,俗称"老顽固",冥顽不灵。

前些天坐公交,看到个女娃娃儿,很可爱,还非常不巧的是上没有座位了,就没忍住,吸气提臀,站起来让了个座位。千万别以为我是什么好人,要不是我一直有想养个女儿的冲动,碰巧她又是个可爱的女孩,大概我是不会有那份心情的。让座之后,我不亏的是女娃娃在妈妈的指导下跟我说了句"谢谢,叔叔"。其实被叫叔叔,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但是在毕业季的时候,听了这么一嘴,唉,火上浇油啊!内心一顿翻滚。有这一句“谢谢,叔叔!”,我也该好好面对,未来并不和蔼可亲的生活了!

其实,这个时候,该焦躁就焦躁,该不安就不安,该迷茫困惑就迷茫困惑。实在受不了了,就看看有个自称奋斗小青年的刘同写的一本书——《谁的青春不迷茫》。他说,他和你一样,依然在路上。也能逆袭!再不行,可以咨询一下徐小平,他写过一本《图穷对话录》,为千万陷于迷茫之中不知何去何从的人点明了道路,协助他们收获了自己的成功和幸福。但终究,还都是要靠自己,别人的路是别人自己努力走出来的,他们的想法都因了他们自身的条件,而你,也有你必须要做的事,要走的路,必须突破的结界。

 

文章:这是啸天写在他即将大学毕业的现在,此时的心情该是时空的重叠与渗透,我愿用“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毕业生》主题曲)”这首天籁与大家共赏。

附:班得瑞版的The Sound Of Silence

附:关于《Seasons In The Sun》的中英歌词

Seasons in the Sun / 阳光下的季节
Goodbye to you my trusted friend / 别了朋友,我的挚友
We've known each other since we were nine or ten /我们已相识很久,那时我们还是孩子
Together we've climbed hills and trees / 我们曾一起爬过无数山丘、树丛
Learned of love and ABC's / 一起学会了爱,还有许多等等
Skinned our hearts and skinned our knees / 也曾一起伤过心,一起破过皮
Goodbye my friend it's hard to die / 别了,我的朋友,友情是不死的
When all th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sky / 到了鸟儿们一起飞到天空中歌唱的时候
Now that spring is in the air / 春天就弥漫在那空气中
Pretty girls are everywhere / 到处都会有可爱的女孩
Think of me and I'll be there / 想起我,我就会在那春天里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 / 我们曾欢喜,我们曾快乐,我们曾拥有那些阳光下的季节
But the hills that we climbed were just seasons out of time / 但我们爬过的那些山,却早已经历了多少沧桑啊
Goodbye Papa, please pray for me / 别了,爸爸,请为我祈祷吧
I wa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 我曾是家里的害群之马
You tried to teach me right from wrong / 你总是试图教我改邪归正
Too much wine and too much song /太多的酒,太多的歌
Wonder how I got along /真不知我是如何过来的
Goodbye papa, it's hard to die / 别了,爸爸,亲情是不死的
When all th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sky /到了鸟儿们一起飞到天空中歌唱的时候
Now that the spring is in the air /春天就弥漫在那空气中
Little children are everywhere /到处都会有淘气的孩子
When you see them I'll be there / 当你看见他们时,我就是那群孩子中的一个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 / 我们曾欢喜,我们曾快乐,我们曾拥有那些阳光下的季节
But the wine and the song like the seasons have all gone / 但那酒与歌,就像那些季节,早已流逝而去啊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 / 我们曾欢喜,我们曾快乐,我们曾拥有那些阳光下的季节
But the wine and the song like the seasons have all gone / 但那酒与歌,就像那些季节,早已流逝而去啊
Goodbye Michelle my little one / 别了,米歇尔,我的小宝贝
You gave me love and helped me find the sun /你给了我爱,使我找到了阳光
And every time that I was down /每当我消沉的时候
You would always come around / 你总是会来到我身边
And get my feet back on the ground / 让我重新站起来
Goodbye Michelle it's hard to die / 别了,米歇尔,爱情是不死的
When all th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sky /到了鸟儿们一起飞到天空中歌唱的时候
Now that the spring is in the air / 春天就弥漫在那空气中
With the flowers everywhere / 到处都会有美丽的花儿
I wish that we could both be there / 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徜徉在那春天里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 / 我们曾欢喜,我们曾快乐,我们曾拥有那些阳光下的季节
But the hills that we climbed were just seasons out of time / 但我们爬过的那些山,却早已经历了多少沧桑啊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 / 我们曾欢喜,我们曾快乐,我们曾拥有那些阳光下的季节
But the wine and the song like the seasons have all gone / 但那酒与歌,就像那些季节,早已流逝而去啊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 / 我们曾欢喜,我们曾快乐,我们曾拥有那些阳光下的季节
But the wine and the song like the seasons have all gone / 但那酒与歌,就像那些季节,早已流逝而去啊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 / 我们曾欢喜,我们曾快乐,我们曾拥有那些阳光下的季节
But the wine and the song like the seasons have all gone/ 但那酒与歌,就像那些季节,早已流逝而去啊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我们曾欢喜,我们曾快乐,我们曾拥有那些阳光下的季节
Butthe stars we could reach were just starfishes on the beach/但我们得到的那些星星,只不过是沙滩上的海星啊

文/aadobcc

看罗素《幸福之路》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回想到初中跟老师争论的一个话题:人活着是为什么。我说人活着是为了快乐,他说人应该为了帮助别人而活。当时两人争论了很久,谁都没有说服对方。当时要是知道这本书就好了,就多了一个有力的支持者。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日子过去了,那个时候的我还知道不迷信权威,无畏权利和地位,而且坚信自己的判断,并用对真理的热爱来跟老师辩护,我现在都佩服那时的自己。那种勇气和自信,我已经缺失了。

前天在温泉路骑着自行车跟在爹开的车后面时看到两条用铁链系在一起的狗,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两狗一定是从要杀狗的人那跑掉的,它们被系在了一起,行动很不方便,而且过马路的时候很危险(对狗和车都是),第二反应就是要不要停下车来解救它们,第三反应却是,为不去解救它们找借口,当时那十几秒钟找的借口还很有几条,列举一下:爹开车在前,我停下来做别的事不就跟丢了么;狗在老妈眼里是危险的动物,如果老妈知道我做了这么怪异的举动,肯定会批评我并骂我是神经病;我干嘛要去管那狗,我爹就没管嘛。然后我就不作为了,不作为的好处是在法律上永远是对的一方,但是因为觉得对不起那两条狗,我觉得很内疚,以至于两天后还是如此。

我总是在想,如果我去解救那两只狗,稍稍偏离了一下下我那“安全”的人生轨道,并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不光造福了两条狗,还规避了一些交通隐患,而且也不用那么内疚了。但是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我终究还是骑着自行车pass过去了。这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很恐怖的人,我觉得跟这样的人交往很没有安全感,因为她可以很冷漠地找好借口不去帮助别人。

回到书评的主题,我想如果我还是像这样下去,我是不可能幸福的,我总是在背叛自己,没有办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能感受自己的需求,我的行为不能表达我的内心,这样便只会招致痛苦。每当我回想起过去自己做的那些事,想着现在自己不可能那么洒脱地去做,就会觉得越活越差了。

小学的我会为了一个数学题跟老师争论达几天之久(最后还争赢了),因为不能容忍那么明显的错误被那么多人接受,当时的我VS老师和班上所有人,跟所有反对我的人理论,也没有人支持我,但是我并没有觉得被孤立,更没有觉得委屈,只是奇怪大家怎么都看不到那么明显的错误呢?只是想着不能让同学接受这么错误的东西。于是我就去理论,就是那么简单,哪还想什么有没有人支持,哪还想关不关自己的事。现在的我做得到么?就比如今天晚上在小吃店吃鸡汤煲的时候,一个女人跟她才几岁的孩子也在那吃,那女人满嘴脏话,随便一句话都有骂人的字眼。但她不是骂谁,她说话就是那样的,我真的很想跟她说,你好歹在孩子面前不要那样讲话吧,但是我没有,我默默地吃着煲,不做一句发言。是的,那个孩子与我无关,那个满嘴脏话的女人也不好惹,于是我选择沉默,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避免自己卷入麻烦,但是不为善,也即是任恶横行。

我总是想,像我这样的人,如果路上遇到车祸,我会无动于衷地走过去,如果有人抢劫,我会自行躲开,如果公交上看到小偷偷东西,我会不做声,如果有人作恶,我不会去阻止,我会当作看不见。如果有人需要帮助,我会像什么都没有看见似地走开。这种人,让我自己都感觉到厌恶和恐惧。身为这种人,我感到很愧疚,我觉得对不起自己。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变成了这副德行。

也许吧,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小孩子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遵循着自己的内心活着。小孩子无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肯定自己,而且稍微懂得一点点知识就在那方面变得超自信(确实很不谦虚),信任别人,觉得所有人都是好人,热爱生活,每天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任何新奇的事都有兴趣,永远不会觉得无聊,伤心难过几分钟就好,看到不好的事就大声说出来。接着随着知识的增加,知道了很多规矩,知道了人间丑恶,慢慢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慢慢改变原来的习惯,慢慢地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害怕人,害怕社会,害怕做自己。我想,增长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保有清澈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也许解铃还需系铃人吧,如果继续增长知识,继续理解这个世界,也许有一天真的可以再度获得那久违的清澈眼光,并饱含深情。

 

人生的枷锁-幸福之路

文章

人生的种种纠结,是人性自相矛盾不依逻辑行事的最佳体现,也正因为人的这种不完美,才界定为人性一样,若我们不纠结,不能往复扪心自问,又怎么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对话获得思维广度与深度的递进,也就更不可能意识到生活中种种真实的枷锁,又怎么可能打破这些枷锁,获得真正的自由。这需要我们不仅拥有自我剖析、不断自我否定的勇气,还要有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毛姆《人生的枷锁》中有一段写得很好话:

“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碰得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成了一场共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过的书籍(由于经过必然的淘汰,留存下来的都是尽善尽美的),还有长辈之间的交谈(他们透过健忘的玫瑰色的雾来回首往事的),都为他们开拓了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年轻人得靠自己去发现:过去念到过的话,全是谎言,谎言,谎言;而且每一次的发现,又无疑是往那具已被钉在生活十字架上的身躯再打入一颗钉子。不可思议的是,大凡每个经历过痛苦幻灭的人,由于受到内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强劲力量的驱使,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再给现实生活添上一层虚幻的色彩。”

罗素《幸福之路》里也有一段:

“渐渐地,我学会了对自己和自己的毛病不再介意;我开始愈加注意外界的事物:世界的状况,各种知识,以及我所喜欢的那个人。诚然,对外界的关注也有带来痛苦的可能:世界也许会爆发战争,某方面的知识也许难以获得,朋友也许会死亡。但是这类痛苦不像那类源于厌恶自己的痛苦那样,会破坏人生的本质。每种对外界的兴趣都会引起某种活动,并且只要那兴趣不减,这种活动便能完全抑制住苦闷。相反,对自己的关注绝不会导致任何进步的活动。它也许会使你写日记,对自己进行精神分析,或者去做修道士,但是一个修道士只有当修道院里的事情使他忘掉自己时才会愉快。他以为源于宗教的这种愉快,其实靠着清洁工的职业一样可以得到,只要他不是不得不当一名清洁工。对于那些过于自我专注以至无可救药者,外部的戒律是通往快乐的唯一途径。”

文/恺人哥哥(babysuperman#qq.com)

 

万里人烟千汇少,倒地呻吟没人鸟;都知生来要努力,多少白头活到老。

我们都知道世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生物法则中,值钱的、有价值的大多在少数强者手中,弱者在这个平静的社会里成了金字塔的底层,我也是其中一个,生病了、没钱读书了、出事情了,有能力帮你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很多人都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示,又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安慰,人们的思想追求却被世上各种肉欲,情欲所诱惑和吸引最后迷恋到不可自拔,谁又能脱开这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思想是自己的,肉体是自己的,有多少人有这种思想,这种胸襟,那样的毅力那么的执着那么的与众不同,寥寥无几,你努力则以,不努力没有丝毫机会。

公司组织去凤凰游玩,这是个美丽的地方,山青水秀,因为不是节假日的缘故,在中国这种人满为患的国度,难得旅游景点人少的。走着青石路,看着吊脚楼,观着沱江水,听着苗人语,赏着五月花,心绪徒然一静,听着周边同事嬉闹的声音,看着他们嬉闹的样子,平日里紧张的心情也为之放松。老板平时的辱骂抛到了一边,老婆在家的抱怨也放到了一边,小孩在家的啼哭声也渐渐远去,那不是已成为回忆,我没有逃避,我只是一下子懂得了放下,放下才是更好的承担,放下面子,放下尊严,放下一切的一切,去面对这个事实,去接受他然后去改变他,最后超越自己,那么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放下,让所有的东西都放下,让心灵肉体放松,回归原始的自己,重新面对这一切,改变这一切。

他们继续嬉闹,我反而想到了公司的课题,或许是以前太爱面子,放不下多年来的经验,也放不下那些慢慢积累起来的骄傲,不肯去接纳新的东西。其实想想那些小伙子想的办法还不错,不一定会出问题,倒是可以支持一下。这时的我,就好像新生了一样,重新开始对新事物谦卑,重新开始学习新的基础的东西,不再把自己看成一个老人,现在想想老人有什么好,有那么多经验有什么好,老人不就是快死的人么。花开花落,你既然花苞已经结成,花朵已经绽开,留着又有何用。除非破而后立,从新开始,花儿变成养分以培养下一朵花的绽开,这才是自己的优势,而不是顽固己见,你们说对不对。

一个平时跟自己要好的朋友看我沉默不语,热情的要求我跟他们一起走河边的石桥路,喘急的河流从每块石板中流过,溅湿了我们的鞋子,不过很开心,因为大家是出来放松的,我想大家还喜欢多点和平时不一样的事情呢,比如湿脚。

凤凰的风景很美,人们也很热情,听说这边常驻5000多人,是还挺热闹的。看着街边的穿着民族服装的小贩,吆喝着,喧闹着,稀奇古怪的各种东西层出不穷。有卖民族服装的,有卖特产的,有卖各种零食小吃的,有推销个样东西的,看着我们这群从大老远赶过来的人或多或少肯定会想带点他们这边的东西回去,他们就卖力的开始推销,吹的是神乎其技,说的是天花乱坠,我们听的也是笑声不断。当然也有经不住诱惑,开始购物的,美其名曰带点东西回家作个记念,“你看这东西多好,其他地方买不到”。

穿过凤凰古镇主街道龙阁古街,导游带着我们去吃午餐。我一般不到外面旅游,老婆工作腻了我就叫我爱玩的母亲带她去景点溜达,男人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但同时也是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庆幸的是我找了很多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乐在其中,身心也比较愉悦。现在企业很难做,以前如打了激素的蚂蚁,现在发现搬东西生产的时候,头顶上还有双,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落下来。我们公司最近在裁员,那些人其实工作还算努力,但是形势逼人,这样的努力可能还不够。都说兔死狐悲,我们周围的压力的确大了很多,感觉无形的手推着我们,动啊动。人生如棋,是为旗子,是为棋手;为旗子,生死不得自主,家人妻子孩子牵扯其中;但万人中无一棋手,十万百万出一棋手;棋手者,大智慧之人,权势资源无一不缺,站幕后引导乾坤,血战于无形之中,万千棋子相互拼杀,剩下者有棋手之智,棋手之胆;社会何不就是这样,大浪淘沙,优胜劣汰,若掌握自己的生命和家庭,必先苦心智,饿体肤,劳筋骨,这都是基础。

这边的凤凰鸭味道不错,清香软糯,吃起来口感香浓,说不上来的感觉。琳琅满目的各类佳肴,都是这边的特色菜: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是不是都很惊悚,其实挺好吃的。味道偏向于重而浓,跟家乡菜不一样,味辣而汤浓,味蕾被刺激的估计吃清淡的会没味道。其实就像某些男同志一样,习惯到外面去偷偷尝鲜,也是因为感觉平淡的原因,只是个人还是喜欢老子的自在。道德经第二章,其中最后一句话不是说“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同样道理,你不惦记着那方面的事情,爱着家里的老婆,家庭自然温馨日久天长,反之,你自己觉得呢?

下午行程是看沈从文故居,导游边走边给我们介绍凤凰的历史,出的名人名事,沈从文老师便是一个,1902年出生,经过了中国的低谷和崛起,88年在北京逝世。一生中出29部作品,在现代史中出书的也算是最多一类了。比较有名的《边城》是这样描述凤凰的:“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 每一个作家其实都是一个故事,沈从文展现的就是对自然人性的崇拜,他的作品中大多厌恶都市的繁杂和忙乱,他觉得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边城”更加体现了这个,那种朴实平凡人生的美。他的小说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营造出一派理想的世界,宛如清新的牧歌,倾诉着沈从文对湘西的眷恋,对自然的感怀,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和谐宁静理想境界的想象。沈从文特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在他的小说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现。我没有说他好,但是这种世界在我看来很美。

夜景,很美,美得让人陶醉。所以人坐在江边,活泼的人开始唱歌,而我们静静的听着,感受这些久违的开心和自在。

童年的美好早已逝去,忧愁是否埋藏在心底,岁月的无情刮走你的天真无邪,磨练着你的肉体和思想。一生很快,你追求的是什么?

凤凰很美,秋季尤甚。

ling16143290@126.com的投稿。

2012正月十五,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好像自己和外面的一切毫无相关,不想涌入人群看烟火,观灯。这样反而更平静了一些。

前几日看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今天,打开电脑想起徐静蕾以前拍过的这个电影,又看了一遍,剧中林海的“琵琶语”配合电影更是让人心中涌起了说不出的滋味。

找了些填词和感悟和大家分享:

“女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徐静蕾这样评价自己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她强调自己并不是女权主义,只是在某些层面上同情那些幼稚到近乎小孩子的男人

看到这里,我笑了。聪明的女子,却又多么的孤傲。

像极了影片中那意有所指的白玫瑰。

美,却独特,冷凝。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尽管大家对它褒贬不一。但我认为整部片子一气呵成,亲切而自然,淡淡的流露出跳跃式的凄美滋味。

“你从来就没有认识过我。”

这句话贯穿始终,却没有太多的埋怨,只是一种无奈,甚至习惯。

小女孩的世界是纯洁不含杂质的,她没有一个成年女子那么炙热的爱情,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欲望和贪念。所以,对于她来说只要能见
到心仪的人、感受到他在自己生活的周围就很满足了。然而,这个小小的幸福也随着母亲改嫁异地而流失。

“和你在一起的一年仿佛是我的一生。”

“离开你的日子里,我生命的时钟也停止了。”

六年后,女孩成为了女子,她考上了北平师范,如愿的来到了男人的‘身边’。她在附近租了个间,以便经常见到男人。

偶然的一次邂逅,他们相识了。

“去我家好吗?如果你方便的话。”

“方便,我都方便。”

过于玄机的对话,流露的是男人的城府与欲望,而女子有的只是如荷花般精致却不娇柔的爱。

所以当两个人最终拥抱在一起时,女子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中夹杂着苦涩。

清晨,男人亲吻了女子的额头,送给她一朵白玫瑰。她羞涩的笑了,那么婉约,却又那么明朗,似乎这花正象征着她纯洁的爱情。

甜蜜的日子是短暂的,男人因为一些原因要出趟远门。他不断的诉说着国事的动荡,诉说着自己的无奈。

“我会一直在学校的。”

“我一回来就去找你。”

那深沉而专注的眼神,那肯定的话语似乎在给予最有保证的承诺。

女子相信了,她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幸福。

可是男人却再没有找过她。

而她却有了男人的孩子。

于是她离开了这个城市

没有去告诉男人任何事情,她是有尊严的,她希望男人在想起她时有的只是爱情,只是感受,而不是烦恼。

她知道男人经历过的女子很多,但她要做最特别的一个。

可是,男人根本就没有想起过她

“你从来就没有认识过我。”

哀怨至此,已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这以后,她习惯在每年他生日时为他寄去一束白玫瑰。

八年过去了,她是一个成熟的女人,一个出席各种交际场合的贵妇。

她可以去找任何人,不论年龄,不论相貌,只要能给她提供这种富足的生活。

因为,她现在身边有了她可以爱的人。她的儿子,她与男人的儿子。一个以另一种形式在她身体里滋长,并被她孕育出来的‘他’。

她觉得他是特别的,是应该享有幸福生活的人。应该和他的父亲一样吃好、穿好,一样风雅。

所以,她仍旧没有为自己而活,她的生命中还是只有他。那个从没记起过自己的人。

他们又一次相遇了,两个人所处的相同圈子促成他们的相见。

最终两个人还是发生了故事。

女人知道这只是一个梦,醒来后只有痛苦,但她却无法抗拒。

男人又说要离开一段时间,女人很淡然。

男人又说到自己的无奈,女人很漠然。

男人又说到自己一回来就会去找她,女人在凄然中看到了男人隐藏极好却仍不免泄露出的心虚。

男人说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仿佛曾经经历过,他说他们上辈子一定认识,这是缘分。

女人说她该走了。

不经意看到花瓶里摆放的白玫瑰。

“能给我一支吗?”

“当然。”

男人取出一支插在女人的发髻里。

“谁送的?”

“不知道,每年都会寄来这么一束。”

“是女人送的吧。”

“不知道,也许吧,呵呵。”

于是,女人再无留恋的走出房门。

她怔住了,因为她看到了男人的管家。他认出了她,尽管他只叫了声“小姐”,可是那个眼神流露出太多的东西。

他一直认识她,当她是女孩时,当她成为女子时,当她现在站在他面前时。

真可悲,一个从没在她生活中有任何印记的人竟然记得她,而那个被她穷尽一生去爱的人却从没认出过自己。

这是她的悲哀,这是她所付出的爱情的悲哀。

“昨天我的儿子死了,我们的儿子。”

“在这个世界上我再没有任何可以爱的人了。”

这样的死亡来信也许是她惩罚男人的唯一武器吧。

影片在音乐中结束,一如在音乐中开始一样……

徐静蕾说她在电影里已经把爱情描绘到了极至,我十分赞同,这样无怨无悔的深沉之爱怕是无法逾越了吧。

不管它流给了别人什么,对于我,它像一杯清茶。

苦,却有味道。

一. 男人——此恨绵绵

也许和善也许风趣也许文雅,然后就是拥有很多漂亮的书,或许文字不错,称得上是文化人,只是可怕的陌生总让哪怕一线之隔也变得咫尺天涯。流连歌舞场,游走花巷,享尽人间歌舞升平男欢女爱,两次的逢迎接着擦身而过行同陌路,所谓承诺如同冬夜呼出的气息虽微薄却看得见虽清晰却摸不着,转眼与寒气交融散落天涯。因为存在或许惊讶,因为没有握住或许遗憾,时间的落差在心中起伏,掀起一层波澜,会悄然在男人心中平息吗?或者依然是可怕的陌生,我们不得而知。现今心理学家会用已经诵成经典的一句新话安慰所有失恋的朋友便是:“你失去的是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失去的是一个真正爱他的人,损失大的应该是他,你没有必要那么伤心。”套用这种理论,才值得为这个风情万种的男人说一句,此恨绵绵……

二.女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安妮宝贝说:“柏拉图是一场华丽的自慰。”那么女孩心中的梦想便是无法企及的乌托邦。毫无阅历毫无准备,一头栽进命运无法自拔,如果不是即将死去,依然会保持沉默,孤单地爱着男人,耗尽生命。“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一场一个人的爱情,自始至终也没打破整个场面直至生命的终结,孤零零的一个人承受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爱情所带给她的全部喜乐,似乎没有丝毫的忧伤。尽管女人已经习惯了男人所有的一切包括遗忘,依然义无返顾,这份忠诚错吗?大概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吧……

三.仆人和白玫瑰——对比

整个故事,仆人只说了一句话,“小姐,早啊”,亲切,熟悉,此时画面定格在白玫瑰意象,已由初次的娇嫩欲滴成长到一丁点憔悴,如同女人那张历经风霜的脸和恒久无奈的眼神,一幕蒙太奇,镜头的重现,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和印象,一屡悲伤游荡在安静熟悉的胡同,迎面扑来,排山倒海。

四.琵琶语——悠长深邃

慢慢萧条的背景,阴沉昏暗的空气,手拨琴弦的声音传递着古墓式的凄凉,空荡荡的花瓶为剧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故事可以只感动别人,而真正的爱情必须感动自己,女人的执着,男人的忘记,谁的错,谁的不幸?清远道人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琵琶语 填词(建议大家边听边看)

作词:庄著(楚道庄)
作曲:林海

诉别离,琵琶声声入谁梦里。
浔阳江上月依稀,旧人难觅。
长风如叹息,看亭畔落花随尘砌。
昔日少年成萧郎?只阔难契。
诉别离,琵琶声声入谁梦里
对月寄相思,弹尽世上多少的哀戚。
一曲似诉生平,诉生平,
诉不尽前尘往昔。
似诉生平,诉生平
诉不尽前尘往昔。
猿啸声,林木之间是心的哭泣。
对月寄相思,弹尽世上多少的哀戚。
就算前尘难忘,难忘记,
到头终如一场戏。
前尘难忘,难忘记,
惟有伤心中泪滴。
猿啸声,林木之间是心的哭泣。
半生漂泊何处依,夜色孤寂。
长风如叹息,看亭畔落花随尘砌
人自无声弦自语,独醒梦里。
人自无声弦自语,独醒梦里。

作词:江南秀士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穿越千年的寻觅,旧梦依稀。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的哀怨。天涯飘泊落浔阳,伤心泪滴。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响叮咚叮咚。信手低眉续弹,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低眉续弹,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
欢笑声,已成了昨日的回忆,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响叮咚叮咚。分明眼里有泪,有泪滴,人间何事长离别。分明有泪,有泪滴,人间无处寄相思。
欢笑声,已成了昨日的记忆。红颜已老不如昔,空自悲戚。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的哀怨。弹尽千年的孤寂,独自叹息。
弹尽千年的孤寂,独自叹息。

iGuang的投稿。

这是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要经历很多事,明白许多的道理,才会铭记于心,化为信念。

原文地址:http://iguang.info/2011/09/14/dont-worry-everything-will-be-ok/

亲爱的:

今天我突然明白了一点事情,怕以后会忘记,写在这里做备忘吧:

小时候,我总是不愿意做作业,尤其是假期当中,总会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写,而一个假期的作业挤在一天写往往是写不完的,于是只有糊弄或者写一半空一半,总之在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睡觉前,我的家庭作业还处在未完成状态。于是睡觉时就会胡乱做梦,要么梦见自己作业早就写完受到老师表扬,要么就是由于作业没写完,村子里发生了大灾难,有恐怖持枪者或者巨大恐龙在后面追我,我拼命想逃跑,却怎么也迈不动步子,害怕极了。害怕归害怕,第二天还是要准时去上学的,通常我会在这一天的凌晨让妈妈早点把我叫起来,继续补作业,但即使这样,也经常有做不完的时候。然而现在已经彻底忘记了老师查作业时的情景了,只记得自己经常把作业堆到最后一天写,经常在开学的当天凌晨早起赶作业,经常带着未完成的作业本硬着头皮去上学,后面的事情早已烟消云散了。

上初二时,跟一个同学关系不好,有一次我刚进教室,发现他跟在我身后也要进来,就没好气的使劲关了一下门,不料他没注意到,结果被撞掉了一颗大牙,这下我成了大凶犯。他放狠话,要我出钱给他补最好的假牙,要不然就雇人打掉我的牙作为报复。他原本就有一颗牙是坏的,又被我撞坏了一颗,要我出钱补两颗牙,我是极不愿意的,即使责任在我。一向被认为是好学生的我不敢跟家里说这事,但是又怕这位同学的打击报复,心里害怕极了。当天回到家以后,我尽量保持镇静,一直憋着不敢说这事,最后在临睡前还是小心翼翼的给妈妈说了。说了就说了,妈妈并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或者即使打了骂了我也记不得了,唯一知道的是妈妈为此跟这位同学以及他的家人跑了好几趟县医院,花了上千块钱给他补牙,这几件事总算是过去了,毕业以后跟那位同学也没了联系。

我的住校生涯是从高中开始的,那时是在市里的高中读书,每月能回家过一次周末,称为“大周”,需要坐2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家。离家远了,回家少了,对家里就多了许多想念。在以前,我根本不知道想念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基本从来没有在连续超过2天的时间里见不到父母。高二那年,我最亲爱的二姑去世了,高三那年,本家叔叔也去世了,二姑是病死的,去世时不到60岁,叔叔是出车祸死的,去世时不到50岁。连续两年参加自己亲人的葬礼是一件非常令人沮丧的事,在二姑的葬礼上,我第一次见到人与人之间的拥抱,那时表哥在二姑的灵柩前与前来吊唁的好朋友拥抱,一身孝服,头缠孝带,那个带着哭势的深深拥抱至今记忆犹新。也是从二姑去世以后开始,我开始意识到身边有的人“说没了就没了”,突然特别特别害怕如果有一天我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世了我该怎么办,这种前所未有的害怕与担忧纠缠了我很长时间,长到我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走出的这心理阴影。可以确定的是,现在我对于父母去世的担忧已经从害怕变成了内疚,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那种内心深深的恐惧已经远去了。

上了大学以后,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一点也不喜欢所选的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大一必修的《数学分析》,周围的学习氛围也特别差,最后自己的成绩也特别差。由于数学基础没打好,后面各个学期的课程学起来也特别吃力,跌跌撞撞的走到毕业,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无所成,害怕极了,害怕无法毕业,害怕找不到工作。在这之前,我还准备并参加了考研,“特别努力”的准备考研,最后失败了。跟别人提起时,总是说是因为考研之前发生了一件大事故,这件由我引发的蠢事不仅让我考研折戟,还让跟我一起复习的同学也落了榜。考研的前后,分数出来之前,总是幻想自己考了特别高的分数后该如何向师弟师妹分享经验,或者考砸了以后该怎么办,总之是又期待又害怕。成绩出来以后,我居然没有对自己的落榜有太多的失望,倒是对由自己引发的别人的落榜而感到深深的内疚。我故作平静的给家里说自己考研失败的事情,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找工作的准备,最后我找到了一份不算出众但是带着一点惊喜的工作。内疚虽然还在,但是害怕已经慢慢消失了。

十八岁以后,随着自己对互联网接触的越来越多,我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我读到了一部给自己触动很大的小说,这部小说是在我爷爷去世前后的那段时间的读到的,可以说它深深的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第一次因为读一本书而流泪不止,也是从那以后,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人为什么而活着?”你可能会觉得可笑,但这种找不到意义的困惑确实带给了我巨大的恐惧,我又一次开始了无休止的害怕。逮住个人我就会问,你为什么而活着?我得到各种各样看似不同实则一致的答案:他们也不知道。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我自己也陆续有了各种不同的答案,从一开始的“为了牵挂我的人和我牵挂的人而活着”到后来的“为了爱而活着”再到后来抛弃了所有之前的答案,慢慢的开始释然。我渐渐明白自己问这个问题是想给自己一个“生而为我”的正当的理由,尽管这个想法的逻辑是荒谬的,但是它的存在却被证明是有意义的:有一天我偶然间发现有个同学在一篇日志里也问了同样的问题,由此我们认识了彼此,也正是由此我知道原来这是很多人生命中一定会经历的可能不止一次的心路历程。又有一次我在某篇文章里读到了罗素关于“我为什么而活着”的观点:“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以及对人类所遭受苦难的无限怜悯。”这使我认识到自己之前所提的问题是不对的,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而活着”,对此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对于“人为什么而活着”这种对所有人提问的问题是毫无疑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命运,问别人这个问题相当于对着空气提问。总之,这种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害怕也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脑海,随风而来,随风而去了。

而现在,我又有了新的害怕。这一回,我必须在未来的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选择,这个选择事关自己以后的幸福,事关自己父母能否安度晚年,事关我能否继续保持“自我”。虽然已经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迈出了一小步,但是我现在没法完全做出选择,我正在试图逃避,就像小时候临开学补作业,就像初中时临睡前给妈妈说自己闯的祸,就像一直纠结害怕于父母的去世而没有结果,就像始终弄不明白“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种害怕也会一直伴随我很长时间,或许10年以后它将不复存在,或许是20年,或许是30年,但是我知道,它终究会离去的,就像被蚊子叮起的包迟早会消失,那种痒痛的感觉迟早会跟着走掉。

亲爱的,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要把它写下来:长大的过程中,总会在生命的某些阶段面临一些当时看起来非常巨大的挑战,或是害怕失去所拥有的,或是担心得不到想拥有的,或是饱含着爱的生命离去,或是蕴藏着陌生的环境变换,不管这些挑战现在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值一提,在当时,它们确实非常让我们头疼,让我们害怕,让我们彷徨,但是,这一切都将会过去,你看,我不是刚刚写完,你不是在好好的读这篇文章嘛。

所以,亲爱的:不管你现在又多害怕,多痛苦,多彷徨,都不要轻易放弃对未来的希望,更不能放弃生命,未来的你幸福的你在等着现在的你恐惧的你,一切都将会过去,轻轻地,只留下回忆。

这是真的。

后记:以前,我总是以为,像这种一点一滴的感悟是长大的证据,然而它不是。总会犯新的错误,总会有新的体会,这是生命带给自己的礼物。并不是因为旅途又迈进了一步就可以沾沾自喜,而是看到曾经擦肩而过的一颗花蕾回望时却已绽放的喜悦。

别问我这三个短文有什么联系,也许它们压根就没有关系! :-)

罚款——葛红兵

在新加坡,某日去芽龙,回来的时候实在渴了,买了一瓶可口可乐,一边喝着一边打卡进地铁。看到地铁工作人员向我们挥手,突然想起来,新加坡地铁里不允许吃东西。看到过罚款的通告,吃东西,罚款1000新元,那是5000元人民币啊。

不过,我想错了,他们不是来罚款的。地铁管理员跑过来,要了我们的卡,在计算机系统里重新做了一下,把已经打进去的卡退了出来,然后友善地提醒我们到外面喝完水再回来。新加坡到处是罚款通告,但是,真正被罚款的,我一次都没有看到。

不由想到在国内被一个老太太罚款的情形:那天我在路边刚刚把子停好。一个老太太立即过来,要罚款10元。而那张关于禁止停车、违者罚款10元的通告,则被她拿在手上。她早早地看着我停,但就是不提醒我,她似乎是把那张罚款通告当成了收款指南。


三大汇率定理——潘大

潘大今天要提出三大汇率定理,请各位投资者务必好好学习,深入体会。

潘大汇率第一定理:任何人,只要使用到国际结算工具,那他对汇率的言论就是不客观的。

精讲:海外华人,没有不用到国际结算工具的,他们鼓吹人民币升值,是完全出于不可告人的险恶目的,这与出口商集体期待人民币贬值是一回事。试想,人民币汇率本身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美国华人又没有召集起来开过全会,统一思想,他们的口径怎么会如此一致呢,怎么就一个赞成贬值的人都没有呢?美国华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出奇的一致,本身就可以证明本人的观点是正确的。

潘大汇率第二定理:在美国消费的人,有人民币收入,他就希望人民币升值;在中国消费的人,有美元收入,他就希望人民币贬值。

精讲:xp这位网友说的很好,他做过加拿大的兼职项目,自己有海外劳务收入的切身体会,他提出的"两个凡是",是很精辟的。同样的,在中国内地有劳务收入的海外华人,即使人民币只贬值5%,他也是很在乎的。

潘大汇率第三定理:有人民币资产的人,最终需转换为美元资产,他就一定期待人民币升值;有美元资产的人,最终需转换为人民币资产,他就一定期待人民币贬值。

精讲:摩根士丹利等QFII就是这样,它在中国有物业,有股票,它就希望人民币升值的。海外华人的直系亲属,最终是要去美国依亲的,国内资产会卖掉,他们也希望人民币升值。


自制最简陋的时间机器:

1、准备一张厚厚的,防水的,质量好的纸,至少要100克的,但表面不能太光滑,防止墨迹脱落。

2、在纸上用郑重的语气写上,给我的第N代子孙,我是你的祖先XXX,出生在XXXX年,我留下这张纸的时间是XXX年……

3、按照以上的基调,写完这封信,明确提出要你的子孙坐时间机器回来看你。

4、最后别忘了说一句,“如果你们那个年代还没发明时间机器,请继续封存这封信。”

5、用一个绝对可靠的保险箱把这封信存起来,当然,要非常小心,保证几百年后你的子孙必然会看到。

6、如果一切顺利,几分钟之内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子孙坐着时间机器,轰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