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orykix 发布的文章

文/荠麦青青

我们经常提醒自己,并游说别人“一定要学会善待自己。”面对“善待”这个词语,我们总是会不约而同,片面地理解成“给自己这具肉身好吃好喝好睡眠,美服美居美景连同一份轻松加愉快的心情”,尽量不让自己受委屈,不让自己承受无谓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不让自己活得狗血四溅,狼狈不堪。但实际上,真正的善待还有更深广的意义在里面。

很多人都喜欢那种呼朋引伴,觥筹交错的生活,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美酒笙歌,死。如此,才觉人生酣畅淋漓,快意恩仇!然而,夜色阑珊,曲终人散呢,在那个尽兴而返的身体中,却仍有一个饥饿的小孩在嗷嗷待哺,那个小孩,就是你真正应该善待的“自己”。

那个小孩,也许任性虚荣,也许自私自利,也许懒惰成性,也许浮躁轻狂,但你却从未留意过,你将她紧紧闭锁在一方逼仄的囹圄里,不见天日。你努力地向世人展示你的一副正面和积极的面具,它有着无懈可击的特质,圆融无碍且刀枪不入。

但你知道,你内心的城堡,不是传说中的那般固若金汤,不是想象中的阳光普照,它有时脆如琉璃,有时阴如雨季。彷徨与挣扎,纠结与焦虑,悲观与抑郁,那都是你真实的样子,不高大上,不伟光正,但你不允许它们出现在你人生的词典中,似乎唯有掩盖,唯有伪装,唯有矫饰才能让自己真神复位,领受别人的掌声和自我的膜拜。

这样的迷失,你也许经历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终其一生,这样的你,不累也是麻木了吧?这样的你,不苦也是已经习惯了吗?那么,为什么不放下身段,直面自己内心的一切冲突,承认它们的存在,接纳它们的造访呢?

真实的,这一切不完美的存在,都是构成你的性格,你的生命乃至你命运的一部分,它们提醒着你的弱点,见证着你的不堪,督促着你的改进,鞭策着你的前行。所以,一个真正成熟而睿智的人首先是能和自己和谐共处的人,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傲慢自大;既有坚守,也有扬弃。

你不是圣人,不必道德圆满;你不是超人,不必事必躬亲;你不是救世主,不必普渡众生;你不是永动机,不必奋斗不息。一个人无论是和自己过不去还是和他人过不去,最终受伤的都是自己,因为习惯了把自己囚禁在自设的牢狱里,别人毫发无伤,而自己却早已千疮百孔。所以,当你终于能够用宽广的心胸接纳自己,并与自己握手言和,同时以一颗怜恤和悲悯之心理解和原谅人性中的诸多瑕疵与缺陷的时候,才能对这个世界和他人不再抱持诸多的指摘与敌意。

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有多深,就对世界和人生的热爱有多浓。

不完美-几米

看文章:在《小王子》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大人们就爱看数字。你们跟他们谈起新朋友,他们从来不打听要点的。他们从来不问:“他说话的声音如何啊?他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啊?他是否收集蝴蝶标本啊?”他们却问:“他多大年纪呀?弟兄几个呀?体重多少呀?他父亲挣多少钱呀?”他们以为只有这样才算了解朋友。如果你们对大人说:“我看到了一幢用红砖盖成的漂亮子,窗边有天竺葵,屋顶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房子的样子。但如果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他们就惊呼:“多漂亮的房子啊!”

这是已然失去了对生活敏感的知觉,其实,大数据的背后,如果不是为了揭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质,那一堆堆的数字又有什么意义呢?没了那颗感知的心,人们看到的又将剩下些什么呢?

来自煎蛋的一篇文章

当Carla Sinclair得到了一次免费体验催眠的机会时,她决定去试试。“我想看看催眠是不是真的能够那么神奇。我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但应该会有一个穿着白大褂、留着络腮胡子的男人,拿着一个钟摆在我面前摆动。”

(以下是作者的Carla Sinclair的体验视角。)

最近福克斯家庭娱乐寄给我(Carla Sinclair,下同)一部电影的DVD,是Danny Boyle导演的《昏睡》(Trance)。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失忆的偷画贼,利用催眠回忆起自己藏画地点。除了电影碟片以外,福克斯公司还提供给我一次免费体验催眠的机会。地点是在Tarzana,CA的一个催眠动机研究所(Hypnosis Motivation Institute),《昏睡》的主演Rosario Dawson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也曾在这里体验过。我对催眠并不是很了解。在此之前我惟一一次被催眠,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那会儿我还只有十几岁。那次催眠是在洛杉矶日落大道的一个舞台秀上,由当时还不出名的“臀部催眠大师”Pat Collins催眠。她从观众席选出了我们几个人带到舞台上,然后让我们排队坐在椅子上,用她那带有催眠术的声音影响我们的潜意识。当时我表现得像一个不愿意与其他志愿者分享玩具的三岁小孩子,也不再对舞台感到恐惧,我完全按照Pat Collins说的那样做了,同时自己还在想“我不可能真的被催眠了,我的思考还是很理性。”

因此当我得到这次机会时,我马上决定去试试。我想看看催眠是不是真的能够那么神奇。我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但应该会有一个穿着白大褂、留着络腮胡子的男人,拿着一个钟摆在我面前摆动。

和我想的不一样,我在会客室看到的是一个娇小的、友好的催眠师,她叫Michele Guzy,她把我带到了她的办公室。在催眠之前,我轻笑着告诉她我曾参与过Pat Collins的舞台秀。她意识到了我对催眠的怀疑,但她并没有对此作出回应,反而说那个舞台秀很有意思,而且这些舞台秀是真实的。事实上,她也曾经是一个舞台催眠师。接着她解释说目前有四种类型的催眠:

1、环境催眠——处于一种高度听话的恍惚状态——像是一种由过度刺激引发的状态,这种过度刺激可以是恋爱或者堵

2、舞台催眠——娱乐大众为导向的表演式催眠。

3、他人催眠——由催眠师治疗师采用的催眠

4、自我催眠——利用在催眠治疗师办公室学到的(触发词、入门训练……)在家里进行自我催眠。

当然,这次我要体验的是他人催眠。在开始之前,我要进行暗示性测试,之后才会被催眠。我感觉自己听到“测试”和“被催眠”这两个词的时候,压力骤然变大,但Guzy(催眠师)说压力反而有助于催眠。“催眠是一种处于焦虑和压力下的状态。它是一种过度刺激。”Guzy说一个人压力越大,他就越容易被催眠,她能够在几秒中内催眠一个极度紧张的人。

但是在《昏睡》里面,偷画贼(由James McAvoy饰演)就没有先进行测试。他的催眠治疗师(Rosario饰演)只说了几句话,就把偷画贼催眠了,让他想起了他偷画的那一天所有的细节。就像知道了我心里是怎么想的,Guzy解释说电影简化了他人催眠的过程,理由也很充分。“我们不能在电视或者电影上放催眠过程,不然(看电视或电影的)人们就会被催眠。”她说这种事情曾经发生过。

在开始测试之前,她要知道我想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我是想要回归本位状态还是想要回忆起一些事情?(Guzy曾有个客户想要找到她放在家里某处的5000美元。)还是我想克服某种恐惧?又或者是要戒除药引?

我告诉她,我想摆脱困扰了我多年的失眠。她问我是否失眠是因为难以入睡,我说不是,我失眠是因为每天早上3点就自己醒了,就像是在身体里装了发条。然后在我睡回笼觉之前,要挣扎好几个小时才能入睡。

“失眠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她说,“而催眠疗法是应对行为的。”今天她将通过第一次打开我的心扉,来接近我的潜意识。“我要打开那扇通往这个间的门,来接近你的潜意识。”一旦她接近了我的潜意识,她就会改变我脑海里对于三点钟的印象,她不会说“噢,现在是三点钟了,起床时间到了!”她会说:“噢,现在三点钟了,是时候睡得再沉一些了。”并且她会给我设下暗示——一个关键词,我说了以后能够帮助我再次快速入睡。

“你的关键词想要什么?”她问。

这倒把我难住了。我只是想要个正确的词。在冥想的时候,我把木瓜当成关键图,但“木瓜”这个词并不像是能让我入睡的词。木瓜实在是明亮又活泼。“呃……”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但Guzy只有一个小时能和我呆在一起,她说关键词可以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最终,我脱口而出“calm”,那会儿真希望自己一天以前就想好要什么关键词了。

在花了25分钟讨论催眠疗法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一切都很有趣!)以后,终于到了要催眠的时间了。

暗示性测试

这个测试事实上相当简单。Guzy让我把手臂向前伸直,然后让我闭上眼睛。一旦我能够在脑海中想象我现在的动作,就点个头。在此过程中是不允许说话的。我点头之后,她告诉我,我左手提着一个很重的东西,而我的右手就像羽毛一样轻盈。我感觉到我的右手浮上来了,而我的左手就要沉到地板上了。与此同时,我的理智清楚地知道如果我想要停,随时都可以。她的话没有控制我。好吧,那是因为我还没有被催眠,我心里想道。

“现在睁开你的眼睛,看着你的双手,”她继续引导。我看到我想要看的——我的双臂像剪刀一样往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然后她让我闭上双眼,然后自己再重复一遍之前的动作。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我的双臂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分开。通过这个简单的测试,她告诉我目前我的行为是被右脑所支配的,意味着我更求实。她将要给我字面上的命令。

诱导

在测试的下个部分,她问了我一串问题,我回答的时候点头或者摇头。问题有:曾有人告诉我我睡觉的时候要行走或者交谈吗?(摇头。)我曾在梦里动不了然后惊醒吗?(摇头。)我小时候能够向人们表达我的感觉?(点头。)我曾向陌生人说过“hi”吗?(点头。)我想过接下来要说什么吗?(摇头,但我当时应该点头的。)

我不知道我的答案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的眼睛依旧闭着,她在一旁描述说我已经被催眠了,我的身体正在经历生理上的变化,在我发生生理变化之前她会注意到的。但当我发现了这些变化的时候,我应该点头。

她告诉我我的呼吸会变得沉重。(点头。)她让我在我的手和前臂变得越来越轻、慢慢向上移动的时候,把我的手肘压在桌子上。现在我正把自己的手朝着脸移动,同时我的脸也向手那边移动(按照她的建议),就像我的手掌和前额之间有磁力吸引一样。“它们接触到的那一刻,我们将会进入深度睡眠,”她说,同时她扳着她的手指。当我的手掌接触到了我的脸,她告诉我我已经达到了“被暗示的巅峰”——一种思想和身体都极容易被暗示的状态。“现在保持这种状态。让我们睡的沉一点(响指!)。甚至再沉一点(响指!)。无论何时,只要我说沉睡你的身体就会放松(响指!)。你的手一直在你的脸上(响指!)并且当我尝试将其分开的时候,你的手和脸无法分开(响指!)。”

Guzy拽我的手臂,但我将手和前额牢牢地抵在一起。Guzy说我在脑袋里想一些事情是很正常的,不用管这些。但说实话,在这会儿我真没有别的想法。我很久没有想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我脑袋里面很轻松,只是一味地接受她的指挥。我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注意力来听她的声音。

催眠疗法

当我进入催眠状态时,她领着我躺到躺椅上。这正是我设想的,络腮胡子的男人从口袋拿出怀表,然后把它放在我眼前晃,告诉我我正慢慢入睡。但后来Guzy在电话里跟我说,用怀表是电视剧里面的把戏。这背后的原理是给眼睛制造压力,最后让眼睛疲劳。Guzy说钟摆很容易让人分心,她更愿意用静止的物体。因此她让我盯着天花板上的光,同时告诉我我的眼皮正变得沉重。

“清醒的头脑仍然听着指令,而此时潜意识正在集中注意力,”她说,“当你盯着光的时候,你的视力正在变得模糊,你开始眨眼。”她从5数到0,而我的眼皮确实越来越沉重,然后我开始不停地眨眼,直到它们像铅门一样关上了。

在这种极度放松的状态下,她让我想象“calm”这个词。“在你的脑海里看着它,C-A-L-M。像咒语一样看待它,你的身体是calm……”她让我放松身体的每一部分,用calm造每个她知道的句子。“将这种calm能量像拿毯子一样拿起来,从你的脚开始……你将在早上神清气爽地醒来。”她每强调一次就要打一次响指。“早上3点钟来临的时候,你谁睡得更沉……”

她让我举起我的手臂。这样做会让我的左脑放松。然后她让我把手臂放到椅子上的时候,从10数到1。接下来我有一阵失眠,但这种锻炼帮助我模模糊糊地入睡了。她让我多多像这样锻炼,不久后我终于能够比以前更放松了。

清醒

“1-2-3-4-5,现在睁开眼睛,清醒过来。”Guzy说的时候,把我从催眠的状态里面唤醒了。“只要你哪天觉得压力过大,就可以先把自己催眠,然后1-2-3-4-5,清醒过来。记得先用右手做准备活动,这会让你的左脑集中注意力。”

就在Guzy要结束这场催眠的时候,我的眼睛开始不听使唤。她的声音能够安抚我,我一点也不想离开这个舒服的地方,然后我开始想象自己是一只打瞌睡的猫。Guzy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你又要进入催眠状态了。”她说。她解释说,我们所做的暗示给了她的声音一种引导的能量,除了她别人都不能引发这种状态。我并不认为自己对她的声音做出了反应,但她突然又坚定地开始数数了。“1-2-3-4-5,睁开眼睛,清醒过来。1-2-3-4-5,清醒过来。握拳,1-2-3-4-5,清醒过来!”我很不情愿地听了。当然我听了。

一周以后,我每天早上都觉得神清气爽,但那是在我失眠三天以后补觉才有的感觉。在催眠以后的前两晚,我确实睡得很好,但第三天的晚上我又在半夜醒了。于是我开始放Guzy的录音,那确实有作用。但第四晚,就算是录音也不能帮助我入睡了。第5、6、7晚我的睡眠甚至还不如以前,一整晚都清醒地躺在床上。催眠会不会有反效果呢?我要去Guzy那里消除催眠影响吗?还是我需要第二次催眠?

平心而论,她说有些人一次催眠就能得到想要的效果,但其他人可能需要10次——我可能还要做9次催眠。在《昏睡》里面,偷画贼在想起藏画地点之前也做了很多次催眠。而且,Guzy让我做的锻炼我都没做。最终,我明白我在她的办公室是真的得到放松了。如果她让我睡的话,我分分钟都能入睡。

[桃子 via boingboing]

催眠

读后记:科学是什么?科学是对未知的探索和为未知的开放态度。我们经常拿着科学的名义愚昧自己。即如,我们寻找敌人,最终成为敌人本身。如何面对科学和未知,如何更好的认识敌人,认识自己,不仅仅是想通此点,更多的是合适的方法、良好的心态、持续的努力。

注:也顺道推荐大家有时间看一下最近的一部电影《催眠大师》,中国悬疑片做到这个程度真的不错了。同时要注意催眠术是有可能被用于犯罪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历史上确实也出现过催眠犯罪的案例,如著名的“海德堡事件”,所以不要轻易找不熟悉的催眠师进行催眠,进行催眠之前最好对催眠师进行一个调查了解,既有利于对催眠师产生信任更好地进入催眠状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其实,任何一种催眠状态在平常生活中都出现过,如在睡觉即将清醒或快睡着的时候,突然身体无法动弹,出现‘鬼压床’的现象,就是一种催眠状态;人在某个极度的悲伤或恐惧情绪状态下,眼前突然浮现某个人,就是一种正性幻觉;又如某小美女穿着超短裙去玩,回到家发现青一块,紫一块,什么时候碰的都不知道,这就是一种催眠麻状态;有时候时候拿着钥匙找钥匙,拿着电话找手机,或某个东西明明就在桌子上就是找不到,看不见,这就是催眠状态下的一种负性幻觉;所以说催眠一点儿也不神奇。

这是我(阿汤)给左岸推荐的第3篇文章,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年龄,我们迷茫未来的种种未知,犹豫别人的看法...推荐这篇刘同的醍醐灌顶的“只言片语”,以飨读者。

去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不用羡慕任何一个人!

“我曾谈过一段恋爱,分手理由是因为我不够有钱。后来我拼命赚钱,却再也没有遇见过那个人。

我曾被同事排挤,因为我不懂规矩。后来我懂了规矩,但再也不会用这个理由去刁难新同事。

我一直和父母抗争,因为他们一直觉得我不那么好。后来我过得越来越好,我才知道他们只是怕我一个人过得不好。

这些年,我一直在试着了解:了解这个世界,了解更完整的自己。”  ——刘同

1、当我们尽力把悲观的事情用乐观的态度去表达时,你会发现迷宫顺着走到出口能遇光明,倒着回到出发一样光亮。我们都一样,正处于期盼未来,挣脱过去,当下使劲的样子。会狼狈,有潇洒,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动荡,不怕转机,不怕突然。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

2、一件事只要你坚持得足够久,“坚持”就会慢慢变成“习惯”。原本需要费力去驱动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饭,原本下定决心才能开始的事情也变得理所当然。

3、再繁茂的树木都是从根长起的,再多困扰我们的问题都是由一个问题引起的。父母对我们所有的规划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足够多的安全感。另一半对我们不冷不热,也许是因为我们再没有给过对方新鲜感。领导对我们百般挑剔,也许是因为我们总有把柄让人抓而已。

4、那时一吵架,就想着离开所有人,离家出走。其实这些叛逆,并不是因为不想和你们在一起,也不是想体会一个人的感觉。暂时消失只是想让你们了解失去我的感觉。也许只有失去了,你们才会体会拥有的可贵。所以无论我是坏是好,请你珍惜拥有我的机会。

5、找工作和结婚一样。如果你指望拿着简历上大街就能找个人跟你回家结婚的话,要么你长得像女神惊为天人,要么你做手脚把人弄晕了,不然谁都不会做这种二百五的事。而能顺利结婚的,都是早就试婚的,早就心有所属两情相悦的。不要埋怨自己为何求职不顺,其实你压根就没做好成家的准备。

6、读书时,我每天羡慕好多人。他的得体谈吐,他的干净搭配,她温暖又有趣,他和她细心珍惜。有时我会产生自己怎么一无是处的念头,后来换了新环境,我模仿他们的谈吐。回想他们的搭配,我尝试变得有趣,尽量尊重每个人,我想成为自己曾羡慕的那些人。其实能看出别人美好的人,就不是一无是处。

7、每次回家,都会去翻阅曾经你给我写的信。细细阅读,体会你握笔的姿势,蹙眉的样子。每句话每个字都是当时最完整的你。今天你在哪里我不知道,权当是个笔友吧。我妈问:这些信没用了还留着?其实很多东西现在都没用了,留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像你那么好的人,也曾如此认真的对待过我。

8、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爱人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过什么样的人生。护好了他们,也就是成全了自己。

9、你会渐渐明白,失败不算什么,因为它好过你曾主动的放弃。撒谎不算什么来,它好过你曾很蠢的隐瞒。被甩不算什么,它好过你抢先分手还以为占了多大的便宜。我们学会了解了自己,才知道自己多不堪。我们学会了了解别人,才知道别人多宽容。

10、“人生也许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都没能好好地与他们道别。”人人都记住了这句话,人人都有来不及和不尽兴的道别。很多的放不下都是因为不甘心,很多的不甘心才会让人的记忆一直有生命。

11、年龄越大,越喜欢喝点小酒,因为心里有些话越来越说不出口。加班越久,越喜欢一个人走,因为想知道自己究竟还能忍受多久。当初都是一群人上路,后来都需要一个人独处。都曾希望任何人给自己发短信,拿起手机却又不知道应该打给谁。但只有经过了这段,才有回忆的笑谈。

12、你爱过的那个人是我,你讨厌的那个人也是我,你关心过的那个人是我,你反感的那个人也是我。只因为那个人是你,所以我才把很多面的自己在你面前展露无遗。我满怀希望等你接受每个我,而不是被我吓到转身离去。只有自私的你才会只爱最好的我,只有包容的你才能容忍最坏的我。

13、把一成不变的事情做得不一样,你就离晋升不远了。最怕的事情就是今天知道明天要做什么,明天知道下周要做什么,今年知道十年后自己要做什么。而工作中真正的努力不是一直死扛一件事,而是你不停的改进让你的对手上班如上坟。

14、你有被骂过急功近利吗?你有被骂过很急躁吗?你有被骂过幼稚吗?年轻时,我们常遭受这样的点评却无力反驳。其实你只是在思考未来,想更努力的工作,希望常常能改变自己,所以会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姿势。要知道,你改变的时候,总会让世界有些不舒服。

15、朋友问:“我的生活为什么这么难?!”生活本来就很难。读书,高考,找工作。加班,做饭,竟争上岗。贷,房贷,难找对象。老板骂,同事排挤,父母老去。有很多朋友时,恨自己没钱。有很多钱时,恨自己没朋友。其实大多数人都如此,只是你觉得一切很难,而他们只是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16、想要活得爽,大家都劝你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既然做不到不在乎外界的评价,那就请把自己手头的事都尽心尽力给做好,让别人对你有好的评价,而不是你永远都在反驳别人对你的坏评价。

17、曾经爱过一个人,打电话写情书送早饭,打开水送礼物上下班,最后还是分了。有个留言说:这些事情谁都能做,不是非你不可。这次你做完,下次换人做,都不会记住你。你需要做的事花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总和对方赖在一起,要让其他人都比不上你才是硬道理。

18、关于写简历:80%的简历除了人名外,获奖,民族,身高,科目,学校职务大都一样,80%都是透明的封面,外加五颜六色的塑料夹,推荐信第一句都是感谢面试官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那些人人都会用,会写,不费脑子就能写说出来的话,一旦你用了,面试官只能默默地把你归为流水线产品那一类。

19、想要自己没有过的体验,就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两全之计,只有你更想要的是什么。你想自在,就要放弃挑战。你想前行,就要放弃停留。你想不被人笑,一辈子就只能活一个样子。

20、这个社会能力真正强到爆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新人不过都只有三成功力。面对从未做过的事时,有的人敢扛敢上,好像自己有五成功力,事情一旦坚持完成,起码有了七成功力.剩下的人就会说,你看他们本来就很厉害。其实一开始你们都一样,无非是少了点不怕死的心。

21、生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会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你用别人的原则去要求自己,其实也不是不可行。但别人有千千万,有明白人,也有二傻子,有聪明人,也有缺心眼。你不能用自己的原则去辨明这些,那你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让别人在你世界中活着。

22、22岁,遇见好哥,才知道一个人的工资能到一万那么高。25岁,认识微姐,才知道这个世界你能想多大就能多精彩。27岁,遇见张爸,才知道做领导不需要什么都是第一,但你要让同事们都信任你。31岁,做了更多的挑战,才知道其实服输也是一种胜利。成长中最深的孤独不是一片黑暗,而是你只能看到自己。

23、这几年,有朋友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有朋友与有家庭暴力的丈夫离了婚,有朋友卖了子环球旅行,有朋友半工半读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有朋友与多年的男友分了手,有朋友离开父母开始一个人漂泊,有朋友出了自己的画册,有朋友组了乐队开歌友会。他们都过得很好,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做的决定。

24、二十岁时,我们想让世界认识我们。三十岁时,我们认识了世界。我们开始知道幸福不过是与生活合得来,与世界过得去的日子。谁的青春不迷茫,二十岁时我们可以昂首,三十岁时我们学会了低头。因为每一次低头,都是一次对自己的肯定。

25、毕业后,好多事情都被颠覆了。原来校花也会变丑,原来上铺和下铺也能恋爱,原来找工作可以和专业无关,原来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被潜规则,原来大家对于未来都一样焦虑,原来不上课不考试真的拿不到学位证,原来第一份工作工资那么少,原来招聘会挤都挤不进去,原来毕了业嫁人也很难。原来,读书真好。

26、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找对象,如果你和别人都一样,为什么被选中的那个人必须要是你?你得和别人“不一样”。“不一样”不是让你糟践自己,特立独行,行为出格。“不一样”是指“好得不一样”,简历更精彩一点,表达更从容一点,说话更准确一点,钻研更深刻一点,看法更客观一点。一点一点,就会和别人不一样了。

27、倒不是因为喜欢听而一直重复那首歌,而是因为听那首歌时会想到你。倒不是只喜欢同个类型的人,而是这个类型的人会让我想到你。你可以用你的方式离开,我也可以用我的方式靠近。你不用可怜我,毕竟后来我发现这个世界像你的人有很多很多,比你好的也有很多很多。

28、寂寞和孤单不一样。孤单只是你的旁边没有人,而寂寞却是你的世界都没有人。一个人的孤单是会上瘾的。一个人太久的寂寞则会把他自己都给忘了,也会忘了曾经最好的一个人的感觉。

29、任何一个群体,总会有几个混吃等死的人,也总有几个耐造抗压的人。其实你混入哪个阵营都能生存,关键看你希望自己成为哪种人。混吃等死的,会越来越混吃等死。耐造抗压的,会越来越耐造抗压。

30、我们总是希望在人生囧途中找到一个人读懂自己,常常未果。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只要我们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就会有更多的人会读懂自己。谁的青春都迷茫,不要埋怨别人不给你机会,其实是你一直不给别人懂你的机会。

31、承认自己的不足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自信。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不怕被人拆穿,关于自己的一切都能坦然接受时,你才敢特别坦然的说出“我现在确实没有那么好”。敢说出这句话的你,心里一定有一个想变得更好的自己。

32、如果你坚信你的做法显而易见是对的,那就不要去向误会的人解释了。因为他们针对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做法,而是你的人。所以,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表面微笑,但心里别把他们当自己人。

33、每个人都要看得起自己,不要以为自己不足轻重而放任自己做一些事或一些话。你的不在意,才会影响到别人也不在意你。

34、钱不能换取才华,但有才华就!会!很!有!钱!钱无法衡量梦想,但梦想!很!值!钱!钱不一定能买来好创意,但好创意!一定!能卖钱!

35、年轻时,其实没有更多的答案可供你选择,五花八门的选项背后只有一个真相,就是“试试”二字。 你选a,结果是试试。你选b,结果也是试试。所以年轻时,选什么都没关系,关键是你敢去试试。你不选就扣分,你选了就加分,这是最简单的题,但很多人在这道题上失过分。

36、没有人会和完美的人过一辈子,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和真实的人一起晚年。所以,用“完美”强迫自己的人,晚年都会没着落。趁年轻,做个真实的人比较靠谱。

37、生活在这个城市,很多爱,等待,理想,关怀最后都输给了时间。其实这个城市什么都不缺少,就是缺少时间。我们来不及恋爱,来不及等待,来不及等你拼搏,也来不及陪你走到未来。我们总是想在极短的时间里找到某种安全感——那种你明知不是最好,却又不得不妥协的安全感。

38、你觉得人走茶凉的时候很难过,后来你发现别的人不仅遭遇人走了,茶也被喝完了。你又觉得人去楼空很难过,然后你发现别的人不仅遭遇人去了,楼也被带走了。好多事都是这样,你觉得自己惨的时候,想想那些更惨的人,排队的时候觉得烦,再看看排在你后面的人,你就该告诉自己已经够幸福了。

39、以前遇见难题总是埋怨自己运气不好,后来才体会到,做自己没做过的事情或许有成长,做自己没想过的事或许是突破,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许才能改变,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或许才懂得承担。做一直能hold住的事自然舒服,做平时没有做过的事,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有收获。

40、很多人面对工作的态度,特像男人对女人的态度。他们只知道自己喜欢漂亮的,贤淑的,身材正点的女人。但他们不知道这些女人在哪里,爱什么,怎么追,是否已经成家。他们永远跨不出主动那一步,那个女人永远不是他的,只能成为你心中一辈子都在做的那个美梦。

41、比起找一个好岗位,找一个愿意把你当好员工培养的岗位更重要。比起找一个王子,找一个愿意把你当公主宠你的人更重要。你所选择的对方好不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你好不好。

42、当你正视这个世界时,你会听到很多声音,也会看到很多的路。谁发出的声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话里的内容。选哪条路,通往哪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好好看看路上的风景。

43、我们心里永远都有一个人,不是他,也会有别人。刚开始我们都会折磨自己,埋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一直放不下这个人。后来才知道,不是你放不下谁,而是你放不下想念对方的那个自己。

44、看过去记录下来所有成长的疑虑,时至今日,我终于可以很笃定的告诉自己:真正的安全感是在合适的年纪,恰当的时机做该做的事,顺其自然。不唐突冒进,不瞻前顾后,也不用左顾右盼,做好当下每一件事,路自然就会开阔起来。

45、总能看出别人这不好那不好的人,都是心里是有审美的人。换句话而言,他们对于工作都是有标准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这类人大多数都是聪明人,只是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别人身上,而鲜于告诉自己应该如何改进。如果把批评人,改成表扬人,人生就发达了。

46、在这个社会,只会批评的人并不代表他很懂,只代表他很闲,代表他很喜欢拿刀子捅别人。我们提出批评的同时并给出解药,给意见的同时也请给建议,这才是真正的帮助人。遇见那种只管捅不管治的人,你也别生气,最终的结果他必然会被所有人孤立。

47、如果真苦,你哪有时间喊累。如果真惨,你哪有时间觉得丢脸。因为承受得还不够,所以你才有时间抱怨。

48、人一旦孤独,就想找一个完全能读懂自己的人。孤独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足够了解,因为足够了解自己,就希望周围的人也如此。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上成长得随波逐流,你会更容易满足。如果你一直想成为一个完全了解自己的人,就注定了会一直孤独下去,这便是成长的代价。

49、总有段时间我们想找一个像自己的人,然后结果常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孤独的。后来他们说:相似的人适合一起欢闹,互补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才发现确实。

50、有人会因为你的缺点而讨厌你,但也会有人会因为你的真实而喜欢你。我们不必让那些本不喜欢我们的人喜欢上自己,而是要坚持让那些本该喜欢我们的人发现自己。

——小许摘自内陆飞鱼的《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

据说精神病人不会意识到自己有病,在他们眼中,自己以外的人才是疯子。也许在他们看来,这些有着统一模样,统一神情,几乎统一的工作,统一的品味,统一得具有齿轮一样咬合频率,面目雷同到可以互相交换也不会出现障碍的家庭、妻女的人,才是最无趣的人。彼此互为疯子,这一群有统一面目的疯子主导大多数,他们建设和占领了城市,所以另一拨疯子只好被锁在笼子里,或者自行出城。

流落公路上的疯子们,他们张牙舞爪地回复到本我,用原始的方式去为自己命题,把嚎叫,歌唱,哭泣,抚摸都留给道路,在一次次扑面而来的风沙草屑里捶打飞不起来的肉身,他们清醒如斯,活络如斯,身上有着最可爱的疯狂感性,他们也偏执神秘,不顾一切地向前。经常深感不适,仍然不知道到底自己为什么会成这样子,为什么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城市病如同蘑菇一样无所不在,却也在阳光下繁衍病菌,日夜兼程地一点点侵蚀年轻的肌体、大脑、肠胃、血液,现代化杀死了最初的城市,城市自己杀死了城市,最初的受害者是那些敏感不安的青年人。

 

《猜火车》(Train Spotting,1996)里马克和他的朋友对苏格兰爱丁堡爱恨交织,在无数“选择”面前,他们拒绝答案,早就知道那些接受任何选项的人,迟早要成为衣冠楚楚的疯子,宁愿沉在毒品制造的幻想,性爱带来的战栗里,也不去和他们对立的疯子同流合污。用最高调的方式允许自己去成为一个光明正大的废物,坑蒙拐骗自我戕伐。他们还是没有走出城市,只能猜测下一班列车什么时候出发或到达。

不选择就是放弃,不想成为疯子的方法,就是远离疯子,干掉疯子,或者成为另一种疯子。有一个模糊的提示一直闪现在银幕深处,躁动在每一条出城的路上,城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疯人院,他们必须逃离,才能不再思考任何关于主流社会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标准,获取片刻的解放和安宁。

那一天,在德克萨斯州熟悉的阳光下,偷车贼克莱德把车主的女儿邦妮从窗口叫出来,眼神洋溢着明亮宁和,他们好像久未谋面的老友,含情脉脉。克莱德展示了一番他作为男人的本领,邦妮就跟着他欢欣如归地上路了。在她眼中,克莱德比任何正常人还正常,干净、礼貌、周到,像一个古代绅士。他的出现仿佛就是来搭救一个被囚禁在城市笼子里的孩子。

克莱德告诉邦妮自己靠着打家劫舍过日子,邀请她一同上路,去过漂泊不定的生活,这么明亮清澈的男人,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圣人,他的言行甚至在邦妮眼中带着那么不可思议的神圣,翕动的鼻翼吐纳着带着远处赶来的美妙喘息。神奇的感觉激发了她心底隐隐的冲动,抬起头她内心的蓝图已经在公路上展开。

这个有性功能障碍的男人,在强悍外表下面,居然有一副无法言说的拧巴和磕绊,遇见这个火焰一样开放的女孩,就慢慢被点燃沸腾,体会到作为男人在当强盗之外的一份柔情和快意。松绑的身体,舒张的心脏终于合一,可以正常地运作。直到最后像靶子一般被狙击成蜂窝累累的活体标本,也不改气概,怯弱的警察仍然小心翼翼地不敢接近他们不可一世的遗体。

这些青年人,他们必须疯了,世界才能回复到鸿蒙未辟时的混沌,天大地大我最大,在危险里获得生之觉悟。从德克萨斯,到路易斯安那,再到密西西比和俄克拉荷马,邦妮和克莱德所经之处是他们的靶场,游乐场,约会之地。爱意和信任在枪声和马达的躁动中越来越坚固和甜美,潇洒不凡的身手,无法分开的亲昵和厮守,一路下去,已让他们成为对付城市的专业投弹手。

《邦妮和克莱德》的真实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搬上银幕正是嬉皮士运动正走进高潮的时候,颇像是借古励今,这两个雌雄大盗、亡命鸳鸯,就是嬉皮士自己的化身,藐视一切成规陋俗,浑身不凡的真气乱窜,只待石破天惊的大业降临。电影荣获了奥斯卡大奖,也正是城市里正常的疯子们,对这两个公路上的疯子的爱戴和感佩,对疯子精神的敬畏和致意。

从城市逃出来的邦妮和克莱德的最终死亡,简单,干脆,利落,符合客观叙述要求,既有黑色电影和自然主义色彩,更有殉葬者的落拓和决绝。之后数十年,在公路电影图谱上,那些无政府主义年轻人的死亡,对着僵硬的现实,无数次迎头撞上去,他们是鸡蛋一样的愣头青,不惧怕任何一面有形和无形的南墙,虚无主义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段,获得话语权,建立属于疯子的坐标体系。

 

女人的清醒尤为疯狂,《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1991)里的塞尔玛和露易丝,从出发那一刻起,就没想过再回头。事到如今,天高海阔,脚下大路通天,可以尽情徜徉,至少露易丝不用对自己共事的年轻女孩善意地劝诫“抽烟会影响性欲”,自己却必须一根接一根点燃香烟。没有性欲,没有希冀,在没有任何悬念的时间轴上,打发快要发疯的沉闷生活。

循规蹈矩的塞尔玛同样在夹缝中分裂自己,这次和露易丝一起出来,才感到不必在丈夫面前小心翼翼低眉顺眼的自在。经济不独立,人格不自立,像宠物一样被圈养,哪一天不高兴,就被鞭笞和驱逐,一言一行都看男人眼色,吃点东西都得讨好他,时时假装乖巧,不惹他生气。现在,这些都可以统统抛诸脑后。

绷紧的神经一旦松弛,身体就可以野草一般疯舞。她们在酒吧里现出疯子的原形,和陌生男人肆意亲热跳舞,趁着夜色街灯,毫不客气地用柔嫩的手指扣动扳机,干掉想要侵犯她们的男人。对一切大男子主义行为说不,让那些企图控制和束缚他们的人统统去见

她们勇敢地和漂亮男孩做爱,即便被诈骗也不后悔,体会到身体深处的第一次高潮,也第一次知道怎么凭借着自己的力气轻而易举地获得生而为人的尊严。离开故作姿态、伪善严酷的紧张生活,离开夜晚和白天分界明确的地方,蒸腾在烟草和酒精中,道路给了她们无尽的快活。

有些时刻,她们也会惆怅一下,想到已经离她们越来越远的熟悉生活,未卜的明天。热烈的银幕上,露易丝惨淡的一笑,却那么镇静,她说,再也不愿意活在脱口秀电视节目里。重回昨天的日子,能让她们快乐和自由么?那样迟早一天只会把她们活生生逼成行尸走肉。

在疯子聚集的城市,任何正常的人都掩盖着疯子的本质,层层叠叠的高楼、铺位、门牌之下,你是忧郁的油漆工,倒霉的超市店员,高龄的侍应生,面无表情的公务员,你在想象着有一天冲出去隐形的层层包围圈,塞尔玛和露易丝已经飞过山谷,永远把笑容凝固在热烈得想杀人的晴空下。

 

不要钻戒,不要婚纱,不要按揭,不要信用卡,不要超级市场,不要方便面,不要牛排,不要快餐,不要名牌,不要和所有人一样既定的圈子,固定的工作,不要生育和你一样重复枯燥职业的孩子,不去为任何后悔重蹈覆辙。

像孩子意气用事一回,解决掉这些恼人的问题,离开城市疯人院,出征上路。那些已经阵亡和失踪在公路上的疯子们,是这么清醒地预先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然后决定离开,身体力行地执行下一步的行程,哪怕青山依旧,尸骨无存。

 

去次远方

文章

因为我没有走在路上的生活,自然体验不到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状态,也理解不到那“疯狂”背后的无规则行为,我的出行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的。文中的种种行为是我的禁忌,故事的结局是我的恐惧。也许我早就已经习惯了“城市疯人院”的生活方式,喜欢美好的规则、安宁的生活。但,这并不影响我追求开放的心态和自由之精神。我也不认为暴走一次,生活就会从此不一样,人生的修行应该是一生的事情。

但,我敬佩那样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宽慰自己,还有机会,还有大把时间。可是,往后与现在总是不同的。在身体的巅峰时期,每一节关节都灵活听话,腰肢能弯曲至不可思议的程度,重金属摇滚引爆体内无数个小宇宙,繁花一样绚烂瑰丽。

往后的日子,皮囊逐渐笨拙,终于困住了生动的魂魄 ,开始规规矩矩做人,在磕磕碰碰中失去棱角,圆滑精致。

如作者所言“那是你自己先老于道路,被时间磨圆陈化,衰退于每年从眼线里落下又升起的太阳底下”。 所以,在对生命的怀疑前,在对世界的失望前,以及对人生的妥协前,而且你又那么的渴望,为什么不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呢?

文/蓝色橙子

不管现实如何,内心里总怀有对美好的向往。

1. 财富

财富,我以为,其实是一种生命力,坚韧并执着。

物质上的富足,固然必不可少,但其实在人生的任何时候回顾,我们深以为敬的其实不是买彩票中大奖的时候,不是血拼回一堆名牌化妆品衣服的时候。而是-- 在高考前挑灯夜读的时候,是大学里在自习室等待那个ta出现的时候,是拿到崇拜者的演讲或演唱会入场券的时候,是为工作中的某个不如意或被误解号啕大哭的时候。也许,这就是我深以为敬的财富。如果某一天不幸千金散尽,他们将是坚强的“还复来”的动力,而如果某一天我不幸失去了他们,充沛的情感,对美和进步的追求,对粗鄙和精致的感知,那我真的就是一个落魄的穷鬼了。

2. 爱情

爱情其实是一个很狭隘的东西。如果要爱情承担什么山盟海誓,那真是一种太大男子主义的态度了。

人性有太多面,善良,虚荣,宽容,自私,克己,执着,爱情也许只是其中一面。如果说爱情的力量有多伟大,可以塑造甚至改造性格的某些面,我相信;但是反过来,爱情没有义务承担社会规则上,道德上的要求。爱情就应该是纯粹的两情相悦,没有束缚,甚至不需要顾及婚姻这种社会制度的产物。《西雅图》里文佳佳回过头找到弗兰克的时候,就是爱情褪去外衣的时候,而他们会不会在一起,会不会生宝宝,则是他们的人生态度了,这一点和爱情无关。爱情是伟大的情感,因为有了爱情,我们才发现了自己的胆怯和短见,勇敢和执着。他是一个放大镜,放大了我们性格中原本束缚或压抑的东西。所以他美好,值得歌颂。所以其实我们追求他,歌颂他,是因为他解放了我们自己。

我们其实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

3. 自我

很多时候,我都遗失了自我。当听到人们谈解放,谈个性的时候,我才发掘其实每个人和每个人都那么不同。是因为自然的慷其之慨吗,创造了生物性上一致,但却个性迥异的人群。我们赞美,争论,我们和他人合作,抗议。这个世界因此异常精彩。我曾经为自己的缺点痛苦过,但是生活教会了我什么是多元,容许我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我无比的幸运,活在一个价值爆发的时代,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坦率一点。我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审美和生活态度,也还时不时的有些小困惑和小情绪。好吧,我承认。我需要鸡汤和励志,我爱幻想和发呆,我嫉妒还懒惰。我蜷坐在床上,还渴望明天有面包。我对身边的乞丐冷漠,还渴望去西部做义工。我接受了这样的自己,因为我相信,未来我会进步一点点。嗯,不抱怨,默默的进步,一点点而已。

4. 理想

小时候有很多理想,语文老师,写童话的,蛋糕店老板,儿童摄影师,等等。理想其实是一个并不严肃的字眼,也难怪理想主义总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想找到一个比较庄重的词来描述此生所爱,却遍寻不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少年要寻找内心的天命。其实寻找天命并不困难,难的是这种追求的姿态和不断与内心对话的勇气。

曾经我不忍或羞于谈论理想,因为他太荒诞虚无,只能藏在心里以硬壳包裹。现在渐渐觉得如果不脚踏实地,就没有资格谈论理想。理想从来不应该被束之高阁或藏藏掖掖,他应该是以亲切和真诚的面目视人。如果我的理想是蛋糕店老板,那我就要开始去学烘焙,如果还没有足够的钱,那就要踏踏实实的工作挣钱,哪怕是做枯燥和卑微的事。

目标明确和执行力是对待理想最好的态度。人生苦短,对待理想,应该以一种临终的态度。

5. 致青春

青春是一个太有诱惑力的字眼了。他的诱惑在于他的短暂和张力。

在生理上,他是短暂的。当一个人对生活不再有选择时,他即到了青春的终点,人生开始走到一个确定的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实际上是有勇气做选择,有勇气浪费挥霍的权力。但是他难道不可以贯穿人生的始终吗?也许是。但是对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我的内心都没法承载那种坐过山车的震荡感,更渴望安全感和认可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都容易怀念青春的缘故。

另一种意义在于青春的张力。《致青春》里郑微可以在陈孝正和林静中做选择或被选择。林静离开,陈孝正也离开,然后他们又都回来,像是在眼前过幻灯片一样。选择的错与对,可以没有标准。我们只需要经历,不做评判。在《致青春》里,我看到的都是挥霍,是郑微一气之下打翻的饭盒,是阮莞执着无悔的对男友的爱,直至付出生命,也是陈孝正头也不回的踏上美利坚,若干年后,他回来寻找旧爱,低头吐着烟圈。

青春可以不用忏悔,但是值得缅怀。因此,青春也需要承担严肃的东西。我们经历过,就需要明白一些道理。成为什么样的人,爱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如果明白了,对青春的遐想和不舍就可以放下了。

因为此后的人生,绝不会孤单。

 

在30岁快到的时候,写下对这些事物的想法,如果若干年后,还发掘出什么别的新鲜的,好玩的意义,那会是我生之所幸。

 

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282940636/

那些生活的美好

文章在生活中,能这样对一些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阶段式的思考与总结,如此的人生就有了厚重的质感,前方的路就不再那么的飘浮。这里再添几个——

1.如果当初
你说,人生是一条有无限多岔口的长路,永远在不停地做选择。
如果只是选择吃炒面或炒饭,影响似乎不远,但选择读什么科系、做什么工作、结婚或不结婚、要不要有孩子,每一个选择都影响深远,而不同的选择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你又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于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啊。
如果当初如何如何,现在就不会怎样怎样……这种充满怅然的喃喃自语,还是别再多说了吧。每一个岔口的选择其实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如果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2.错过
你曾经买了一件很喜欢的衣裳却舍不得穿,郑重地供奉在衣柜里;许久之后,当你再看见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过时了。所以,你就这样与它错过了。
你也曾经买了一块漂亮的蛋糕却舍不得吃,郑重地供奉在冰箱里;许久之后,当你再看见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过期了。所以,你也这样与它错过了。
没有在最喜欢的时候穿上身的衣裳,没有在最可口的时候品尝的蛋糕,就像没有在最想做的时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遗憾。
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该趁早去做。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愿郑重地供奉在心里,却未曾去实行,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与它错过,一如那件过时的衣裳,一如那块过期的蛋糕。

3.离开轨道
某次你搭火车打算到A地去,中途却忽然临时起意在B地下了
也许是别致的地名吸引了你,也许是偶然一瞥的风景触动了你,总之,你就这样改变了本来预定的行程,然後经历了一场充满惊奇的意外旅行。
A地是你原先的目标,B地却让你体会了小小的冒险。回忆起来,你说,那是一次令你难忘的出轨经验。
生命中的许多时候不也如此?心无旁骛地奔赴唯一的目的,不过是履行了原本的行程而已;离开预设的轨道,你才有机会发现其他的风景。

文/人人6分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打小就是。我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独自逛个街我都要以为周围人都在看我,羞得我直不起腰来。我妈和我的数学老师说:我的孩子读书是会读书,就是人老实。他们在一旁用本地话聊天说我坏话,我愣愣地埋下头。他们说的话被我的一个同学听到,他于是拿到学校里学着我妈的口吻讥笑我:我的儿子啊,读书是会读书就是人老实。内向,人老实,像一块结不了疤的伤口,时不时让我隐痛。

我的内向大概是我读幼儿班从乡下转到镇上开始。刚来到镇上,班里一个同学都不认识,着实是个乡巴老。每次下课的时候是我最难捱的时候,男孩们都跑到操场上乱滚去了,而我却手足无措地和同桌的女生搭话。上课的时候,我从不举手发言,尽管那些问题傻得要死,所以尽管我成绩很好,每年的三好学生却总没有我的份,评选出好学生的那段日子,我夜里时常梦到老师留了个更大更好的奖要最后发给我,可是梦一次都没成真。每每寒暑假,拿到老师的评语,我几乎不用看就知道必定是以此句开头:你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孩子们相互抢看评语时,我要把它抓得紧紧的,内向实在是个丢人的字眼。

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是要根据离家的远近划分队伍,排队回去,有段时间是我想起来就坐立不安的。排在我后面的是几个年级稍大的男生,他们经常会捡起石头放到我的书包上。大多时候我都知道他们何时放上去,然后相互炫耀,但我不敢说,不敢转过头去骂他们,他们便越发放肆,逼得我常常侧过身子,又或是时不时的转头去看。有一次回到家,我姐看到我书包上的石头问是怎么回事,我支支唔唔,慌张地掩饰,心里难过得想流泪。学校有时候因为大打扫或其它而不用排队回家时我高兴得就要跳起来。还有一次,忘了是什么原因,老师要换个领队的小队长,班上一个顽皮的同学高呼着:老师老师,你看,就选他啦(指我),他那么会读书。那女老师瞥一眼我,摇摇头:他不行,他管不了。

关于内向的例子多得数不过来,一次选班长,我的同桌是个孩子王,他拉帮结派,鼓动了班上多数人选我当班长。然后票选出来是我,老师沉默片刻,为难的说:还是g(一个女生)作班长吧。初中我第一次当升旗手,因为紧张,当音乐放完,我的旗才升到一半,台下一片哗然。初中的一次文艺演出,我站在台上,面对台下千万双的眼睛,忘词,然后和搭档说:你说错了,不是这句吧。然后在嘘声中离场。

上学时候不顺意,平时的生活也是坎坷。直到初三,约摸十六七岁,我都十分害怕过年。因为过完初一就要走亲串户,我实在记不清各种亲戚,无法把哪张脸哪个称谓对上号。遇上哪个亲戚,爸妈就热情洋溢地聊上,然后总要推推我:叫叔叔啊,叫姐姐啊,然后我就面如死灰。印象深刻的大舅母,她每回见到我就要张开双臂,老鹰扑食样,一把把我搂进怀里,我总是怯生生地不知要如何回应她的热情如火。有一次,家里让我和姐姐坐去一个亲戚家喝酒,我们一下车,就决计不去了,跑到一公园去打发时间,害得家人以为我们被拐失踪了,又气又急质问我们原因,我们嗫嚅着说不饿,不想吃饭,其实是实在不好意思去人多的地方。

我从小就一直为自己的内向感到羞耻,因为它,我失去多少小红花和掌声,换来多少恐惧与泪水。那时我趴在被窝想:为什么自己是个内向的人?我多想又蹦又跳,肆意快乐,我总在想,下辈子我一定要做一个外向的人。我觉得外向是一件勇敢的事。

现代社会似乎很难容的下内向的人,这不是原始社会,不是光靠磨石削箭会打猎就能交配生存。你要是一个人吃饭都觉脸红,岂不饿死?你要是见到女生就憋的岔不过气来,那还怎么结婚生小孩?你要是开了会议做了演讲都吓得发抖,你还指望谁给你加薪升职养家糊口?专家学者说性格无分好坏,内向的有内向的好处,他们擅于倾听,安静专注……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似乎那些眉飞色舞满嘴跑火车的外向人才更受欢迎些,毕竟谁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了解一个人,你不说,谁知道呢。内向的人多是有负能量的,外向的人有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吞吞吐吐,神色慌张地欲言又止,他其实是在揣测你的心意,想着这句话该不该说,该怎么说,说后对方的反应会是怎样,该怎么继续……把话藏在心里,咽在嘴里,酿成一肚子的苦水,内向的人总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那个叫想太多的胆小,我想打败你,我的童年,青春,叛逆似乎都在与你共生成长与努力地驯服你。我站在舞台,放声高歌,即使心跳得快要死去,我手心出汗,紧握拳头,故装镇定的演小品,我参加party,与陌生人人喝酒聊天,即便有时候脑袋空空,接不上话……

渐渐地,竟有人说我很开朗,乐天派了。那天和一个哥们说,自己挺内向的,总觉不好。哥们说,你哪有,其实你还好,所谓外向不过是对别人礼貌些,多说些客气话。我开始无法定义内向了,话少沉默是内向?胆小怯弱是内向?还是喜欢独处,不爱张扬是内向?管它是什么,当我勇于表达自我,走自己认定的路时,我开始放下它,是与否,又有什么关系?

 

内向与成长

看文章:在“为什么内向的人老是不在状态?”中,我们知道“内向的人只有在不认同自己内向的性格的时候才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如果他认同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对自己进行批判,他可以很容易成为社交活动的观察者,对人际关系有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

我再推荐一篇在我看来是个挺外向的人的投稿文章,这样大家通过比较就会很清楚地看到不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行为风格。内向之人思考问题时偏向平和,求稳,求全;外向人思考问题常常不拘一格,求变,不破不立。

 

事关公平

文/FlyPie

最近参加了一个笔试,总共就四个问题,两个完全开放式两个半开放式,时间一个小时。

按照我的尿性,是的,完卷的时候才四十分钟,交了就走,还不忘在卷子的角落调侃一句:字数不够,空间有限,敬请见谅。按照常规的理解,可能是我不太重视这场考试,甚至于有点戏谑,但是,个人认为这是尊重的表现,因为:意思已表。我把该说的想说的都说完了,至于那些凑字数或者没意义的内容一概省去,这种态度再好不过。

卷子的第一道题是:写一些你觉得有趣的或者印象深刻的新鲜事。一开始我觉得回到了小学。我就想可不可以说,发现大学不逃课实在太难了,因为大学生的意志水平实在是差,当然包括我自己;可不可以说,上了大学女生都越来越漂亮了,但是最后还是觉得找个基友更靠谱;可不可以说,两会期间学校外的摊点全被城管收了,留下的不是学生大呼:如此正义甚好!而是种种怀念,种种肚子饿;可不可以说看完了《看见》我发现太多事情我“看不见“;可不可以说在七食堂5块钱可以荤素两菜一汤,我想永久保留校园卡就算是毕业之后……都不能写,写了就没意思了。没远见,太偏执。

我的原则就是:记录事实而不发表观点。这是跟”成功人士“学的,看到”成功人士“我从不仰视抑或崇拜,我只学习。

这种对待事情的原则很纯粹,你不应该在任何的事情上给观者或者听者任何形式的引导,才能保持客观以及话题的延续性,当然这不妨碍你内心拥有自己的标杆自己的判断,只是不能形于表,算是某种程度上的隐忍。这种隐忍甚至算是一种造化,一种难得的天赋。

那就说说我记录的事实:

一次学校的活动,我们去打扫女生宿舍,跟平时打扫的阿姨有过一点点很简单的对话,大致的了解是:阿姨每天的工资是40元,一个月领到1200算是够着”最低工资标准“,因此每天除了打扫,还要从垃圾中拣出能卖的废品增加收入。一栋宿舍有七层楼高,每一层分布三个垃圾桶,由于人数较多垃圾桶每天都处于爆满状态,脏臭不论,重量绝对是难以让人接受的,我们两个男生扛一桶,仅仅是从三楼下到一楼就有点累,几个年岁颇高的妇人要处理的可是21桶,加上一天两到三次,那就是42桶甚至63桶。

同时,你看看门口的乞丐们:如果一个人往他的小破碗里丢五毛钱,那一天80个人恻隐一下就可以让他收入40,每天的人流量按照1000来算,其实很多时候大于1000,也就8%的概率,难怪说当乞丐是挺赚钱的生意。

所以,这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就是公平。

教育部说了:近几年教育上做的最好的工作就是”进一步实现了教育公平“。(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这点没人张望)确实有做的不错的地方,比如说一些省份开始支持异地高考,取消借读费,赞助费等等一系列”不公平“的费用。但是,还有一些方方面就太欠公平了,比如择校费啊,一些些莫名其妙的加分啊……要求不能太高还得一步一步来。我把脏话略去吧,然后这一段就写完了。

说到公平,我就很想提两句经典名言。一句是两人分手,无可奈何的一方说的:只要你开心就好,我怎么样都无所谓。另外一句是百年经典: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两句话深深体现一种及其不公平的状态,却得到大多数人的默许甚至推崇,因为这种不公平是发自主观的,对自己方向的不公平,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再好不过。

所以说“只要你开心就好”根本就不是来自于什么高尚的灵魂,而只是TMD无可奈何地又不得不给自己找台阶下的说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对自己绝对是最不公平的。大家都希望这种人的出现,甚至觉得只有这种人能称之为“好人”“能人”。因为我们可以因此避免掉自己无知的伤害,因为会获得原谅;我们可以明白很多东西,因为你可以观摩他的人生;我们可以逃避很多套路,因为他的设定是不会生气不会伤心……当然,最重要的是,没人想成为这种人。

感情也好,待人也罢,社会也是一样,对公平求全责备,对不公平甚是推崇,这种存在即是合理。

文/张晓风

小时候过年,大人总要我们说吉祥话,但碌碌半生,竟有一天我也要教自己的孩子说吉祥话了,才蓦然警觉这世间好话是真有的,令人思之不尽,但却不是"升官""发财""添丁"这一类的,好话是什么呢?冬夜的晚上,从爆白果的馨香里,我有一句没一句的想起来了。

1.  你们爱吃肥肉?还是瘦肉?

讲故事的是个年轻的女佣人名叫阿密,那一年我八岁,听善忘的她一遍遍重复讲这个她自己觉得非常好听的故事,不免烦腻,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人啦,欠人家钱,一直欠,欠到过年都没有还哩,因为没有钱还嘛。后来那个债主不高兴了,他不甘心,所以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就偷偷跑到欠钱的里,躲在门口偷听,想知道他是真没有钱还是假没有钱,听到开饭了,那欠钱的说:

"今年过年,我们来大吃一顿,你们小孩子爱吃肥肉?还是瘦肉?"

(顺便插一句嘴,这是个老故事,那年头的肥肉瘦肉都是无上美味。)

那债主站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气得要死,心里想,你欠我钱,害我过年不方便,你们自己原来还有肥肉瘦肉拣着吃哩!他一气,就冲进屋里,要当面给他好看,等到跑到桌上一看,哪里有肉,只有一碗萝卜一碗蕃薯,欠钱的人站起来说,"没有办法,过年嘛,萝卜就算是肥肉,蕃薯就算是瘦肉,小孩子嘛!"

原来他们的肥肉就是白白的萝卜,瘦肉就是红红的蕃薯。他们是真穷啊,债主心软了,钱也不要了,跑回家去过年了。

许多年过去了,这个故事每到吃年夜饭时总会自动回到我的耳畔,分明已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老故事,但那个穷父亲的话多么好啊,难关要过,礼仪要守,钱却没有,但只要相恤相存,菜根也自有肥腴厚味吧!

在生命宴席极寒俭的时候,在关隘极窄极难过的时候,我仍要打起精神自己说:

"喂,你爱吃肥肉?还是瘦肉?"

2.  我喜欢跟你用同一个时间。

他去欧洲开会,然后转美国,前后两个月才回家,我去机场接他,提醒他说:"把你的表拔回来吧,现在要用台湾时间了。"

他愣了一下,说:

"我的表一直是台湾时间啊!我根本没有拨过去!"

"那多不方便!"

"也没什么,留着台湾的时间我才知道你和小孩在干什么,我才能想象,现在你在吃饭,现在你在睡觉,现在你起来了……我喜欢跟你用同一个时间。"

他说那句话,算来已有十年了,却像一幅挂在门额的绣锦,鲜色的底子历经岁月,却仍然认得出是强旺的火。我和他,只不过是凡世中,平凡又平凡的男子和女子,注定是没有情节可述的人,但久别乍逢的淡淡一句话话里,却也有我一生惊动不已,感念不尽的恩情。

3.  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

经过罗马的时候,一位新识不久的朋友执意要带我们去喝咖啡。

"很好喝的,喝了一辈子难忘!"

我们跟着他东抹西拐大街小巷的走,石块拼成的街道美丽繁复,走久了,让人会忘记目的地,竟以为自己是出来踏石块的。

忽然,一阵咖啡浓香侵袭过来,不用主人指引,自然知道咖啡店到了。

咖啡放在小白瓷杯里,白瓷很厚,和中国人爱用的薄瓷相比另有一番稳重笃实的感觉。店里的人都专心品咖啡,心无旁鹬。

侍者从一个特殊的保暖器里为我们拿出杯子,我捧在手里,忍不住讶道。

"咦,这杯子本身就是热的哩!"

侍者转身,微微一躬,说:"女士,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

他的表情既不兴奋,也不骄矜,甚至连广告意味的夸大也没有,只是淡淡的在说一句天经地义的事而已。

是的,好咖啡总是应该斟在热杯子里的,凉杯子会把咖啡带凉了,香气想来就会蚀掉一些,其实好茶好酒不也都如此吗?

原来连"物"也是如此自矜自重的,庄子中的好鸟择枝而栖,西洋故事里的宝剑深契石中,等待大英雄来抽拔,都是一番万物的清贵,不肯轻易亵慢了自己。古代的禅师每从喝茶喂粥去感悟众生,不知道罗马街头那端咖啡的侍者也有什么要告诉我的,我多愿自己也是一份千研万磨后的香醇,并且慎重的斟在一只洁白温暖的厚瓷杯里,带动一个美丽的清晨。

4. 将来我们一起老。

其实,那天的会议倒是很正经的,仿佛是有关学校的研究和发展之类的。

有位老师,站了起来,说:

"我们是个新学校,老师进来的时候都一样年轻,将来要老,我们就一起老了……"

我听了,简直是急痛攻心,赶紧别过头去,免得让别人看见的眼泪--从来没想到原来同事之间的萍水因缘也可以是这样的一生一世啊!学院里平日大家都忙,有的分析草药,有的解剖小狗,有的带学生做手术,有的正埋首典籍……研究范围相差既远,大都不暇顾及别人,然而在一度一度的后山蝉鸣里,在一阵阵的上课钟声间,在满山台湾相思芬芳的韵律中,我们终将垂垂老去,一起交出我们的青春而老去。

5.  你长大了,要做人了!

汪老师的家是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常去的,他们没有子女,我在那里从他读"花间词",跟着他的笛子唱昆曲,并且还留下来吃温暖的羊肉涮锅……

大学毕业,我做了助教,依旧常去。有一次,为了买不起一本昂价的书便去找老师给我写张名片,想得到一点折扣优待。等名片写好了,我拿来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

"老师,你写错了,你怎么写'慈介绍同事张晓风',应该写'学生张晓风'的呀!"

老师把名片接过来,看看我,缓缓地说:

"我没有写错,你不懂,就是要这样写的,你以前是我的学生,以后私底下也是,但现在我们在一所学校里,你是助教,我是教授,阶级虽不同却都是教员,我们不是同事是什么!你不要小孩子脾气不改,你现在长大了,要做人了,我把你写成同事是给你做脸,不然老是'同学''同学'的,你哪一天才成人?要记得,你长大了,要做人了!"

那天,我拿着老师的名片去买书,得到了满意的折扣,至于省掉了多少钱我早已忘记,但不能忘记的却是名片背后的那番话。直到那一刻,我才在老师的爱纵推重里知道自己是与学者同其尊与长者同其荣的,我也许看来不"像"老师的同事,却已的确"是"老师的同事了。

竟有一句话使我一夕成长

心语

看文章:一句好话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无论是吉祥之语,还是谏言劝告,好话就是要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为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为无助的人说一些支持的话,孟子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