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沙 发布的文章

文/墨非

心灵鸡汤是不是都是扯淡这个着实不好说,这要看熬制鸡汤的人有没有用心,只是也不能太用心,太用心了会乱,所以心灵鸡汤不像真正有味道的鸡汤那样是熬给身边亲爱的人喝的,而是熬给那些和自己关系不大,或者干脆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人。只要烹调的人用心,这碗心灵鸡汤会大补,但也极少有人喜欢喝。我想也是基于这些原因,我们才会去质疑心灵鸡汤是否真的有效,久而久之,以前大家都喜欢喝的心灵鸡汤也逐渐消失,其实这只不过是换了种形式存在罢了。

我是一个即将大三的学生,暑假无事宅在家中。

昨天晚上,一个挺久没有聊过的同学突然莫名其妙给我发过来一个qq消息,问我在不在,我是那种q在人在的主儿。出于尊重我回的很快,秒回,好大一会ta问我是不是在打游戏?这着实让我郁闷了一下,不知道ta为什么这样问。当然我当时没觉得什么,后来我才意识这或许就是别人对我根深蒂固的无所事事的偏见吧。对于傲慢与偏见,我不太想去澄清什么,对方觉得我是什么样子,在ta面前我就偏偏做出这样的样子,让ta欣喜于自己的眼力,我呢,也是自得其乐。

我回道,我没玩游戏,只是在看网页而已。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还对打游戏有着深深偏见的人,是种极端,极端总是让人不舒服。接着ta开始话入正题,问我毕业之后打算怎么办。我承认这个问题很深,而且我毕业后干什么和ta关系毕竟不大,我在想ta为什么发问。我的第一感觉有时候很准,我觉得ta应该是在想如果我这种MADO都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都能干什么的话,ta怎么会比我还差呢。这是一种典型的优越感狂想症(非人身攻击,三观问题,没有高下之分),私下觉得还是不可取的。

但我也绝少按我的第一感觉去做事,我知道我第一感觉准,是因为那些都是事后结果的佐证,我事前又不知道它准不准,有些事不是十拿九稳我是不会做的,比如怀疑别人。所以,我没管那些,仍在很用心的和ta聊。

然后我就说了我还没有想好以后的路,还有两年,可以慢慢想的。之后ta就说了一些自己的情况,很普遍的情况,压力大。我也说了点我很少对别人说的我的情况,大家都不容易,重要的是心态。我不太擅长安慰别人,但我仍在尽我的努力去帮ta出主意,尽管那些可能ta已经想过无数次。之后,ta说要靠自己,这是对的。我觉得这些不用说,好像靠自己是正确的,是光明的,是与众不同的一样。靠自己,是应该的。

我很怕人被逼到绝境中,要么沉默,要么爆发,当然这句用在这里夸张了。丧心病狂的人做事没有底线,所以才会向上爬的很快,有时也会摔得很惨。“Baby,take your time.”是我很喜欢念叨的一句话。慢慢来,不要着急,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真不是你的。

之后我们聊到了家庭。我们活着,父母对我们很重要。我不太想谈钱,好像没有钱就不能让父母过的好一样,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门无孝子。这并不是我在为自己找理由,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事断然是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我只是觉得将心比心,如果自己为人父母的话,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开心快乐的活着,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把一些事,视作必然,就不会想太多,像担起家庭的担子这种事,是必然的,想太多干什么,是想做的更好,还是想逃避呢?爸妈吃苦也是为了孩子,我们知恩图报之,也要为自己好好活着。铭记于心就行,时刻拿出来压着自己往前走,往上爬,多累。

我不知道ta是否真的看了我说的,也许别人只是想说一说自己苦闷之处,我则在那里像遇到大事一样慎之又慎地去措辞。ta说ta突然没有了方向等等,我就说了一些算是安慰的话,我不得不承认,我在输出我的三观。但是ta回的却是“说的也是”这四个字,我已经意识到话风要转。

我说欲速不达。ta好像轻松了一些,就说起了自己之前那么说的原因,是被现实吓到了。现实确实可怕,能被现实吓到的人,不是那些现实主义者,反而是那些有一点理想主义的人。最大的现实主义也是最大的理想主义,现实和理想之间有那么一个黄金点,只要努力,我们就能将其找到。努力的方式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千篇一律的不一定是捷径。

也许是我说的有点模式化,看上有是有点道理,实际上就是废话。这就是心灵鸡汤。我可以说的循循善诱,说的前景无限广阔,去描绘蓝图,去勾勒未来,但我不想那样。道理很简单,说出来就好,听不听就不是我所能干涉的。我没有觉得我说的都是对的,但我知道我说的这些没错,因为这样我们至少能轻松点,能快乐点,能在有限长度的生命中去增加宽度。

深夜已至。ta问我每天都睡得那么晚。我说我一会还要追电视剧。ta说你在学校是看,回也是看。关于这个问题,我说我看“龙门镖局”,搞笑,我看了会开心,所以我会看。在学校我是玩游戏,看电视剧不多。ta表明主题说这都是浪费时间。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有书读书,无书读心,无书无心读自然。

这时候,ta才隐约的表达了一些对我的看法。说男孩子为什么不出去闯闯呢?对啊,男子汉不是应该志在四方,豪情万丈,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嘛。如果不趁着年轻多出去闯闯,见见世面,开拓眼界,以后老了怎么办,青春终将逝去的啊。你的青春喂狗了吗?你去过XX吗?你承不承认自己是个MADO?脸谱化的内心形象塑造,果然是要把人害死的节奏。

我也想出去闯,我之后也是会出去闯的。如果因为有过所谓闯的经历,就再次优越感爆棚,不提倡不赞赏。我现在有精力,可惜的是财力不足,我张不开嘴找爸妈要钱出去玩,所以我待在家里。我不想去外面打工,那就是闯吗?我承认在那里会有收获,但去那里是为了什么,钱。简简单单为了钱去做一件事,得到的除了钱,别的应该不会很多。我打过工,我忘不了我第一次领到工钱时心中的激动。我的性格,即使去打工,也会开开心心的,问题是现在不太想去。

ta还是强调打工会有收获,我也承认有,但ta说不光是钱的问题,我不敢苟同。

至于关于ta出去闯闯的质疑,我还是按着我的想法去回答。我认为旅程分为两种,一种外在,一种内在,没有孰轻孰重,都值得去经历。两者兼得自然最好,但得有机会。

ta说我说不过你。我没有意识我是在和ta辩论,这好像和起初的立意偏离了。而ta说ta说不过我,意思就是我只是能说,但理还在ta那边。于是ta也只能敷衍客套一下,着实勉强。

我是个懒人,但我不觉得我是个烂人。懒也有懒的好处,懂讨巧,想讨巧,同时也深知不是所有事都能讨巧,不能讨巧的,会尽全力去拼。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暑假有次去见朋友,他复读了,谈到复读生活,有件事他很难忘。他的室友中有一位是个学习狂人,各种你所能想到的学习方法他都在用,要多刻苦就有多刻苦,结果最后才考上了个二本,这种故事我们真是看得太多。他并没感到很挫败,而是说,自己虽然没有考的多好,但是知道自己在这一年里有多么努力,也证明自己有全力去拼的潜力,这就够了。这种想法,我也有过,这就够了。

之后,我们聊了会暑假生活,ta说ta早睡早起,我说早睡早起干嘛,ta说对身体好。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了这完全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我就我也有锻炼,有骑车,有游泳,还很耐心的讲解了我很快学会游泳的方法,但是我估计ta应该是没有怎么听得进去,只是当我就知道玩,完全不会做正事。

我觉得我即使再会游泳,也不会跳水救陌生人的,是陌生人,况且我还不算会游泳,也就能在自己不小心落水后,有自救的能力。

ta听到这句话,说我大学白念了。

我承认我思想觉悟确实不够高,但这和大学白念了并没有多大关系吧。谈学校,论教育,我觉得很心虚,为了什么而上学呢?

我只能重申我个人的观点:伟人难当,小富即安。

已经过了晚上十二点了。ta问我是不是要开始追剧了,我说是的。这时ta又问了一个很深的问题,问我白天也没事,为什么不白天看呢?

我如实答道,白天看了的话,晚上干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向来是无解的。

就这样扯到了习惯这个话题上。我再次忍不住输出了我的三观。我觉得,人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现在没钱,就吃地摊;有钱的话,就吃大餐。就这么个理儿,一成不变没意思,总是会变的,随心就好。

我以上的三观,得来“你看得挺开”这种评价,看得开,我又不是一小沙弥。但我觉得我这种心态,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也彻底意识到,我这次挺用心熬制的心灵鸡汤,不合食客口味,而这位食客也算挺怪,ta的口味已经定型,还要来喝心灵鸡汤,觉得不合口味后,还想把厨子我的口味也掰正,着实有点不理解。但是遇到这种食客,厨子会首先问为什么自己的汤不合食客口味呢,原来厨子一直炖着的心灵鸡汤,根本就不是多数人想要的,只是属于自己的怪味鸡汤。

厨子将其视为正宗,然后自己喝了一口。

尽管自己心中觉得是,但它不是。虽然自己之前也很认定,但这还是让我不得不思考自己以前认定是否真的是对的。但这种事,怎么去分对错,根本就分不出来。

后来厨子按照之前那位食客口味炖了碗汤,喝了一口,味道不好,有苦味,厨子不怕苦味,只是觉得既然是鸡汤,做出苦味,会对不起锅里的那只鸡。

厨子决定以后少做汤了……

心灵鸡汤

/爱情⊙海人(603404240@qq.com)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

在书的封面上画着一只金黄色的手枪与一支火红玫瑰交辉在一起,隐隐象征着维特那短暂的一生。如果说枪是维特生命结束的标准,那玫瑰则是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文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维特与阿尔伯特讨论自杀是不是懦夫?文章写道:人的天性是有局限的。他只能经受一定限度的喜悦、悲哀和痛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完了。因此,这个问题并不在于一个人是刚强还是软弱,而是她能否经受住痛苦的限度。痛苦或有精神上与肉体上之别,但是我认为把一个自杀的人称为懦夫,就像把一个发恶性高烧而死去的人称为懦夫一样,都是很荒唐的。(摘自书中8月12日日记)

对此事,我曾与一群人讨论,有人评价为歌德将自杀做为一种态来看。对于病人,因为无法忍受“痛苦的限度”而终结生命,当然不能按照生理健全的思维,视之为懦夫。同时歌德夸大了爱情带来的痛苦,称之为痛苦的极限,美化了自杀的行为的合法性。

而我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精神和肉体都有一个极限,但是极限会“长大”。肉体的极限很简单,去操场上跑十几圈也就能体会到了,但是一个马拉松选手能在几个小时跑完40多公里,是因为他的平时锻炼的结果,在一定的强度下身体的素质就会提升。而精神的极限的表现就隐晦了些,却又显得那般重要,喜怒哀乐皆由此而生。我少时会为一点委屈而大哭大闹,现在为人生的未来时时忧虑,一路来的坎坷和良好的教育,使我自己懂得去如何承受那种压力。然就算是钢筋也有他的极限,我曾在生活与学习的压力下,变得异常急躁,即使我意识到自己的失控,却无法阻止自己奇怪的行为。我曾有段时间像维特一般被厄运青睐,如离家出走,自杀等皆有所思索。但是我心有牵挂,我见不到父母因我而伤心,我欲遨游世界,理想和亲情战胜了一次有一次的危险。由我思之,维特之死除了他对自杀行为的“错误”理解以及那不合时宜的思维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已了无牵挂,就算是亲情他都已经看开了。

玫瑰虽美,但是它长满尖刺。阿尔伯特是何其优秀,有前途的职业,优秀的人格,美好的生存环境。从物质方面来说,阿尔伯特算是众多女性的白马王子。而且他很爱绿蒂,愿意为她承担一切,即使是外面对她和维特的闲话,他都是尽力去抚平心中的愤懑,不去埋怨绿蒂。

维特则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小三”。他破坏了绿蒂和阿尔伯特的感情,即使是绿蒂和阿尔伯特对他的帮助,他却从未感激(行动上)。而就他这般的人却得到我的同情。

无非是他的痴情和不合时宜的思维。他的痴情在书中处处可见,如书中9月6日日记上写道:“这一天, 我好不容易才下了决心,把我第一次同绿蒂跳舞时穿的那件朴素的蓝燕尾服脱了下来,还有黄坎肩和黄裤子。我又让人重新做了一件。”而且他的痴情还表现在胡思乱想。绿蒂用嘴喂鸟儿食物,并要求维特也试着这般做,维特却想入非非。书中9月12日日记写道:“她不该这样,不该用这种纯洁无暇和欣喜无比的举动来激发我的想象力,不该把我这颗心从沉睡中唤醒,我的心在酣睡中梦见的是毫无作为的生活。为什么不该?因为她知道我多爱她。”“我拥有的如此之多,但我对她的爱却吞掉了一切。我拥有的如此之多,但没有她,我还是一无所有。”(10月27日夜)……此类的段落处处体现他的痴情。

至于他那不合时宜的思维,表现在他对人,对事的种种不同之处。比如他在工作中与外界的格格不入,受尽排斥,以及开篇时那段辩论。

其实我这般说法,似有误解,就如维特评价那位亲王一样:他珍视我的智慧和天资远远胜于珍视我的心,而后者是我惟一的骄傲……我所拥有的智慧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而我的心是我所独有的。(5月9日日记)。

:此书来自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中多处称谓错误,翻译僵硬,读之甚为不易。切记。

:有人对这本书做了一些编写,我把它发在另一个空间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少年维特之烦恼》

左岸:今天,在这里我还要贴一篇小文章《伤痕》,是wnikes(hnwshuai@163.com)高一时写的,希望上面的文字就是那个隐藏的出口——少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人生季节。

 题目:伤势

我迈着无力的脚步向前走去,忽然,一道亮光向我射来,深深刺痛我的双眼。那是什么,我用模糊的双眼竭力望去,但始终看不清。

一阵寒风吹来,掀开我残破的衣服,不觉间我打了个寒颤。风呼呼地吹,夹着满世界乌鸦的叫声,这难道是世界末日吗?

无法忍受但不得不忍受。

来到那个巨大的垃圾堆前,不,不能叫垃圾,它毕竟养了我几十年。

我在垃圾堆上疯狂的吃着,因为我的敌人正在疯狂地抢我的食物。我想赶走那群可恶的黑鸟但我不能。乌鸦似乎认为我不具有威胁。甚至,它们扑过来啄我,似乎我是它们的食物。

我竭力将鸟赶走,却发现有两个人正在抢我的食物,我想多吃一口那两人却将我推开,我摔倒了,我想站起来却不能。

我的眼前突然一片明亮,竟是一块破镜。透过破镜,我哭了——昔日那充满理想的人却成了今日的老头。我的双眼模糊了,热流不断涌出,我知道那是血,我越来越冷,我知道死亡已经开始了。

我脑海中突然浮现了一个男孩,他充满了理想,他总说我要努力拼搏……那人就是我……我没有实现我的诺言以至我成了今日的模样……现在什么都晚了,大脑越来越模糊……

寒风仍在,那乌鸦再次向我飞来,或许,它们发现了食物。

第一章: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

第二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第三章:灵活有效的激励手段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
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
27.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
28.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
30.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31.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
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
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
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
37.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
38.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
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
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

第四章: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
43.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44.杰亨利法则:运用坦率真诚的沟通方式
45.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46.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47.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
48.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49.特里法则: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五章:崇尚团队合作精神

比尔•盖茨说:“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50.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51.木桶定律: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52.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53.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
54.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才能勤于动脑
55.蚁群效应:减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
56.飞轮效应: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57.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

第六章:决策是管理的心脏

管理学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可以说,领导者科学理性的决策等于成功了一半。
58.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是英明决策的前提
59.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60.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61.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62.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
63.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生产出廉价产品
64.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65.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66.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67.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
68.布利丹效应: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
69.普希尔定律: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
70.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
71.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
72.隧道视野效应: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
73.青蛙法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74.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75.奥卡姆剃刀定律: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
76.帕金森定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第七章: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的内核,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只有创新才可以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7.达维多定律: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淘汰老产品
78.路径依赖:跳出思维定势
79.跳蚤效应:管理者不要自我设限
80.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第八章:竞争决胜的智慧与策略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企业生存的最大武器就是竞争。在这场较量中,对竞争方法、竞争策略以及竞争手段的管理,将成为企业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
81.犬獒效应: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
82.零和游戏原理: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83.快鱼法则:速度决定竞争成败
84.马太效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85.生态位法则:寻求差异竞争,实现错位经营
86.猴子—大象法则: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第九章: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许多企业的失败,往往是由于细节上没有尽力造成的。把任何细节做到位,企业就不会存在问题。
87.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88.多米诺效应:一荣难俱荣,一损易俱损
89.蝴蝶效应: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90.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91.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第十章:打好营销这张牌
没有成功的营销,就没有成功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利润实现的最终手段,在市场同质化极强的产品竞争中,营销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企业经营的成败。
92.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93.“100-1=0”定律: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
94.鱼缸理论:发现客户最本质的需求
95.长鞭效应:加强供应链管理
96.弗里施法则: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
97.250定律:不怠慢任何一个顾客
98.布里特定理: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
99.尼伦伯格法则: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
100.韦特莱法则:从别人不愿做的事做起

人脑的潜力是无穷的,人的大脑大约有1010个神经元。根据专们的意见,大脑可以贮存五亿本书的信息,这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存书量的1000万册的50倍(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没有人做到)。

但是,人的一生中只动用了大脑的5%。那么还有95%怎样发掘呢?这就要对大脑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思维方法也是这样,不仅要懂得它的特点,而且更要通过训练,才能掌握熟练,运用自如。

训练思维的方式很多,国外大都采取问卷式、画片式、数字式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由于比较抽象,比较枯燥,而且训练者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进行,所以,局限性很大。

而我们在这里所采用的思维训练方法,是属于故事性的,即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一种方法,寓方法于故事之中,我们在一些学校进行试验,很受大家欢迎。下面介绍15种有趣的训练思维的方法:

一、破除常规法

有一个年轻人给另一个年轻人出了一道趣味智力测验题:“昨天我父亲碰到一场雨,当时没戴帽子,也没有撑雨伞,他头上什么也没遮,结果他的衣服全淋湿了,但是,他头上一根头发也没有湿。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道题很简单,如果按照常规解答就无法回答。因为头上有头发,怎么能够不湿呢?所以,必须破除常规:设想这个人头不没有头发,是个秃子,这样才能解答。事实上这个人真是个秃子。这就是破除常规法。

二、追根求源法

“一天夜里,有一个姑娘正在街上行走,突然,从旁边窜出三个歹徒来,企图施暴,这时,姑娘从手提包里拿出手枪,对准歹徒,叫他们迅速离开。歹徒认为姑 娘拿出来的是玩具手枪,一点不怕,猛扑上去。于是,枪声响了,两个歹徒闻声倒地,被打死了。另一个歹徒正拔腿要跑,被行人抓住了。这时,派出所民警也来 了。大家一面指责歹徒为非作歹,一面又怪姑娘不该把人打死。正在议论纷纷,两个歹徒忽然活了过来,从地上爬了起来。试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回答此题,关键在于枪上。这支枪肯一不是真枪,因为真枪把人打死了,死人是不能复活的。此枪也不是玩具手枪,因为玩具手枪是打不死人的。那么,这是 什么枪呢?这就要追根求源,一直要找到这是一支既能打昏人又能使人复活的枪。这究竟是什么枪呢?原来是一支麻醉枪,姑娘是动物园的驯兽员。这就是追根求源法。

三、谐音拼读法

“有夫妇两人,都是音乐教师。一次,为了买一样东西,妻子到丈夫的办公室去,在办公桌上用纸写了四个字:‘5632’。同事们看了都不知何意,但丈夫回头一看,立即就明白了,把需要的东西买了回来。请问‘5632’是什么意思?”

原来,“5632”是“速拿米来”的意思。‘5632’是四个音符。

这就是谐音拼读法。

四、数字去除法

“大河上有座东西向横跨江面的桥,人通过需五分钟。桥中间有一个亭子。亭子里有一个看守者,他每隔三分钟出来一次。看到有人通过,就叫他回去,不准通过。有一个聪明人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终于通过了大桥。请问:这个聪明人想了一个什么办法通过这座大桥?”

聪明人想的办法是:从东往西过桥,走了两分半钟即转过脸来往东走。当看守者出来见到他时就命令他往回走,这样就可以掉转头来过桥了。

三分钟减两分半钟,就可通过,这就是数字去除法。

五、推理分析法

有一天正晌午,邵康节(北宋著名哲学家)和他12岁的小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墙外边边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邵康节 问儿子:“你说这个人瞅啥?”伯温说:“八成是个贼,想偷东西,看见有人,又走啦。”“不”,邵康节说,“他是找牛的,不是贼。”儿子不信,跑出门去向那 人问是不是找牛的。“是呀!”找牛的人说,“小兄弟,你咋知道我是找牛的?”试问,他爹怎么知道这个人是找牛的?

邵康节是这样解答的:伸出头的人若是个贼,见院子里有人,便会立即缩回去。他见院子里有人,还是瞅一圈,这说明是寻找东西,而且是寻找会动东西,只瞅一下而没仔细看,说明是个大东西,看他样子是农民,所以准是找牛的。

邵康节的回答,其实是一系列的推理,这就是推理分析法。

六、假设排除法

一天,三位好友小白、小蓝、小黄在路上相遇了。他们之中背黄书包的一个人说:“真是巧得很!我们三个人书包一个是黄色的,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白色 的,但却没有谁的书包和自己姓氏所表示的颜色相同。”小蓝想了一下也赞同地说:“是呀!真是这样的!”请问,这三位好朋友的书包各是什么颜色呢?

根据题意,没有谁的书包和自己姓氏所表示的颜色相同,可以假设这些情况:

小白背蓝书包或是黄书包,

小蓝背白书包或是黄书包,

小黄背白书包或是蓝书包。

已知小蓝不背黄书包,那肯定是背白书包。剩下的蓝书包必然是小黄背的,而背黄书包的正是小白。

假设两种情况,排除一种情况,则肯定是另一种情况,这就是假设排除法。

七、找出矛盾法

一天,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说:

“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真的吗,”爱迪生听完以后,笑了一笑,就向那个青年提了一个问题,爱迪生问的是:“你想用什么器皿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这个青年被问的哑口无言。

试问,为什么他会被问得哑口无言呢?

这个年轻人所以被问得哑口无言,是因为他的想法本身就包含着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要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必须有器皿盛放,即至少有一种器皿不能被万能溶液所溶解,从而自相矛盾。

抓住题中的矛盾给以回答,这就是找出矛盾法。

八、仔细观察法

某地公安局从公安干警中招考侦破人员,应考人跟在主考人后面进了办公室。这时主考人在抽屉里翻了一会儿,忽然站起来说:“你们的名单被我夹在一本书 里,在267页和268页之间,你们到外间书桌上把它拿来。”应考者一窝蜂似地跑出了,只有一个人站在那儿不动。主考人问他为什么不动,他作了回答。主考 人立刻给这个聪明人打了五分。为什么主考人给这个人打五分?

原来267和268是在同一页上,是一页的两面,中间是不能夹考题的。

这个人怎么知道在267和268页之间不能夹东西呢?

这是他平时仔细观察的结果。像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就叫做仔细观察法。

九、根据搞错法

13世纪时,北威尔士王子列维伦有条忠实而凶猛的狗——盖勒特。一天,王子出猎,留狗在家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被毯,却不见婴儿。而狗呢, 一边舔着嘴边的鲜血,一边高兴地望着他。王子大怒,抽刀刺入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睡熟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这时,王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 的恶狼。原来盖勒特为保护小主人,咬死了恶狼。王子悲痛万分,把狗葬在自己的公馆里。

你知道王子怎么会误杀义犬的吗?

王子的思想过程是这样的:

伤害婴儿的恶兽在嘴边留有鲜血,

盖勒特嘴边留有鲜血,

所以,盖勒特伤害了婴儿。

可是,伤害婴儿的嘴边会留有鲜血,不伤害婴儿的嘴边也可能会留有鲜血。而王子认为凡嘴边有鲜血的就是伤害婴儿的,所以,他必然犯错误:误义犬了。

王子错在哪里?错在根据搞错上,所以叫做根据搞错法。

十、概念歧义法

阿凡提当理发匠,地主来剃头,总是不给钱。阿凡提很生气,想整他一下。有一天地主又来理发了,阿凡提先给他剃光了头。在给他刮脸的时候,问道:“眉毛要不要?”

“当然要,这还要问。”地主说。

阿凡提飕飕几刀,就把地主的两道眉毛刮了下来,送到了他手里,并高声说:“要就给你!”

地主气得说不出话来,谁叫自己说“要”呢?

“胡子要不要?”阿凡提又问。

“不要,不要!”地主连忙说。

“好,不要就给你刮掉!”阿凡又是飕飕几刀,把他的胡子刮了下来,甩在地上。

地主对着镜子一看,自己的脑袋和脸都刮得精光,简直像个光溜溜的鸡蛋,气得骂起来。

阿凡提解释说:“我是先问你,遵照你的吩咐我才剃的呀!”

阿凡是根据什么制服了地主的?阿凡提是用“要”这个词的多义性来整地主 的。“眉毛要不要”中的“要”,有两种意思:一是拿去的意思,一是留着的意思。地主说“要” ,是留着的意思,而阿凡提却故意把“要”解释成地主要眉毛的意思,于是把眉毛剃下来给了地主。下面的“胡子要不要”也是这种情况。阿凡提就是这样整地主, 而地主对阿凡提却无可奈何。

阿凡提使用的就是概念歧义法。

十一、归纳合法

西特诺猜的陪明机智,在春国是很有名的。有一天他对一些大臣说:“我可以洞察你们的内心,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可以说出来。如果你们不信,咱们可以打赌!”

大臣们商量了一下就对西特诺猜说,他们愿意打赌。如果西特诺猜对了,每个马上可以给他十两银子。不过,打赌得在皇上面前进行。西特诺猜立刻表示同意。 早朝以后,在皇上面前开始打赌了。西特诺猜对大臣们说:“我十分清楚诸位大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能把你们心里的话说出来。如果诸位大人认为我说错了,你们 心里想的和我说的正相反,那请诸位立刻提出来。如果认为我说得不错,你们心里想的和我说的完全一致,那就请诸位马上每人给我银子。”

停了一会儿,西特诺猜不慌不忙说出了一段话。百官听了,没有一个不同意,认了输,给了银子。

西特诺猜对大臣们说:“在座诸位大人心里所想的,我了如指掌,那就是:你们的思想十分坚定,你们整个一生都要忠于皇上,永远不会图谋背叛和造反。”文 武百官谁敢不同意?谁要说不同意,那就等于皇上宣布自己的不忠。西特诺猜是把不同的思想,综合成一个思想,这就叫做归纳综合法。

十二、思考不慎法

酒吧间里,甲乙二人站在柜台前打赌。甲对乙说:“我和你赌一百个马克,我能够咬我自己左边的眼睛。”乙伸出手来,同意跟他打赌。于是,甲就把左眼里的玻璃球眼珠拿出来在嘴里咬给乙看。乙只得认输。

“别丧气。”提出打赌的甲说,“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赢回你的钱。我们再赌一百马克怎么样?我还能够用我的牙咬我的右眼。”

“他绝对不可能会有两个玻璃球眼珠的。”乙一面思忖着,一面把钱放在柜台上。

可是,结果乙又输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甲从嘴里把假牙拿出来,“咬”自己的右眼。乙所以输,这是因为他思考不周密。这就叫思考不慎法。

十三、随机应变法

有一天,一个老人抵消了一担西瓜上街去卖,走累了,就在路边一间险房里休息。有个哑巴看见老进去,他也跟着进去了。他进去的目的是想告诉老人,这房子 危险,要赶快离开,可是哑巴不会讲话,他打了不少手势,老人不知道哑巴是什么意思。这时,突然狂风四起,房方立刻有倒塌的危险,一定要叫老人立即出去才 行。哑巴急了,突然,他想到一个办法,使老人主动地跟着他出去了。老人刚走出子,那间险房倒塌了,好险呀!哑巴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哑巴抱起一个西瓜就往 房外跑,老人当然不饶他,就立即追了出来。

哑巴所用的办法,就是随机应变法。

十四、排列组合法

从前有个县官判决一个犯人,起先写的判词是:情有可原,理无可恕。后来,这县官接受了贿赂,把判词颠倒了一下,成为:理无可恕,情有可原。这样一来,意思不同了这个犯人得到了从轻发落。

还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云南还是国民党统治区域。昆明监狱关了一批爱国民主人士。蒋介石电令把为首的解往重庆审讯。电文说他们“情有可原,罪不可 ”( 逃避的意思。)当时在昆明的代总统李宗仁等人故意把电文颠倒为“罪不可,情有可原”,并根据这颠倒的电文把他们释放了。

上述两例中只是把句子进行重新排列,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叫做排列组合法。

十五、整思维法

巴尔扎克塑像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杰作。这塑像雕得虽好,却没有双手。原来,罗丹完成的塑像,巴尔扎克的双手是叠合在一起放在胸前的,姿态自然生动, 罗丹非常满意。他连夜叫醒了一个学生来欣赏。那个学生看了,十分赞赏那双手。罗丹又叫了他的两个学生来,他俩也对塑像的双手赞叹不止。

这时,罗丹一反常态,大声叫道:“手、手、手……”他突然拿起一把斧头,把塑像的双手砍掉了。三个学生惊呆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那一双奇妙的手呢?罗丹说:“这双手太突出了!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任何一部分都不应该比整体列重要,更突出……”

原来,罗丹是从整体出发来衡量手的,所以叫做整体思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