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

三鹿倒了,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果。作为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主要责任人,作为造成数千大头娃娃的罪魁祸首,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鹿能继续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能继续屹立不倒,则何以平民愤,何以安人心,何以警示所有食品行业,政府公信何存?所以,三鹿破产倒闭,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但是,三鹿破产和田文华被追究刑事责任,对其他奶制品行业的警示作用和威慑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作为同是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奶制品企业蒙牛,对于同是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当事人之一的蒙牛,显然并没有从事件中吸取足够的教训。三聚氰胺的恶劣影响尚未消除,蒙牛特仑苏牛奶再曝含有可疑致癌物,更为可恶的是,这种所谓的“造骨牛奶蛋白OMP”是蒙牛特意添加的,是作为主要卖点推荐给消费者的。
  
  “不是所有牛奶,都来自上天偏爱的北纬40度;不是所有牛奶,都堪称卓越;不是所有牛奶,都值得你一生钟爱;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金牌牛奶,特仑苏人生。”
  
  多么优美的词句,多么隽永的寓意。这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传递给广大民众的不仅仅是食品信息,更是一种生活品质:它让每一个购买特仑苏的消费者倍有面子——虽然都是喝奶,看咱这个多有档次、多有品味啊!但现在花高价喝特仑苏的成功人士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们每天在喝的不是营养物质,而是慢性毒药!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蒙牛的反映是比较快的。事件一发生,迅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召回大批牛奶和义正言辞的承诺,换取了民众的同情。一定程度上,人们已经原谅了蒙牛。牛根生泪流满面的述说蒙牛现在面临的困境时,人们在网络上读到了牛根生的万言书时,都是一声叹息。对民族品牌的爱护,对牛根生个人魅力的认同,让人们再一次站到了支持蒙牛一边,春节走亲访友,蒙牛产品再次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很可惜的是,善良的人们再次扮演了“农夫”的角色,马克思所阐述的“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的资本家本性再次得到验证。在利润的驱使下,蒙牛不惜利用欺诈的手段、利用老百姓对相关知识不了解的弱点,置民众生命健康于不顾,将法律法规抛一边,强力推销高价奶。此等行径比农夫怀里的蛇还要毒一万倍!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蒙牛的股值一路下滑,据蒙牛自己说损失有9亿,为此牛根生曾经多次呼吁各方给于援助,并抛出民族企业的招牌,博取各界的同情。这次的特仑苏OMP事件,相信蒙牛的损失不会低于这个数。损失9亿蒙牛能挺过去,这次还能挺过去吗?三聚氰胺事件人们已经原谅了一次,这一次还能原谅吗?
  
  也许有人认为我的言论有幸灾乐祸和落井下石的嫌疑。没错,上次被蒙牛伤害,又被牛根生鳄鱼的眼泪所蒙骗,这一次真的生气了,不想再让自己的同情心成为纵容掺假掺毒的帮凶。民族企业对于国家对于民众都很重要,但再重要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去成全。不重视产品质量,不关心民众安危,这样的民族企业不要也罢。人家连咱们的性命都不当回事,咱这点言论还算恶毒吗?但愿政府部门不要因连倒民族企业而有所顾虑,彻底查清事情真相,彻底查办相关责任人;否则,倒了三鹿还有四鹿,民不聊生,国无宁日。

做一个决定很难,但是更难的是做完一个决定后,如何去很好执行。
昨天我到云南曲靖去参加了公司的一个大型客户会议,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
有个客户进去会场坐好后,就开始抽烟,酒店的服务生根本不管,我让同事过去直接劝其灭掉或者出来找没人的地方抽。同事安排礼仪办此事,过几分钟后,我发现这个客户还在抽,也没人上去说一下,于是我再找到那位同事,他说是酒店方说,以前开会也有放烟灰缸到桌上的先例,酒店是看我们主办方的需求,而我们又担心客户不高兴我们不让他们抽烟,担心把客户给弄走了。我顿时就火了,马上要求他过去劝其灭掉。决定了就一定要做!
我给同事讲了我为什么做这个决定的道理:
第一,这次是高端会议,不允许现场抽烟,这是基本的原则。你看到过开人大政协会议,每个人面前放一个烟灰缸的么?
第二,每个客户身边都有其他人,一个人抽烟会影响其他人,不在公共场所抽烟,是一个基本的礼仪;
第三,酒店有规定,会场那么大个“禁止吸烟”的标识,我们和客户都要尊重酒店的规定。
后来,那同事很客气地劝说了那位客户,他马上认识到问题,灭掉了烟头,客户没有因为这一件事情而离开会场,在场180名客户也再没有一个人吸烟。
我联想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其实,我们经常面临这位同事这样的情况,本身做了一个决定,然而受到身边的人的影响,很容易就收回了自己的决定。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决定?做了决定后该如何去执行呢?怎样排除干扰呢?结合上面的案例,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做决定前,全面思考。

包括为什么要这样做决定,做了这个决定可能会有哪些影响,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上面一个案例就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让客户吸烟,我们能够有充足的理由去说服客户,同时也是顾全大局。如果这个客户的确是个烟鬼,一分钟不吸烟会死掉,那么,很简单,带他到外面无人区去吸个够,最坏的打算,就是放弃他,保全了大局,让更多的人留在了会场。事实上,大部分真正对活动感兴趣的人,不会因为不能吸烟而离开,只会对会议形式和内容更加认同。
其实酒店方也是一样,我后来问了他们的服务人员,为什么明明酒店会场里有写显眼标识“禁止吸烟”,而他们的服务员不管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想清楚为什么他们要这样规定,没有想清楚这样是否能够推行。同样是四星级酒店,我在成都一大酒店做活动的时候,每次活动前,酒店方都会提醒我们,一定不能让你们的客户在里面吸烟,同时在会场他们也会随时检查,我问过他们,如果主办方要求会场可吸烟呢。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宁可放弃这个客户。

第二,做决定后,坚决执行。

我们经常顾虑太多,最终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如果我们过分担心顾客的想法,担心公司领导的想法,担心……那么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180多个客户中有5、6个人开始不断抽烟,旁边的人不堪忍受,不得不离开,留下来的人觉得会议很随便,也不会因为会议举办给我们加分。酒店方这个时候还会拿几个烟灰缸过来,整个会场迅速变成一个烟的海洋,那还开什么会议。
我们在平时沟通的时候,还会遇到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是领导今天很不高兴。哈哈这下好了,自己有事压着也不敢找了。我也曾经多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知道是哪一天,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无论领导是否高兴,我会随时为了紧急重要的事情直接找领导。
因为,我是为了工作,领导情绪好不好不管我的事情。大不了被骂一通,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行。
当然,这里说的是紧急重要的事情,如果是一般的小事情,可以适当根据具体情况缓缓。我几次遇到这种事情直接找领导的时候,几乎没有被拒绝过,也没有说被领导的情绪把事情给弄黄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遇到情况不好,无论你对与错,都把你大骂一顿,那你的领导该反省下自己了。哈哈。
其实做完一个决定后,受干扰的因素还是会很多,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坚决执行。

第三,学会执行,始终积极。
同样一个执行内容,如果你的态度是积极的,让对方感觉到是在为他着想的,那么你说任何的话,他都会认真积极应对。还是上面那个客户,只要你把为什么不能在那个位置吸烟说清楚,对方肯定会接受的。如果你直接过去很生气地说,"把烟灭掉!",我相信这个客户要么直接和你对着干,要么就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所以在执行的时候,要多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尽量做到:一方面,让对方接受你的决定,一方面,又让对方配合你而不是反感你。
当然,有人要说,应该提前提醒下客户会场不能吸烟。能够这样当然更好了,但是我们往往很多事情不会完全考虑周到,快速灵活做出决策,并快速执行相对来说,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定要对自己的决策有信心:
我决定的,就这样做!

原创文章 http://wqs51happy.tianyablog.com

“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连续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近日,一则《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出台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诸多议论。据悉,这一标准由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组织、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制定,目前已在部队医疗系统开始推行,并将被总后卫生 部按有关程序报送卫生部,如获批准将在全国通用。不少网民对此深感不解:为什么要将网瘾界定为精神疾病?网瘾患者是否必须由医院收治?针对这些质疑,记者日前采访了《标准》制定负责人、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

 

【一问】网瘾为何被界定为精神疾病?

引起各界强烈反应的,首先是《标准》明确将网瘾列为“精神疾病”。一些人认为,中国目前约有 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约400万是俗称的“网瘾少年”,这些人过度使用网络可能会引起心理障碍,但不能笼统地将其归为精神疾病;有人则认为,给网瘾 患者贴上“精神疾病”标签,会加大他们的精神压力;多数学生对把网瘾和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表示反感。

陶然解释说,提起精神疾病,有人就联想到“疯子”、“精神病”,其实这是知识有限导致的偏见。精神疾病的范围很广,包括器质性(大脑受损)疾病,如老年痴呆、多动症、脑瘫等,以及功能性(病因不明)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成瘾等。

陶然说,成瘾也是一种精神疾病,包括物质成瘾和非物质成瘾两种类型。前者如饮酒、吸烟、海洛 因成瘾等,后者包括赌博、贪食、厌食、工作、购物、洁癖成瘾等,网瘾也属于这一类型。“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作狂、购物狂、网瘾者都是精神疾病患者,但他们 并不是传统观念上的‘精神病’。”

据介绍,网络成瘾的界定有严格的医学标准。此次推出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是经过近4年 努力,从3000多例网瘾患者的临床资料中,抽取1300余例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临床跟踪研究制定的,对网瘾的症状、病程及严重程度都有明确规定。陶 然表示,将网瘾纳入精神疾病,并非是对网瘾青少年的歧视,而是对他们及其家长的一个警醒。

【二问】“打针吃药”能否治疗网瘾患者?

网络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意味着网瘾患者只能由设有精神科的医院收治。对此,一些戒网瘾学校表示反对,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社会问题,用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让“患者”打针吃药是不能彻底治疗网瘾的。

对此,陶然表示,眼下,对青少年网瘾主要采取医学、心理、教育、军训及社会体验等“五位一体 ”的治疗模式。其中,52%的网瘾患者是不用药的。单纯性网瘾不用药物治疗,只有当患者伴发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时才用药。此外,当网络成瘾与品行障碍 (如偷窃、打架斗殴)、人格障碍(如偏执)、多动注意力缺陷(即多动症)等精神疾病共病时,也需药物治疗。这些精神疾病不得到医治,网瘾症状难以控制。

据了解,2005年以来,在由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与北京军区总医院共同组建的网络成瘾诊疗基地,3000多名网瘾青少年有不同程度好转,完全康复者超过60%,一般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那里,接受治疗的除了孩子外,还有他们的父母。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病情有时就是父母的病态。”陶然说,心理学研究表明,网瘾少 年多出自父母不尽职的家庭。如今,90%的家长不知如何当父母,甚至自己还没有真正长大。“父母是种‘职业’,也需要学习后执证上岗,此外,家长自己有精 神障碍也要接受治疗,如此,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陶然说。

【三问】网瘾患者犯罪能否免责?

“网络成瘾属于精神疾病”的论断,还带来“网瘾患者能否免除刑事责任”的追问。据报载,四川网瘾青年胡安戈毒杀父母被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胡的家人向法院申请对他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这也成为全国首份此类申请。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 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 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陶然认为,只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间才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他精神疾病患者都不具备这种特征,因此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疾病不等于犯罪免责。

网瘾诊断标准(延伸阅读)

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中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同时,以下5条至少符合1条:

①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

②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③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④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⑤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网友留言

不能什么都搞量化指标

“网瘾”害人,相关专家急于“诊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前提是遵照客观事实,不能什么都搞量化指标、生拉硬治,最后可能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王小胖

强推标准也是一种病

“网瘾标准”概念一提出,就立即招致网上一边倒的反对声。但反对毕竟只是反对而已,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那些专家们。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某些部门和专家似乎有这样的习性。从馒头标准到粽子标准,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所谓强制标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出台一项“强制推行病”诊断标准,给某些部门和专家们也好好地把把脉,好好地治一治?

——刘长锋

喜欢上网不是网瘾

人们对把网瘾列为精神疾病如此敏感,是传统观念在作怪。过去,人们一谈到精神病就认为是“疯子”,其实精神病有很多种。

网瘾是有定义的,它必须是沉迷于网络中,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而非喜欢上网就是网瘾。另外,网瘾人群,大多在心理、性格、人格等方面存在缺失,将网瘾列为精神疾病可以更好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秋天的风(人民网-《人民日报》)

 {nextpage} 网易新闻网友调侃自己是资深精神病

   制定标准的专家可谓用心良苦,论证程序可谓合乎规范,结果,却引来群情激愤,“可笑”、“无聊”、“荒唐”的评语横飞于网络和报端。这样一幕戏剧化的场景,出现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出台后的短短几天。

  这一标准首次将“网瘾”列为精神疾病治疗范围,并认定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症状界定有七项标准,其中一项量化的指标是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3个月。

  “天哪!俺早已是个资深‘精神病’了?”“完了,我要被收治了!”不少网友按此标准对号入座后,情不自禁地发出如此调侃。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行为。一名新浪网友直言不讳地说:“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每天生活和工作的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的比比皆是,这个标准根本不符合社会实际!”

  “那么多‘瘾’,凭啥单将网瘾列入精神病?”——搜狐网友问。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瘾”,赌博的有赌瘾,抽烟的有烟瘾,喝酒的有酒瘾,看电视的有电视瘾,甚至有的人手机时刻不离手,一天不用就浑身不自在,这是不是也是精神病?

  这么多“瘾”中,为啥就要把网瘾推到“精神病”的高度?有人忍不住怀疑这一标准出台的背后动机。一名网友留言,现在沉溺网络的孩子那么多,有了标准作为依据,是不是专家就能用打针吃药的办法收治这些孩子,进而可以理直气壮地收取各种诊疗费用了?

  如今很多青少年之所以迷恋网络游戏,是因为在现实生活里感觉到压抑,而在游戏里却能得到发泄。不少人迷恋网络聊天,往往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需要找人倾诉。同样是沉迷网络的表现,背后的原因却各不相同。事实上,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最经济、最有效、最强大的心理减压平台。

  “没车?那就上个SNS网站抢抢车位。郁闷?那就随便找个网络游戏打打杀杀吧。没有比这个更便宜的减压方式了。”一名网友留言。

  怎么去评判和应对网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无论什么标准或观点,如果与青年实际感受相差十万八千里,肯定会令人莫名诧异。难怪有猫扑网友激动地喊出:“我看有精神病的不是玩家,当专家当上瘾了才是真正的精神病!”

   (本篇来源:网易新闻 )

{nextpage}ccidnet.com:中国或成首个把网瘾列为精神病的国家 

  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上网成瘾列为一种临床精神疾病的国家,并计划率先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登记。中国卫生部预计明年将接受一种有关网瘾的新标准,它是在中国心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将把网瘾归为与强迫性赌博或酗酒类似的病态行为。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立中国首个网瘾治疗中心的陶然医生说:“中国处在该领域研究的最前沿……我们拥有足够多的病例,这样我们就能进行正确的科学分析。”他说,他通过4年时间对3000多名网瘾患者进行了研究。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上网人口,网民多达2.53亿,其中许多年轻网民沉迷于网络游戏。通常大城市和偏远乡镇的网吧坐满了年轻人,他们紧盯屏幕沉浸于跟对手玩家的激战当中。

  陶医生说,他把自己的研究数据与美国专家的研究做了比较,在美国,网瘾尚未被认定是一种疾病。他认为上网成瘾者每天花6.13个小时上网(非用于工作),这个数字与美国得出的一天6.14小时的评估一致。由互联网媒体公司IAC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中国年轻人有42%感到上网成瘾不能自拔,相比之下,在美国这个比例是18%。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将近半数的中国网民年龄在18~30岁。

  据中国估计,大约10%的年轻网民受到网瘾困扰,其中约70%是男性。陶医生说,网瘾只是更深层心理障碍表现的一种症状,几乎所有网瘾儿童都存在行为问题,网瘾加剧了他们的问题。他说,在上网成瘾者不上网时,有可能转入犯罪或吸毒以克服孤立感,一些人选择了自杀。

  他的网瘾治疗中心收治过患有抑郁、害怕和不愿跟人接触的网瘾患者,许多人存在睡眠障碍。他们不愿与家人或朋友交流,喜欢蜷缩在电脑屏幕前逛聊天室或打暴力游戏。他的患者普遍有家庭问题。

  与毒品不一样,互联网不会造成生理的依赖性,陶医生称他治愈患者的成功率为70%左右。他说:“患者的增加不如前几年那样快。不过,2005年开设的网瘾中心当时是中国首家。现在全国已有几百家网瘾治疗中心了。”

  (英国《泰晤士报》11月11日)

  参考资料

  几种与上瘾有关的精神疾病

  日晒痴迷症(Tanorexia)

  对古铜色皮肤的一种不健康依赖,其戒断症状被描述为类似酒精和毒品戒断症状。

  购物狂症(Shopaholism)

  有2000万美国人受强迫性购物困扰。它用以描述那些不可控制的冲动购买从不使用、有时甚至连包装都不拆的物品的人。

  无手机恐慌症(Nomophobia)

  害怕用不了手机。据调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无法使用手机或被迫关机,大约53%的人会极度焦虑。

  整容成瘾症(Cosmetic surgery addiction)

  据2006年一项调查显示,40%使用除皱素的患者会有继续治疗的强迫冲动。英国整形外科医生协会列出了一份清单,用以帮助医生发现整容上瘾者。

北京是个高门槛,是的,我是这么看的
选择迈进高门槛的人都特别特别热爱自己的生活,我对生活只是一般享受
夜晚偶尔能在北京大街看见我,享受那时候的空气不会让人紧张

休闲的走着,遇见那个老外,“噢,哥们你又出来鬼混了”
他翻起白眼,皱着眉头,又操起那该死的英文
“你确定我说什么你听不懂?”
          ……
“I`m sorry!我认错人了,外国死鬼实在太多了,呵呵”
他还傻着呢,我便回头离开了,走的时候没忘记跟他说“撒有那拉”
真搞不懂这群老外到底是来干嘛的,只要不暗度陈仓再搞出些八国联军,我才懒得管

西单出了很多才子才女
经常看见地下道里有买假古董的、下象棋的、买饰品纸扇的,还有一些卖艺的
在淄博很少看见年轻姑娘小伙弹着琴街上卖唱,类似到是有不少拉二胡的大爷
也许淄博真的很寒酸,玩乐器能到逼死人的份儿

二环内就像太阳光从放大镜折射出来后的那一点
混乱的热量
除了不懂艺术的,都在地下道里了
两个小伙为几个行为艺术女人画着素描,而她们把自己涂的像只孔雀
...
那头传来《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一个弹着琴的女声
贴着墙慢慢走到跟前
我不喜欢站在人家正面看人,那样好像不是很礼貌
唱的不错,特清新,或许我帮她弹她能更专心
之后一首《天使的翅膀》,还是那么透彻,比那些网络歌手强到爷爷家去了
掏出10快钱放到她的琴盒子里,这也是我唯一能表达敬意的方式,可能她需要很多
这下终于明白在美国为什么摇滚乐最便宜了
慢慢离开,因为我怕给的少会影响人家的情绪,这样的情节和声音应该让很多人快乐

夜晚在宣泄的西单街道散步,很打发时间
熟悉的气味总是带着新鲜的感觉
已经很晚却还有走进电影院的
沿着路灯,让出霓彩
串流的车流,不息的人流
耳朵里却回响着地下道里清新的声音

没有几个懂,不懂正好
为什么要把自己变的那么忙碌
那条狗为什么总要追自己的尾巴
幻想自己在旅行

PS:我喜欢走在喧闹的夜街。

-----------------------



天使的翅膀 视频 歌词

落叶随风将要去何方  只留给天空美丽一场
曾飞舞的声音  像天使的翅膀
划过我幸福的过往 
爱曾经来到过的地方  依昔留着昨天的芬芳
那熟悉的温暖  像天使的翅膀
划过我无边的心上
相信你还在这里  从不曾离去
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
若生命直到这里   从此没有我
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
爱曾经来到过的地方   依昔留着昨天的芬芳
那熟悉的温暖   像天使的翅膀
划过我无边的心上   相信你还在这里
从不曾离去   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
若生命直到这里   从此没有我
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

相信你还在这里   从不曾离去
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
若生命直到这里  从此没有我
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

   与全球化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萧条截然相反,在我国各地所举办的各类人才招聘会却显现得异常火爆。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在广州、武汉、郑州、北京等地举办的大学生招聘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上图所示的万人空巷的火爆场面。而与之相反,招聘举办方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却远远不能维系一种较为平衡的人才供需比例,在上述媒体所报道的各地招聘现场,就业岗位一般都仅仅维持在不高于1比10的悬殊供需比例之内。由此可以预见,在世界经济滑坡的冲击下,我国的民生就业问题必将陷入一个史无前例的寒冬。为此,随之而来的忧虑便会将我们从各地火爆的招聘现场拖入到一个冷静的思维空间。通过媒体对上述各地招聘现场的相继报道,我们除了能够看到一幕幕人声鼎沸、比肩继踵的万人蜂拥场面之外,还能够让我们看到些什么呢?下面,笔者就不妨来谈一谈自己对供需失衡的火爆招聘场面背后所产生的一些观点:

   1、高校扩招的负面影响。

   据相关数据统计,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源的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待业比率也在逐年攀高,2001年待业人数为约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2006年已接近百万人,而时至今日,大学生的待业人口已远远突破百万大关,有专家预言,2008年—2009年至少将有六成大学生陷入无业可就的尴尬境地。

这个角度看到了吧,看看下面都是些什么?黑压压一大片。。。

   笔者之所以要将上述相关数据列出,并非是将高校扩招归结于当今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的全部原因,但从扩招后的逐年实际就业效果来看,它的确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始终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以及人才素质水平,不能只是一味的去追求所谓高等文凭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所占有的比重,而是要根据本国的实际国情和人才素质结构去全面、均衡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历和专业教育,这里不但需要高等学历教育,也同样需要中等职业教育。这就好比一部电影中的主角与配角,虽然主角风光无限,其地位远高于配角,但是对于一部完美的影视作品而言,配角的地位依然不可或缺。而反观时下,我们则不难发现,其实有很多就业岗位更适合于中等学历求职者,但遗憾的是,在扩招浪潮的推波助澜下,在高校生源的逐年剧增下,有很多资方企业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与时俱进”,与盲目的扩招一样,盲目的提升了用人标准。这样一来,不但破坏了我国整体人才结构均衡的发展格局,同时也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一种严重的浪费。其结果,只能是广大毕业生拿着像通货膨胀一样急剧贬值的高等文凭在亿万奔涌的就业大军中去饱尝着自己的苦涩与无奈。

牛年京城的首场招聘会

   2、教育本身的相对滞后。

   导致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人才供需严重失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至少有一种病因是出在我国教育体制和模式的本身和内部。放眼我国应试教育的今天,哪一个学校不将所谓的升学率和及格率列入自己首要的教学指标?哪一个学生不将所谓的分数线和及格线纳入自己主要的学习目标?与之相比,我们一再高喊的素质教育、务实教育便在繁多“政治”指标的重压下,彻头彻尾的演化成了一纸苍白的空文。

   再来看看我国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模式,我们可以用十五个字来概括形容一下,即“考前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试想,我国目前的各类学历教育如果都以此种方式来教化我们的学子,那么,我们的高等毕业生们将会从中学到多少可以指导人生、开启未来的较有价值的知识和本领呢?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我们又会拥有多少维系生存与发展的胜券砝码呢?由此看来,高等学历对于大学生而言,也许只是一纸文凭,一种可以炫耀门弟但却不能维系生存的一纸无奈的文凭。   此外,应试教育的过分强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思想教育的健康发展。在我国应试教育的今天,激烈的人才竞争使得广大学子们只知道去提高文化成绩,考上一个好分数,为自己的将来去赢取一个所谓“富贵”的前程,而并不懂得,为什么去学习以及学以致用的深远内涵,这就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弊端,即只重视文化教育而忽略了思想教育。从而就会导致学有所成的才子们,在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得那么的黯然失色。以人才西部开发战略为例,从我国目前的人才整体分布情况来看,往往会出现东部繁华大都市人才严重过剩而西部落后小城市人才却严重紧缺的鲜明格局。为此,尽管国家频频出台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西部的积极政策,但从实际结果来看,仍然是收效甚微,或者可以理解为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建设的人才需求。而反观聚集在我国东部繁华都市的百万待业大军,他们宁愿在百里挑一的激烈竞争中疲于奔命,也要坚守自己赖以为荣的物质底线。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迫于无奈的考虑而选择了西部。在这里,笔者不禁要问,在我们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会有多少青年学子心怀大志、心系人民,心甘奔赴最艰苦的工作环境,为国家建设去抛洒自己的一腔热血呢?所以笔者认为,作为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在学生的成长阶段,不能很好的引导广大学子树立起一种正确、崇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能很好的引导广大学子转变就业观念,热心投身于祖国建设,这其实也是教育本身的一种失败。

求职者排起数百米长队

   总之,教育与就业问题乃关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民生大计,对于上述非正常的火爆招聘场面,其实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在这里,笔者也由衷的希望我们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能够本着“勤政为公、服务于民”的原则加入到问题反思的行列中来。(文/张继伟)

08年的一场金融似乎一夜之间让很多人失了业.09年开春,招骋会场面十分火爆.

上周末去了合肥人才市场.九点钟才开门,但门口已经站满了早到的求职者.

空气仿佛一下子就热起来,将每个人的脸上都蒸得绯红绯红像抹了胭脂一样.

转了一圈,也挤了一圈,像参加一个展会.

茫茫然又回到原位,看着拥挤的人群,望着窜动的人头,竟然又有一种常有的失落.

发招的公司还是有很多老面孔,就像他们的公司永远缺人才一样.

而应骋的岗位要么高得吓人,要么低的吓人,学历都不要求.

在这里,大专生就像一个待嫁的老故娘.高不成,低不就.

高的本科都不算什么,何况大专生呢,而低的呢,远不如有一技之长的技校生以及中专生.

要么招软件开发与工程师,要么招电工,钳工之类,要么招营销代表.

大专生其实好找工作,为什么.干业务吧.

大专生其实难找工作,好像选来选去也只能干业务,好听点销售经理.然而看到"中专生以上"学历要求,心里还是很过不去.

换一家吧,一家一家都是一样.

为什么同样学历而家里有关系的就能有个好工作?没有关系的就只能这样茫茫然的任人挑来挑去?上天其实很不公平,在这

方面还是很不公平的.

仅管现在说是不存在走后门,然而现实就是现实!

悲哀!郁闷.

 

回到家,打点一下自己的心情,再重新来过吧.

明天也许会更好呢,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安慰,不管这是来自哪里.

至少不能少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滴滴,忽然手机来了个短信.

"你好,在合肥人才网上看到了你的求职信息,请问你现在找到工作了吗?我们招电脑操作员,工资1500元左右.加奖金,意者

可联系我.打扰了."

我喜过望,赶快回了个短信过去.

"我发布信息才几天,还没有找到工作,联系您是这个电话号码吗,您何时有时间?"

"我们在合肥,你在哪儿,介绍一下你自己吧!"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这样算是在应骋吗,我笑了笑,面试我还紧张,这样倒更轻松,反正行不行也无所谓,随便说吧.

"我也在合肥,住在瑶海区,在**单位工作了七年.合同到期不想续约,电脑操作简单的应该没有问题,哦,我叫**,33,大专学

历,座佑铭是笨鸟先飞.呵呵,特长是我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

"呵,问你个私人问题,你结婚了吗,我的意思家庭负担重吗,我们是工作室形式,要求会熟炼打字,并在电脑上工作的时间较

长,你能适应吗.?他回道.

"哦,是够私人的.我结过婚,老婆在外地上班,儿子在老家,我相对比较自由,电脑反正聊天一个对几人没有问题,现在还在

上网呢!"我回到,越聊越轻松,好像与朋友一样.

"呵,你玩网游吗,我们这里要做的是一种重复在游戏上的简单操作,比斗地主还简单,有兴趣可以谈谈."

"哦?那工作时间是怎么样的,你们公司名称是?"我开始怀疑起来.

"呵,十一小时左右,不过累了可以休息,我们是工作室形式,不是公司"他回答道.

"哦,时间是长了点,不过可以考虑,可以约个时间看看吗?"我回道.

"可以,我们的基本环境简单说就是租个民房,有几台电脑就可以开工了..."他回我道.

 

晕!我不知道这种工作是具体搞什么的,不知犯不犯法,反正我没有回他,赶紧改了我在网上的求职信息.

这就是我牛年的第一次求职经历.短信面试轻松过关,牛吧?!

    春节过完了,牛年开始了,春节过后往往是寻找或更换工作最好的季节。但是不难想象出2009年将是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一年,尤其是在就业形势上,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一年。

   有副对联:“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横披是“愿赌服输”。这幅对联虽然说的有些绝对,但也是生动地概括了现阶段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公务员考试人数的激增数,千人争一职位的现象,也可以是观照就业形势艰辛的另一个鲜活标本。

    2007年实际上有495万的毕业生,但是还有100万没有就业,2008年560毕业生,还有150万没有毕业。到2009年,中国将有 610万大学生,根据人力资源部的目标,力争就业率达到70%,专家估计可能还有200万大学生不能如期毕业。这个是比较严峻的问题,中国现在处在大学生毕业年年增长,但是我们的就业岗位,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不能满足的这么一个局面。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也是社会上的一大现象。大学生就业有多难,看看上面的数字就知道了。为什么会这么难,这个问题也被分析过很久了,在我看来,有多方面的原因。

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已经不稀罕了。诚然,高校扩招的计划经济的数超过了市场经济的增长。从2001年的145万,一直到2008年的560万,中国大学生增长数量呈井喷式的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是扩招前的6倍,而经济规模实际上是没有增长的,所以人才的超前增长实际上是造成目前就业难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但在数量激增时,我国的大学生真的供过于求吗?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过剩。我国的大学生占整个国家人口的比例目前只有5%到6%,而发达国家实际上占到的比例是30%到40%,加拿大的大学生毕业生人口则占到了国家人口的50%。对比之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有发达国家的1/8。所以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过多。但是为什么出现就业难的情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目前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单位实际上是不够的。很多大学生都想着进国企,但僧多粥少,实际上真正吸引大学生就业,或者城镇人口就业的70%和90%都是靠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但目前我国能够吸纳大量学生就业的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德国联邦劳工局下属研究机构一项调查发现,在德国失业人数超过400万的大背景下,德国高校毕业生却仍然就业前景良好。其重要原因是研发、管理、咨询和教育领域等需要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多。

    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不到 40%,在发达国家实际上占到80%,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很多行业,包括金融、保险、电讯、医疗、卫生,更重要的包括教育行业,实际上都还处于半封闭状态,很多垄断行业都没有真正放开。这些行业如果真正开放,将会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大大的“蓄水池”。

     在过去30年里,我们走的是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模式,这种模式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上所做的贡献还很少。我国的制造业实际上还定位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虽然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动力。真正能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我国却发展的远远不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也导致了我国千万学子走出校门后找不到归属地。

     另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分布也是很不合理。毕业生多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这些大城市。实际上我国大学生应该向更多需要人才的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城镇发展,如温州、珠海、烟台、青岛。我去年去过一个沿海的城市,它们有一个企业每年的订单都是好几个亿,但是这个企业里面却没有一个懂外语的人才,都是国外的人拿着订单来。实际上我国大量的二线、三线城市都很缺乏人才。但也不是说上了大学的就是人才,现在所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光有学历的大学生,真正的人才应该反应在能力上。实际上我国大学生中国际化人才还是比较少。麦肯锡的调查报告表示:我国大学生毕业中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为外企工作的国际化技能,而印度该比例为25%。我国每年新培养的60万工程师里面,只有16万具备为跨家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今后五年,我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国际化素质的经理人,但是我们目前只有5000这样的人才。我觉得中国的国际化人才是非常紧缺的,这也是我们教育界应该重视的东西。试想一个外语流利、具备着国际化素质的学生毕业了,就业出路一定会更加宽阔,较难出现待业或啃老的尴尬局面。

    所以,就业难不光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自身问题。在我国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价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我国的大学生也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具备国际化眼光和技能。2009年中国的教育市场和中国的国际化人才都会面临一个新的转型的时机,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更要抓住这个时机,更多地培育和壮大我们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同时也要更快提升各行各业来吸纳大学生就业。要从根本上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找到一条理想的途径,就需要尽早下决心在一些领域迈出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