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终极励志 下的文章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更没有矿产或其他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收入,反而每年都需支付土地税。

    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树苗。他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那位学院院长却认为这些木料毫无价值)。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五公里处,这个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5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像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且让我们牢记这项事实:只要能运用各种知识,立即可以变得有教养及有权势。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无知和五十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一位赴美访问学者在蒙大拿州一个小城波兹曼的一家文具店看中了一台打印机,当他正准备付钱买下来带回中国时,那位售货的小伙计马上对他说:“我建议你不要买,因为这些都是中国生产的,你回国后买肯定比这里便宜。”说着伙计还特地把那台打印机翻了个身,让他看产地标签。

    他确实感到很惊讶,售货的小伙计为什么那么为他着想?做成这样一笔生意,对他和公司不是更好吗?这位访问学者陷入深思。究其原因,在于美国人的经商行为强调赢取顾客的心。贪财的“黑心”老板当然也有,不过美国强大的舆论力量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令他们注重顾客至上,赚钱赚心。

    相比之下,我们身边大多的生意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把顾客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至于主动送上门来的生意,那更是求之不得了,哪有到手的钱不赚的,岂不成了“白痴”,而更有一些生意人为了多赚钱,还会挖空心思、变着花样来宰客,使顾客望而生畏。比起美国那家商店,我们缺的也许就是别人那种顾客至上的诚意,对美国商人来说,尽管是一时少赚了钱,但却赢得了顾客的心。

    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他们已经不是单纯地为了赚钱而赚钱,他们已经把经商上升到一种新的境界,真正把生意这本经念活了。

  1876年,一位20来岁的年轻人只身来到芝加哥,他一无文化,二无特长,为了生存,只好帮商店卖起了肥皂。随后,他发现发酵粉利润高,立即投入所有老本购进了一批发酵粉。结果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当地做发酵粉生意的远比卖肥皂的多,自己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眼见着发酵粉若不及时处置,损失巨大,年轻人一咬牙,决定将错就错,索性将仅有的两大箱口香糖贡献出来,买一包发酵粉,可获赠两包口香糖。很快,他手中的发酵粉处理一空。

  年轻人后来又发现:口香糖发展前景比发酵粉好,就又集结起所有家当,把宝押在口香糖上了。营销过程中,他积极听取顾客的意见,配合厂家改良口香糖的包装和口味,后来他感觉这种配合局限性很大,索性倾其所有,自己办起了口香糖厂。1883年,他的“箭牌”口香糖面世。但当时,市场上口香糖已有十多个品种,人们对这支生力军接受的速度非常慢,他又陷入了困境。这时,他想了一个更冒险的招数:搜集全美各地的电话簿,然后按照上面的地址,给每人寄去4块口香糖和一份意见表。

  这些铺天盖地的信和口香糖几乎耗光了年轻人的全部家当,同时,也几乎在一夜之间,“箭牌”口香糖迅速风靡全国。1920年,“箭牌”已达到年销售量90亿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营销单一产品的公司!

  这位惯于“错中求胜”的年轻人,就是“箭牌”口香糖的创始人威廉·瑞格理。到今天,“箭牌”口香糖也已成为年销售额逾50亿美元的跨国集团公司。

  说起成功的奥秘,第三代传人小瑞格理一语道破了天机:那就是“大胆犯错”——须知机遇只有在犯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只有经历错过的尝试,才能清晰地找准成功的方位。
 

  日本人吉田正夫有一次去外地省亲,在市集上看到一位渔民在摆弄一种小虾,这种小虾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观赏的。

  这种小虾产于日本的南方,自幼就习惯于成双成对地生活在石缝中,长大以后再也无法从石缝中游出来,就这样在石缝中度过一生。渔民根据这种虾的特性,捕捞后把它们一对对放在稍做加工的石缝中,注入清水,略加装饰,作为观赏性的小动物出售。

  吉田正夫想,这些小虾成双成对地在石缝中生活一辈子,不是可以作为爱情专一的象征吗?吉田正夫顾不得省亲,急匆匆赶回东京。经过一番筹划后,他在东京开了一间结婚礼品商店,专卖这种小虾。他经过精心设计,使用一种小巧玲珑的玻璃箱,将人工制作的假山石置于其中,成为小虾的“石房子”,再装饰一些水底植物,放入清水,让小虾在“石房子”中生活得十分安逸。纪念品上还附有简短说明,他把小虾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的故事描绘得真切动人,激起了新婚夫妇的共同心愿,使大家觉得结婚时非买这种吉祥如意的纪念品不可。甚至许多老夫老妻看到后,也纷纷买一件回家作观赏和纪念。

  同样一种东西,换一种方式和角度去经营,收到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吉田正夫遇见的小虾,若是用来煮食可能一分钱不值,如果作为观赏品也算不上抢眼,但加上一个故事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小巧玲珑的玻璃箱中,钟情的小虾游在“石房子”里,配上水草和灯光,显然很美的,再加上感人至深的故事,花钱多些也物有所值了。

    出差到上海,我顺便去看望同学老谢。

    老谢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公司开得很大。老谢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进了父亲的公司。老父年事已高,渐渐放权,于是老谢年纪轻轻,就当了老总。

    老谢见到我很高兴,盛情相待。席间,秘书向他汇报,有个美国人上门联系代理业务。老谢一听对方是家中美合资公司,当即表示同意接洽,并安排副手,先摸一下那个美国人的底。

    由于好奇,想亲身体验一下美国人的办事风格,我就留下来参加了他们次日的商谈会。

    那个美国老总如约准点来到老谢的公司。这名老总是一个小伙子,看上去比老谢还要年轻,态度谦恭诚恳,操一口生硬的普通话,身上的衣服皱皱巴巴,像地摊上淘的便宜货。老谢同他谈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失去了兴趣,很快将他打发走了。

    我问老谢,为何这么快就放弃了这笔生意。

    老谢说:“他自称美国人,却分明长着一副标准中国人的脸,谁知是不是冒牌的?现在遍地都是,不得不防。退一步讲,即使他是美籍华人,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钱多得花不了,回来寻求投资;另一种是在国外实在混不下去的窝囊废。这个人今天来公司,竟然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的,显然他不属于前者。另外,据我的副手调查,这位美国老总,租住在一间阴暗狭窄的偏僻民房里。你也看到了,他穿的和打工的农民差不多。这说明他不具备任何实力,他的身份很可疑,我把那么大一笔广告费扔给他,搞砸了怎么办?”

    老谢的似乎无懈可击。当时的我,不由折服于他的老谋深算。

    然而老谢错了。我们都错了。仅仅两年之后,老谢就不得不对那位美国人刮目相看。那位小伙子创办的公司迅速崛起于大上海,如日中天,年营业额突破两亿元。而老谢的公司,自他父亲亡故后,一天天走向衰败,与早年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位美国小伙子就是朱威廉,跨国集团联美广告有限公司的CEO,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的确是在美国长大的,他父母是台湾人,在美国开有七家餐厅,月盈利五十万美金。

    在最近一次同老谢的聚会中,老谢总结他商场失利的原因,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和朱威廉都同样生在有钱的人家,而我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只会坐奔驰,不会骑单车。”

    时下,在热议节约这个话题时,忽然想起8年前一个知名的跨国流通企业破产的事儿。

    1997年9月,一个分布在16个国家、拥有461家企业、年收入达5000亿日元的国际知名公司——八佰伴宣布破产。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世界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决策的失误、用人的失当等等,但在资料中有一个细节令人难忘:八佰伴的老板有一张很大的办公桌,在这张办公桌上只有放一块100平方米的大玻璃才能配套。可以想见,这么大一块玻璃板要放进去着实不易。为此,他执著地把房顶打开,用直升机吊装,才把这块大玻璃放了进去。这一放不要紧,仅玻璃就花去近百万美元,吊装又花去近百万美元。更重要的是,老板的行动深深“感染”了公司的每个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大手大脚之风也日渐兴盛起来,什么公司创始人阿信挑着扁担卖蔬菜留下的“扁担精神”等等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在这种情势下,公司的大塌方——破产,也就难以避免甚至有点势不可挡了。

    有一个理发师傅收了两个徒弟,出师后,两个徒弟都筹了本钱到大都市去求发展。两个人各自开了一家店,也都在闹市区。大徒弟专门为普通男女做一些大众化的发式,什么流行做什么,很快就赚了一些钱。两个徒弟却专门为一些爱时髦、有品位、懂时尚的顾客设计一些独特的发型或者作形象设计。一开始,并没有人知道他,因此他的一些前卫、时尚的设计理念没有被市场接受,经营很是惨淡。大徒弟就得意洋洋地对小徒弟说:“你应该知道,这世界上,普通男女比时尚男女多一百倍。”

    但是过了几年,情况却发生 了变化,小徒弟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一个形象设计大师,世界上许多知名人士、明星,都来找他作设计。他的钱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有一天,大徒弟和小徒弟偶然地碰面了。小徒弟微笑着对大徒弟说:“你也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上,时尚男女需要美化形象的次数比普通男女多上一千倍,并且付出的价钱也贵一千倍!”

    从18世纪末中国人图强以来,一批批中国的企业家茁壮成长,与如今的中国企业相比,他们已经是与外国公司对垒的“国际玩家”了。

    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一直以为解放前的中国是一穷二白,一切日用工业产品都要靠进口,现代工业的发展,是50年代以后才有的事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见闻的增加,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从18世纪末中国人图强以来,一批批中国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中外的中国企业。这些企业家们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奋发图强为动力,读起他们的传记,让人感到荡气回肠。反观如今生长在21世纪那些新兴企业家,总觉得骨子里比那些商业老祖宗们缺少些什么。

    就拿解放前赫赫有名,打败杜邦公司的世界猪鬃大王谷耕虞来说。他为人勤敏、仗义,同时又具备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气节。为了拯救重庆猪鬃和皮货出口业,年仅23岁的谷耕虞智斗美国最大的皮革制造商纳尔斯,最终使重庆成为让洋商望而兴叹的禁地。为了保护因气候意外导致濒临破产的上游供货商,谷耕虞不但不向供货商催讨万元借款,相反再贷给他10万元现金,以便东山再起。这样的例子可谓是举不胜举。最终,在谷耕虞和一代时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猪鬃出口占据了世界98%的的市场份额,其中谷耕虞一家就占据了80%以上。到一九四八年结算的时候,谷耕虞的公司尚有900万美元的资金,2700多万美元的银行账务往来,除了厂房、汽车、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外,尚在有大批猪鬃以及各种畜产品,堪称令中外瞩目的大富翁。

    还有闻名中外的火柴大王刘鸿生,这位在上海以煤炭大王一举成名的年轻富豪,在看到因黄河改道造成大批游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情况后,想到制造火柴可以安排大量的就业,于是在苏州创办了鸿生火柴公司,安置了大量的难民。因为其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生产环境、提高质量、降低价格,使得鸿生安全火柴成为中国的第一品牌,一举结束了中国民众倚靠“洋火”的历史。为了抵御日本企业的经济侵略,刘鸿生联合全国火柴制造同业,与日商在华火柴同业会进行谈判。日商迫于华商联合会与华中管理委员会的一致行动,不得不加人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洋灰大王周学熙,1906年筹建启新洋灰公司,不久因其质优价低,成就一时才俊。津浦铁路上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上的洛河铁桥,北宁铁路上的渭水铁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用的都是启新生产的马牌水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马牌水泥建造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无损,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挺立。当时日本为了抢夺中国市场,不惜以每袋水泥亏本2.47两白银的价格向中国倾销水泥。对此周学熙通过更新改良生产设备,使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最终日本商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

    陈调甫,这个当年因阅读有机化学专著废寝忘食被粗心的图书管理员锁在阅览室中呆了一夜的化学博士,对于中国油漆业忧心忡忡。本来,中国油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技术,但是由于国外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其产品很快在成本和产量上超越了中国,中国这个油漆大国最终也沦为了洋漆进口国。1929年5月,陈调甫创办了天津永明油漆厂,经过三年多的研制和上百次的实验,他终于研制出了物美价廉的油漆新配,并将其命名为永明漆,成为中国油漆工业的第一个名牌产品,当年就获得了实业部颁发的奖状,不但风行国内,而且美、英、日、荷、德等国的150多家厂商都和永明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但是陈调甫并不满足这样的成就,他把企业盈利的20%留作研发费用,不断研制新的产品,1945年,他又研制出一种醇酸树脂漆,是我国合成树脂漆中的第一代品种。这种漆在战后刚刚恢复的永明漆厂投产成功,陈调甫将它取名为“三宝漆”。这是中国油漆工业中又一个超越西方的名牌产品。

    而反观当今,中国企业能够达到这些前辈所达到的事业高峰者寥寥无几。前不久爆出美国卡特比勒机械集团的一份在中国疯狂的扩张计划,意图收购中国所有机械制造龙头企业,目前已经收购了山工机械40%的股份,并且在未来可以随时收购剩下的60%。而针对夏工的收购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同时还在洽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如果这份收购一旦成功,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将被一笔抹掉,回到1890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钢铁厂之前境地。而像山工这样被国外企业收购的中国行业巨头,如今已经不算少数。中国百年前实业界复兴自强的努力,将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丧失贻尽,这不是个令人悲哀的假象,而是令人悲愤的现实!如今的中国企业家缺少了些什么?我们不禁不断的追问。那份自信、那份骄傲、那份诚实、那份努力是被什么所消融了?中国企业家从什么时候开始丧失了人民的支持并抛弃了获得人民支持的努力,而我们的人民又是什么时候抛弃了中国企业家,打掉了他们那份实业兴国的信念?

    没有根基的大厦必将会倾塌,没有根系的大树必将会枯萎。那么,没有了力量的源泉,没有了民族的土壤的中国企业,你的未来将会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