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生如茶 下的文章

文/文昌

害怕停下忙碌的脚步审视走过的路,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划,也就只能被动的亦步亦趋接受生活的指点。安静的享受生活的美好,调节好心态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安分的总以为更好的生活不在当下,而在别处。貌似一成不变的生活里,其实岁月一直在流转,世界在变化,如果只是徒然的混迹人世,又何必大费周章不远千里到陌生的城市求学工作呢?为什么不在那个安静的小镇,娶妻生子享受人世最朴素的温暖呢?

偶尔的停歇和观望也会让自己失了准心,一路走来似乎也没有做错什么?总感觉眼下的自己不是想要的样子。担心哪天像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其CEO说的,我们并没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担心自己陷入生活的俗套,荒废了这大好的年岁慢慢的老去。尼采说:“当你健康时,你就会快乐;当你羸弱时,你就会悲观失望”。当我们面对生活的冷漠悲观无力的时候,或许只是身体不适。有时的悲观是囿于环境的束缚和能力的限制而看不清远方的茫然,久而久之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庆幸自己赶上了这样的时代,不必经受饥寒交迫的痛苦,也没有战争屠戮下偷生的惶恐,只是悠然的按部就班走来,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随着滚滚人流涌入城市,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抱着看世界的心态,每有机会总会出游,看看世界的模样,穿梭在世博会的展馆里见识世界的文明,徒步游走在广州城里看都市的繁华,游弋在各个城市的大学里见识名校的风采,到沙漠里感受细沙缠绵,在大海里品味什么叫肆意汪洋。将自己放到偌大的世界里,难免孤单,但谁不是这个美丽世界的孤儿呢?

更何况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谁先到来,谁能料到鲁甸的地震会骤然降临?在现实面前“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的小资总是缺乏力度,不得不去反思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不遗余力的向外探寻着这个世界的繁华,可终究只是走马观花,精彩欢快的瞬间总是不敌儿时玩伴在田野里嬉戏时的欢乐,再美丽的风景不如故乡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得温暖。有些流淌在血液里美好的记忆是无法磨灭的。但是这种出生背景的局限性也是无法磨灭的。比尔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笔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他当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而且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巴菲特。出身卑微并不意味着我们所珍视的东西不重要,父母给了我们别人无法给予的东西,比如生命

试图在机械式的生活里寻找一些人世的温暖,而回家听起来就很温暖。于是见到了久违了父母,围在一起简单吃顿饭就觉得很温馨。小侄女醒来第一反应就是看我母亲在不在,然后啼哭着喊奶奶,挺能体会那种醒来茫然四顾找不到人的失落和无助感。奶奶念叨着他是民国二十二年生的,今年都八十了。家里的夜晚很安静,没有人来车往的嘈杂,看得见漫天的星辰,在家里睡觉很踏实。回京的上旁边的大叔说:“上次来北京,还是在二十年前,现在都六十多了,现在出来看一次就赚一次!”,听着我满心感慨,哪天我也会老去。

数不尽的繁华,经不起此番安静的品味和盘点,再次出发似乎又明白了些什么,为什么不远千里在外求学工作,无非是尽可能见识不同的精彩,践行着更多可能。如果在家也能看电视,又何必不远千里跑到首都看同样频道?如果做着八十岁也能做的事,又要这大好的青春做什么呢?

如此,也就释然了!向内,我们要追寻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向外,我们要在不断精进中体味活着的精彩。

書於 北京 八月

美好

看文章:什么是好的生命?好的生命,是有事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如何塑造好的生命?树木花草往高处长,往横向空间长,枝繁叶茂,变成一把打伞,接触更多的空间,长得更高看的更远。人和动物一样,越高大越强壮,才可以奔跑跳跃,去更远的世界,成就那个从未被人看见与理解却是自己内心所想的生活。

文/@隶书shu

平时看了这么多段子,终于在一部电影里面集合了。蛮过瘾的。

《后会无期》很多人说没有看懂。我也不敢说自己有看懂,只能说懵懵懂懂,貌似我说自己看懂了,就跟小伙伴们三观背道而驰不能正常愉快玩耍似的。而更重要的是,会被你们误认为我想太多。想太多是种病,意味着你思想复杂、多愁善感,黛玉再世,我嘞个去啊,你们还让不让人好好思考、好好感受的?!我知道杨绛老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嗯嗯,我觉得杨先生一定是写给那些无病呻吟惯的人看的。只是像我这种有病也不呻吟、平地一声响雷都不惊叫的人,我觉得思考和想象都是我的动力源。我必须去想。先说我看完后的感受。

我是跟一个男生去看的,普通朋友,但是比较喜欢和欣赏的一个男生。整部片子最大的感受就是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充分证明一句话,人大了,开心都想哭。这是一个段子金句集合的电影,像看一个讽刺幽默小品那样,但是电影呈现给你更多的是,你仿佛身处其中,夸张又真实,调侃但不犯贱,你,我,他,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人物的真实写照。电影结束走出影厅,我的眼里已经含了一眶的泪水,不过眨几次眼睛就被吞回去了那种,对于平时笑点不高的我,看电影的过程中掩着嘴巴笑了十几个回合,但是笑过之后,心里没有一次觉得舒服的在笑。我没有说话,我感觉到走在我身边的这个男生也没有话要说,这空气凝绸得仿佛兑点儿芡就能下饭了,我都已经听到饱嗝的声音,它提醒着我这一顿我已经喝饱了空气,幸好我已经找好了不吃饭的借口,不然我真心咽不下美味。当我跟这位男生挥手道别,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眼泪就自然的滑落在我双颊,一半是对“后会无期”这几个残酷而冷艳的字体,1/4是因为我想起了离别的情景,1/4是因为这个男生。浩汉最后说,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这次说了再见,也可能就是再也不见,或者就是有再而没有“见”了。不知道怎样,这种离别像一颗子弹一下子触动了我脆弱的神经,以至于眼泪那么自然的夺眶而出,而上一次这样深刻而自然的落泪,是在老妈送我去坐车时,她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当一种热烈的情怀消散无踪,人就会越发怀念。或者在看完了这样的电影之后,你不能和一个不愿分别的人说道别,因为我还沉浸在这种电影的悲哀与悲伤之中,现实的情况是,我不过就是一个平凡的人,离别和道别一样重复日常。也许这也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所有的事情都归于平凡,那么你有伟大过吗。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想要却没能达到那个不能成为的自己,又不屑于成为那个旁边的“他”,每一个自怜的人都会觉得很高尚吧,对,这种高尚就是你的伟大。

——主题曲《平凡之路》

如果不是前期已经重复听了N遍《平凡之路》这首歌的,建议电影结束先别走,把这首歌听完,歌词与电影完美的匹配,慢慢讲述故事,慢慢的煨熟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人们的东西,没有人参道理,没有心灵鸡汤,但听完之后,你会点头称是,嗯嗯,确实是这样的,我们挣扎努力的人生,我们战战兢兢又奋勇向前,我们踽踽独行又踌躇满志,最后可能一事无成,至少我们挣扎努力过,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朴树依然悠悠的在唱着,他个性十足却又紧接地气,在物欲浮华的娱乐圈,他的旋律和音色依然难得的纯净清新、舒适感动

——“她们都是你漫漫长路上,只配错过的好姑娘。”

记得小尚唱过,爱从不同的路过来,而命运只有一颗心。电影中的周沫,一个临时演员,跟主人公一块长大,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争取着上天为这些千千万万努力的人们分配所谓的“公平”,她努力进取,不介意换几套难看的戏服,扮演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憧憬着明天,期待着华丽的转身。她应该是喜欢浩汉的,但她又竭力的在保持尊严,说庆幸自己很早就放弃喜欢他,浩汉错过了这样一个好姑娘。刘莺莺,算是电影里比较无厘头和稍显堆砌剧情的角色,最后用来证明很多人对晒热恋情侣而又恨自己不能晒的调侃和讽刺,多年喜欢和放肆的人竟然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旁观者你们都乐了吧,现实生活的小概率事件,韩寒在电影里成全了我们。那一句“喜欢就放肆,而爱就是克制”戳动了多少人的心,看到这里,我后背拔凉,我一开始还真的对他俩抱着很大的结合希望,没想到浩汉又错过了。苏米,一个很有“诚信”的气质姑娘,却选择走向一种“骗钱”的职业,江河对他无疑真的是一见钟情,钟的是“脸”,显然是被苏米照片上清纯忧郁气质所深深吸引,之后还对她念念不忘,把冲不掉的卡片晾晒在前窗。

综上三个女生,一种青梅竹马、一种相识相知相恋,一种一见钟情,那些年你们错过的好姑娘啊。

相信每一个女生都会爱过一两个人渣,也被人死缠烂打过,但是错过就是错过了。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没有坚定没有执着没有死心眼一根筋,我是不是也过上了有家有欧派的“幸福”生活了吗?但终究命运的改道总是那么润物细无声的。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与理想背道而驰的。”

我曾经有很多个理想,或者不能说理想,而是梦想,总觉得自己干这个也行,做这个也能,就这样反反复复,每每在现实的残酷之下妥协而与理想擦肩。大多数人的棱角都被这个社会不断的侵蚀修饰和磨平,最终丢失掉原来的样子,但是想想原来的样子就是你所要追求的吗,现在有装修过的躯壳之下其实不也是拥有一颗丰盛的灵魂吗?毛姆说: 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理想终究不如现实,貌似悲观失望,其实是认清了现实之后仍然相信理想的美好。即使我们与理想最终背道而驰了,但是我们还没有被淹死。因为,我也正在努力的挣扎之中,重新设定自己的目标,顺流而走,追寻内心,不失为一种平凡生活的好办法。

巴黎圣母院中两座钟楼里那个小房子的墙上刻的字,“'ANATKH ”希腊文 命运的意思,是典型的哥特式字体,果的《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也由此展开,这种象征意味很浓的文字总是带有一丝阴森和恐惧,因为所有带有“命运(destiny)”字样的词貌似都与不好的后果相关连着,很多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我更愿意相信七分努力,三分天定之说,坚持努力和希望,但是同时也要明白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是说做最好的事,不排除最坏的可能。

相信这就是平凡的意义,对于命运的选择,你只有欣然而然的接受,一切归于平凡。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最后我想像电影里苏米说不喜欢“马”这个姓一样吐个槽,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个名字,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

看文章:大家也去看看吧!

看完《后会无期》,感觉韩寒还是有世界观的,至少没白去台湾,还觉着那些淡淡的哀愁就似1988,让我给世界来一些训话一一这些话不似韩寒书里那样聊聊而是训话,他精辟总结杂糅金句后,放在每个角色声道里。你不能要求韩寒更多,要不然又会有人说他有"代导"。那句词儿很牛逼:喜欢就会放肆,但爱是克制。韩寒用克制表达对世界的爱。——谭飞:《后会无期》不是公路片而是……野路…片

技术上的青涩,完全被价值观的端正和段子的高级所掩盖。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它既不高冷,也不媚俗,但还真找不到可以拿来比喻的标的。结构并不复杂,故事也很简单。这样其实对于导演的难度要求小了很多。所以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但那些哀而不伤的情调,高人一筹的幽默,正是韩寒把他在写作上的长处移植到了电影上。至于价值观,他总是首先站准了位置,才开始歌唱。那样即使略微走调,也会被同伴们原谅。他确实把观众当做了副驾上的哥们,后座上的姑娘,而不是一张张电影票。——bigfa:后会无期又有期

木心说:「满目坏电影,看一次等于受一次辱,偶尔看到了一个好电影,跟报了仇似的痛快。」请不要跟我讨论韩寒或者四姑娘哪一个更可爱,我只想说作为一部国产电影,《后会无期》不错的了。大自己到影院去鉴定。

文/文昌

这样的生活谈不上伟大,也说不上卑微。只是按部就班的走来,不好也不坏。如果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桃树,另外一棵不用寻思,肯定也会是桃树。单调乏味的生活就像永远不会剧终的新闻联播,让人生不出太多的趣味。这难道真的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杨绛先生回答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的太多”。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落下了帷幕,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以足球著称的巴西磕磕绊绊的闯进了四强,终究实力不佳,以1:7的战绩在家门口败给了德国。或许这样悲催的结局并不影响巴西热爱足球运动的传统。在梅西的带领下阿根廷挺进决赛,在一次又一次差一点点射门中,最终被德国19号格策射门命中,与冠军失之交臂。哪一支球队不是为了大力神杯而战呢?可终究只有一支球队举杯欢庆。黯然神伤是阿根廷队注定那晚无眠,即使手握银牌,可终究是不是他们想要的结局。

在世界杯踢得风声水起的时候,才发现周围热爱足球的球迷们挺多,稍微有一些关注,总能在茶余饭后扯上两句。可真正一如既往关注足球这项运动的人却很少。对于我们这种平时不怎么看球的人来说,一场世界杯下来也就能认识那么几个焦点人物。那些早已在业内享负盛名了球星们,可能纳闷:“我们平时踢欧洲杯,踢欧冠的时候,你们在哪里,这世界杯踢挫了,就说三道四的?”在残酷的世界杯比赛里,在输球被淘汰从来就不是结果不重要,快乐最重要这种简单的说辞就能释怀的。恰如有人受伤流血不止,要的不是道德高尚的好人,而是能帮他止血的医生。

像一股旋风卷起的生活浪潮,终究迎来了退潮的时刻,毫无遮拦显露出水底的本质——一片荒凉和冷清,只不过是几只小螃蟹在石头缝里躲闪。忙碌的工作生活一旦闲置下来,有种小孩子被当场抓住做丑事的尴尬,两只手不知道该放在哪里。人的注意力总是被外在五光十色的生活牵引,陷入单调和平淡也就失去了那种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的能力。

试图保持内心的平和,避免内心的激情和狂热。让生活像天空一样湛蓝和纯粹,不必刻意期待,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悠然。久了才发现那泰然恬淡的生活态度不属于当下这个年岁。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使命和特色,一步也急不来,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是精力充沛,充满闯劲和激情。刻意的隐忍和小心翼翼反而失去了生命应有的光泽。

当人无法安于自己的时候,多半会将自己的不快折射给别人,特别是闲暇时会忍不住议论人非,以此享受无聊的八卦带来的快乐。不得不承认这也是生活的一种常态,充分体现了言论自由。无可厚非的挑剔着生活的不足,无非是自己没有能力抵御和克制,李敖说:“人不可意,因己无量。人不可意,因己无能。”这样理解不仅能避免是非,也让人反思。

工作之后,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前进不过是签字时改了年份,没有年轮的区分,只是不知不觉变成了老员工。向往校园的生活,至少每年都会进一级,每学期的课本会有所不同。可往后的日子再也没有毕业可言,像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周而复始,隐隐升起的恐慌是自己不断地原地踏步,而岁月催人老去。或许这样的恐慌不是简单的试着恬淡就能安慰的,需要朝着既定的目标将所有努力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体系。

每一次情绪的波动都需要一些智慧和反思来安慰,在浮躁的信息社会里获取某一项知识是简单的,大不了无耻的借鉴别人的答案,可磨练一种技能,培养一种优秀的习惯却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那需要耐心的等待和不断的重复,而正是缺乏那种决绝和毅力才让吾等泛泛之辈如此之多吧!

后记:最近有点静不下心来,对待工作提不起兴趣,看书也断断续续的。还是有点陷入上篇文章里的自我认知里,对于写作,怀疑就此风格一直写下去,究竟是不是真的写作,因为谈不上写作的技巧,也没有太多考虑读者的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直抒胸臆,会不会太粗浅?有时一旦陷入这样的自我怀疑反倒让人在意走路的样子,而忘却了怎么继续走路。可能真的是想多了,读得少,也做得少了吧!

書于:北京·七月

两棵树

扩展阅读:古侯子——知道如何停止,才知道如何加速

朋友说,我是个很励志的人!

不知道这是夸奖还是讽刺,在这个世界上要清醒的活着,不经常时不时的给自己励志一把,还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一件事情。

各种的挫折和无奈,让我们不经意间就放弃了自己的坚持,而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的就如同其他人一般的生活下去了。也许拥有了生活的所有,也许失去了自我,变得一无所有。

我在坚持什么呢?现在的我不是很确信,也可以说是不知道,更不知道我的坚持是对还是错。

也许,每个人,终究都只能如同其他人一般地生活着。

一楼

处在一种对各种事物都抱有质疑的状态中,我不断地反思过去和现在我认为对的和错的事情。

有些东西,我本以为不在意,实际上自己还是相当的在意的。

比如受关注这事,一直认定自己不喜欢出风头、不喜欢被人们关注,喜欢一个人平平静静的呆着。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一件偶然的事情,自己有了一些粉丝,开始受一些人关注。当体味到那种被人关注后的感觉时,内心深处还是很喜欢那种受人瞩目的感觉的,是寂寞,还是虚荣?

可关注的人多了以后,自己又开始莫名其妙的觉得很烦!逃避关注,冷漠以待就成为必然的事情。

一个矛盾的人,一个反复不定的人,一个好恶无常的人。

二楼

改变,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改变习惯、改变性格。

最近的一些状况,让我不得不去改变。在稍许的改变当中,居然体会到改变的乐趣。

我本质上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做什么鸟事情都喜欢能尽快的有结果,总是在一种莫名其妙的追赶着的忙碌中,赶快的忙完这件事情,赶快的做下一件事情,心神没有在当前事情上沉浸其中,体味在其中的那种滋味和感觉。

码文字就是如此,想赶快的写完,发表出来,让大能尽快看到自己的大作。这是一种追求自我中心,追求虚荣的表现。

除了虚荣之外,这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过分的追求做事的高效率,实际上是一种强迫症,一种病,是对浪费时间过度恐惧的病。

所以,要改变,改变这种状态,改变一件事情赶着另外一件事情的做法,尝试着让自己沉浸在当前事情当中,体味当下的感觉,慢慢的去做事情,不管它之前如何,之后又怎样,又或者其他什么事情怎样。大多数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大不了,放弃了就放弃了。在这一刻,就专心在这一刻,你不会错过什么的。否则,你将错过所有。

这样下来,居然可以在做事情的时候感觉很平静,时间过的也会很充实。这种感觉很好。

要做到沉浸当下,其实不难,就是让自己立刻的感受当下,专注当下就好了,不用找什么方法。难的是,要长久的保持这种状态,真的需要修行。

三楼

大多的事情,做到知道、了解的境界不难,就如我开始的专注当下的尝试,做到一两次不难,甚至是只要自己意识到该要专注当下的时候去做到专注当下也不难,难的是做到精通,做到随时随刻都保持一种专注当下的状态。

回想过去的时间里,发现没有几件事情,自己突破了“初学”的界限而进入高深的境界当中。多数的事情都是浅尝辄止,以为差不多懂了、掌握了,实际上还是在“初学”的圈子里,距离精通差距甚远,更不用论看到事情的本质了。这不是自谦的话。

有一件事情,往日里经常的做,以往的做法是觉得差不多就匆匆的结束了,这么做下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也以为自己做的还算好。最近又做了这件事情,开始与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结尾之处稍有些改变——没有像往常那样匆匆的结束,而是又坚持的多做了一点时间,又往前多走了一步,结果体味到了完全不一样感觉,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接触到了更本质的东西。

我反思,很多事情也许都是如此,只要多坚持一会,多深入一点,多挖掘一些,就会有非常不同的感觉和感受。如若你的感受还是和别人一样或者差不多,只能说你还是跟别人一样,还处于一种初学的境界中。

所以,当你还没有自己非常独特、非常不同的感受之前,不要随便轻易的评价别人的感受,因为你还是一个初学者,没有资格。

四楼

我们需要掌握太多的技巧和能力,我往往记不住,即使记住也常因为太多太繁琐而难以坚持去做到。

能力所限,我追求一种简单,我期待能用一种或者少数几种核心的技巧和能力来面对大多数的情景。

我所寻找到的这种简单的能力就是言出必行、知行合一的能力。再具体一点,就是完成既定计划的能力。

计划确定下来,决心开始执行后,就不想什么更好、更快捷的路径,就什么都不多想,只是沉心在这个计划的执行当中,下足了笨功夫,直到把这个计划实现。

有人也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也许是如此,变化再快,也不会让计划变得一无是处。事实上,多数时候,计划都是有效的,那些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往往是借口,是不愿执行计划的借口。

为什么不愿执行计划?是因为不能专注当下,想着其他的事情;或者怕计划执行的结果并不好,那是因为自己贪图安逸,只是初步执行计划,不愿突破“初学”的领域,从进入高深的境地。

我现在想要培养的能力就这么一点:完成既定计划的能力。就个人事务而言,不需要自己提前完成计划,似乎这往往更容易,相反按照既定的时间计划把事情做足了、做充分了则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

这就是我最想要求自己的。

五楼

我对做事情的“度”,往往把握的并不好。比如,究竟什么要做的快,什么要做的慢?做到什么程度事情算结束?

我想培养坚决执行并完成既定计划的能力,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界定计划完成、怎么定义事情的结束。

学车的时候,快到科目二训练结束之前,我都没有开过快车,最多是到三档三四十公里的速度,稍微开快点就会害怕。最后两节训练课,一位姓杜的教练知道了我的情况后,拉我去模拟高速路上跑了几圈,在那之前,这位教练好好的让我练习了刹车的使用,他说:“只要能随时随地停下来,你开多快都没有问题”。果然,在熟练了刹车使用了之后,我开快车完全没有任何恐惧感。

以前认识一些朋友,属于那种对感情非常认真和投入的人,一旦他们爱起来的话,就会全身心投入、完全忘我。但他们在经历一些感情挫折后,就不敢再爱了,现在生活都不算很幸福,因为他们一旦开始了之后就不知道该如何结束。

看看那些在感情上获得幸福的人,并不是这种爱起来什么都不顾的人,而是那些进退有据、相处有度的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如何停下来,所以在爱的时候会更加投入,而一旦感情变得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时,又可以很快刹车走出来。他们很懂得“知道如何结束的人,更知道如何开始”。

我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是,常常不知道怎样事情才算结束!这是很大的一种病,要治。

我寻找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则是又回到了对既定计划的执行上,就是事情开始前,给自己一个事情结束的清楚定义,完成了这个定义之下的结束,事情就算结束了。我现在就执行者这种解决方案,也是对既定计划的执行了。

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俞敏洪说过的一句话“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他说的,不管是谁说的,总之说的很有道理。

文/荠麦青青

十几年前,张楚有首歌,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虽然我很喜欢它低回忧伤的旋律,但张歌手居然不辨菽麦、混淆视听地将“孤独”与“可耻”相提并论,颇令当时尚年轻气盛,有些小资情怀的我愤愤然。张歌手也许不知道,但凡学过点文学的人,大多很欣赏或者非常推崇孤独,尽管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看,孤独是一种无关乎好坏的精神状态,然,在我们这些被文学浸淫日久,中毒甚深的人眼里,孤独的人非但不可耻,反而会因其拥有孤独而臻于一种超凡拔俗、幽邃唯美的境界。

那么,何谓孤独?

孤独是苏东坡“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的不屑同流合污,耿介孤傲的姿态;

孤独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物是人非、国破亡之痛;

孤独是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峭拔清寒、超然物外的冷峻;

孤独是陆放翁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不为时用,壮志难酬的怅惘;

孤独还是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老人独自与鲨鱼搏斗,永不屈服的顽强执著;

孤独更是十年浩劫后,在一片沉默和谎言声中,巴金先生敢说真话,勇于自省的良知与操守……

然而时下,“孤独”却经常被偷梁换柱,与“寂寞”混为一谈。但,境界不同,实为云泥之别。

寂寞只是乏人陪伴,百无聊赖之状;而孤独则是即便在稠人广众之中,依然会逸出红尘的冥思与冷静。

寂寞是空虚的产物;孤独则是精神的归属。

若寂寞是身上的伤痕,那么,孤独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若寂寞是天上的浮云,那么,孤独则是脚下的大地。

若想解除寂寞,易如反掌:或呼朋引伴;或觥筹交错;或网络神游;或一段艳遇……而孤独则是权利、金钱、美色,表面的浮华与盛世的喧嚣都无法掩盖和救赎的心灵的宗教。

台湾知名精神病专科医师许添盛,在谈到对抑郁症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时如是说,“我们不要将抑郁症看成是我们的敌人,而应该是朋友。”那么,推而广之,孤独不应是一种我们须极力摆脱的负面情绪,更不是令我们身陷困顿与绝望的精神之狱,相反,我更愿将之视作一种清醒、自省的心境;一种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际遇,都能始终保持的一份人格的独立与完整的精神气质,因此,纳悦孤独,享受孤独,不亦乐乎?

如今,我们可以随意撞见铺天盖地的寂寞之网,但蓦然回首,我们已再难遇到踽踽而行的孤独的背影。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匮乏的从来不是享乐,而是精神。

天空之城

文章这里孤独,不是孤苦无依、独自一人的意思,这个孤独是指人在一生的旅途中要能有时间勇敢地、安静地面对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解开人生枷锁中最粗的那一条——自由。

自由是枷锁中最粗的一条

作者:吴淡如

忙碌的人,对忙碌的感觉总是爱恨交加。一边怨着自己太忙,但真要他们闲下来,他们又会找很多理由让自己不要闲下来。比如:“没办法,我是劳碌命啦!”“哎,习惯了!”……可一旦真的闲了下来,他们反倒浑身不自在,又开始问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才好?”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企图让自己保持忙碌的人,是不是因为害怕孤独,才让自己忙得没有任何空当?

可害怕孤独,就意味着害怕面对自己,害怕真正的自由。

我有这样的问题吗?是的!我有!

我不敢说我面对孤独时已能全然安心。我常常独自一人,但仍然忙碌,我不看电视,但我看书,不断看着书,写着东西。

有一天,我忽然想放自己一天假,不写稿、不看书,可巨大的孤独感竟然像海潮般向我袭来,我手足无措,觉得自己像一艘没有锚的孤舟。

我开始问自己,我一个人时选择读书、写作,是在享受自由,还是变相地借读书、写作来让自己忙碌呢?

这时的惶恐使我体会到,原来一直以来我是借着读书和写作让自己回避孤独,拒绝面对自己。不然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呢?!

“什么都不做”却又保持清醒而宁静,原来是最困难的。因为害怕自由,所以我们沉浸在自己并不喜欢的习惯里,被自己憎恶的关系肆意捆绑。

如果切断这些牵绊,我们该如何才能让自己镇定下来,去面对来势汹汹的自由?

纪伯伦说,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条。我不知道,他的体会是否正是我的感觉,我是否因害怕自由而自愿成为奴隶?

美国国公园之父约翰·缪尔在他的夏日日记中描写寻找羊群的经验,写的不只是羊,还有害怕自由的人类:

“我找到羊群时,发现它们害怕而沉默地缩在一起。显然它们已在这儿待了一个晚上又一个上午,根本不敢出去觅食。它们虽然逃离了桎梏,但就像我们所知的一些人一样,反而对获得的自由感到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似乎还很高兴能回到原来熟悉的牢笼中。”

是因为害怕自由,才使我们日复一日地过着不想过的日子,又或是不太甘心却又有点儿情愿地把自己交给忙碌呢?

很多人过完一辈子,一生中真正自由的时间,却少得可怜。

我试着在行程表里清出一些空当,让自己有时间体会无所事事的乐趣———我也不想一直与自由为敌,抗拒它的亲善访问啊!

文/子轼

依稀记得蒙学时手上有一本蔡志忠先生编画的《庄子》,我对里面的“子非鱼”和“鼓盆而歌”两则故事印象尤甚,前者是看着好玩,后者是完全无解。那时候还不明白庄子对于“气”和“形”的描述。稍大一点,读到了苏子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便情不自已的想到了庄生鼓盆。同样是悼念亡妻,庄苏二人殊途同归。借用泰戈尔的话,“我们心里全都有一个王国,一个死人的乐园,那里存在着对一些人永恒的回忆,这些人曾给我们的生活经历带来神圣之光,而他们也许不为他人所知。”

在我们都将庄苏二人的行为看做悼念亡妻之举的时候,不知是否曾思考他们的行为也是在悼念已经逝去的岁月和过去的自己,曾经的生活,曾经的挚爱,曾经的理想,或许随着斯人远去,真的“白云千载空悠悠”了,生死两别,他们的信仰还在吗?

在20世纪初,中国叱咤风云的人物里,刘师培的妻子何震的一生让我唏嘘不已。何震原名何班,字志剑,1904年随未婚夫刘师培往上海后入读爱国女校。书香门第的二人在接触新思潮后思想变得激越,尤其是何震,她在《女子解放问题》中提到西方社会男女的平等是“假”,必须“根本改革”;她又因性格强势让刘师培吃了不少苦,在日本时何震一边向苏曼殊学画,一边在章太炎的眼皮底下和汪公权出双入对。面对何震的“河东狮吼”,刘师培有苦难言。何震终因备受党人冷淡而不得不和刘师培一同回国。回国后,刘师培沉潜国学,何震渐渐平静下来,不仅相夫持,也不再参与革命事宜。1910年一女早夭,1911年辗转千里从武汉赴四川寻夫(刘师培归国后投门端方,后随其入川)后到了山西做庭教师。1919年刘师培英年早逝,何震因精神受到刺激而失常,后来削发为尼,法名“小器”,不知所终。想想十几年前还宏愿改造男女社会,最终归位“小器”,震烁一时却旋即歇绝,此中种种我们这些后人到底能够体味多少……

或许正如苏曼殊留下的八个字吧,“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庄子鼓盆而歌,苏子相顾无言,何震“小器”而归,生死之间,似乎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于是罗素说“人生唯有面对死亡,才能变得严肃,意义深长,真正幸福和快乐。”可问题依然存在,既然面对死亡之时“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为什么鲁迅还要在死后“一个都不宽恕”呢。

加缪将这个问题引向了更深的层次,“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依着这句话,我发现了两个人物,梁巨川和王国维。人间草木太匆匆,剩水残山供一死。周宁说梁济的死是沉重的,静安先生的死是轻盈的。周宁这么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只是一直不明白这二人的死到底是殉“清”还是殉“道”。

1918年农历10月10日,梁济六十岁生日,在完成了他的《别竹辞花记》后带着“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在积水潭自尽。他的手书写着“吾今竭诚致敬以告世人曰:梁济之死,系殉清朝而死也。”何以为一个已经灭亡而且肯定不会再次复活的王朝殉节呢?徐志摩有一番评论“它的起源与所能发生的效果,决不是我们常识所能测量,更不是什么社会的或是科学的评价标准所能批判的。在我们一班信仰(你可以说迷信)精神生命的痴人,在我们还有寸土可守的日子,决不能让实利主义的重量完全压倒人的性灵的表现,更不能容忍某时代迷信(在中世是宗教,现代是科学)的黑影完全淹没了宇宙间不变的价值。”陶孟和则认为梁济之死有两个向度,其一是“殉清”,其二是他还试图唤醒当时的人们以图改造的未来。无论为何而死,梁济都“以诚实之心对以往之国”,望世人亦“以诚实之心对方来之国”。所以他的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呼唤起新也;唤新国之人尚正义而贱诡谋”。

9年之后,同样在北京,不同的是这回是在昆明湖,王国维吸完了一根烟后,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鱼藻轩自沉。王国维同样留下了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生死之间,一水之隔。“在死前的片刻时间里,一个人能看到一盏蜡烛,烛光里他正在读那本记载着他的一生的书。这本书记载着各种问题、谎言、罪恶、灾难。在其奄奄一息之时,这盏蜡烛用一种非常明亮和醒目的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照亮了一个人的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照亮了那些一直在被黑暗笼罩着的角落;然后,它会发出某种轻微的噪音,烛光随机熄灭,并永远消失。”(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值得过吗?》)清华园中所立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写,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结尾的几句很值得玩味“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梁巨川和王静安都以沉湖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二人在是以生待信仰,还是以死卫信仰的问题上高度一致,不知道是二人的幸运还是世人的悲哀。其实,二人看似殉清,实则殉道。鲁迅所不宽恕的,梁济和王国维二人是以身而试,庄子苏子和何震则感于至亲,无论从哪个纬度,宽恕和不宽恕的意义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生死事小,信仰事大。细思之下,我竟然也是无言以对,却又想鼓盆而歌。我们都希望进入神的天堂,但在此刻,我们就与他同在天堂。与他同在的意义是:如他一般地慈爱,如他一般地助人,如他一般地给予,如他一般地服务,如他一般地拯救,24小时都与他同在,在苦难的化身中接触他。神不是庄苏,也不是梁王,是我们心中的信仰。

记起一段经文,就让它作结吧。“众生扰扰,其苦无量,吾当为他。为早作润,为温作筏。饥食喝浆,寒衣热凉。为作医,为冥作光。若在浊世颠倒之时,吾当于中作佛,度众生矣。”(《布施度无极经》)

生命的意义

文章生死呼吸之间,其后是自己建构起来的思想大背景。生,再艰难也能活着,希望还在;死,再明媚也己无痕,因为视不见。

文/田禾

人活着,是要实现自我,而不是为了依附于任何人。所以,不要去模仿与揣测他人。应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时常为身边的事物增添光彩。从现在起,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法顶禅师

生命总是被束缚着。

我们每个人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出行,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单独存在,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可能它让你在心里做了很久的挣扎、筹备、抉择,以及内心故事或情绪经验的累积,导致的出逃之念达到冲动极限时,又契合了个人时间、物质上的充裕等等条件才能达成。

所谓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是一段很长很长的心理蜕变之史。

我不是一个特别会表达的人,或者说是不太习惯用语言去诉说自己。当我身处繁华都市钢筋混凝土丛林之中,在各种陌生人群和机动车之间穿梭时,身体里无时无刻不在诞生出无法预知的出逃闪念。那是对现有生活状态和身心的极度厌倦。

谁不想丰满地活着?

人需要提醒自己跳出固有姿态。巴乔曾是一名站在世界足球之巅的球员,当他从绿茵场上走下来时,并没有依赖名声,而是悄悄远离世界足坛,一反常态地在他的乡安静地过着隐居生活,跳出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

他说,那才是他本来的自己。

哪个才是本来的自己?

脑海中闪现着自己过去人生中,曾经决绝地跳出固态的瞬间。

十五岁时,有了第一次离家出走。那年我上初二,长得瘦小而黝黑。暑假我常常独自坐在山头,埋头不语,看着清江河里的船只。内心里幻想着那些船能带自己去远方。每天重复,再一头扎进农田里,汗流浃背,别人都夸我是村里最勤奋的孩子。

缘于贫困和封闭,每天被父母呵斥着到山上去做农活。伴随着身体上的劳累和心理上的绝望,有一天终于忍受不了了,决定离开。于是靠双脚坚毅地从偏远闭塞、没有公路的小村庄走到清江边,然后沿河坐船,花了三天时间才跑到从未去过的小县城。以为那里是真正的彼岸。

那是十五年的空白成长里我第一次看到很多的汽车、楼房,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人群,也似乎是第一次坐船。在街道上,我忍受着一个孩子真正的慌张、饥饿以及新鲜好奇。

然而,身无分文且又年少无知的我在县城汽车站茫然无措,最后只能选择退缩返回。途中路过一家新华书店,衣衫褴褛的我跑进去瞎逛,发现有两本书自己想要,又没有钱买,于是将它们挟在衣服里试图偷走,不料出门时被店员识破。

我瞬间吓得呆若木鸡、满脸苍白,然后在店员的大声责骂中仓皇逃跑,结果被马路上一辆三轮车撞倒在地,差点儿没命。

这给我的人生上了很重要的一课,以致于长时间思索着贫穷、不劳而获和代价。

后来,我扒上一辆巴士坐到了清江码头,对一位船长撒谎说钱包被偷了,欺骗着他的善良,请求他解救我。我也的确无路可走,只能撒谎。好心的船长将我收留。晚上他出去打牌,让我独自在他房间睡觉,我看到抽屉里有很多钱。某一瞬间,贫穷的心里又涌起过诱惑,但最终控制住了自己,没有打破那个善举。

这个细节我印象深刻,也庆幸那颗罪恶的种子终究没有发芽。

次日他安排我免费坐船回家。多年以后,每当我路过那个码头,总会想起曾帮助过我的好心船长,以及那个年少出逃而又未遂的故事。也许,那颗永远渴望远方的心正是从那里有了第一次起航。

十五岁出逃没能成功,但人很难脱离欲念而存在。从少年时起,我就注定是一个无法安于现状的人。每时都在为奔赴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而准备着,每时都有一颗渴望远方的闪念之心。

十六岁时,我终于光明正大而彻底地离开了家。

那天,天不亮我就出发,背着一个破背包,怀揣着父母四处奔走借来的学费和村里所有人满满的期望,去了一个对他们来说很遥远的小城市继续求学。母亲送我走了很远很远的泥巴山路。分别时,她笨拙而又有序地从穿在最里层的衣服口袋里,扯出一叠经过层层包裹的私钱强塞在我手里。一直到车启动,她都没有说话,只是流着热泪沿公路一直追赶着大巴车跑了很久很久……我看着她那时还算年轻的身影从车后窗慢慢变小。然后我又坚定地转过头,随着大巴车一起走出了大山。

从此,我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无法预知的变化。

一直到现在,这个画面还时常浮现在脑海中。每当我脆弱无助或遇到挫折时,总拿它来激励自己内心的那个勇者。而当年那个年轻的母亲,早已年过六旬。她常常默默地张望着村口。

我们的每一次逃离、每一次颠覆,是源于想让自己过得更好,这是每个人甚至每种动物都具有的天性。的确,我们应该更多地遵从本来的自己。

现实中,我显得较为内向、被动和自卑。但在特定的群体或时刻,又常常表现出超过常人的狂热主动和自信奔放。这是我身体里的两面性 —— 漂于现实之外的自然随性和躲藏在现实阴暗处的自知之明,两者之间的碰撞。常常不知道哪个是胜利者。

“我们最先衰老的从来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顾一切的闯劲。”在国企里的两年工作经历,囚禁着我的思维和求新意识,让我变得钝锈而无求。在体制这个舞台上,我的缺点显露无遗,始终不能变成一个圆滑而世俗的人。

当我每天封闭在枯燥而充满心机斗争的办公室里烧心,躲避在一台电脑后面观瞻着这个世界并膨胀自己的物质欲望时,那些惰性、安逸、平凡、静止、热闹又周而复始的生活,让我失去了感知世界的力量。所谓的“身未动,心已远”只不过是一堆赘肉增长过后的自我安慰和懦弱渴望。

可,这是本来的自己吗?

印度心灵大师克里希那穆提说过类似的言论:“如果我们满足于赚钱养家糊口,那么我们就看不到生命本身。我们的生命伟大而神秘,内部运行得像一个庞大的国家,它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惊诧。”

所以,我必须对自己的生活做一次彻底的颠覆,诞生出离之心,以触醒我找到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于是,睁开崭新的眼睛,抛弃掉旧有的自己,搁浅工作,开始了一场没有线路和目的的行走。

那是对内心从未厌倦的追逐。

摘自在白云外书系《就这样慢热地活着》(作者授权发布在左岸)

慢热生活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内容简介:

生命的真意在从容过程中。
也许你慢下来的时候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听到别人听不到的。
挤不进的世界暂时别挤,不需要盯着别人的脚步,迷失了自己的节奏。
从现在起,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不再回头关心过去的种种是非。
何必要用一个模子去度量生活的价值?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里,作者田禾通过漫无目的地行走去解读自己。有时,只是停下来闻植物的味道,然后转身走开;有时,随便搭上一列最快开动的火车;有时,又像最真诚的朋友,听自己忏悔傲慢和无知。
卸下向世界对抗的戾气,去拥有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和无需声张的厚实。不做遥不可及的,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人际,使得生活少些负担和承诺。

看文章:人的一生总有那么几个关键点,改变着生活的轨迹,那几个关键既是先前积累之后的从容选择,也是之后新篇章的里程碑,你怎么思考你现在的生活,自然指引着你下一步如何去选择和面对展现在你面前的各个局面。

文/荠麦青青

我们经常提醒自己,并游说别人“一定要学会善待自己。”面对“善待”这个词语,我们总是会不约而同,片面地理解成“给自己这具肉身好吃好喝好睡眠,美服美居美景连同一份轻松加愉快的心情”,尽量不让自己受委屈,不让自己承受无谓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不让自己活得狗血四溅,狼狈不堪。但实际上,真正的善待还有更深广的意义在里面。

很多人都喜欢那种呼朋引伴,觥筹交错的生活,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美酒笙歌,死。如此,才觉人生酣畅淋漓,快意恩仇!然而,夜色阑珊,曲终人散呢,在那个尽兴而返的身体中,却仍有一个饥饿的小孩在嗷嗷待哺,那个小孩,就是你真正应该善待的“自己”。

那个小孩,也许任性虚荣,也许自私自利,也许懒惰成性,也许浮躁轻狂,但你却从未留意过,你将她紧紧闭锁在一方逼仄的囹圄里,不见天日。你努力地向世人展示你的一副正面和积极的面具,它有着无懈可击的特质,圆融无碍且刀枪不入。

但你知道,你内心的城堡,不是传说中的那般固若金汤,不是想象中的阳光普照,它有时脆如琉璃,有时阴如雨季。彷徨与挣扎,纠结与焦虑,悲观与抑郁,那都是你真实的样子,不高大上,不伟光正,但你不允许它们出现在你人生的词典中,似乎唯有掩盖,唯有伪装,唯有矫饰才能让自己真神复位,领受别人的掌声和自我的膜拜。

这样的迷失,你也许经历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终其一生,这样的你,不累也是麻木了吧?这样的你,不苦也是已经习惯了吗?那么,为什么不放下身段,直面自己内心的一切冲突,承认它们的存在,接纳它们的造访呢?

真实的,这一切不完美的存在,都是构成你的性格,你的生命乃至你命运的一部分,它们提醒着你的弱点,见证着你的不堪,督促着你的改进,鞭策着你的前行。所以,一个真正成熟而睿智的人首先是能和自己和谐共处的人,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傲慢自大;既有坚守,也有扬弃。

你不是圣人,不必道德圆满;你不是超人,不必事必躬亲;你不是救世主,不必普渡众生;你不是永动机,不必奋斗不息。一个人无论是和自己过不去还是和他人过不去,最终受伤的都是自己,因为习惯了把自己囚禁在自设的牢狱里,别人毫发无伤,而自己却早已千疮百孔。所以,当你终于能够用宽广的心胸接纳自己,并与自己握手言和,同时以一颗怜恤和悲悯之心理解和原谅人性中的诸多瑕疵与缺陷的时候,才能对这个世界和他人不再抱持诸多的指摘与敌意。

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有多深,就对世界和人生的热爱有多浓。

不完美-几米

看文章:在《小王子》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大人们就爱看数字。你们跟他们谈起新朋友,他们从来不打听要点的。他们从来不问:“他说话的声音如何啊?他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啊?他是否收集蝴蝶标本啊?”他们却问:“他多大年纪呀?弟兄几个呀?体重多少呀?他父亲挣多少钱呀?”他们以为只有这样才算了解朋友。如果你们对大人说:“我看到了一幢用红砖盖成的漂亮子,窗边有天竺葵,屋顶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房子的样子。但如果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他们就惊呼:“多漂亮的房子啊!”

这是已然失去了对生活敏感的知觉,其实,大数据的背后,如果不是为了揭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质,那一堆堆的数字又有什么意义呢?没了那颗感知的心,人们看到的又将剩下些什么呢?

据说万恶的美帝心理学,视我们的幼小心灵于不顾,残忍的把自拍也列为精神疾病的一种。那么多自我感觉良好,展示自信和自爱的习惯,竟然是一种病。什么强迫症、拖延症、数字困惑什么的,似乎今天都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是一种病。

忽然感觉,这个世界充满了浓浓的恶意,常说西医忙活一阵儿就是为证明你有病。反正我不能证明你没病、很健康,但是我能想方设法证明你有病。于是乎,满世界都走着形形色色的病人,病症不同但天下大同,大同在多多少少都有病。自己没什么可说的毛病,都不好意思出门溜达。

其实想来,病不病的不说。因为恐惧这个世界的变化,这个人生的未知,于是你总是让你先扮演一个世界认同的角色,然后你又在角色里自怨自艾。或许,这个世界最大的戏谑是你必须刻意模仿些什么才行,于是你那么害怕的与其他人的不同,却又处心积虑的渴望展示你的与众不同。你先把自己放进一个社会认同的模子,把自己砍砍削削,打磨完善,装入一个看似正常的标准。然后又因为渴望有所与众不同,四处哭诉你病魔缠身。

这个世界让你困惑,那只好装着明白这个世界,然后去找些有病的理由来欺骗自己。你总觉得世界是不会变的,人生一定是有范本的,跟别人一样,你才能成功,做不到复刻,大不了我就装。

假装活着,其实旁观着自己;假装忙碌,其实知道闲了还真没事情干;假装思索,其实用的是别人的脑袋和眼睛。装逼不犯法,扮范儿很好吃?只要你愿意装,自然就能完美?

因为你在“装”,所以你有病。

病从何来?反正感觉不正常就是有病。但什么是正常,我也不知道。反正现在的人生不是我应该的人生。那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你的人生?不管我现在如何,我起码要设计一下我人生的流程、标准、时效、目标、结果评定,稍稍背离了就不正常?还是,只有别人是正常的,我永远是不正常?于是,你有病。

还是,这个世界太强势,我只能装可怜?病了么,你们还好意思说我、我?羸弱身体、多情心思、屡受压迫、无穷欺骗,我就点小毛病,我都算坚强的,你们还想证明我没病?门儿都没有。我没病,谁还会有病?怕是,你病的不轻。

抑或,这个世界的美妙永远需要灵丹妙药才行?厌恶这个世界,给颗药丸,才好虚情假意的装作沉浸其中?我活下去靠日常的吃吃喝喝是不行了,没点治病加保健的药丸,那是不行的,能量块加千年参,我才能活下去。想来,你是必须有病才行…

你一直以为旁观自己的人生,扮演你必须的角色,这样你最不易受伤害,最轻松。因为你似乎不用为之受伤害,被评点的也是装出来的角色。也利于你设计你的人生,考量梦想和现实的差距。满身的病,也是这个世界强奸你造成的,唯一庆幸的是反正不是我,是我装出来的角色罢了。

你总是觉得先成为别人喜欢的样子,才能成就你自己喜欢的样子。你总觉得没有被关注的人生,就是最失败的生命。但你也明明知道那样装出来的人生与你半毛钱关系没有,于是成功装不成,只好选择装病。或是有朝一日,“装”也被认定为一种病?还是从来,“装”都是一种病?

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同才存在着,你却认为只有“同”才能获取成功。扮演谁都不会让你快乐,包括假惺惺的扮演自己。只要你“装”,你已然了,那些莫名其妙的有病,也是你为了“装”而收获的小情调而已。人活着最大的顽疾,怕是从来没有活过自己,人生最大的恐惧同样是下决心去活自己。

你做不到别人喜欢的样子,因为别人随时移情别恋。你“装”不出别人曾经的成功,因为那个成功已然是曾经。你不可能没病,因为你没有正视你自己。你不可能不恐惧,因为你设计的人生,总是被现实批驳的体无完肤。

只要你还决定对这个世界谄媚,无论是媚俗或是媚雅,你都会有无穷的理由去告诉自己,自己有病。只要你还决定旁观你的人生,设计你必须的经历和生活,那这个世界也会“呵呵”的给你添加点疾病,让你随时的痛楚和伤痕累累。你寻找一切可能的理由,可能的病症,来证明你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来昭示你必须去“装”某一个与你无关的人?

这个时代诡异到,没病不正常,有病洋洋得意。或许,当你明白你所有的病,仅仅是因为你不想对自己认真,只是为了取悦那个“装”出来的人生,那些个奇奇怪怪的病该会刹那烟消云散吧。

我有病,谁有药?

 

文章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儿分裂吧!不然又怎么去面对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给每个人的多重角色呢?关键的问题在于人如何将分裂完整地在内心进行统一,和谐共处。与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与现实妥协而不忘突破。

谁有药